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旅游
葫芦岛市文物古迹介绍
1、九门口长城
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成。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敌台,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严密,异常坚固。九门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在这里有过"一片石大战"。辽宁葫芦岛
2、葫芦岛灵山寺
灵山寺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凉水井子村西南,距离葫芦岛市区48公里。灵山寺核心景区占地12平方公里,除自成体系的寺院建筑群外,还有100多处景点。现在,灵山寺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葫芦岛市连山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在的森林公园是辽宁省省级森林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灵山寺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该寺分为上下两院。共建有八角亭、慈航楼、玉皇殿、重楼、无底洞、都天殿等楼亭殿阁29座,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佛两教的古建筑群。现存的下院仍保留有天齐庙、钟鼓楼、太阳楼、太阴楼、天君楼、金刚楼、慈航楼、万佛楼等。天齐庙自成一个院落,正殿楹联是爵施天齐主,功司地藏王。门外一对石旗杆、中段灰塑金龙盘玉柱,龙鳞凸起圆目大口,钢丝龙须微微颤动,形象逼真。出庙门踏上石板桥,通往各个佛殿,交叉处有十字亭。太阳楼和太阴楼的外壁,画有二十四孝图,各楼都是歇山式两层带前
3、兴城古城
是五百年前留下来的-遗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古城略呈正方形,城未墙周长3274米,高8.88米,底宽6.5米,顶宽5米。墙顶外沿筑垛口,内修女儿墙。城墙四面正中各有城门一座,东曰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名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各城门上修筑高耸的箭楼,各门内侧沿城墙修有蹬道。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不久身亡。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气势巍峨,游人莫不争相登楼眺望全城风光。鼓楼为古代战争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更用。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内部为兴城出土文物陈列馆。有“红山文化”时期(约五、六千年前)以及春秋时期的珍贵出土文物,还有一架国内罕见的由整张牛皮绷制的直径2.25米的巨型大鼓。城墙东南角有一座魁星
4、宁远古城
兴城县志载历史上兴城这个名称最早的纪录在辽代,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那时与许多同命运的小城一样默默无闻,直到了凤阳出来那个朱皇帝的时候,开始著名的汉墓唐塔朱打圈大修各地城池堡台以做防御,明宣德三年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题奏兴建,割锦州、瑞州之地,于曹庄、汤地之北设宁远卫所修筑宁远卫城,就是宁远这个称呼最早的来历。(后于1915年因与湖南、山西等地宁远重名改回称兴城。)并于同年得到批准,是年即进行施工,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成了分内外城的宁远城,大约外城位在各内城门外一里,此当合内城周长五里外城周长九里之说,外城门四座:东为安远,南为永清,西为迎恩,北为大定。内城门四座:东曰春和,南曰延珲,西曰永宁,北曰威远。都督焦礼,后于城内修建街道,建成钟、鼓二楼。但这可不是督师的宁远卫,它在百年后隆庆二年(1568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葫芦岛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镇南的莲花山南麓,因寺中有一地下清泉而得名。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院中央有四层塔式的碧云宫,四角设角楼。圣水泉在西跨院,泉水绕莲花池。整个寺庙,既有北方寺庙的风格,又具南方寺庙的特点,融南北寺庙风貌为一体,别具一格。南山根涌出一股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大和尚崇慧在此落脚,修身养性化缘建庙,取名圣水寺。此后不断扩建,成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正门外立铁狮子一对,进门是天元宫,三层建筑圆顶方座,是遵循道教“天圆地方”之说而建。楼后莲花池,玉石栏板上刻《二十四孝图》。池的两侧有钟鼓二楼东西对峙,西边是明
6、金星卧佛寺
