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徐汇区旅游
徐汇区文物古迹介绍
21、东正教堂(圣母大堂)
襄阳路东正教堂坐落在襄阳路和新乐路交汇处。和周围的建筑物都不同,外观是一座很大很典型的伊斯兰教堂建筑。襄阳路东正教堂位于闹市区,教堂建筑很美,顶部有城堡的感觉浓浓俄罗斯风情的东正教堂,蓝色的圆形房顶和白色的墙体,构成了这栋别具一格的建筑,远看梦幻,近看庄严而圣洁。这个教堂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圣母大堂,顶上的十字架在阳光下熠熠生光,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感觉。东正教堂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它建造于民国21年(1932年),由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白俄)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建造的,也称圣母大堂。建筑是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堂风格,中间顶部为大的半圆穹顶,四角有四个。南侧一幢两层楼房,为神职人员住宅,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圣母大堂外形类似莫斯科救世主教堂,属于拜占庭式建筑,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形式的建筑特征。教堂的穹顶是以木构架支起的一层金属外壳包裹,浑圆而又饱满,底部略为收缩,状似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蒋介石故居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宋美龄的陪嫁“爱庐”,现在属于Sasha’s西餐厅和上海音乐学院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法式的花园住宅,又称“爱庐“,建于1932年,“爱庐”于1994年被列为本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这幢法式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爱路9号(现东平路)。当时由宋子文买下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这座洋房属法国南部别墅类建筑风格,因临近地中海,天气较热,所以此类建筑的窗户都处理得大而敞。该楼为二层建筑,局部附以假三层;四坡法式红瓦屋顶棱角分明,其局部处理为孟沙式;墙面附着鹅卵石,石序肌理清晰;墙角隅石,一前一后,作成扇形棱角,与当时流行的宝瓶形不同;墙面附攀着蔓藤,随四季变幻色彩。交通公交02、15、42、49、93、830、816、824路等。门票票价免费开放时间有活动时对外开放景点位置上海市徐汇区东平路9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邹容墓
邹容墓位于华泾镇建华村,墓区总占地一亩余,墓台座北朝南,面向大道,四周环有长青松柏,庄严肃穆,两边是正方形绿化区,广植花草。邹容,生于1885年,比鲁迅先生还小4岁,重庆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3年著有《革命军》一书。同月,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其中“载湉小丑,不辨菽麦”八字震惊天下。“苏报案”爆发,章太炎被逮入狱,次日邹容主动投案(此举可与谭嗣同相当,只是此时的立宪已是昨日黄花)。由租界初判为“终身-”,后迫于压力改判邹容入狱劳作两年。1905年4月3日,邹容在狱中病死。有说是为人所害,但没有证据。据上海通网站:邹容死后“遗体被抛在监狱墙外。在《中外日报》供职的同乡人陈竟全等备薄棺收殓,暂厝于北四川路的四川义庄,棺上刻“周容”,以避清政府耳目。生前友好以未能择地安葬为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二十九日(邹容逝世周年祭日)夜,上海县华泾人刘季平,素仰邹容革命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4、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之一,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由清政府创立的南洋公学,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两所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早期高等学府所在地。不同建筑风格各异的建筑并存,一定程度展现了上海地区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历程,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变革,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校园发展历程的印证。