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旅游
滁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21、会峰阁
介绍琅琊山风景区内最高的建筑物,于1988年建筑在南天门的明代建筑会峰亭的残基上。从四面观看会峰阁,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高度24米。会峰阁每层是六面八角,都采用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24个铃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悦目赏心,闻声如入仙境。晴朗天气,登上会峰阁,极目远望,天高地阔,心旷神怡。这里阳光各煦,山色苍茫,群山逶迤,匍匐脚下,给人以“一览从山小”之感。众山列队,一收眼底。这里象一座检阅台,检阅千山争秀,万峰苍郁。安徽滁州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濮家墩遗址
濮家墩遗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大王乡林楼村濮家庄。为一台形地。南北长65米,东西55米,高8.3米。文化层厚5.1米,海拔25.4米。为新石器时期遗址。1985年5至10月间,安徽省地市文化部门三次勘查,确定为濮家墩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1985年12月,被公布为滁州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濮家墩墩东有条已成为耕地的大川,长约15公里。墩面向南微倾,与地面约成30°度夹角。墩身西北部有90°断面,可见五至七层不等的文化积压层。采获石器5件,其中狩猎工具长方形、梯形的石石奔、不规则圆形、有棱刃较利的砍砸石,通体圆滑,中有圆孔,轮径3.3厘米的陶纺轮,体光滑,一端尖长10.6厘米动物角制成的骨锥,以及鹿角(其中尚有一件轻度角化石)、兽牙、贝壳等。还有陶片70余件,均为残片(其中有鼎足、鬲足、鬲档、罐口等,陶质有红、灰、黑等,有绳纹、弦纹、绳纹加弦纹等纹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袁家湾老街
袁家湾老街全长1500米,自积玉桥起经仙鹤楼至红栏桥止。其中积玉桥至仙鹤楼一段,又称“半边河街”。临河之上砌以玉石栏杆,街呈半边,既是一趣,亦是一景。老街上的建筑虽然尽现历史沧桑,但市肆依旧。漫步老街,吆喝声、打铁声、弹棉花的弓弦声不绝于耳,恍如时光倒回,走进了明清时代的江南小镇。临街的商铺,买卖的几乎都是自产自销的传统手工艺品,见不到为游客设置的礼品店和旅馆。在这些铺面的背后,曾经有过辉煌的薖园、东园、襟襄楼等古建筑,仍然宠辱不惊地生存着,不紧不慢地与世俗生活牵手着古老的街道、破落的建筑以及保持至今的传统生活方式每一个到过老街的人,都会得到这样的感受:原汁原味。这或许就是袁家湾老街越来越吸引游客的魅力。景区地址:全椒县城内交通线路:从全椒火车站乘3路车到千家惠站台下,步行1公里到达景区;自驾车从合宁高速全椒出入口下,前往县城方向行驶2.5公里到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中九华寺
中九华寺在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内。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中九华寺,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尿布滩遗址
尿布滩遗址,位于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赵府村朱郢东边的东风湖南岸。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层厚达2米左右,文化内涵丰富。相传朱元璋于明光市赵府孕龙基出生之后,朱家于孕龙基北二里左右,珠墩处搭建窝棚暂居。其母陈氏因此常在滩上晾晒尿布,故此得名“尿布滩”,并一直沿袭至今。1985年5月,在实地勘查中,采集标本20多件,主要有夹沙陶鬲足三件,足高分别为8.5厘米、8.2厘米、7厘米;泥质陶鬲足1件,灰陶盆、罐等器物的口沿和底部残片。纹饰主要有细绳纹、凸方格纹、弦纹、席纹等等。另发现通体呈扁平形状石铲残件1件,中有圆孔,长6厘米,宽5.8厘米,石铲磨制光滑精细,两面均有圆圈状斑点。另外发现烧黑兽骨1件,陶纺轮1件及大面积红烧土。该遗址未经正式挖掘,面貌基本保存完整。根据采集标本判断,定为商代遗址。据《帝里盱眙县志》记载,尿布滩明代以前原名为“珠墩”。位于其北面有水面近2100亩的东风湖,亦为建国后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国光楼
国光楼始建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原名尊经阁,清代康熙年间改称奎光楼,民国元年改今名至今。国光楼系砖石垒成,高14米,楼身三层,筒瓦顶盖,重檐翘角。楼座中有东西走向的券门一道,券门上有“奎光”勒石一方,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时所嵌。国光楼因处于“面山临河,最为形胜”之地,十分宏伟。有学者赞曰:巍峨雄奇,极为壮观。望者心竦,登者神游,占尽古城全椒0。景区地址:全椒县城内襄河北岸交通线路:从全椒火车站乘3路车到千家惠站台下,步行1.5公里到达景区;自驾车从合宁高速全椒出入口下,往县城方向行驶2.5公里到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泊岗遗址
