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旅游
洛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361、栾川石门遗址
石门遗址地址:栾川县潭头镇石门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2、冷水遗址
冷水遗址地址:栾川县冷水镇冷水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3、红椿寺旧址
红椿寺旧址位于嵩县车村镇高峰村。该寺始建于唐,敕修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重修红椿寺。神宗皇帝特命官员召开竣工庆典,馈赠物资,并撰文立碑留念。明肃皇太后也曾为该寺颁经赐会。寺庙后毁于明末战火。红椿寺现仅存石寨墙及三孔石拱桥两部分。寨墙为山寨围堡式,全用石块筑砌,依山势而建,起伏蜿蜒。底宽3米,高3米,顶宽1米,总长1800米,两侧出檐,可二人并行,东、南、北三面石拱寨门尚存。东寨门内是一条宽约10米,长约百米的石阶步道,全用石条铺设,步道尽头是一个十几亩的巨大平场,内有拴马石、石碾、石磨以及坍塌的石墙等。在一排巨大的柱石前面,半截厚重石碑碑头上刻有“钦旨”、“懿旨”几个大字,残碑上可见“皇图永固,帝道长存”等文字。接近寺院尽头的又一处平台上,有两通5.5米高、带碑楼的石碑,碑文都是篆刻“重修红椿寺记”,同立于明万历十七年四月(1589年)。寨墙整体基本完好,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4、薛村吕氏宅院
薛村吕氏宅院位于新安县铁门镇薛村,建筑面积2114平方米,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坐北朝南,现存宅院两处,分别为南宅和北宅。南宅和北宅均为三进院落,硬山式建筑,建有北方典型的“走马门楼”,高大而气派,装饰有寓意富贵吉祥图案的精美砖雕和木雕构件,建筑气势宏伟,总体布局完整。南宅房屋共计10座,39间。北宅房屋10座26间,迎门的“福”字照壁,字高近一米,浑厚脱俗,福字的左边示子肥厚粗壮,上部开叉起笔,似龙、似凤,象鹰如剑,给人遐想,回味无穷。在北宅至今还保存有“南山北斗”古匾,为乾隆年间众多受业学生庆祝恩师吕世恒七十大寿而立。另一为“君子偕老”古匾,为康熙年间,钦命提督河南全省学政、刑科给事中邵曾康为薛村“吕起曾及其妻”所立。新安吕氏家族自吕维祺开始,5世7位进士,前后持续200余年,在明清两代乱世更迭之下生生不息,使家族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延续了良好的读书家风。新安吕氏家族200余年的兴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5、林森桥旧址
林森桥旧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新生村洛河滩。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修建,1936年2月15日开始动工,1937年8月建成。该桥南北走向,桥长380米,桥面宽近7米,是洛阳至韶关、界首、至嵩县的公路通过洛河的重要桥梁。1940年洛河涨水,将桥北段冲毁100多米,同年10月修复,1941年完成通车。1944年5月日军进犯洛阳,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属工兵13团团长方松龄为了阻止日军前进,于5月7日现场监督将林森桥炸毁。现存明代残石拱券一孔,四角翘起的小亭一座。林森桥作为洛阳桥梁史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古代桥梁的设计、构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2007年,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洛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6、桥北村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桥北村遗址位于洛阳城西南约85公里处的嵩县库区乡桥北村。其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8.75万平方米。1956年冬发现,1959年夏复查。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粗红陶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粗陶;石器有钻孔石刀、石镰、石凿、石轮、石斧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7、石敬瑭墓
石敬瑭墓即后晋显陵,位于宜阳县城北12.5公里的石陵村西,石陵即因之得名。石敬瑭(公元892-942年),沙陀族,太原人。他以自称儿子、割送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为条件,在契丹的帮助下,于公元936年11月灭后唐,契丹封他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后晋。该陵园现有墓冢1座,呈覆斗形,坐北朝南,墓底围长100米,搞20米,保存完好。墓冢前有石碑1通,-“晋高祖墓冢”5个大字,刻立于清雍正二年九月。墓前原有石人石兽9对,但一淤埋地下。墓前300米处的现有两根六楞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约1.5米,望柱间距25米。陵园东有“邱灵寺”,据县志记载,是石敬瑭灵辇停放之处,后为护园人住所。寺内建筑多已改建,1965年尚存巨碑一通,是宋景德年间所立,现已不复存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8、高龙中岳庙
