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文物古迹介绍
201、邵家老宅
邵家老宅位于余姚市临城村新邵家弄,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原屋主邵氏,于上海经营生意。当地称为“新邵家”。该宅整体坐北朝南,前后四进,规模较大。前进门厅,后为正厅,穿仪门后为后楼与两厢所围之天井,后有罩屋。门厅硬山平屋,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单后单,作正墙门之用。后正厅硬山顶平屋,五开间。内穿抬混合梁架,六柱八檩。前设檐廊,较为朴素。原前有两厢房,现已拆改。正厅后为一高墙,中开仪门,整体砖砌结构。上设砖雕,雕刻丰富。正中门额为“凤山小筑”四字。仪门两侧另开两边门。高墙朝北设披屋,与两厢构成回廊。后楼硬山造建筑,屋较高大,两侧猫弓山墙,面阔五间,其中两稍间独立,为传统重檐式;正中三间为单檐,二楼设廊,上下檐廊均施牛腿、雀替等装饰,雕刻丰富。其中二楼设卷棚顶,方形地砖铺廊道。内八柱十檩,穿抬混合梁架。门窗均较精美。厢楼面阔二间,内三架梁式。邵家老宅格局规整,规模较大,其后院装饰丰富,颇有特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
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分布涉及海曙、江东、镇海三个区。2011年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奉宪勒石碑刻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柒月。该碑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至今镇海境内唯一的航运水利碑,记述了镇海内河航道货船的通行路线、关卡设置、免捐区域、巡查惩处等内河航运管理章程,对研究该时期内河航运管理提供重要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甬东天后宫碑位于庆安会馆内,庆安会馆地处宁波市江东区江东北路156号。建于宋代(1911年)的天妃宫,系宁波最早的天后宫,位于今江厦街(已毁)。现存的天后宫位于宁波市区三江口的东岸,故称为“甬东天后宫”。碑铭写于1884年,赐同进士出身知州衔江西建吕县知县郭董沛撰文,赐进士出身二品顶戴江苏补用道前翰林院庶吉士仁和杨鸿元书丹,赐同进士出身直袁宣化府前翰林院检讨镇海郑贤坊篆额,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3、朱洪山烈士墓
朱洪山烈士墓与1952年初建,墓依山而筑,南临慈湖,这里明山秀水相映,苍松翠柏成荫。朱洪山烈士,生前任中共慈溪县委委员,鄞慈县办事处主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勤部副部长和留守处主任等职。他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新四军游击纵队北撤后,朱洪山同志继续领导群众进行对敌斗争,不幸于某日深夜,在鄞西遭敌包围而牺牲。其他如龚显、盛杏英、郑侠虎和王阿玉等四烈士,生前均在慈溪县一带从事革命工作,先后牺牲于解放前,毛绍品、冯友聚和于学成三烈士,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解放宁波的战斗中英勇捐躯。解放后,为了纪念以上八位烈士,慈溪县人民政府喝慈城镇人民委员会于1951年、1952年、1963年,分别建造此墓。朱洪山烈士墓在1997年、1998年经江北区民政局规划改建后已迁移安葬了一百余名在各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现改名为“慈湖革命烈士陵园”,并由谭启龙同志题写陵园名,1998年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4、秦渡庵遗址
在达蓬山南坡腹地竹林深处的秦渡庵遗址前,立着一块花岗岩石碑,上书“秦渡庵”三个遒劲的大字,这是自称徐福后裔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的手迹。秦渡庵遗址地势平缓,环境清幽,翠竹藤萝,浓荫蔽日,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是个安顿歇息的好地方。相传秦时徐福曾扎营安寨于此,命人砍柴、搭篷,开掘饮水池。至唐初,徐氏后人在此建造东渡庵一座,以作纪念。年深日久,古庵废圮,只剩下殿堂之墙脚、汲水池。古庵因纪念秦人徐福,故称秦渡庵。虽然古庵的确切历史已模糊难考,但遗址的几段残阶、几块基石依然还在,更有一方保存完好的石砌水池沉静如镜,终年不竭,似在向后人诉说那遥远的往事。中国古代称为“庵”的,一般指小草屋,可见秦渡庵的规模不会很大。在这僻冷而清静的山岙中,有这么一座小庵系住远航的历史之舟,可见古人在骨子里对历史的怀念是何等深切。“秦渡庵”这三个充满奇幻和浪漫的名字,是历史的见证。尽管建筑物已经毁损殆尽,但墨绿色的花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5、奉化培风塔
