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 > 思明区旅游
思明区文物古迹介绍
厦门天界寺
天界寺,原称醉仙岩,又名醴泉岩,俗称仙洞,在厦门万石植物公园南侧。现在天界寺既是厦门佛教重点开放寺院,又是旅游重点景区,来自国内外的十方善信和游客,竟日络绎不绝,甚为隆盛。天界寺现任监院法兴法师主持日常寺务。用时参考1小时门票免费开放时间6:00~18:00景点位置福建省厦门市南天界山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石炮台遗址
白石炮台在厦门岛最南端滨海突出部,是船只进入厦门港的第一道门户,也是厦门为数不多的几个炮台遗址之一,现在除了可以看到些炮台遗迹外,骑的累了或是饿了还可以在海鲜排档边吃边看海。地址:厦门市思明区环岛南路(近401县道)类型:古迹军事游玩时间:建议10-3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美国领事馆旧址
美国领事馆旧址坐落于三明路26号,与厦门岛最繁华的鹭江道隔海相望。1844年,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美国政府就派哥伦布来到厦门,在鼓浪屿田尾球埔旁设立了“交通邮政办事处”,并代行领事之职。1865年,该办事处升格为领事馆,随后迁至三和路(今三明路26号)办公,1930年,领事馆在此址重建。该建筑由美国工程师设计,坐西朝东,砖混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6300平方米,系典型的美国折衰主义式建筑。建筑以红、白两色为主色调,南面和东面分别设置两个出入口,并以白色科林斯式大廊柱来强调建筑的主立面。四面山墙设三角形为屋顶装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澎湖阵亡将士祠碑
澎湖阵亡将士祠碑位于思明区万石植物园中岩寺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保护范围:石碑本体,李铨诗刻所在岩石全体及中岩“玉笏”石刻上之碑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位于思明区虎园路1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54年。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位于厦门万石岩园林植物园门前。建于1954年10月,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纪念碑坐东向西,由花岗岩台基、碑座及碑身3部分组成。通高24米,碑身正、背两面均镌刻五角星及陈毅手书“先烈雄风永镇海疆”8个鎏金大字。烈士陵园位于纪念碑正后方,陵墓呈圆形,花岗岩砌作,墓高2.3米,周长31米。陵墓内安放着厦门解放前夕为革命捐躯的中共党员以及在解放厦门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渡海船工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公献身的烈士共计1036人的遗骸或骨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十三郎墓
叶十三郎墓位于思明区嘉莲花园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保护范围:墓围围墙范围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戆章章墓
卢戆章墓位于思明区鼓浪屿鸡母山西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28年。保护范围:墓葬本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成功演武场遗址
郑成功演武场遗址位于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前的大操场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郑成功挥师北伐之前,曾在此选将练兵,训练出一支拥有万人的“铁人军”,后来成为收复台湾的主力。解放后在厦门大学同安楼后面的八角亭花园中发现一块长120厘米、宽48厘米的“练胆”石刻,现存于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陈嘉庚先生当年选择演武亭的遗址创办厦门大学,寓意秉承先辈遗志,爱国兴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碑林
新碑林位于万石岩前的岩石中,占地5000平方米,有100幅书法作品,包括诗、词、联文,大都是描摹景色和抒情佳作。万石岩本已有不少题刻,但大都是明清作品。从1982年起,厦门植物园广求海内外书法名家、诗人名士施赐墨宝,并蒙虞愚、罗丹、黄松鹤、高怀诸贤者的鼎力支持,征得名家名作数百幅,遂议镌刻山石,使书苑艺廊与秀丽山景相辉映。碑林中有-、张爱萍、赵朴初、虞愚、刘海粟、谢澄光、张人希等名家、书法家的诗、词,也有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书法家的佳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大夫第
鼓浪屿大夫第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嘉庆元年(1769),坐西南朝东北,由前、后两落大厝及左右护厝组成,是一幢典型的闽南传统红砖民居,总面宽25米,通进深20米。前落大厝面阔3间,前为横向檐廊,中为厅堂,两侧边房,硬山顶,燕尾脊;后落大厝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燕尾脊。左右护厝面阔6间,进深1间,各为相对独立的小房厅。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大夫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黄氏小宗
鼓浪屿黄氏小宗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代,为坐西南朝东北的小合院,院内包括居中的祠堂建筑和后院的平房,左、右弄巷,四周贯通。前院墙中部开院门,花岗岩门框上保留原有石匾“黄氏小宗”,院落总面宽12米,通进深22米,占地面积约264平方米。祠堂为闽南传统砖木结构的古厝形式,面阔3间7米,进深2间8米,前为横向檐廊,并有左、右二根挑檐柱,柱下有雕花石柱础;厅堂为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黄氏小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廖家别墅
