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旅游
滁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乌衣浮桥遗址
乌衣浮桥遗址位于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乌衣老街,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248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保护范围:古码头北、西、南各30米,对岸碑刻四周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各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2、北岗村汉墓群
北岗村汉墓群位于天长市铜城镇安乐社区北岗村,时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00000平方米。为天长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天政[1980]号。保护范围:以仇家墩为中心,东有沈庄、朱庄、蔡庄,南有兰庄、瓦屋,这些生产队是墓葬的主要分布区,均加以保护。建设控制地带:以仇家墩为中心,东有沈庄、朱庄、蔡庄,南有兰庄、瓦屋,这些生产队是墓葬的主要分布区,均为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3、女山湖火山口
女山湖火山口位于女山湖镇,时代为150万年前,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31415平方米。为明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明政[2010]39号。保护范围:古火山口10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古火山口100米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4、胭脂山
胭脂山位于天长市公园街1号老图书馆院内,时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500平方米。为天长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天政[1980]号。保护范围:距老图书馆院10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距老图书馆院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5、沃公墓
沃公墓位于天长市沃公祠内,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200平方米。为天长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天政[1980]号。保护范围:整个沃公祠院内。建设控制地带:整个沃公祠院外10米均为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6、秦栏朱孝子墓
秦栏朱孝子墓位于秦栏镇万元街,时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200平方米。为天长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天政[1986]第144号。保护范围:距离墓葬四周10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距离墓葬四周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7、三塔寺
三塔寺位于六镇镇六镇村街道东北侧,时代为隋,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为全椒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保护范围:寺四周围墙外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8、凤阳白衣庵
凤阳白衣庵位于凤阳县临淮镇,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保护范围:寺庙院落四周外放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内南18米处至京沪铁路;东、西、北各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9、襄河古桥
襄河古桥位于滁州市全椒县,年代为明清、民国。全椒太平桥原名贺鲁桥,因为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曾在此造橹。清康熙后改名为太平桥,为旧时滁州至庐州(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古驿道的必经之桥。1931年前后,国民政府全椒县建设局曾修整过。太平桥原为石拱型单孔桥,建国后改为木面桥,后在桥上增铺了砂土。传说刘平作全椒县令时,刘平将朝廷拨下的建城款购买粮食救济灾民,结果被罢官获罪,押解京城问斩,全椒百姓得知消息后,倾城相送至城东太平桥,此时恰为正月十六。此后,每逢此时,百姓必到此桥焚香燃竹,追念刘平。后渐渐衍化成走太平。全椒一直有正月十六走太平的民俗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独有的传统民俗,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汉书》载有“澄日太平”之谚,此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檩《荆楚时记》对正月十六走太平桥这一习俗有专门描述,谓之“走百病”,是为了消灾祛病。新的太平桥采用三跨连续梁廊桥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0、普济桥
普济桥位于滁州市天长市,年代为清。历史上铜城叫过铜城市,下设三海、普济等镇,普济桥在普济镇上故名普济桥。据史书记载,当地有一位叫曾省三的老者奉出一生积攒下来的钱,振臂一挥募捐建桥于是当地方绅平民百姓热烈响应,用了三年的时间于1818年建成。普济桥南北走向,宽约6米长约20余米四个船型桥墩,中间两个桥墩上雕有龙纹。直径约半米的圆杉作为桥梁。上铺45块巨型花岗岩为桥面,在桥的两边各有15根栏柱。桥栏上有鲤鱼跳龙门、蝠盘寿、凤凰戏牡丹、万事如意等浮雕,图案精美,形象逼真。最著名的要算桥上桥,其创意独特,已成为石栏浮雕的代表作。历史上普济桥遭到三次大破坏,又使这座大桥到了风烛残年。据镇上老人说,太平军攻占铜城,曾斩下桥墩上的龙头龙尾以向清政府--;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飞机两次轰炸,炸飞了栏柱上的三个石狮,桥身受到较大的冲击破坏;文革-中,建桥的石碑毁坏,石栏上的众多浮雕被砸普济桥如今仍是交通要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1、中共苏皖省委旧址
中共苏皖省委旧址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太平村,时代为抗日战争,类别为近现,面积为106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04]11号。保护范围:旧址东、西、南、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2、天长望夫台
天长望夫台位于汊涧镇和平村袁庄村民组,时代为商周,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为天长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天政[1986]第144号。保护范围:距遗址四周10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距遗址四周4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3、扬王墓
扬王墓位于涧溪镇官山村东南部的牧羊山上,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2827平方米。明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明政[2010]39号。保护范围:杨王墓周围3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杨王墓周围30米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4、九梓遗址
九梓遗址位于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西一村民组,时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14850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字[1992]37号。保护范围:以遗址正中为基点,向东南西北各1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5、玉蟹泉摩崖石刻
玉蟹泉摩崖石刻位于凤阳县殷涧镇,时代为唐、宋、清。摩崖石刻镌于玉蟹泉附近的岩石上,据考察,共有17处,其中唐刻4处、宋刻7处、清刻4处。这些石刻多为游记之作,或为诗刻、题咏、题名等,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行、魏碑等皆有,堪称书法艺术宝库。蟹泉摩崖石刻为唐至清代游人题刻。位于宋集乡境内三峰山玉蟹泉周围壁上。石刻共27处。有的在高达5米之处,有的在清泓水际之旁;有的直接镌于岩表,有的稍修整岩面刊刻;小者长、宽数寸,大者数尺见方。这些石刻中有7处因风雨剥蚀或人为毁坏,字迹已湮没无存;尚有20处文字全部或大部分可识。其中唐代5处,宋代7处,清代3处,未署年代的5处。石刻均为阴刻,少者两字,多者百字,或题诗,或题记,或题名。书体真、草、隶、篆、行、魏碑齐备,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最早的一处石刻为唐元和三年(808年)的题名:“崔昶、郑综、孙华、高君度、郑绚、管康侯,唐元和三年十月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6、杨捷墓石刻
杨捷墓石刻位于天长市谕兴乡,时代为清。杨捷(1618—1700年),江苏宝应人,官为清光禄大夫昭武将军少保并太子太保督江南总兵。他戎马一生,屡建战功,死后赠少傅兼太子太傅。墓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一高大山丘,墓前有长400米、宽30米神道,神道西高东低,用砖铺砌,墓前有双牌坊、双碑亭、7对石象生,1对石柱,整个墓地气势壮观。墓前石刻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区外四周4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6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7、赤湖铺桥
赤湖铺桥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南谯街道办事处官山村赤湖铺村民组,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64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12]44号。保护范围:东、西各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各1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8、考城张氏宗祠
考城张氏宗祠位于凤阳县西泉镇考城村(考城老街北),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12]44号。保护范围:建筑东5米至民居;南5米至考城老街南端;西2米至民居;北10米至民居的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词堂保护范围外阔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9、汊涧马家墩
汊涧马家墩位于汊涧镇高山村马墩组,时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面积为平方米。为天长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天政[1986]第144号。保护范围:距遗址四周10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距离墓葬四周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60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0、淮宁桥
淮宁桥位于凤阳县临淮镇,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为凤阳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凤政[2016]6号。保护范围:整体桥面东、西各延伸5米;南、北各延伸50米(水面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内东、西外放10米;南、北同保护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