这些历史建筑每一栋都代表了当时建筑流行的趋势,如同一个展现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百年变化的建筑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包含:老图书馆、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馆、科学馆、北四楼、执信西斋、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新建楼、盛宅、华山路校门、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共计16处文物本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徐家汇人,明末著名的科学家。1600年在南京结识来华的意大利人利玛窦,1603年受洗加入天主教,1604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最高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他在京从利玛窦学习欧洲的科学知识,并与利玛窦合作,在1607年翻译出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以后又合译出《测量法义》1卷、撰《勾股义》1卷。与熊三拔合译有《简平仪说》。1912年根据熊三拔授课所记,编成《泰西水法》。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他主张练兵,主张用先进的火器装备军队,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一生对总结中国传统科学和传播西学都有卓著的贡献,是中国科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划时代人物。徐光启死后葬在上海法华泾和肇嘉滨的汇合处,以后其子孙定居于此,地名遂称“徐家汇”。墓地在1957年的时候经过了修整,墓前有徐光启的花岗石雕像,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6、黄道婆墓
位于华泾镇东湾村(乌泥泾镇旧址)13号、处于徐浦大桥外环线便道北侧的黄道婆墓,坐北朝南,占地1000多平方米,墓院内设两层台梯。墓冢四周砌有50厘米高的大理石护圈,中为椭圆形石圈土墓,墓冢前立有一汉白玉墓碑,其正面镌刻有原0上海市委书记魏文伯题写的“元黄道婆墓”的手迹,墓碑背面刻有墓志,墓碑前置有长条形石供桌和石凳。墓的四周植有松柏、黄杨、盘槐、罗汉松等常绿树木,三面围以白色院墙,整个墓地显得简朴、庄重。黄道婆,又名黄婆、黄四娘、巧姑。生于宋末元初,乌泥泾镇人。早年家境贫困,她十二三岁时,为生活所迫做了童养媳,后又流落在凉州(海南岛)。黄道婆在那里度过了几十个春秋,从黎族民间学会了植棉纺织的技能,晚年返回故乡后她积极从事棉织工业的生产,用在海南学到的技术,结合汉族民间的纺织方法,进一步改变纺织工具,将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传授当地妇女,使当地棉纺织品销路远广,促进了松江一带纺织业的发展和繁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7、汾阳路79号住宅
汾阳路79号住宅这是一幢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外墙为白色,故称“海上小白宫”。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将这儿作为亚太地区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陈毅市长曾在此居住。六十年代,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七十年代后为上海工艺美术品陈列室,陈列了绒绣、刺绣、灯彩、面塑、剪纸、玉雕、漆刻、镶嵌、砚刻、竹刻、细刻、工艺绘画等。现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汾阳路79号住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黄家花园旧址
黄家花园旧址位于桂林路128号,年代为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黄家花园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2014〕29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蒲石公馆旧址
蒲石公馆建于1928年,法国晚期文艺复兴风格的花园住宅,现为太原别墅所在地。太原路沿路两侧多为三至四层的新式里弄及花园住宅,如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台拉别墅、双梅村、大陆新村、莹瑞村、友宁村等。漫步其间,你可以看到一幢幢隐藏在弄堂深处的,或独立、或联排式的精巧的小洋楼。屋前都有一块绿茵茵的草坪或绿树茂密的庭院,建筑物神采各异,错落有致。树荫掩映着这些被岁月浸染得越发美丽动人的老房子,时时让人惊艳。太原路上好象没有什么商店,于是,便少了许多市井味,而且似乎与时尚无缘,在这条路上漫步,恍若一脚踏进世外桃源,令人尘俗顿消。太原别墅是由一幢主楼和四幢副楼组成,周围是花园,总面积126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地2050平方米,花园面积8780平方米。原先是法国律师狄百克的私人花园别墅,称狄百克花园,是狄百克于1928年仿照法国路易十四皇宫建筑设计建造的,是一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宫廷式花园住宅,被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新康花园