导游:大殿有三间宽,为单檐歇山式,四面飞檐都用斗拱,室内梁柱也用斗拱,殿内梁柱上均有彩绘图案,用色华丽大方。殿顶山脊上满是精美的砖雕图案,有鱼跃龙门、祥龙腾云等。四角戗脊上原有韩信、庞涓、子都、罗成塑像,“文革”时被毁。大殿前有两座殿堂,殿后有寝宫数间,均由青砖青瓦建成。位于偃师县高龙村以东半公里处,与登封中岳庙相对应而称为“下中岳庙”,又因村名而俗称为“高龙大庙”。这座庙保存完好,内有大量精美的雕刻、彩绘。地址:洛阳市偃师市高龙村以东半公里处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9:00-18:0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9、乔氏绣楼
乔氏绣楼位于偃师市府店镇夹沟村,建于清代,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长11.2米、宽5.5米,高10.8米,为双面坡硬山式屋顶,脊上有雕花及龙吻。房檐下有花卉图案的砖雕。墙体内为土坯外包青砖。绣楼下层为砖劵窑室,中层用方砖铺地,右侧为套间,左侧北部有云梯,上层为0,木质楼板。密室门开在绣楼后面,中层与其有云梯相连,绣楼南面外有护栏式青石台阶。目前,其整体建筑保存较好,木门窗有破损现象,云梯扶手有缺损。乔氏绣楼对研究清代绣楼建筑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对研究清代民居和风俗,尤其是绣楼的结构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0、藏梅寺
导游:旧时香火鼎盛,规模宏大,有四层院落,头层为四大天王殿,殿前东壁塑有黄巢坐像,披盔戴甲,气势不凡。据《巩县志》记载,唐代黄巢起义西伐长安时,曾在此驻兵,并挖洞贮粮。直到今天,附近还有阅兵台、练兵场、饮马泉等旧名。二层大殿供弥勒佛像。三层为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佛。最后一层是僧人居所。1991年,僧俗各界集资重修,使荒芜的寺院重新成为二座三间宽的琉璃瓦硬山式殿堂。介绍:本名白云寺,位于青龙河谷中,峰峦拱秀,溪流萦回,林木葱郁,幽静秀美,因背靠白云山而得名。交通:地址:偃师县顾县乡的回龙湾村交通:藏梅寺位于洛阳与郑州的交界处,到洛阳或郑州后做郑州—洛阳公共汽车,在营房口下车后可到。河南洛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1、洛阳天津桥石基
天津桥石基位于洛阳市西工区西工村。(洛阳桥以西400米的洛河北岸河滩内)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杨素、宇文恺奉命营建东京洛阳城,为了解决南北交通问题,从端门至定鼎门大街跨洛河修建了一座浮桥,由铁链连结大船而成,这就是最早的天津桥。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八月十日,京西路都转运使宋升奏河南府,天津桥依赵州石桥修砌”,并由专人“彩画到天津桥作三等样制修砌图本一册进呈,诏依第二桥样修建”。此时,天津桥仿赵州桥建造,其已是多跨石拱桥。北宋灭亡后,直到金、元、明初洛阳战火不断,天津桥也未幸免,毁于战火之中。现天津桥仅存桥基基础龟背形石墩。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向下挖掘,在洛阳桥西侧200米处河床下,发掘出了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桥墩均呈龟背形。石堰绵延数公里,桥墩下垫有枕木,上铺方石,以腰铁相连,此处便是天津桥的位置所在。天津桥创造了我国桥梁史上两个“之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2、兴泰宫遗址
兴泰宫遗址位于赵堡乡西赵村上沟与下沟之间,为一唐代宫城遗址,是当年武则天所建的行宫。该遗址坐落在山凹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地表现存有宫城南门、南墙、东墙及大量的碎板瓦、筒瓦、绳纹砖等。南墙东段有部分残垣遗址。东墙筑在坡脊上,依山势而修。在遗址北部的西赵河北有一大型夯土基址,面积大约1000平米,残高2.5米,夯土层厚0.06米-0.08米。板瓦、筒瓦多内饰布纹,外部打磨光亮。据资料记载,兴泰宫遗址建于唐长安四年(704年)废于中宗神佑四年(708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3、偃师兴福寺大殿
兴福寺大殿位于偃师市高龙镇高崖村(学校院内)。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东西长11.30米,南北进深9.10米,为歇山式建筑。据现存大殿-墙所嵌《兴福寺大殿简介》碑所记,兴福寺“修”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500余年,建造人为逯通,后曾于清康熙年间以及民国时期重修。大殿主脊两端及正中饰有鸱吻,垂脊和戗脊上饰各类小兽。大殿内部柱、梁结构复杂,东边通梁,西边通柱,结构不对称,但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保持了建筑的稳固。此大殿建筑规格较高,结构奇特,斗拱等木构件制作精美,虽部分瓦件有所脱落,但仍不失为一处价值颇高的古建筑。在大殿西侧,学校的过道内,平放有三通碑刻。这三通碑所记载之内容均与兴福寺有关,其中一块碑阴朝上,另两块正面朝上,因长期踩踏,损毁严重。该寺大殿的现状及这几通碑刻的发现,对于研究豫西地区民间宗教建筑风格、当时的经济状况以及人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9年10月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4、丰李李氏祠堂
