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旅游
郑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登封前庄遗址
前庄遗址位于登封市宣化镇前庄村西北、朱垌河西岸、白沙水库北岸的二级台地上,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30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部,2005年修建永登高速公路时取土的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堆积,同时在前庄第六组村民宅院西北侧路沟的南断崖上均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堆积,在遗址的中北部,最上一层台地的地堰底部也发现有文化堆积,在遗址区内的地表也可捡到少量陶片。从遗址区的几处断崖来看,遗址的文化堆积不是很厚,约1~1.7米之间,从采集到的陶片看,全部为灰陶,分夹砂和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附加堆纹次之,也有少量素面,可辨器型有圜底罐、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沟村重阳观
重阳观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观沟村。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迁修于此。重阳观规模较大,主体建筑有山门、三清殿、老君洞、祖师殿以及戏楼、道院等。现仅遗留三清殿、道士房东西屋、广圣殿等四座建筑及数孔窑洞。另有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立“迁修重阳观记”碑一通。重阳观的建筑群格局布置为坐北朝南,前有寨山,后有重山,两侧为护山,是典型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布局艺术的缩影。三清殿及道士房是重阳观的遗留建筑,是表现重阳观明清建筑建筑群的风格、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清殿建筑为明代风格建筑,也是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无梁砖石制建筑,为研究明代无梁殿提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封纸坊遗址
纸坊遗址根据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70米,东西宽318米,面积约149060平方米。整个遗址的地形呈中间略高,东、西、北三面稍低,南面为一高断崖。遗址中,西部的文化层保存较好,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在遗址南部的路东断崖上(华楼至纸坊村路东侧)可明显地看出文化层和灰坑遗迹,尤其是提灌站水渠南头东侧的东西断崖上和水渠西边的南北断崖上散存有大量的烧土块、草木灰及灰坑,文化层厚度达2—4米不等。从采集的器物标本来看:主要有尖底瓶、甑、罐、鼎、鬲、大口尊、翁等,另外还采集有泥质灰陶杯残片,残陶环,另采集到一口沿外表面饰有一周黑红色的图案的陶钵残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村遗址
刘村遗址位于登封市颍阳镇东南约4公里刘村自然村东狂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呈长方形,面积约3.3万平方米,在村庄东边沿向东20米处的北崖壁上发现有明显的灰坑,文化层厚度2—4米左右,文化内涵较丰富。遗址的北部和东部90年代期间当地开设机砖厂将遗址挖去一大部分。在北部面南的断崖上仍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另在砖厂挖土区的中部有一高5米,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台地内的土层上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块。从采集到的标本来看,陶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和少量的灰陶、黑陶。从残片的器型看有罐、盆、壶等并有彩陶钵残片;纹饰有绳纹、刻划纹、线纹、附加堆纹,部分器型胎质较薄。从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庙城址
常庙城址位于郑州市西南10公里的二七区马寨镇常庙村周围,是一处战国时期的城址。解放初期,城的北墙、东墙、南墙依然存在,底宽10余米,顶宽5米,高约4米。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墙残遭推毁,现仅东城墙一部存于地面。经过钻探得知,北城墙长344米,西半部城基尚存,厚1米,存宽10—20米;南城墙长280米,城基全在,厚1—3米,宽40米;东城墙长1448米,中北部存一段城面城墙,南部存一段城基,厚2—4米,存宽20米;西城墙长1264米,南北两端城基存在,厚2—4米,宽20—40米。常庙城址分为制陶区与城基两部分。常庙城址中部为常庙村,西南角为下田河村,两村之间有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镇华庄园
刘镇华庄园位于巩义市东北15公里河洛镇神北村。庄园座落在邙岭(当地称这一段为神都山)南麓,俗称邙山头。山北是浊流滚滚、奔腾咆哮的黄河,山南是清流潺潺,岸柳如荫的伊洛河,可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向东2公里便紧依著名的河洛汇流处,此处古称“洛汭”,是“河出图,洛出书”的地方,相传伏羲氏曾经在此演绎八卦。附近还有我国九大石窟之一的巩县石窟、隋唐洛口仓遗址、滩小关遗址等众多历史景观。庄园座北朝南,依神都山自然地势,将建筑错落有致地分为三层,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分为办公区、主宅区下院东、西院、主宅区上院、祠堂区一、二进院等6个院落,计有石砌窟洞30孔,楼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巩义程家大院
位于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西北500米处程家寨,双楼河西岸二级台地上,东面为双楼河冲积平原。该院依山面水,三面环山,山上柏树茂密,附近有民居、厂矿,东北50米处为程家祠堂(子华子祠)。该大院坐西向东,原为程本后裔居住,建于清末民初,由程氏后裔创建,规模宏大,建筑规范。民国期间,巩县县长曾在此避难,省、县政要多次题赠匾额。80年代以后,部分居民迁出,房屋废弃,大院北部、东部原有建筑,现已改建。程家大院规模宏大,建筑规范,现存主宅区5个院落,窑洞10孔,楼房近70间,占地约3600平方米,是一处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两边建厢房的清代晚期民居群。五个院落从北向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虎亭汉墓
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西南35公里处新密打虎亭村。穿过仿汉阙式大门,沿路南行约七十米,但见路的右侧有一个高大的土冢,犹如土山,东西两墓并列,相距约30米,这就是打虎亭汉墓。该墓为东汉宏农太守张伯雄及其亲属的陵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已发掘的最大汉墓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虎亭汉墓墓东为画像石墓,墓西为壁画墓,墓主可能是和张伯雅有亲属关系的人。这两座汉墓的内部建筑形式和结构基本相同,墓壁均绘有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和壁画,它们给研究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民生风俗的专家们留下了重要的线索。画像石墓通长26.64米,宽20.68米,中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阳故城