泊岗遗址位于泊岗乡境内,是新石器早期遗址,面积约为20000余平方米。1953年在泊岗引河工程中,发掘出古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物378件。有陶、瓷、铜、铁、石、玉等多种质地,还有商代铜器、爵、觚、斝,罍汉代的陶壶、鼎、钫,宋代的瓷碗、铜镜。此外,还发现二千多年前完整石斧两件。泊岗乡安徽银杏第一乡。现有银杏种植面积1.1万亩,217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大树1棵,50年以上的大树160余棵,直径为15公分以上的2万棵,采叶圃7000亩,年产鲜叶3000吨,全乡银杏鲜叶产量每年可达7000吨。每年树苗、树叶、果实和加工产品销售金额达1000余万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招信寺
招信寺位于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镇老街,始建于宋代,后经历代风云变化而随之兴衰。于200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宗教局的精心指导以及各位法师、居士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觉慧法师老骥伏枥、募化苦行,使过去残破不堪的招信寺得以恢复重建,香火兴旺,目前正在兴建的大雄宝殿,坐落在招信寺内,总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一百多万元。殿进深十三米,长十六米,三开间为半坡歇山式,前置重檐抱厦,灰瓦盖顶,气势恢宏,进入女山湖镇首先映入眼帘。信众、游人可在此拜佛祈福,亦可远眺皖东明珠女山湖的湖光滟影,是女山湖不可多得的又一圣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浮山堰遗址
浮山堰遗址,位于安徽明光市柳巷镇浮山村北,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梁天监十一年(514),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灌寿阳《梁书》记载:浮山堰工程浩大,动用20万人,历时两年。堰长9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遗址现存长约300米,黄土夯筑,宽15-50米,高约4米左右,出土铜箭头、铁剑等。堰的剖面是夯土层,现残存的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浮山堰遗址对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战争和军事设施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滁州无梁殿
无梁殿原名玉皇阁,为道教场所,明代重建,是琅琊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由于整个殿宇全用砖石砌成,无一根木梁,没有飞檐、也无斗拱,里面是类似西方教堂的拱形门,故俗呼为“无梁殿”。无梁殿,殿高三丈二尺八寸,深二丈四尺,灰砖拱形垒成,四角为四条栩栩如生的巨龙瓷瓦饰成,门额有砖刻浮雕的龙、凤、狮图案,正殿正中塑有玉皇大帝,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像。无梁殿建造年代久远,结构坚固,气势雄伟,在中国建筑史上堪称一绝。2019年10月7日,滁州无梁殿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法华禅庵塔
法华禅庵塔又名兴慈宝塔,位于明光市横山乡大横山山腰处。《滁志补遗》载:“大横山跨滁定两邑,周二十里,东半属滁,上有半山寺。”半山寺又名法华禅庵,塔故而得名。法华禅庵塔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为一座仿木构建筑阁式砖塔。其西南160米处,有一座小塔,俗称“小宝塔”,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平面六角,立面为七层,此塔无碑记和建筑年代。兴慈宝塔是元代佛塔,我省迄今发现仅此一处,为研究元代建筑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6年,安徽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何郢遗址
何郢遗址三面环水,表面现为农田,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地层堆积基本呈水平状叠压,一般深度2-3米左右,除上部为西周早期文化堆积外,大部分为商代晚期文化堆积。遗址的聚落布局大体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祭祀区。该遗址2002年发掘,发现一批房址、灰坑、墓葬、祭祀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青铜器、骨角器数百件。是皖东地区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基本确立了一支新的考古学地方文化类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还为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抹山寺