培风塔,位于奉化市莼湖镇下陈村东南面溪旁塘塍上,周围皆为农田,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培风塔,系七级六角砖塔,高17.25米,塔身中空。底层每面宽1.70米,各面都嵌有石碑,北面石碑上刻着“培风塔”三个字,西北面石碑上刻着建塔人的姓名。其他几面石碑刻有清代嘉庆年间举人孙事伦所作的建塔碑记。其上六层每面都有壸门,壸门券顶图案有蝙蝠、如意等,每层不同。由于塔基不大,直径仅3.40米,各层收分又较小,再加上腰檐无翘檐,仅用四块砖头平叠挑出,所以塔身颀长,仿佛一柄巨剑耸立在象山港边,与大海白云为伍从建塔碑记所载,下陈村历来文风不盛,人才不多,只有建塔才能增灵秀之气。村人陈登位、董雅轩有志造塔,可惜志未成而身先死。是他们的妻子张氏、王氏,继承丈夫的遗志,共同捐资,完成丈夫的遗愿。由于建塔的目的在于培植风脉,所以塔名叫做“培风”。希翼建塔后能“人才脱颖而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6、周尧故居
周尧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上周岙自然村梅溪东侧。据当地老村民介绍,该建筑原为四合院式布置,1956年发洪水,房屋大部分被水冲垮。现在原址及边上空地重新修建周尧故居。总占地面积累551㎡,建筑面积木729㎡。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两面设两幢厢房,中间为天井,南面设木质双扇大门,为一进三合式建筑。主楼为五间二弄二层硬山顶,设前廊单步梁,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进深七柱十檩,廊之西边设有边门。屋前为天井,鹅卵石铺地。东西两厢房建筑面积119㎡,为三开间一层硬山顶,设前檐廊包后檐,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进深五柱七檩。门厅,建筑面积13㎡,为单开间一层前后两坡硬山顶。周尧教授是国内外享鹅盛名的昆虫学家和学者,他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成绩着著。选后被国际世界温大会授予“绿色宇宙大奖”,香港亚洲农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亚洲农业杰出人士”等称号。现东钱湖畔建有以他个人姓氏命名的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周尧昆虫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7、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位于海曙区章水镇密岩村茅洋山自然村,创办于1975年。当年为响应号召,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的工具。当时的鄞县县委研究决定:在县工农学校和樟水工农学校(包括原樟村中学、樟水工农学校)合并的基础上,创办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鄞县共大)。根据当时农村三大革命需要和现有条件,设专业为农业、农机、林业、畜牧兽医四个专业。同时,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鄞县共大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东面山坡上四间平房为教师宿舍,西边2幢平房间是学生宿舍,正中的房子为食堂,西南角的教学楼为平房,另有厕所、食堂,后有水井;北面另有占地约192平方米,的教室以及水塔,现已倒塌。另外还有篮球场、操场等活动场地。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曾不断地为鄞县培养干部人才,也是本县干部的培训基地。1981年学校迁址山麓(现为四明职业中学),原址废弃。共大的创建体现了当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8、天塌宕古遗址
天塌宕古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光溪村毛家自然村,为上化山东侧。上化山是宁波知名的历代采石场地之一,留有数十个古代石宕,天塌宕是其中一个且较为典型。其位于毛家宕西约500米处。据上化山的开采历史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宕内有水车被埋,又有资料记载清末起曾禁宕等分析,这里的开采史至少在明之前,直至断断续续到现代。至世纪之交后,为保留古迹,当地政府决定全面关闭开采。现有大小宕口几十个,如有宽13.8米、深15.2米、高7米的宕口,大型的有巨石高耸,难以丈量,石壁上还书写着“胜利永远属于朝中人民!”的口号,特别是普查中发现的被埋水车,又证明了采石车水曾经用过的工具,对于研究开宕排水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该石料为宁波知名的小溪石之一,用于建造房屋、桥梁、坟墓等,为研究宁波建筑发展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也是反映采石工人辛勤劳作的场景。所以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2010年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9、瑞峰塔