鼓浪屿廖家别墅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主楼和副楼组成,主、副二楼相邻而建,为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主楼坐东朝西,是一座两层楼并带有半地下防潮层的西式建筑,红砖砌建,白灰墙体。建筑平面呈“U”字形,面宽19米,进深31米。副楼为“立人斋”,是一座二层楼并带半地下防潮层的砖混结构西洋楼房,红砖砌建,白灰墙体。坐北朝南,面宽约15.5米,进深约6米。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廖家别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工部局遗址
鼓浪屿工部局遗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1902年英、美等十三国领事和清政府签订了《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规定在鼓浪屿公共地界设立“工部局”,以执行“领事团”的决议。1903年1月工部局设立,租用位于鼓新路40号和记崎的一幢英式楼房。该楼房大约建于1880年前后,坐西北朝东南,单层英式建筑,附有半地下隔潮层,四周为庭院。现建筑已毁,仅存建筑基址,通长80米,宽50米,地面上还可见一段残墙。保护范围:东、南至三明路,西至鼓新路,北至建筑遗址处外20米。2018年,鼓浪屿工部局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和记洋行仓库遗址
鼓浪屿和记洋行仓库遗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清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三年(1845-1853),厦门成为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掠卖华工的最大中心,当时英商在香港创办和记洋行,并把分公司开到厦门,直接参与掠卖华工,1845年在此建了六间栈房,用于堆放货物和关押华工。遗址平面布局基本呈长方形,靠南边一侧略呈弧形,现存花岗岩条石砌建的长方框残墙,墙体残高约2-3.8米,厚约0.4米。南侧墙体上原有2个门,已封堵,东墙保存1窗1门,北墙原有1门,已封堵。保护范围:东、南至三明路,西至鼓新路,北至建筑遗址边界外10米。2018年,鼓浪屿和记洋行仓库遗址被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西班牙船长墓
鼓浪屿西班牙船长墓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墓位于观海园南部面海的山坡上。存墓碑一方,碑面顶部铭刻“十”字纹,中间刻大写外文字母12行,底部刻“1759”。经考证,此墓为西班牙船长墓。保护范围:以墓穴为中心,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鼓浪屿西班牙船长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三丘田码头
鼓浪屿三丘田码头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现存花岗岩石阶码头一处,连建于驳岸边,呈向下逐级延伸的石阶状,涨潮时海水可达石阶码头顶部,便于船只靠岸搬运货物。由花岗岩条石横向铺砌,宽约4.5米,长约10米,落差约4-5米。保护范围:东至环岛路驳岸及码头建筑本体外10米,西至延平路,南至三丘田旅游码头大门外10米,北至三丘田旅游码头大门。2018年,鼓浪屿三丘田码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
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年代:清座落地点:厦门市思明区万石植物园简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琅率两万大军攻打澎湖,大败郑军刘国轩部。此役清军共计阵亡329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福建陆路提督蓝理在此建祠纪念阵亡将士。现祠堂无存,仅有原祠堂中的澎湖阵亡将士之灵碑1通。碑坐东朝西,高2.12米,宽0.84米,厚0.2米,花岗岩质,上直行题刻“澎湖阵亡将士之灵”八字。石碑下承碑座,前有石供桌。雍正十一年(1733)清溪司铎李铨《癸丑仲夏谒将士祠有感》题词和康熙五十三年(1714)僧人衲果所立的有关蓝理等为澎湖阵亡将士祠捐金置产的记事题刻,为附属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夏堂
江夏堂年代:清~民国座落地点:厦门市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文安小学内简介:江夏堂系黄氏大宗祠的祭祖堂。黄氏大宗祠由清末南安武状元黄培松倡建,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1918年竣工,今仅存祭祖堂和宗亲会馆两建筑。江夏堂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73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八椽,高12.5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砖石木结构。顶部中央设藻井,呈斗八形,以层层斗拱叠架而成。祖龛精雕细刻,全部以漆金装饰,底座为青石须弥座。保护范围:祭祖堂和宗亲会馆建筑四周向外延伸10米。2009年,江夏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黯隐居石室
陈黯隐居石室位于思明区梧村金榜山北面山腰。陈黯,字希孺,号昌晦,生卒年约为805-876年,系晚唐时期厦门的知名文人。据《南陈世系》载,陈黯系南院派陈氏十世祖。他十岁能诗,十三岁即携诗作谒见清源牧(唐时泉州为清源军,牧即清源军的最高行政长官)。十七岁作《苏武谒汉武帝陵庙赋》,为士人推服。黯父早逝,事母甚孝,直至四十岁后,方离家赴京应试,并游历中原和吴楚等地。一生共十八次应试,因屡举不第,遂自号“场老”。晚年曾在陕西终南山隐居数年。唐乾符元年(874年)春,因子孙婚嫁事,陈黯回到厦门。时其年已近七旬,事毕,遂入金榜山隐居,读书垂钓,聊度余生。二年后,陈黯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嘉庚创办的校园建筑
陈嘉庚创办的校园建筑群分为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两片。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嘉庚出生于厦门集美,17岁随父亲到新加坡学习经商,先后从事米业、黄梨及橡胶业经营,因其勤奋刻苦、经营有方,经过20多年苦心经营,便发展成南洋各埠声名显赫的大实业家。1893年陈嘉庚第一次回故乡,即出资2000元开办“惕斋学塾”,这是陈嘉庚捐资兴学的开端。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陈嘉庚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爱国信念,于1912年回到家乡开始其兴学报国艰难历程。1913年,陈嘉庚在集美大社填塘造地,建起第一批校舍,创办了集美小学。从1916年至1927年十余年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