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文物古迹介绍
金鸡岙青瓷窑址
金鸡岙青瓷窑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倡隆村,在金鸡岙浪网山南坡。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从地表散布的遗物判断,该窑址属东晋时期。窑床方向朝南,地表遗物散布面积2,000平方米,堆积断面厚度为1米,部分堆积被唐代窑址瓷片堆积叠压。器物种类丰富,有四系罐、盘口壶、鸡首壶、碗、钵、盏、盆、洗、盘、砚、唾盂、尊、槅等,并清晰地展现出器物的演变过程:碗、钵、盆、洗等器物由平底发展到假圈足,再进一步转变成足底边缘有一周凹弦线的假圈足;胎从含沙粒较多、表面粗糙,发展到含沙粒较少、表面致密细腻;施釉从半釉变为底部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侍郎祠旧址
小河曲折而静谧,了无声息,伴随着鸣鹤场这座古祠走过了500多个春秋。明代弘治年间官员彭侍郎勤政为民的美德,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时至今日,当人们前去古祠瞻仰,触摸这斑驳陆离的老墙时,似乎仍可感受到彭侍郎整理盐政的皇皇业绩。鸣鹤一地,古为盐场。到了明中叶以后,这里已成“东南邦赋之最”。然而就在这歌舞升平的背后,鸣鹤的盐民却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又一场盐民暴-动终于爆发了。朝廷立即派刑部侍郎兼佥都御史彭韶,到鸣鹤场“剿办民乱”和“整理盐政”。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明代天顺丁丑(1457年)进士。彭韶受命后,轻车简从,来到鸣鹤,但看到的是“灶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包玉刚故居
包氏故居位于镇海区西南庄市镇钟包新村的后新屋。这里是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出生地。包玉刚先生还曾是香港的金融和高界巨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宁波开发建设协调小组顾问。后新屋墙高院深,五间两弄砖木结构的两层瓦房座北朝南,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东首正门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阡陌交错,河道纵横。因包氏祖先曾在村前的横河上筑土为堰以蓄水,故其地古称横河堰(今钟包村)。据宁波“天一阁”藏《横河堰包氏宗谱》记载,包氏昆仲是北宋包拯的29代孙。北宋末,其先辈随高宗南渡到临安,后几代孙又从临安分支迁来镇海(当时称定海),横河堰是包氏家族来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戚少保祠
位于姚北重镇临山的戚少保祠,是为纪念我国历史上战功卓著的明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而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明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侵扰我沿海州县,临山成为抗倭的前沿阵地。朝廷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抽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入浙参战。同年夏,任宁绍参将,浙东三卫(定海卫、观海卫、临山卫)均受其节制。戚继光在临山卫共署守了三年左右时间,在署守临山期间,以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加上严明的军纪,对群众的爱护,“戚家军”神出鬼没,勇敢善战,常常打得倭寇晕头转向。故倭寇一听戚继光之名就闻风丧胆。他的功绩为临山的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受到群众的爱戴和崇敬。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当地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洞桥
十三洞桥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湖山村董家自然村,桥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我区最长的多孔石梁桥。该桥基本为东西走向,横跨于广德湖旧址湖沟的湖泊河上。全长53.31米,宽2.2米,桥墩高近6米,由十三个桥洞组成,故称十三洞桥。于2017年1月,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三洞桥的桥面用长石铺砌而成,桥面中心微微拱起,桥身两端原有步阶石各三级,现被水泥路面覆。桥栏石两侧各一孔一石,中孔各刻“十三洞桥”四个大字,上落款已于文革期间被凿去。桥墩则用圆角条石叠成。桥梁材质全为鄞江小溪石。建桥以来,经过无数次洪水的洗礼,广德湖旧址河流上的许多桥随着历史而不断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守仁讲学处
在余姚城内的龙泉山上,有王阳明先生的讲学处--中天阁。中天阁初建于五代,取唐代著名诗人方干《登龙泉山绝顶诗》中“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均”之句,名之为中天阁。这里环境幽静,绿树参差掩映,光影斑驳。春月桃花似笑,夏日榴花似火,秋月桂香浮动,冬月腊梅怒放。遥对南天,一览无余,确实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佳境。明正德年间,由大儒钱德洪开辟为讲堂。正德末年,王阳明归余姚祭扫祖茔,被钱德洪、夏淳、范引年、诸阳、柴凤等七十四人迎请到中天阁,拜王阳明为师。嘉靖初年,王阳明丁父忧家居期间,定会期开讲于中天阁,规定以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廿三日为王阳明先生亲自开讲之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按形制考证,约建于南宋至元代期间,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坊。两座牌坊皆为墓道牌坊,所在墓道已毁,墓主无从考证。它们都是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石坊,坐东向西。前者石料采用鄞县西部产的“梅园石”,后者石料采用鄞县东钱湖镇的“椅岙石”。庙沟后石牌坊位于东钱湖镇韩岭村庙沟后山麓南坡。石牌坊西向,二柱,一间一楼仿木构。面阔3.29米,柱高3.28米,单檐歇山顶,翼角起翘较大,兽面勾头,重唇板瓦滴水。横省石坊位于鄞县五乡镇横省村省岙仙人山,亦为西向,二柱一间楼仿木构,面阔2.5米。其基本结构与庙沟后石坊类同。不同处在于阑额下移,插入柱身,无普拍枋,华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永麟墓道