淮海中路1273弄(新康花园),建于1934年。设计者为英籍建筑师事务所马海洋行。属于西班牙式花园建筑。建筑南北贯穿淮海路、复兴中路中间。这里原为新康洋行的宿舍,由11幢二层花园公寓住宅和4幢五层公寓住宅组成。建筑立面一层为茶色面砖贴面,二层以上为水泥砂浆抹灰,淡绿色涂料饰面,平屋顶,左右对称,开窗较大并采用了当时十分前卫的转角窗,具有简洁的现代装饰艺术风格。由淮海中路一侧大门进入宽敞的大弄堂,两则是一列西班牙式两层花园公寓,棕色的木头大门连着幽静的庭院,被一株株高大的雪松掩盖着。上海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上海张澜旧居
张澜旧居永嘉路321弄集益里新式里弄,建于1939年。永嘉路321弄8号著名民主人士张澜旧居。张澜(1872~1955),男,字表方,汉族,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2月20日,在民盟一届五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主席。195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同年还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41年10月继黄炎培之后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至1955年2月9日逝世,享年83岁。著有《说仁说义》、《四勉一戒》和《墨子贵义》等。2011年11月30日列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夏衍旧居
夏衍旧居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夏衍(1949--1956年)旧居,建于1932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为假三层砖木结构,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原为教会办公用房,现在系徐汇区政协所在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夏衍(1949--1956年)旧居经潘汉年介绍,他在上海见到周恩来,从此以文化人的身份从事抗日--和新闻工作。8月,《救亡日报》创刊,任总。1940年创作四幕话剧《心防》与《愁城记》。1941年1月爆发“皖南事变”,夏衍撤离桂林赴香港。4月参与创办《华商报》,任社务委员、党支部书记。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受周恩来急电指示组织戏剧界转赴西南各地。1942年4月赴重庆,任中共南方局办事处文化组副组长。1944年8月任《新华日报》代总。1947年3月经香港抵达新加坡,向华侨领袖陈嘉庚传达中共中央军政方针,并应陈嘉庚、胡愈之邀请任《南侨日报》主笔。1948年6月,在香港《群众》杂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孔祥熙住宅
孔子的第75代孙孔祥熙,民国时私人财产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孔氏家族一生暴敛财富不择手段,仅在上海就有4处豪宅。在上海永嘉路383号高高的围墙内,有一幢混合式花园洋房被绿树掩映着,主人就是当时主宰半个旧中国经济命脉的孔祥熙。孔氏住宅是一幢比较完整的混合式花园洋房,由当时中国著名建筑师范文照于1935年设计。范氏1922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27年创办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1928年任上海建筑师学会会长。住宅2层,面南,砖混结构,由主楼与副楼组合,建筑体量较大。红瓦坡,檐有木支托,带英国式乡村建筑特色。水泥拉毛墙面(黄色),墙隅与烟囱均用清水红砖砌筑。底层立面门廊采用古罗马风格的柱式,这种工艺手法一般不会与半露木构架的“乡村式”相混,主要出于业主和中国建筑师的思路,客观上形成“混合式”建筑风格。由北入口,进门是喷水池,绕过水池是大客厅。当时的大客厅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潘明训住宅
位于旧上海法租界蒲石路中段,今长乐路680号,是一幢美轮美奂、体量较大的花园住宅。解放后,主人把长乐路住宅捐献给了国家,一直为上海邮电职工医院一部分,现已改为中日合资上海厚诚口腔医院。这是一幢仿古典式花园洋房,或者说是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世人怀着对古希腊罗马建筑风范的钟爱,摆脱了一味拟古的教条主义束缚,崇尚功能、自然与真实而出现的一种新建筑。潘明训住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屋高3层,面向南,砖混结构。坡屋面,红瓦顶,局部有大尺度女儿墙,设水泥洋瓶护栏,屋顶挑檐上有密密的饰纹,微微透露出当年主人的意趣。南立面三段划分,平面轴线对称,中间强调竖向线条与两侧的横向构图形成对比,立面简洁朴素。平挑檐,竖面设多扇长窗,顶端为平拱。底层米色磨光花岗面,二三层为水泥刷面。中部底层为爱奥尼克券柱外廊,主入口及其顶部含装饰艺术派风格。入口门廊上檐部饰三角形山花。庭前有双抱露天大理石大阶梯,从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丁贵堂故居