卧佛寺坐落在锦州——虹螺岘公路东侧,距离连山城区43公里。在卧佛寺村小学西面的宽阔平地上,突兀现出一座石岩裸露的小孤山,它南北走向,型似石龟,因此取名龟山。在龟山北面,女儿河水从西向东,蜿蜒流淌。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于是人们就选这块风水宝地建寺院,卧佛寺就建在山北面的0上。据史料记载,卧佛寺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经“文革”洗劫后,重新修建。沿着金星镇卧佛寺村西边的小路向北走,再沿水泥台阶向左边的山坡爬上去,一座红漆围墙的长方形寺院便映入眼帘,这便是远近驰名的金星镇卧佛寺。一爬上台阶,两根高大的旗杆便赫然入目,每逢初一、十五作道场的时候,五星红旗便在东边升起,而五彩(红、黄、蓝、绿、白)的佛旗则在西面升起。深表僧人及信徒爱国爱教的一片赤诚。寺门两侧各蹲坐一只石狮子,昂着首,目不转睛,恰似精诚守卫寺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前卫斜塔
前卫斜塔前卫斜塔,古称瑞州歪塔,坐落在绥中县西南27公里处前卫镇内。此塔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斜塔高10米左右,塔身为青砖砌成,实心单项,分三级呈八角形。斜塔虽经千年风雨的腐蚀,但塔身上的砖雕图案花纹仍清晰可见,此塔虽不高耸入云,但昂首望去,飞檐凌空,却也雄伟壮观。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世界闻名的斜度最大的斜塔,其斜度为5.3度,然而前卫斜塔的倾斜度为12度。塔尖移位1.7米,斜而不坠,歪而不倒。塔身从何时倾斜无从查考,但对斜塔的加固,曾有过记载。《绥中县志》记载:“其尖歪而不坠,后经羽士以砖石其基愈固”。“斜塔不倒”是前卫一宝,一九七六年虽经强烈地震,斜塔不但未倒,也未出现裂痕。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镇斜塔建于辽代,又名瑞州古塔,现存塔身高10米,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12度,塔尖水平位移1.7米。该塔建成之后虽几经地震与洪水破坏,却始终斜而不倒。说起斜塔,人们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葫芦岛灵隐寺
大虹螺山北面山脚下,是灵隐寺,山顶是玉皇庙。1916年,大德居士李文聚开始修建,以后遭到破坏。1994年,李文聚的嫡孙李树德,带领周围的善男信女往山上背水泥,背砂子,一天三次往返,玉皇庙终于在1996年复建峻工。灵隐寺寺门前,耸立两根12米高的旗杆,旗杆的中下部,有一副楹联:“庙型巩固,山势嵯峨与天地而并列;佛法森严,神威显赫同日月以常昭。”旗杆下面蹲坐两只威猛的雄狮,镇守山门。山门是一座四柱三间抱鼓石雕牌坊,门楣上镌刻四个大字“与天为寿”。山门两侧有二副楹联,其一为:“崇圣道辟邪说鱼跃鸢飞真性理;悟玄机参妙谛祥云瑞霭小蓬莱。”另一副为:“坐列五行山分八卦;虹腾百尺螺绕千重。”这些楹联皆出自清末秀才、少林下院八卦院居士徐鸣銮之手。进山门之后便是五母宫。五间正殿分别供奉无生老母、王母、地母、斗母和金母。左侧供奉送子娘娘、子孙娘娘;右侧供奉眼光娘娘、痘疹娘娘。后侧顶端塑有《西游记》故事,西边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姜女石遗址
姜女石遗址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濒临渤海湾。民间传说的“姜女石”,是指在海中耸立着的一组自然礁石,即一组海蚀柱。1982年4月,锦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姜女石”附近的海岸发现了石碑地、黑山头、瓦子地、大金兰丝屯等遗址,以后又调查了止锚湾和周家南山遗址。1983年12月,省文化厅、省博物馆组织专人复查,确认了石碑地遗址是秦汉时期的高台建筑群址,并于1984年4月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黑山头遗址进行清理,对石碑地遗址进行了试探性发掘。“姜女石”海岸及其附近的6处秦汉遗址,以石碑地建筑群址规模最大,时代较早,另几处遗址也都不晚于西汉前期。石碑地遗址南北长500余米、东西260多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建有宫墙。南端中心为一座多级的夯土高台,高8米,台基坐北面南向海,东西两侧及背面有夯土建筑基址。石碑地高大的夯土台和密集的建筑遗址,正对着海中的“姜女石”,其中最大的一块高出海面24米,根基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朱梅墓园
朱梅墓园,位于绥中县李家乡石碑坊村。它是辽宁省唯一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石刻群。西南距姜女庙十多里。在石牌坊村南,有一对华表,绿树掩映的两座高大石坊,四柱四间,三楼式,单檐庑殿顶。此坊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是皇帝为总兵官后军都督府朱梅(字海峰)因镇守山海关有功而赐立的。墓园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长达三百余米。前部有分列左右的一对石华表,其后为一对石狮子,再后为石坊。坊为四柱三楼式,单檐庑殿顶,主楼四朵斗拱,侧楼两朵斗拱。主楼正面坊檐下刻“圣旨”二字,下面额板刻“名勒燕然”,其下又刻“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承恩坊”,主楼后面额坊刻“华表忠勋”。坊上雕有飞凤,奔龙、鱼、马、羊、鹿等图纹。坊后为石制墓园门,园内中间有石铺甬道,两侧是石虎、石羊、石马和文臣雕像,其后有石雕龟趺座的高大龙首碑四通,再后有圆首碑两通。最后是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李家堡碧云寺
