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旅游
张家界市文物古迹介绍
41、桑植县烈士陵园
桑植县烈士陵园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台。桑植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周逸群、贺龙受党中央派遣,于1928年2月辗转来到桑植。周逸群、贺龙来到桑植后,成立中共桑植县委,创建工农革命军,举行桑植起义,建立湘鄂边第一个红色政权——桑植县苏维埃政府,随后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序幕。在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桑植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识大体,顾大局,前仆后继,无私奉献,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武装斗争。据不完全统计,桑植共有数万人参加红军、游击队和地方红色政权,为革命牺牲的有10000多人,其中参加红军的有13000多人,牺牲5000多人,为国捐躯的团职以上干部多达70余人。1953年,为缅怀革命先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2、龙凤庵
龙凤庵,位于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化香坡山垭南.有段山势紧凑的龙凤古道,两边石壁高耸,绿树丛生。龙凤庵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区中湖乡香芷溪化香坡山垭南,此地两山对峙,“石壁峻峭,拥有卧龙之势;山林翡翠,飞来仙凤之形”。因右面高百米的石峰酷似凤凰,昂头挺颈,-云天,双翅微展,似欲飞腾。隔谷相对的峰顶状似龙头,昂首碧空,与凤凰岩构成龙腾凤飞之景。符合“凤山龙泉真福地”之相,便在垭侧修建龙凤庵寺庙。龙凤庵建于明朝隆庆年间,以地形如龙凤而得名。龙凤庵坐北朝南,原有二进三殿。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难免部分殿堂坍塌残破,所供神像损毁,只存前殿、左右二龙门、左右二凤门、化香炉石塔等。龙凤庵是景区内保存较完整、有土家祭祀特色的古建筑院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2011年被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京西走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天罗山古城堡
张家界的大山孕育了无数的神奇,其中有这么一个神秘的古城堡。它隐藏在永定区谢家垭的深山密林之中,厚实的城墙,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仍基本完好,顽强地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它——天罗山古城堡,经过考古发掘,去除了覆盖的尘土与杂草,目前已基本露出了当年的恢宏面貌。张家界永定区的天罗山古城堡,是南方地区保存较为完好且并不多见的军事古城堡,城堡主要由城垣及木构建筑群两大部分构成,城墙砌筑技术与传统封火墙建造技术有机结合,木结构建筑多为穿斗式,整齐划一的石保坎是湘西石砌筑技术的上品,很难想象那些大石块是怎样垒上去风吹雨打这么多年依然完好的。其建筑特点、建造时代、城堡用途及建造者,将进一步待专家考证。天罗山古城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1月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4、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
溪口镇因贺龙、萧克于1934年7月率领红二、六军团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地方革命委员会、广泛开展革命运动,并于1935年2月组织了棉花山阻击战而广受关注。红军在当地战斗期间,留下了许多战斗遗迹,现保留有红军医院、红军战壕、红军桥、红军树等,留传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当时人民群众还编唱了《太阳照在棉花山上》等红色歌谣。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发奋图强意识的重要源泉。据了解,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是张家界市2018年3月7日命名授牌的14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加上慈利县博物馆、陈能宽故居、渔浦书院,这4处文博单位成为开展党性主题日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首选场所,也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和组织保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5、上峒长官司衙遗址
【上峒长官司衙遗址】今桑植上洞街乡政府驻地,距县城西45公里,是桑植一向氏土司治所。据<柿溪州志)和清乾隆载:(柿溪州首任宣抚使)向克武,其先系南京珠市街汪阁土地人氏,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奉调平柿溪蛮,功授柿溪军民宣抚使职,于斯地设衙建城。明永乐二年(1404),传至9世纪仕金卒,仲贤、仲舜、仲贵三子争袭;宣德四年(1429)旨谕其分袭上、中、下三峒长官司使。仲贤于柿溪司治任上洞长官司使,下传15世,历24代计774年,至今已逾千年。”司治座北朝南,傍山襟水,块石垒墙,木构板房,沿澧水南源高岸呈条状布局,青石街道近700米,是土家风格建筑群,清末民初被毁。现辟为集镇,附近有向克武以下土司墓葬19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6、充县及临澧县城遗址
