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潭市旅游
湘潭市文物古迹介绍
湘潭江西会馆
江西会馆位于雨湖区十总正街。原名许旌阳祠,又名万寿宫。始建年代不详。清顺治十二年(1655)由江西众商捐资重修于现址(一说建于顺治七年,即1650年),祀许逊。实为旅潭江西客商会馆。后因年久失修,逐渐圮毁,仅余门楼、夕照亭等遗迹。门楼居平政路258号(湘潭市第十六中学校区后门),高12米,宽5米。四柱五楼牌坊式,花岗岩和汉白玉结构。中门左右置抱鼓石,两端立石狮。顶檐下竖额泥塑行楷“江西会馆”四字,五龙盘边。四周饰蟠龙、凤凰、异兽、人物、传统花纹等浮雕、镂雕,脊角鸱吻高耸,形象生动,工艺精美。两端砖墙顶部还保留了数幅堆塑图案。夕照亭为原会馆后花园之水阁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滴水洞一号楼
滴水洞一号楼时间为1962年。位于湖南省韶山市西北角。此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下榻并从事工作的纪念建筑。滴水洞一号楼总建筑面积1804.74平方米,为砖木混合结构,1960年动工,1962年建成,是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一号楼内设主房、副房、多用会议室、娱乐室,配有厨房、餐厅,外层有双回廊。为安全起见,1970年又扩建了防震室、防空洞。1966年6月17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嗣,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延春等陪同下,来到滴水洞下榻一号楼,在此工作休息12天,26日在会议室接见中共湖南省委、湘潭地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褚公祠
湘乡市城东隅夏梓桥街后,有一幢古老祠堂,滨临涟水,“褚公祠”3个遒劲大字,横榜正门上。这是湘乡人民为纪念唐代忠臣、大书法家褚遂良修建的。唐永徽六年(公元654年),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极力反对,高宗震怒,将褚贬为潭州都督。褚巡视潭州各县时,不时到湘乡城东感应寺与方丈和尚私叙兴唐大业。寺左有清池,褚公常临池赋诗,洗笔于池。明末清初,当地人民敬仰褚遂良的书法和为人,便在池旁建褚公祠。祠前楹联云:“洗墨有清池,碎金留逸少真传,如见群鸿戏海;疾风知劲草,还笏报交皇顾命,休云飞鸟依人。”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229年),县丞邵自信曾浚治洗笔池,书横榜曰“唐都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乡云门寺
云门寺位于湘乡市望春门53号,始建于宋皇祐二年(1050年),原名“石碑寺,后因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有高僧慈惠从浙绍云门山来,卓锡于此,天现祥云,邑侯秦豫奏于上,以其祥瑞,更名云门寺。云门寺占地约10亩,其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殿和观音阁。其中观音阁最为壮观。殿阁进深35.4米,通面宽17.5米,高约15米。古寺居城市中心,历千余年风霜雪雨,刀兵火劫,依然得以保全,在全国实属罕见。现殿内供奉有全国第二大之木雕泥塑千手千眼观音像。佛像身高12米,全身贴满黄金,直立于莲花宝座上,面颊丰满,双目微俯,形态端庄慈祥。佛顶有宝冠24面,各面塑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春霆故居
柳春霆故居位于湘潭县龙口乡天龙村船湾,距湘潭市区60公里。柳春霆(1842—1905年),篾匠出身,都叫他“柳金篾”。一门三代四将军。本人入湘军,后任肃州镇总兵,记名提督。清光绪年间,随左宗棠西征大军出关,收复新疆天山南北,驱逐沙俄。因屡建战功,授与建威将军,属正一品武官。后来病故于新疆,由其部属护枢回乡。故居坐落于琵琶山东北麓,是柳春霆自建。青砖小瓦结构,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约360余平方米。正中为堂屋,后有一间小屋连接。左右两端并排各有前正房4间,后正房2间。所有正房楼层都铺有木楼板。坐向左侧第二行正房侧有厨房。门前阶基宽约2米许,上有方形青砖散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潭宝(窑湾)汽车站
窑湾位于湘潭市河西老城区西端,湘江从它身边流过。潭宝(窑湾)汽车站始建于1925年,由当时的民国政府公路局以“赈济款”建造,1927年建成。当时总征地9.91亩,收购湘江西岸窑湾原湘潭二十九号(现湘潭市湘江西路134号)河街铺屋面积2860平方米,建平屋顶、砖木结构的圆形台阶式建筑,1927年竣工投入使用。该建筑物设有站房、车房、转车坪、停车坪,以及汽油室、码头护墙等,共费银6万余元,时称潭宝汽车站,该站成为中国第一个砖和钢筋砼结构的汽车站。1913年至1921年间,湖南省督军、湘军总司令谭延闿(后为省长)为便于调遣军队,耗资90万银元,历时9年修建了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潭关圣寺
湘潭关圣寺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平政路,关圣殿石构件的雕刻技巧具有很高的造诣。寺坐西朝东,由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五省商民集资筹建,为一商民会馆。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春秋阁碑记》载:“创自国初,越年以来,略加修葺。乾隆三十九年(1774)修大殿。重建舞楼,以及韦陀堂、墙垣、禅房,皆涣然壮观。”现存建筑有大殿、春秋阁、钟鼓楼等。大殿为宫殿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5间,重檐歇山顶,盖黄琉璃瓦,双龙正脊鸱吻,翼角高翘,建筑在花岗石台基上,高16米,长44米,宽14米,气势雄伟,结构严谨。殿前有透雕蟠龙狮座石柱4根,高4.8米,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灵桥