抹山寺,位于明光市西北5公里,始建于元末明初,占地6000多亩,历史上属朝山礼佛,祈佛纳祥的胜地,当时寺院十分兴盛,周围百里乡村的百姓皆来此听经、烧香拜佛。抹山地里位置独特,风光秀丽,西侧是池河,南北是盛产鱼蟹的东风湖和焦城圩,整个山体南高北低,三面环水,站在山顶上举目四望,山水相连,水天一色,浑然一体,仿佛置身于扬帆远航的舰艇之上,又像一条巨龙静卧湖中。距抹山寺百余米的“二郎庙”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诞生地,有传说中的朱元璋母亲为子晒尿布的湖滩-----尿布滩,寺前有明代古井一口至今井水清澈甘甜永不干枯等名胜古迹。抹山的传说,无论是“抹”还是与其谐音的“摸“都与朱元璋的母亲有关,“抹”说的是杨二郎为了保护朱元璋的母亲,一鞭抹去了崎岖不平,杂草丛生的山尖(抹山上的石头都是圆平滑的),“摸”说的是朱元璋的母亲身怀六甲,在朱元璋出生前,摸着山上的石头走过此山。抹山寺经过650多年的历史变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石梁土城遗址
石梁土城遗址呈长方形,地势高突。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散布大量陶片、砖瓦。分别属于商、周、汉、六朝、唐、宋等各个时期。城址附近出土过完整的陶器。1961年省文物工作队曾实地勘察。明嘉靖《天长县志》载:“县之西三十里有石梁城,城在河南,后周所筑置石梁郡者,遗址存焉”。石梁城址原为一商代遗址,后周建城。该城址未作任何挖掘,保存完好。1980年9月,被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尊胜禅院
尊胜禅院位于安徽来安县大庵山遗址,遗址现存的还有千年银杏树、观音泉等。石碑由当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建造并撰文,记载了该禅院的规模及兴衰过程。石碑高约2米、宽76厘米、厚17厘米,碑头刻有“普门示观”(佛家语)四字,碑身嵌在敦厚的底座上。碑的正面刻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七月十六日撰文的《尊胜院碑记》,背面刻有《事要附刊》。保护范围:以尊胜禅院遗址正殿为中心,东50米,南180米,西170米,北4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禅窟寺
禅窟寺休闲度假胜地位于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凤阳县城35公里,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共有森林浴场、禅窟寺、禅窟洞、摩崖石刻等大小景点五十多个。整个景区群山奔凑,叠嶂连云;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间鸟语花香,藤树缠绕;山上流云雾海,岚气渺弥。寺庙亭洞掩映于浓荫翠绿之间,具有“深、奇、幽、秀、野”的特色,“深山藏古寺”的韵味。是人们休闲度假、访古拜佛、溶洞观奇的绝佳之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池河太平桥
池河大桥位于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西官驿道上。原名太平桥,又名杯桁桥,雄跨于蜿蜒的池河之上。池河太平桥初建时设计工巧。砖石结构,白石栏杆,东西两头各雕石狮18只,极为雄伟美观。建造采用干修法,堆土券桥孔。因河底沙石较厚,每个桥墩下面布以密集的木桩为基,称之为万年桩。桥墩皆以红色大条石为缘边石券砌而成,用糯米汁和石灰灌注,中填塞的囊石为粗糙短小的石料或碎砖,十分坚固。2019年10月7日,池河太平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以桥中心为基点,东、西各80米,南、北各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4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8、清流关
清流关位于滁州市西郊12.5公里处的关山中段。为古代重要关隘。始建于南唐。宋以后陆续有所扩建。此关形势险峻,深10余丈,用块石垒砌关洞呈拱形,现基墙尚残存2米以上。南唐置关口以御北师,关洞呈拱形,深十余丈,巨砖块石垒砌,气势雄伟。关洞门额上嵌石刻:古清流关、金陵锁钥等。清流关昔为南北交通必经之道,号称九省通衢,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9、鼓楼基座
凤阳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八年,曾屡遭兵火损毁,但被专家称为中国之最的鼓楼基座仍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鼓楼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台基正中间开三个门洞,中门略大,中上方有朱元璋亲书的“万世根本”四个楷书大字,这四个御笔大字,其意旨至今仍为明史专家未能破解之谜。鼓楼上有楼房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杨捷将军墓
杨捷将军墓位于天长市谕兴草庙山。杨捷,江苏宝应人,清代康熙年间昭武将军,光禄大夫,兼太子太保,参加了平三藩、收台湾、征准噶尔等许多重要战争。功勋卓著,死后获旨厚葬。其墓区山青水秀,气势壮观。墓前石刻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杨捷戎马一生,屡建战功,死后赠少傅兼太子太傅。墓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一高大山丘,墓前有长400米、宽30米神道,神道西高东低,用砖铺砌,墓前有双牌坊、双碑亭、7对石象生,1对石柱,整个墓地气势壮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