【充县及临澧县城遗址】即今桑植县城澧源镇。原称瓦窑岗,在澧水及其支流酉水交汇处。清乾隆《桑植县志》卷之一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充县,东汉因之。”“充城即今桑植县治”(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湖南通志》)。清《直隶澧州志》亦称:“充城,在(慈利)县西240里,即今桑植县治。”清乾隆《桑植县志》卷一又称:“晋太康四年(283)省充入溇中,后复于充县故址析置临澧县,以其侧临澧水,故名。”宋为安福寨,明置安福守备所。清雍正7年(1729)置桑植县,以充县及临澧故治为城址。清同治《桑植县志》卷首称其日:“桑植,一小桃源也,垠僻且狭,山多重险群册跨立。”是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千年古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7、朱家台西汉墓葬
【朱家台西汉墓葬】在桑植县城朱家台庙湾,发掘西汉墓葬9座。墓室呈东西偏30°~40方向。遗骸棺木腐朽无存。有长方形竖穴墓坑7座,楔形竖穴墓坑和竖穴二层台坑式墓室各l座。除l座用红土拌合白膏泥精细夯筑外,余均未夯筑。墓底平整,填五花土及洗矿土。随葬物有:铸大篆“五铢”及“宣帝五铢”字样五铢钱18枚,泥质灰陶明器鼎7件,盒5件,壶10件,盘、豆、各3件,罐、釜各6件,灶、甑各4件,鍪和吊桶各l件。陶器多数为凸凹弦纹,少数为板印方纹、绳纹、方格纹,个别为水波纹及藤蔓组合纹。反映当时土著文化特色。该墓葬于1988年2月,由湘西自治州文物队和县文管所共同发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8、零阳镇官地墓群
【零阳镇官地墓群】墓群分布在慈利县城西官地长约300米、宽约200米的坡地上。1969~1981年发掘其中8座,认定为战国时期墓葬。墓为土坑竖穴,遭严重破坏。出土青铜鼎、勺、剑、戟、戈、矛、铎及陶器鼎、敦、壶、豆等文物多件。【周级墓】周级,晋时大庸(今永定区)天门山人,为宜都(今湖北宜都)内史。(按:内史,官名,西汉初年封诸候王,国内置内史,掌民政,晋时沿置,隋始废)《晋书·本传》及《通志·忠义传》载:周级,“天门人”。死后,葬天门山下。明人张兑作《题杨舟天门山图》诗,有“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垒垒在山丘”句。今查天门山下,古冢颇多,周级墓已无从查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朝天观
【朝天观】建于张家界景区内朝天山。“山以朝天名,意取乎仰吴天地。”朝天山海拔1227.3米,地势极为险峻。观址原在距今址不远的山上,其间曾历劫难数次,几致朽废。康熙年间,有和尚醒作登朝天观苦修,并将寺庙迁移今址,虽观得以恢复旧貌。乾隆年间,有山民李氏兄弟耕地时获真武铜像,供于观中,自此,庙声远播,香火鼎盛。后屡经修缮,规模大至三进两殿20余间,面积达1900余平方米,为武陵又一闻名古刹,朝天以在建筑艺术上独具一格,庙周围有夹墙环抱,门窗、柱、匾具有岩石结构,且均有雕饰;诸神塑像,皆重金裴彩。民国期间,朝天观被土匪破坏,现仅存部分石墙及山门。有大小门洞17个,历代碑刻42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下天子庙
【下天子庙】正名为“天子庙”,位于天子山西端烽火台半山腰,坐北朝南。此庙始建于明洪武24年(1391),于清同治9年(1878)复修,面积140平方米,其造型结构与中天子庙相同。三间正殿内供奉的神像除向王夫妇外,还增加了八部都王、杨泗将军神像,并设有观音、祖师、三官大帝、文昌帝君、补天圣母、伏羲、神农的牌位。庙门亦为牌坊式建筑,上端正中竖写“天子庙”三字,下面横联已失,两侧对联为“若向真王者威灵山川,吴天其子之德彼社稷。”对联亦含“向王天子”四字。向王夫妇塑像前面木牌竖写同前。庙内有同治9年《配补修建向王天子庙观音祖师三官文昌补天圣母伏羲神农杨泗将军八序》石碑一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朱家台战国墓群
【朱家台战国墓群】位于桑植县城朱家台中段。共25座墓葬,均为东西向单独长方形墓室。竖穴窄坑,墓口略大于底,四周规整,底平,墓室较浅。墓主及棺椁腐败无存。其中16座墓中,有随葬品68件。包括陶器61件,铜、铁器及琉璃器各2件,石罄l件,泥质黄灰褐宰陶高颈罐3件,盂4件,鼎18件,敦5件,壶14件,豆21件,碗、盘、匹、勺、匕各l件。铁器有带钩、锄各1件。铜器有编罄、带钩各l件。琉璃是黛蓝色稍透明、中孔的琉璃珠2颗,直径1.2厘米,饰蓝白绿相间、蜻蜓眼式图案。此墓群分别为省、州(湘西自治州)文物队于1983年8月、1987年7月发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2、石板村、零溪村墓群
【石板村、零溪村墓群】墓群分布在约5平方公里的慈利零阳镇石板、零溪两村境内,约1000座,大都封土堆无存。1987年发掘其中30座,均为土坑竖穴墓。属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陶器、铜器、漆木器、丝织品、滑石器等文物。在其中较大的36号墓中,发现楚竹简近1000支(残简共4557片)约2万字。由于棺顶腐烂,泥土浸入,以致竹简断裂错位。整片竹简长约45厘米,宽约4~6毫米,极薄,字迹清晰,记载有吴、越、楚等国史事。如“攻吴王夫差”、“王日‘吴为不道”’等。这次出土的竹简和兵器等,曾参加“湖南省文物普查成果暨考古新发现展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3、红军寄养医院旧址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龙凤塔村横塘湾组。1935年,红二、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前,将23名伤员寄养在桑植县洪家关横塘湾。当地群众将伤员安置在此,为养护伤员,既要与当地-武装周旋,又要克服重重困难,为伤员备粮备药,有的利用纺纱绩麻,甚至变卖仅有的小量田土得到一些钱,尽量改善伤员生活。经过几个月的治疗,23名伤员大都恢复了健康。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又踏上征途,先后归队。红军寄养医院本为洪家关谷氏祠堂,始建于潮乾隆年间,坐东朝西,共有木屋26间,建筑面积532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54、琵琶溪