丁贵堂住宅在今汾阳路45号。该洋房建于1932年,为3层砖木结构,由邬达克洋行设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6平方米。原系海关税务司官邸,后来由海关副总税务司丁贵堂居住,因此又称丁贵堂住宅。它是一幢十分华贵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此宅将主楼布置在中北部,辅楼布置在主楼西北侧并与之相连接。主楼前有1500平方米大草坪为主的大花园,后有大雪松遮荫着大院子的汽车道。沿着主楼底层北立面台阶进入门厅,门厅的两侧是衣帽间和卫生间。统长的衣帽间穿通,另一头连着楼梯间,主人走过衣帽间即可上楼。大厅设在建筑平面的中央,朝南是宽敞的外廊,东面设会客室和书房,西面设餐厅和备餐室。餐厅外还有个方正的大阳台,既可以作为用餐间休息、散步的地方,又可以作为餐厅的单独出入门厅。大厅与餐厅间设平坦的大踏步台阶,使平面的标高起变化,显示了一种高贵的气派,尤其是与大厅连通的楼梯间宽阔的台阶和平台,主人下楼迎接大厅里的
36、东平路9号
东平路9号,法国式风格,当东平路还叫贾尔业爱路属于法租界的时候,宋子文买下了这幢花园洋房及附楼,作为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时的陪嫁。1927年12月3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婚后即居于此,蒋介石亲自题名为“爱庐”。2007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为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新乐路东正教堂
新乐路东正教堂位于新乐路55号,年代为193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新乐路东正教堂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2014〕29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8、修道院公寓
修道院公寓位于复兴西路62号,建于1930年,这幢建筑原名修道院公寓。这只是取了个的名而已(名--道院),其实与修道院毫不相干。该公寓原本是英商密丰绒线厂厂主的住宅。现产权归于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由湖南路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使用。整幢楼房采用砖木结构,是一幢典型西班牙风格的建筑,由南北两楼组成,即由一幢二层和一幢三层的建筑组成。二幢建筑之间以连廊连接,这种连廊就是风格的体现,因为西班牙面对地中海,受季风影响多雨,且夏日炎热。该每幢每层均由两个居住单元组成,单元分有3室、4室、5室等多种户型。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富有层次变化,内外细部构件均带有西班牙式烙印。如它的门窗多用铁花格栅,室内部分分隔亦用铁花栅,这在一般低层公寓不多见。1989.9.25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9、上海盛宣怀住宅
百年淮海路展现的不仅是上海的繁华和时尚,还有经典和优雅。位于上海图书馆东侧,淮海中路1517号,有一座美丽豪华的花园别墅,上海人习称“盛公馆”。该住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由德籍商人哇吸(译音)出资建造,占地面积124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75平方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业主回国,易主盛宣怀。1916年盛宣怀病逝后由其子盛重颐继承。再后来,又成了蒋介石的大将陈调元和“北洋之虎”段祺瑞的住宅。抗战中还被日本人占据了几年,并把偌大的花园“砍”去一半,建造了现在的上海新村。抗战胜利后,盛重颐设法收回房子,不久因生意失败只得将其卖给了荣德生家族,解放后归国家使用半个世纪中进进出出的人物,全是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一时的头面人物。1989年该宅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住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平面对称,横向布置于基地正中,佣人住房竖向布置于基地的东西角,主屋平面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江南弹药厂旧址
江南弹药厂旧址位于龙华路2577号,建于清光绪二年,现存厂房是中国最早制造近代-和-弹使用的翻砂车间,屋架全部铁制,内有二十四根铁柱支撑。清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江南黑药厂是江南机器制造局下属一个分厂,在龙华路2577号创意大院内,现在以经看不出这里曾经是当年全亚地区最大的兵工厂痕迹,只留了一些断垣残壁砖瓦,墙上贴的照片,述说着这里曾经是兵工厂,要看兵工厂还是要去淞沪警备司令部,还保留了清朝时期龙华弹药厂铁柱厂房,是最早建造并使用的车间之一,钢柱支撑的屋面,外墙为青砖砌成,屋架全部用钢制建,房屋结构已有一百四,五十年的历史,至今完好无损。1867年仿制出德国毛瑟11mm前膛-,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该-使用-和弹头,都出自江南弹药厂。龙华兵工厂生产-,-弹。粟药厂枝术,机器设备,厂房支撑房梁的钢柱全部来自德国克虎伯兵工厂,厂房设计图纸由德商瑞生洋行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