丰李李氏祠堂类别:古建筑时代:清地址:洛龙区丰李镇丰李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5、邵雍故居(邵雍祠堂)
邵雍故居又称邵雍祠堂,位于洛阳师范学院以北,是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雍的故居。大门原本的朱红已脱落,门上横书“安乐窝”三个大字,邵雍自号安乐先生。大门右边黑色的牌子上写着“先贤邵康节故居”。邵雍故居在北宋末年已衰落,到金代被改为“九真观”。直到明朝景泰年间,河南知府虞廷玺将其修复,清代亦有复建。然而保存至今的也只有“皇极书阁”三间,其他建筑四间以及明清碑石数方。邵雍初到洛阳穷困潦倒,在洛河南岸搭建一个草棚居住。后在司马光等人的支柱下,才购得这30余间房屋。邵雍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他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初迁洛阳时,生活颇为艰难。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每逢下雨,满屋都是水。自称其住所为“安乐窝”。后在司马光等20余人资助下,购买了原五代节度使安审琦的故宅30余间,亲笔题名为“安乐窝”。今安乐镇安乐窝村因此而得名。景点位置洛阳市洛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6、矬李文化遗址
矬李文化遗址位于洛南古城乡矬李村北的台地上,是一处距今三千至五千年前的先民村落遗址。经发掘清理出有水渠、水井、窖穴、烧灶和墓葬,也出土了不少石器、玉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的陶器,分别隶属于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矬李文化可分为五期,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煤山期)以及二里头文化一、二期。矬李遗址的文化遗存,证实了二里头文化是由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矬李文化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4公里处郊区古城乡矬李村伊洛二水之间。台地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500米。1975年冬、1976年春由洛阳市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试掘。遗址文化层堆积很厚,可分为五期。第一期为仰韶文化,第二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第三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煤山期,第四期为二里头一期文化,第五期为二里头二期文化。它再一次证实了二里头类形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矬李遗址位于传说中的夏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7、三圣殿并舞楼
三圣殿并舞楼类别:古建筑时代:清地址:嵩县库区乡安岭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8、太平庄苏秦墓
太平庄苏秦墓太平庄位于洛阳城东南4公里处,相传村南有“苏家冢”,即苏秦墓。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就在现今东郊太平庄一带。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间毁掉。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最近,太平庄人在施工时,发现了唐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萧瑀所立的“武安君六国丞相苏公墓”碑。《史记》云:苏秦,东周洛阳人也。《战国策》云:苏秦,洛阳乘轩里人。乘轩里在何处,文献失载。《洛阳伽蓝记》虽有记载,但令人生疑。自北魏至明1000余年亦无苏秦故里记载,明清文献云为“洛阳古太平庄”,不知所据何本。苏秦墓在山东、河南有数座,真伪莫辨。洛阳太平庄村出土唐代“武安君六国丞相苏公墓”碑,证明了苏秦故里就在太平庄村,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间毁掉。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79、王庄黄龙庙
王庄黄龙庙类别:古建筑时代:民国地址:伊川县平等乡王庄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80、自由县县衙旧址
自由县县衙旧址类别:古建筑时代:民国地址:伊川县白沙镇白沙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