湘潭县响塘乡石灵桥始建于清中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湘潭市保存最为完好的五孔古桥,此桥全长约80米,宽约10米,高15米,全桥皆以花岗石砌块筑成。石灵桥气势雄伟,有桥洞五个,桥墩四个,每个孔眼底层纵向巨石为36块,横向为8块,共288块。石灵桥身原为4层石头砌成拱形,越往外层石头越多,以此推之,整座桥身用巨石应在3000块以上。石缝之间勾心斗角搭配牢固。石灵桥装饰美观,桥身的望柱饰有南瓜造型的石刻,象征着农家的五谷丰登。石灵桥历史上为湘潭与宁乡、望城等处交通要道,现仍为湘潭与宁乡、长沙等县市南谷方向的重点交通要道。数百年来,一直受到重点保护,当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德怀墓
彭德怀墓,位于湖南省湘潭市西南40公里的彭德怀故里乌石镇,是彭德怀纪念馆的一部分,当地百姓称为“虎口”之地;墓坐落于卧虎山,坐北朝南,背依巍巍乌石峰,南眺十里山川。彭德怀墓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体高约5米,宽7.4米,呈菱形,墓体与墓基成76度的夹角(彭德怀于1974年11月29含冤去世,享年76岁);墓体与墓基相交底边长1.898米(彭德怀生于1898年10月24日);墓碑棱角分明;彭德怀墓的墓碑为黑色花岗岩菱形造型,墓墙为巨型花岗石砌成,墓呈菱形竖立,红色花岗石贴面,正面菱形正中上书-“彭德怀之墓”和“1898—1974”楷体字样。1999年1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赓故居
位于湖南省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杨吉湾是一个建筑群体,土砖青瓦,上下两栋,左右两横呈“凹”形,共有40余间房屋,属中型民居款式。坐东朝西,依山靠水,景色宜人。它正中堂屋,分为上下两厅,中间相隔一个长方形大天井,是古建筑中称之为“鸳鸯厅”的格局。堂前阶基上,耸立两根杉木伞柱,下承雕花鼓状石础;左右横屋前侧,用砖砌起一道大山字垛,以避风阻雨;横屋以内,房室纵横摆布,共设小天井4个。屋前地坪边有一个不足半亩的堰塘,供饮用和农用之需。这个建筑群体以正脊中花为界,左边20间住着谭甲松家,右边23间则为陈赓家。陈家房屋原来是20间,后来加配了3间,在里面配置床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彭金华、彭荣华烈士墓
彭金华、彭荣华烈士墓,坐落在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同志故居右侧100米许的小山之上。墓坪宽约200平方米。墓体总高4.1米。其中,基座长1.6米,宽1.2米,高0.9米。碑名略呈方形,高2米。顶呈棱形。碑外有护栏,长3.2米,宽2.9米。1983年7月南0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题写墓名:“彭金华、彭荣华烈士之墓”。碑背镌刻《碑记》:“彭金华、彭荣华同志系彭德怀同志胞弟。金华同志生于1900年10月22日。1937年10月赴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0。次年回乡建立彭家围子党支部,任支部书记。荣华同志生于1903年12月12日。1938年入党,与金华等同志一起积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鹏年墓
陈鹏年(1663~1723),湖南湘潭人。历官浙江西安知县、江南山阳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卒于任享年60岁。陈鹏年死后,清廷下诏厚葬。其墓气势肃穆,规模宏大,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自东向西,成对排列着石狮、石虎、石马、石牛、石羊、石翁仲等。立有花岗石牌楼、华表,下有御碑一座,为礼部侍郎方苞所书。还有墓庐两栋。墓上主碑书“陈恪勤公之墓”。诰命一品夫人石氏附墓右。据传,东雾山西麓所建东岑禅院及山顶的石泉精舍,都是陈鹏年少时读书的地方。墓之东西有石龙山、彭何观等景观。石龙山系宋末文人李半村隐居之地。过去有石龙寺,后改名慈航庵。西有洞口水库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黎氏故居
湖南湘潭市东南约50公里的湘潭县,中路铺镇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组93号,是黎氏八骏故居所在地。黎家的百年老宅,就在南岳衡山支脉晓霞山下,一个不到10户人家居住的小村落里。“黎氏八骏”是指黎锦熙、黎锦晖、黎锦曜、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等八兄弟。100多年前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黎氏八兄弟先后在湘潭长塘的黎家出生。八兄弟深受“严谨治学、教育开明”的家教家风熏陶,勤奋好学,奋发有为,成年之后分别在语言、音乐、文学、教育、矿冶、桥梁等领域各领-,为我国文化教育与科学实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黎氏八骏”。所谓“江山形胜、人杰地灵”,所谓“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班殿
鲁班殿时间为1915年。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此为省内仅存的泥土木工会会馆的历史建筑。据湘潭县志记载,鲁班殿始建于明代。宣统三年(1911)毁于火,民国4年(1915)湘潭泥木工人筹资重建。民国15年(1926)泥木工会建立,即以此为会址,同时在此举办了公输小学,专招泥木工人子弟入校学习。之后,多次为学校占用,目前雨湖区图书馆设此。鲁班殿的整体结构为木结构。长40米,宽20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八字砖墙的大门,进门为戏楼,戏楼系木结构,横梁雕刻精细,戏楼中间有别具风格的藻井。传说每年农历五月七日为鲁班诞辰,届时,泥木工人即在此-纪念并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韶山毛鉴公祠