余永麟墓道位于鄞州区五乡镇宝同村九峰山庄。2002年10月9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余永麟,鄞县人,明嘉靖进士,官苏州府通判。著有《北窗琐语》等。据民国版《鄞县通志》记载:“县东同谷山有明赠少傅户部尚书苏州通判余永麟墓”墓葬规模较大,分墓室和神道两部分。今墓室已圮,墓冢湮没于封土墩内。墓道总长约50余米,宽10余米,自东而西依次排列有石笋、石羊、石虎、石马、石文相、墓表柱等造象。均两相对峙,相隔间距14米。石文相通高3.42米,其中基座高0.42米,宽1.08米,厚、.57米,头戴方巾相冠,身披宽袖褒服,双目平视,慈祥庄重。石马通高2.36米,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马弄青瓷窑址
石马弄青瓷窑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村,在白洋湖西岸南部。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同年5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瓷窑依山而建,中间低落,两侧隆起,堆积丰厚,瓷片散布面积为10,000平方米。窑址的北半部为唐、五代遗存。产品以翻沿、坦腹、宽矮圈足碗为主,并有玉璧底碗、莲口碗、盘口壶、瓜棱执壶及各类罐、钵、簋、灯等;釉色以青黄居多,釉层均匀,滋润,透明度好;纹饰有荷花、团花等,刻划线条疏朗挺拔;装烧工艺采用匣钵装烧,部分产品采用瓷质匣钵涂釉密封烧成,品质极佳;有的碗底和窑具上划“吉”、“记”字款。出土的部分碗、壶等器物与宁波市和义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钫故居门楼及中堂
王钫故居大门,位于奉化市西南30公里大堰镇的大堰村,1982年6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钫故居大门坐西朝东,通面宽7.17米,进深6.80米,高6.60米。中门门用石雕成花瓶荷花。门槛高0.56米,地面用鹅卵石铺墁。门楼柱子由几楸树、粘柴树做成,圆周1.10米。梁架采用穿斗和抬梁混合结构,梁架间檩、枋和斗拱均髹有设色浓艳的彩绘。明间平身科两朵,拱壁镂空雕花。中门前檐柱左右有石狮子一对,各高1.40米,基座高0.40米,昂首相向而蹲,煞是显赫、威严。上中门月台置垂带踏跺三级,左右各有一座拴马石,颇有气势。这个门楼虽也称尚书阊门,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化福星桥
福星桥,位于奉化市大堰镇常照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星桥,又名五洞桥,系五孔石拱桥,全长96.30米(包括引桥),中孔跨度14.90米,余四孔跨度各为12.60米,桥面宽6.35米,高约14米。横跨县江上游。县江之水,从大公岙流来,至大堰已很壮大,到了这儿,右边青山绵延,公路蜿蜒;左边房屋错落,冈峦起伏,拱桥连接两岸,如彩虹横空,气势不凡。福星桥的桥洞拱券为纵联砌置,桥墩靠上游一面都垒有破水石。中孔和边孔的拱券上方都嵌着一方石匾。中孔匾上刻桥名,边孔匾上分别刻着安澜、永庆、砥柱、常新八字。桥面宽阔,上铺石板,中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嵩城遗址
大嵩所城墙,位于瞻歧镇东城村、西城村。建于明洪武十六年,系防御倭寇侵扰而筑的军事设施,它以不规则的粗石垒造,中间用夯土,环筑于大嵩所周围。设有东、西、北三处城门。城门拱券形。有内门外门二道,由正规石板砌造。城墙四周筑有护城河,全城周围约五华里。建国前后,城墙屡遭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1956年大部被拆毁。至今东城门尚留遗迹可辨。在村北凤凰山上,残留一段700余米的城墙,高7米,厚5米。依山起伏,高低不平。顶部多处坍塌,并有缺口,但蜿蜒不断,依然壮观。这对研究明代军事设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方桥城门清代建筑。在瞻歧镇方桥村,城门连边墙长11.81米,高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谏议坊
谏议坊位于余姚城南半霖的史家村内,南北紧临民宅。该坊坐南朝北,四柱三间,通面阔7.20米,明问阔2.50米,次间阔1.35米,方形石柱。石坊高5.70米,明间顶部额匾的北面横镌“谏议坊”三字,南面刻凿“济美”两大字;小额匾上刻有“兵科给事中史立模”八字。石梁南北两面雕刻有植物纹图案,东西两头为突出兽头,次间顶部各有四个立体饰件,明间额坊上镌有狮子滚绣球和花卉纹浮雕图案。石坊基本完整,但顶上盖顶已毁。整座石坊石雕工艺精湛,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谏议坊建于明代,是为史立模而立。史立模,字贵宏,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在他担任兵科给事中时,曾上疏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枫树湾青瓷窑址