看点琵琶溪一带林木繁茂,岩峰嶙峋,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又一道精彩的风景线。主要景点有夫妻岩、九重仙阁、望郎峰、朝天观等。夫妻岩:位于山峦顶部一石峰之巅,好似紧相依偎的两颗人头浮雕,五官俱全,一个笑意绵绵,一个表情沉稳,二者像是裹在一个大风衣里,把万千情意彼此传送。这对“夫妻”已在此屹立了万亿年之久,斗转星移,风吹雨打,忠贞不移。望郎峰:是一座农妇模样的石峰,据说从不同角度观看,“她”会呈现三种仪态,由天真烂漫的少女变为成熟稳重的中年妇女,再变成老态龙钟的老婆婆。交通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步行可达门票张家界国家森林景区门票内已含开放时间7:00-18:00(张家界森林公园开放时间)景点位置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西部(金鞭溪上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上天子庙
【上天子庙】正名“向王宫”,位于天子山东侧向天湾,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洪武22年(1389).清乾隆年间续建,庙属砖石木结构,青瓦覆盖,面积150平方米。内有正殿三间,供奉向王夫妇木塑神像。庙门系牌坊式砖石结构,上端正中竖写“向王宫”三字,其下有“为佑善人”横联,左右对联一副,文为“除祸免灾在在被向王之泽;感恩戴德人人近天子之光”,内含“向王天子”四字。清代续修时,向王夫妇神像前面添立一块木牌,竖写“当今皇帝万万岁”七字。整座庙宇在继承我国古代建筑传统模式基础上,注重突出土家族民族风格造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唐牺支故居
唐牺支故居位于三官寺土家族乡三坪村,2011年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因房子年久修缮不及时亟待修缮,得到上级文物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修缮工程建设,由县文物局具体实施,预计2017年9月竣工。修缮同时,新修60米公路,连接赵三公路,联S305和S306线,成为东线旅游的又一景点。唐牺支,字以祀,又字洗耻,湖南慈利三官寺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一标第一营士兵,后由副目、正目升至排长,先后参加了蒋翊武组织的群治学社、振武学社和文学社等革命团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中天子庙
【中天子庙】正名“天子殿”,位于天子山中部丁心溶,坐东朝西。始建于明洪武23年(1390),复修于清同治2年(1645)。庙属砖石木结构,形同上天子庙,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内有正殿参政间,供奉向王夫妇木塑金身。庙的上端正中竖写“天子殿”三字,下面横联为“奕业亘古流芳”,两旁对联为“向已称王声赫濯三千界;天其有子俎豆馨香亿万年”,“向王天子”亦含对联之中。向王夫妇神像前面木牌竖写“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庙内存有清同治年间重修向王庙宇的记事石碑一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8、朱家台商周遗址
【朱家台商周遗址】1981年在桑植县城朱家台菜丘文化层遗址中发掘出商周时期陶器、陶片;在南岔月亮田采集到磨制石斧一件,呈梯形,双面刀一件,呈弧形,皆为石灰岩制成。从器物形制上看,与湘西北、湘中、鄂西地区同时期商周文物明显相似,其陶器特征以灰陶为主,绳纹、凹弦纹最常见,但也有如土家人服饰压边的“角尺纹”陶片。这是一具有土著文化特色和商周文化的技艺融合文物。朱家台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大庸古代土著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9、朱家台商代墓葬
【朱家台商代墓葬】位于桑植县城朱家台高湾、吴家谤,各有商代墓一冢。棺木遗骨无存,有陶制品罐、豆、釜的碎片,清晰可辨。罐系夹沙陶,卷沿平底,圆唇及尖圆唇,饰绳纹、方格纹及多戳印纹。豆为泥质黑陶之折盘内弧和圆盘弧腹形,尖圆唇,卷沿和平沿底,亦饰多戳印纹及方格纹。釜系夹沙深褐陶,鼓腹,卷沿饰多戳印纹及方格纹,还有手指纹迹,工艺粗糙。鉴定为当地土著文化类型。1982年7月,由湘西自治州文物队发掘出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樟树塔遗址
【樟树塔遗址】在慈利县溪口镇杜坪村,1986年被发现。面积约56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5米。采集陶片有泥质红陶、灰陶、黑陶;纹饰有乳钉纹、绳纹;器形有鼎、罐、釜等。为商周文化遗存。慈利县同年发现的古遗址还有像市镇龙新村大田遗址、龙潭湾乡柳枝坪村柳枝遗址、胜岭岗遗址等,出土的陶片、器物同属商周文化遗存。其中柳枝遗址出土的文物与桑植县朱家台商代文化遗存类同,对研究湘西北土著文化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