介绍毛鉴公祠系韶山毛氏家族鉴房支祠,右临毛氏宗祠。砖木结构,建于1886年。它座东朝西,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大革命时期,此处为湘潭县特别区第三乡农民协会会址。1927年元月初,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动时,第三、四两乡的农民协会组织了400多位农民召开大会欢迎毛泽东。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讲话结束时,有乡亲问他什么时候再回韶山,毛泽东面对着几百双流露着希望和焦灼的眼睛,胸有成竹地发誓道:“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肯定还要几十年。但是,假如三四十年革命还不成功,我毛润之就决不回韶山!”解放初,该祠曾是韶山乡乡政府所在地。1950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
介绍毛泽东诗词碑林,位于韶峰半山腰,距毛泽东故居约3公里,1991年动工兴建,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园中由100块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等组成,收录了毛泽东的50首诗词,以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整个景园按照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分为5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4个时期:第一区为毛泽东青年时代所写的诗词。第二区为大革命和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区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第四区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毛泽东诗词。碑林出口处耸立一块巨大的诗碑,上面镌刻了毛泽东在1959年6月26日于韶山写下的一篇《七律.到韶山》。此碑宽12.2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湘乡孔庙
湘乡孔庙,又称文庙,是湘乡最古老的宏伟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庙址原在涟水之东仙林冈(今东岸坪),宋、元、明、清四朝,曾先后修复、重建、扩建达七次之多。清雍正十一年(1733),各地奉旨查修天下文庙,邑人黄宜中、萧衍等因见庙居郭外,临坍岸,便集银五千两,申议移建于黄甲岭。这就是今天见到的座落于湘乡一中校园内的孔庙。孔庙旧时的最后一次修复是清同治三年(1864),系湖南道台许隆阿为首组织。两百多年后的1994年,经湘乡一中奔走呼号,多方募捐,筹集资金百余万元再度重修,使孔庙这一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重现出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绚丽异彩。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乡窑址
湘乡窑址时代为南宋。位于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此为湘中地区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的宋代窑址。宋窑发现于1985年,1999年2—3月对瓦砾山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清理龙窑一座,出土器物1000余件,确认为南宋窑址。此窑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层1~3层,保存较为完整,面积达2万平方米,时代约为1127—1279年间。瓷器品种多、数量大,主要为日用瓷。釉瓷占95%,素胎5%,彩釉占40%左右。器物有碗、碟、盏、杯、壶、坛、罐,形状各异,胎质较硬,可发金属声。瓷土一般不带砂,胎色为瓦灰、赭灰或褐红。釉色有绿、蓝、褐、黄、窑变,以绿、褐为主。装饰手法有粉底彩釉绘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韶山毛泽东南岸私塾
介绍南岸私塾旧址位于毛泽东同志故居西侧。始建于清代。青砖青瓦,白色粉墙,建筑面积几近400平方米。原为邹姓祠堂公产,右侧曾办私塾。1901年毛泽东八岁时曾发蒙于此,读书两年。塾师邹春培先教毛泽东《三字经》、《百家姓》,接着教《论语》、《诗经》、《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刻苦攻读,并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解放后南岸为本地农民住,1965年由国家征收。1968年经韶山革命纪念地建设办公室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主持,进行过全面维修,使私塾旧址保持当年原貌,是年年底开放至今。1972年9月,南岸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青年时代塑像
韶山毛泽东青年塑像位于湘潭市韶山市韶山火车站正面的小山冈上。毛泽东青年塑像建造于1967年5月,像区占地面积21345平方米,原名毛泽东青年塑像台。该工程由韶山铁路工程指挥部主持,经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公司、北京建筑设计院、北京第一建筑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合设计塑像组,由广州铁路第五工程段、湖南省交通厅第四工程队、湖南省林业部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湘潭县韶山区公所参与组织施工。当年12月2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在韶山火车站广场隆重举行庆祝毛泽东塑像落成典礼。毛泽东塑像面朝东南,像高6米,台座6.26米。塑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斧剁,仿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