瑞峰塔,位于奉化市岳林街道龙潭村南山北峰上,故又称南山塔,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瑞峰塔,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年)。现在的塔身系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知县彭公(佚名)募款重建。该塔系多层石塔,六角七级,楼阁式。包括腰檐、翘角、塔刹在内,全部用石条刻砌合榫而成。塔的基座有三级,底层高2.47米,每面宽2.60米。其上高度和面宽逐层缩小。塔高13.45米,基座直径5.20米。各层每面都刻壸门,拱券图案各层略有不同,各层跳檐也都用大石雕成,塔刹已损,刹座上只留复钵,已倾斜。此塔矗立在南山顶上,上摩苍穹,为奉城一景。塔东首下方有一碑亭,也为石结构,通面宽3间,3.31米;通进深2间,2.25米。面积约7平方米,高2.80米,硬山顶。亭顶用大石板起瓦溜。屋脊上雕鸱尾。明间前檐枋上雕一横匾,上刻“瑞峰塔碑亭”五字。檐柱上有“文笔一支凌霄汉,穹碑千古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0、龙观牌坊群
节孝亭位于海曙区龙观乡大路村村办公楼东侧,建于清道光年间,南北向,为歇山顶石构建筑,简瓦骑缝,屋脊两端饰有吻兽,面宽2.1米,进深1.26米,高4.5米,建筑面积约5.8平方米,檐下中竖雕龙“圣旨”匾额,下枋上从右至左有“道光四年十一月县学□,道光四年十二月各宪具请,道光五年十二月礼部汇题奉旨旌奖”等字样。两旁额上刻有监事官姓名。正方形亭柱四周围筑青石栏杆,柱上刻对联“一片冰心盟古井,九重丹诏勒穹碑”。亭中立石碑一块。该亭自建成迄今未见有较大的损坏,整体保存程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史料价值。双节坊位于海曙区龙观乡桓村桓村自然村,据坊上记载,双节坊建于清嘉庆十年(1865)。为一座四柱三间三楼重檐歇山顶仿木建筑。全高6.4米,宽5.1米,楼顶正脊两端饰有龙鱼纹吻兽,檐下斗拱梁枋以仿木装饰,檐角起翘。阳面竖有龙饰“圣旨”匾额,为阴刻。额枋横书阴刻“双节坊”三字,其两旁各刻当事官员姓名及官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1、洪水湾古塘遗址
洪水湾古塘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它山堰村它山堰自然村东北部,距它山堰约500米,据《鄞县通志》记载,旧时曾于此置碶,宋淳祐三年(1243)秋在此筑堤,堤高二丈,阔一丈二尺、长十二丈、耗工372工,化钱87贯290文。宝祐三年(1255),制置使吴潜就其地置三坝,一濒江、一濒河、一介其中,后中、外二坝垫于江中,只存濒河一坝,称为“洪水湾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咸丰七年(1857)、民国十三年(1924)几次重修增筑,旧塘长105.6米,1924年重修后长达320米,高4.16米,为一条坚固石塘。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因官塘被拆,上下游设障等原因,此塘于1988年在其东侧段改塘为闸,建成洪水湾排洪闸,以提高排洪能力。现仅存西侧石塘遗迹约180余米,均由条石砌筑,上覆石板而成。洪水湾塘历史悠久,是它山堰重要配套设施之一,已列入它山堰保护规划之中。2010年9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2、戴表元墓
戴表元墓,位于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三石岭南麓,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戴表元(1244——1310年),元代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奉化榆林人。南宋咸淳年间中第十名进士,被朝廷封为建康府(今南京)教授。但好景不长,不久,南宋灭亡。他回到家乡,一面学种桑麻,躬耕田园,自食其力,一面仍孜孜不倦地从事创作。元大德八年(1304年),朝廷任命他为江西信州教授。任满后调作婺州教授。因精力不济而回故里,不久病逝。戴表元有感于宋末文章之陋,慨然以振起斯文为己任。其文清新雅洁,蓄而始发,四方人士争相师法,为至元、大德年间东南文章大家第一人,人称江南夫子。宋濂于元人中推之独至,他的著作,明初史馆曾刊有《剡源集》28卷,清《四库全书》中有选本,现存《剡源集》30卷。其墓在三石岭南麓,直径3.40米,高1.60米。墓碣横向,刻“戴剡源先生墓”,上款刻“至大辛亥三月丁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3、卓恺泽烈士墓