枫树湾青瓷窑址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里杜湖西岸的窑头山东麓,南面靠近栗子山青瓷窑址。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该窑址由唐、北宋的五处窑址连成一片,面积约6,160平方米,其中唐代窑址3处,北宋窑址2处。这5处窑址均分布在湖岸,局部被湖水所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唐代制品以坦腹浅圈足碗为大宗,还有瓜棱壶、胆囊壶、翻沿深腹罐、钵、玉璧底碗等;釉色以青黄居多,也有青灰等色;器表以素面为主,少数刻划有荷花等图案,有的罐耳上印“上”、“文”、“太”等字款;少量器物用匣钵装烧,器形规整,釉色滋润,光泽感强。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虞洽卿故居
申江名人虞洽卿故居天叙堂建于1919年,取“叙天伦之乐”之意。它是一座优秀的近代建筑,它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并能和谐地矗立于中国江南乡村的建筑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天叙堂坐西朝东,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经过,光洁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悬有铁环的朱漆大门镶嵌在高耸的大墙中间。整幢楼房占地13700平方米,错落有致的亭台阁榭,曲径通幽的天井花园,集中西建筑的精华于一体,构造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天叙堂通面宽59米,通进深94米,分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由五进房屋组成,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晓岭街“小源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浙东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现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址现开辟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目前我市保存相当完好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它座北朝南,前后两进,前进系倒座平房,后进为重檐硬山楼房,两翼为左右厢房,中为石板天井。整个建筑典雅静穆,气势庄重,很多地方匠心独运,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为了缅怀新四军游击纵队抗击敌寇、浴血奋战的不朽业绩,教育子孙后代,弘扬光荣革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潘天寿故居
潘天寿故居在宁海县城关镇冠庄,潘天寿就出生在东首的“大房”里。潘天寿自童年至考入浙江第一师范以前的岁月,都在这里度过。1920年毕业回乡任教,曾在此结婚。1923年离家去上海任教,1928年定居杭州后,很少再回来,直到1962年潘天寿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来宁海视察,曾一度于此与乡亲叙旧。1985年,宁海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家乡这位饮誉中外的艺术大师,决定修复“潘天寿故居”,1993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998年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3月,宁海县政府在潘天寿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拨专款30多万元加上潘先生亲属的捐款,将潘天寿故居修缮如初,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养正堂
养正堂,又名绍文堂、朱氏宗祠,曾办过养正小学堂,故名养正堂。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它山堰村养正路,现存建筑前进民国,后殿清代。主体坐南朝北,中轴线上:门楼、前进、东西厢、后殿等组成。南北全长44.81米,东西阔24.54米,面积达1092平方米。砖楼石库门于北墙中部。前进单檐硬山顶楼房,后檐置阳台,面阔七开间,穿斗与抬梁式混合结构,进深三柱七檩;次间两侧施“八”字墙,石质墙基,水磨墙砖,上饰八仙砖雕,另有木质牛腿,地面有青色釉面砖刻纹,富有层次;后阳台外沿精雕线条收边,车木栏杆,牛腿承檐檩柱础,山墙墀头彩绘。厢房,单檐硬山顶楼房,面阔三间,穿斗式,三柱五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字蔚孙(1902—1979),鄞州区塘溪镇童村人。在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中,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使他成为我国发育生物学的奠基人,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被列为世界最优秀的100位科学家之一。建国后,童第周先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在生物学研究中,发表论文专著70余篇,为胚胎学理论,有害生物防治,经济水产动物养殖,培育鱼类新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故居位于村内弦溪之西侧,现存建筑为清代晚期风格,砖木结构四合院形式。主楼坐北朝南,二层楼房,面宽五间二弄,进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溪金仙寺
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据清光绪《慈溪县》载∶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五三五年至五四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初名「静进庵」。唐干元年间(七五八年至七五九年)福林度智禅师住此,改名「福林」。宋治平二年(一○六五年),因白洋湖曾名「金仙湖」,朝廷赐额「金仙禅寺」,成为当时浙东一名刹。清康熙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