九门口碧云寺辽宁省绥中九门口水上长城南端的老牛山,半山腰上坐落着气势雄伟、飞檐凌空的碧云寺。夏日的碧云寺它自有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是豪壮的、庄严的。绿树掩映,丰满的树冠使人感到处处勃勃生机,葱茏郁茂皆情韵,白云流连,仙风缭绕。碧云寺总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寺内设有天王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等多处殿阁。灿烂纷呈更显吉祥、安谧。只要亲临其境便能体验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寺院至下而上,依山势而建,金碧辉煌的殿阁一层一层增高,优美典雅的景致也一级一级递进。院落呈现出极强的艺术性,形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格局,所到之处无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始建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明太祖朱无璋御笔亲书“碧云寺”,军师刘伯温选址,开国元勋徐达奉旨修建,普贤和尚主持,经佛像开光,开七传戒,盛况空前,常住僧人达五十人之多。一个可以净化灵魂的圣地,所有的文字都被赋予了圣洁的色彩,我们遥远的虔诚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葫芦岛天然寺
天然寺景区,位于大虹螺山的西南面,现属钢屯镇张家沟村邢屯范围,距连山区西北30公里、钢屯镇东南5公里左右。这里山峦起伏、谷幽林密,一条小河从西向东流淌。两岸山脚之下,有一块开阔的平地,是一个老梨园,天然寺遗址即在此处。站在梨园向东面的山顶望去,只见一块巨石横卧,恰似一头老虎踞守在山顶,因虎头突出,笔者暂称“虎头岩’吧。山顶的下面有一块巨石,人称“和尚帽”,不仅形状酷似,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帽子四周的棱角。如稍稍向左转动身躯,继续仰视,便可以看到一座山峰,它的顶端由几块长条状、不规则的巨石排列而成,很像张家界武陵源的山石。山石上面稀疏地生长几棵松树,还是称它为盆景峰为宜。近处的山石很特殊,石体很大,坡度很缓,这里有一块巨石,巨石的左下方,有一块圆圆的大石头,前面的部分缩了回去,称龟石。天然寺景区,满山遍野草木繁茂,百花争妍。高大的松树,四季常青;不多见的皂角树,垂着长长的荚果;能引金凤凰的梧桐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明代辽东镇长城遗址
我国历史上秦、汉、明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在锦西境内穿过的是明代长城,又称“辽东边墙”,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辽东长城始建于明正统二年至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437—1609年)。《明史》记载:“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明代辽东镇长城西起蓟镇长城交接的山海关北锥子山,北至义县,东至黑山,转向开原、昌图,东南至鸭绿江边,全长1000余里。明代辽东镇长城在连山境内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自兴城市元台子满族乡入境,经寺儿堡镇南的歪桃山到老边,经村北越过山梁入沙河营乡,经水口子西沟过高家屯南山,穿过公路经黄土坎南山到长岭山。再沿小虹螺山脊转向正北,在今塔山乡境内盘道沟北登顶峰,到今大兴乡境内毛家沟转向东北,经虹螺岘西二台子、双台子进入平川。在火台子过女儿河,经过台集屯金家砬子、北安,在水口子村出境。穿越连山7个乡镇、53个村。全长32.5公里。连山境内的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葫芦岛塔子沟双塔
介绍位于绥县永安堡乡塔子沟北150米的妙峰山上。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部分与东塔基本相同,现存五层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妙峰山双塔
妙峰山双塔位于绥中永安堡乡塔子沟北150米的妙峰山上。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柞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部分与东塔基本相同,现存五层檐。山上古塔两座,东西对峙,一大一小,双塔构造、雕刻大体相同,巍峨壮观。粗略量一下,两塔相距大约50多米,细看,均属于青砖构造。该塔高约9米,为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现存五层檐了。在塔顶中心已经长出了几棵小树,塔身虽然保存完整,但看上去古旧味道十分浓厚。再看东面那座大塔,比小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磨石沟塔