卓恺泽烈士墓,位于奉化市松岙镇山下村朱夹岙山,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卓恺泽(1905——1928年),奉化松岙镇后山村人。1919年入宁波省立四中,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进步活动,加入宁波知识界的进步团体“雪花社”。1923年,考入华北大学,任学生会干部,编辑墙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8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共党员。曾先后编辑过《政治生活》、《中国青年》,担任过团北方区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浙江省委委员、团中央委员、团浙江省委书记。1928年4月,被任命为团中央特派委员兼团湖北省委书记。他在-下毅然冒险去武汉,不幸在武昌召开秘密会议时被捕,牺牲时年仅23岁。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烈士墓在松岙东北朱夹岙山山腰,朝西偏南。墓石砌,底部直径约4米,高1.90米。墓圈石砌。前有拜坛,宽5.6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14、寺龙口青瓷窑遗址
这座位于匡堰镇寺龙村钓竿山下的古窑址,经历了从晚唐到南宋长达近300年的烧造时间,其遗存之丰厚,品种之多样,实为越窑群体中之佼佼者。1998年至1999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联手考古发掘,终于使这座近千年无人知晓的窑址得以重见天日。窑址的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发现的龙窑窑址,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构造特点和装烧程序。除龙窑外,在旁边还发掘一座制作工场。更为重要的考古价值是,这座窑址的发掘,改变了考古学界以往一直认为越窑衰落于北宋的传统认识,使越窑的烧造时间又推迟了100多年。发掘成果公布以后,前来考察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使昔日冷清的寺龙村变成了游人竞相参观的热土。这些眼花缭乱的瓷片虽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量,但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还是很难对其作出合理的诠释。尽管如此,每一个参观者依然能从实实在在的遗址和瓷片中,真切地感受到古代越瓷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国家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5、孔圣殿
孔圣殿,位于奉化市锦屏街道红墙里,1982年6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圣殿,南、西、北三面均环大路,原为四合院式,今存大成殿、殿南80米处中轴线上的泮池及池上的跨鳌桥,其它建筑,如文昌阁、明伦堂、奎星阁等,因年久失修,或毁或拆,均已不在。孔圣殿始建于唐代,以后屡毁屡建,现存的殿宇是清咸丰年间的建筑。大成殿为孔圣殿主体建筑,石砌殿基高0.65米(指现有高度,原来在一米以上),重檐歇山造十一架双步廊式,用柱36根,面阔进深各三间,四周回廊,通面宽19.40米,通进深18.30米。梁架明间为抬梁式,其余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前檐柱础为瓜棱形,上雕如意、花卉、金钱等花纹。金柱周长1.50米,下为直径83厘米、高48厘米的大扁鼓形柱础,础下有古镜和柱顶石。孔圣殿原是一个专门用来祭祀孔子的地方,俗称文庙,后还办过县学,同时也是一个专门收藏古物的场所,大凡钟鼎彝器、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6、香山教寺
香山教寺位于宁波镇海与慈溪的交界处,背靠达蓬山,面对九龙湖。周围修竹茂盛,空气清新,达蓬山映在湖中,风光秀丽。香山教寺始建于唐朝天宝十四年,距今已有1250年的历史,唐代宗李豫下诏赐寺额“大中香山寺”、“香山智度寺”。2002年经政府批准重建,寺院规划占地400余亩,已经落成圆通宝殿、三圣殿,藏经楼和东西厢房。整个建筑是仿唐代风格,依山而上错落有致,无比精致。圆通宝殿供奉的观音(毗卢观音)同普陀山普济寺相似,左右童子和龙女服侍,非常的大气;背面供奉的是玉制的千手观音,两边墙上供奉的是千百尊各式观音,金碧辉煌,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和精华。三圣殿建在高台上,里面供奉的三圣,非常的庄严。依山阶而上就是藏经楼,里面中间供奉的是檀木制的文殊菩萨,两边是各位佛教界历代高僧。香山教寺的两边都有长廊同各个大殿相连,即使下雨天不带雨伞也不会淋湿,设计的非常细致。地址: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横溪村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7、总理纪念堂、中正图书馆旧址
总理纪念堂旧址,原名中山纪念堂,坐落在奉化市锦屏街道锦屏山南麓、中山公园下山腰。纪念堂是1928年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日寇侵华期间,中山纪念堂曾遭日机多次空袭,损坏严重。抗战胜利后重修,遂改今名。2003年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点。2007年公布为奉化市级文保单位。现为奉化市民革所属锦溪书画院使用。总理纪念堂,坐北朝南,由主楼纪念堂、锦屏小筑和小平房组成,占地677平方米。纪念堂为两层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明间原为陈设孙中山像,供人瞻仰。锦屏小筑为瞻仰者提供小憩品茶或交谈小议之处,正屋也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天井栽有四季花卉,环境幽美,1948年蒋经国夫妇携儿女来总理纪念堂瞻仰拜谒时,曾小憩于此。小平房坐西朝东,位于纪念堂与锦屏小筑之间的西首,面阔五开间,为单檐硬山顶。总理纪念堂旧址为歇山大屋顶,墙面、门楣、窗台似有外来文化之影响。它与中正图书馆为同时代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8、蒋介卿故居
蒋介卿故居位于月湖菊花洲东侧,西临月湖,坐北朝南,由正楼、后楼及厢房等组成前后两幢三合院形式,为市级文保点。蒋介卿故居大门上部有短柱、垂花柱、圈拱、菊花等西式砖砌装饰,正屋硬山楼房,面阔三间二弄,进深两柱,有前廊及制作考究的铁花栏杆,东西两侧为厢房。后幢房子外观形式与前幢相似,但高度、用材都低于和小于前幢,做法也较为简单。整幢建筑的山墙均为民国时期民居中较为常见的水泥抚面有肩观音兜式,墙体系清水墙,东西有边门。故居历史蒋宅是蒋介卿于1928年做浙江海关监督时建造的住宅。当时,浙江海关宁波办公公署就设在月湖北面、鼓楼东侧原市-旧址内。蒋介卿去世后,蒋宅一直由蒋家的家属居住。解放后,此宅由居民多户居住。月湖改造时,市政府决定修复蒋宅,居民全部迁出并安置。如今,修缮一新、黛瓦粉墙的蒋宅前大门上方由原市政协副主席毛翼虎先生题书“蒋宅”两字,侧门挂有三块铜牌:宁波市政协之友联谊会、宁波市政协书画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9、灵桥
灵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三江口,跨奉化江下游,俗称老江桥,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始建于唐曾名东津浮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虽屡修屡坏,屡坏屡建。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木造浮桥经不起风雨侵袭,人过车驰,一遇台风临境、骤风暴雨,浮桥时有断链折索,舟排飘散,行人落水等险情发生。至清末民初,始有人创议改建,1922年甬人陈树棠又建议改建,几经周折终于于1931年旅沪甬绅乐振葆、张继先、张申之等重行发起,,8月1日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沪、甬设筹备处出资,由英籍和本国工程师共同进行设计,德商西门子洋行总承包建造,宁波人施工,1934年5月1日开工,1936年改建为三联钢骨环洞式单跨拱桥,长132米,跨度97.5米,桥面离最0位3米,设计合理且颇具预见性、施工质量优良。灵桥作为我国第一座钢梁单孔环行桥,凝聚了“宁波邦”人士热爱家乡的拳拳之情,更是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0、卓兰芳烈士故居
卓兰芳烈士故居,位于奉化市松岙镇海沿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卓兰芳(1900——1930年),奉化市松岙人。1900年生于一个清贫的塾师家庭。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由于对封建、反动的教育不满,被学校开除。以后就在奉化、镇海、宁波任小学教员。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曾任鄞奉部委书记,发动农民进城,痛打并赶跑奉化县知事,其后历任浙江省委委员、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党中央巡视员等职,组织诸暨、建德以及浙西各界的武装暴-动。1930年9月在杭州不幸被捕,慷慨就义于陆军监狱,年仅30岁。卓兰芳故居系木结构高小屋,上有0,坐西朝东。通面宽三间,10.26米,通进深五间,8.05米,穿斗式,前后均有天井,系烈士祖父所建,距今约一百三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