时代:辽地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古城西北25华里的红崖子乡二道边村磨石沟屯西沟里。南距光山铁路白庙子车站10华里。塔为八角形空心密檐式,尚存高17.4米。塔的基台根部外围全部被毁。塔座原形已不见,仅存须弥座的上枭及上枋。上枭是灰色砖雕的仰莲,面涂白灰。上枋的是下边沿是砖雕鼓钉,角部雕有瑞云纹,在须弥座束腰部分的残砖砌迹上,仍可见到横立砖砌成的枋心和藻头的形象。塔座的正东、东北、西南三面各被凿开一洞,塔心已被挖空(现已用水泥填堵)。塔身建在塔座上枋的一层仰莲上,塔身八面,每面边长2米,各角有一圆柱,各正面的中部有一砖雕圆券门,门分两扇,上下有圆门钉,两扇皆有门环,雕成兽面纹。塔檐从塔身上数可达九层,每层高约1米。塔檐是用砖叠砌伸出的。中间镶有“绿釉瓦镜”两面,周围表面涂白灰一层。塔檐砖瓦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塔顶部的刹座相轮,宝瓶及刹杆均早已毁坠。塔心的内壁为六角形。底部较宽,直径为3.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中前所城
中前所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城西44公里今京沈铁路北侧,是辽宁现存最完整的“所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中前所”全称“中前千户所”。所城略呈方形,东西510米,南北502米,非正南正北,偏40°。城墙现高8米,墙基6.3米,顶宽5.3米,基部为条石砌筑,墙顶女儿墙无存,场内中心有十字大街通向东、南、西三门,分别称定远门、广定门、永望门。北面嵌石匾,刻有“中前所”三字。城门用青砖作六丁横拱券法砌筑,白灰填缝,门洞高6米,宽4.2米。在城门内侧,可沿斜坡式马道登上城顶。现唯东门马道尚残留遗迹。城墙四角有方台,现仅有西南隅方台保存完好。中前所城历史悠久,是山海关外第一城,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崇德八年(1644年)清世祖派郑亲王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征明宁远城(今兴城)。攻陷中后所(今绥中城)、前屯卫城、中前所城等绥中诸城,为清军入关扫清了道路。2006年5月,中前所城作为明至清时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明性寺
明性寺,位于南票区缸窑岭镇街东路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二十七年,结构形式多样,建筑艺术华美,为辽西清代古建筑群中珍品。该寺2009年开始修缮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期修缮工程。整个寺庙群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层层递升。而且,各层建筑都站在同一中轴上,半圆形正门尤如条条长虹,层层相套,具有恢宏的气势。寺前有两根青石旗杆,每根旗杆以两块巨石合抱一块方石盖套为基,以铁箍衔接,黄铜冠顶。在山门前台阶处还有一对石狮,坐落在与台阶等高的石砌墩上。石狮昂头挺胸蹲坐,右边石狮左脚踏少狮,左边石狮则右脚踏球,狮态威武雄壮。第一层建筑是山门佛殿。只见山门两边门蹲上又各有一小石狮,三间门房,中间一间是大门通道,两边各供奉四大金刚。在山门东西各有角门,山门、角门以墙相连,两角门样式相同,各有木门两扇。山门东西角门与第一层僧房的穿墙在第二条横线上,前边四个台阶整齐等距排列。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白塔峪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白塔乡塔沟村九龙山南的山丘上此塔俗称八角玲珑塔,亦称九龙烟塔,是兴城古代八景之一。原名为“空通山悟寄院舍利塔”,属于觉华岛海云寺空通山悟寂院,始建于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八年,即公元1092年。这里奇峰环列,泉水汇流,每逢雨天,九龙山顶雨雾飘渺,烟云升腾,进得山来,如堕仙境。故称为“九龙烟塔”,该辽代砖塔,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此塔巍峨高大、直矗凌空。清代马昌亦《九隆古塔》诗云:“突兀矗山阿,千年宰诸坡,天龙依舍利,云虎护凶罗,峰石流澌偈,乾封澍雨多,征东营自业,列辟志弢戈。”《宁远州志》载:“九隆嶙峋幽峭绝胜诸山,有泉流出盛夏恒见冰澌塔在其阳八面十三层巍然天外。”《兴城县志》载:“玲珑塔在城西北九隆山五里许八面四佛四碑”。2013年5月,白塔峪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兴城望海寺
在兴城市红崖子乡老付马村的杂木岭,有一座明代建筑----望海寺庙。据乡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曾重修此庙,到解放前,只有3间正殿,4间耳房,3间厢房,1座古碑,1个铁香炉(于1966年被砸铁盗卖)。殿内供有药王塑像。解放后,寺庙改成了学校,后又改建成果树队。1992年,经兴城市民委批准,重修此庙。现在的望海寺寺院东西宽80米,南北长120米,庙内有山门,有龙土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泉殿、佛主殿、念佛殿、斋堂和3个香炉、1座宝鼎。有4名主持僧人。该庙坐落在山林之中,背靠青山,面对水库,可谓位处山水之间,松柏之中。逢春夏季节山花烂漫时,松柏翠绿,到此一游,如进仙境一般。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多有信男信女来庙烧香、拜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