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北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周围一带。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各面城墙中部均有折曲,周长2300余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华阳故城内北高南低。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有建筑台基、灰坑、水井等遗存。城内外不断出土战国时期的陶器和铜镞等遗物。在西城墙缺口处,曾发现许多人骨,似是古代战死者的遗骸。华阳故城春秋属郑,战国归韩。秦灭六国后堕城毁门,华阳故城遭到严重破坏。隋代伊斯兰教徒入住城内。唐以后对城墙整修,局部增高并增加马面设施。宋时,相传周世宗柴荣女柴郡主每年前来祭奠其父,都在此城内卸下佩饰和凤冠,换上素服前往。因此,华阳城又叫卸花城。清咸丰年间华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郑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古城村东北300米处,遗址东西长403米,南北宽319米,面积12.5万平方米。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存。2003年5月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调查,调查中又新发现有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存,采集到有鼎、罐、瓮等陶器残片。遗址断崖暴露文化层1~3米,可见灰坑、房基、窑址、红烧土堆积等,文化层及地表散存陶片及石器。其中房基有叠压现象,最多者四层相叠压。采集到的石器有斧、铲等。陶器残片可辨器形的有鼎、罐、瓮、钵等。该聚落遗址一直延续至龙山文化、二里头夏文化时期。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至夏代先民居住遗址。遗址文化遗存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庄文魁坊
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毗邻北宋皇陵的永定陵,四百多年前有一位德行出众的进士——明万历丁酉科(公元1579年)选贡、庚子(公元1600年)御赐进士赵景星出生在这个小村落。蔡庄文魁坊石坊就是为他所建的石坊。文魁坊与蔡庄三官庙紧邻,东临蔡庄村街道,距狮子沟口50米,南为蔡庄村小学,据泰沟100米,北距宋永定陵2000米。石坊座北面南,青石质地,东西长7米,南北宽3米。保存基本完好,为双柱歇山顶式石质仿木结构,方柱,歇山顶屋面。建筑为二柱单间三楼式,明间高8.8米,面阔6.6米,须弥式基座上雕莲花,横坊下设栏板,雕刻分作三层。两坊间垫板部位南面上层由东向西镌刻楷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寨遗址
安寨河东遗址位于登封市颍阳镇安寨村东南狂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东高西低,南北较长,整体略呈长方形分布。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从取土形成的遗址的南断崖和遗址中部的水渠东岸的西断崖上,可以清楚地发现相当丰富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灰坑、红烧土块等遗存,还发现夹砂红陶、褐陶、黑陶、灰陶陶片,泥质红陶、灰陶、黑陶等陶片,另发现有白衣黑红彩陶片。纹饰除素面和磨光外还有细绳纹、中绳纹、方格纹、斜方格纹、篮纹、旋纹、刻划纹、附加堆纹、乳丁纹、戳印纹等,其中篮纹陶片和方格纹陶片最多;可辨器型有钵、圜底罐、大口尊、鬲、盆、杯、豆、斝、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主席视察黄河旧址
毛主席视察黄河旧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黄河南岸的黄河桥村,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的东南部小顶山上。小顶山位于郑州市西北24公里黄河南岸。是黄河游览区东边的一座小土山峰,又称“岳山”,高约100多米,山顶平坦,可以北眺黄河及铁路大桥。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和罗瑞卿、杨尚昆等,由徐州达到兰封(今兰考)。在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张玺、省长吴芝圃、省军区司令员陈再道、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等陪同下,先后到许贡庄、兰封东坝头、开封柳园口等地视察黄河。10月31日上午,毛泽东同志曾在此登山俯瞰黄河,并详细询问这里河水的情况。遵照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河南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史村遗址
西史村遗址于荥阳市城关乡西史村南侧。该遗址北邻西史村,南距陇海铁路200米,东西长600多米,南北宽500多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该遗址的时代为夏、商,1974年发现。1979年4月18日至5月19日,郑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分作五期。在该遗址范围内采集有陶片和残石器,在穿过遗址的沟壁上散布着较多的陶片,经局部铲刮,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分布,文化层厚2米,灰坑为斜壁环底不规则形,采集陶片可辩器形的有:大口尊、簋、盆、罐、豆、刻槽盆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弦纹、附加堆纹和磨光素面,陶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西史村遗址文物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嵩山路以西、秦岭路以东、建设路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区域,分布着郑州国棉五、六等六个棉纺织厂,占地约2.5平方公里,以棉纺织厂为中心,路北是六个厂的生产区,路南是生活区。生产区坐北面南,各厂均有大门、办公楼、车间、仓库等组成,共占地600万平方米。其中以郑棉三厂原貌保存较好。生活区主要是职工住宅及配套设施,在建设路北侧与各厂对应各建一个牌坊式大门。“一五”期间,郑州和咸阳、石家庄、北京一起,被国家确定为“四大纺织工业基地”,成为郑州的支柱产业,郑州轻纺织工业城也因故而得名。50多年来,郑州纺织工业基地遗留下来的厂房、办公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柱岗经幢
石柱岗经幢位于郑州市荥阳市豫龙镇石柱岗村西,又名《朱氏宗族图记》,通高6米余,座高1.4米,为八棱柱形,每面宽0.26米,基础为须弥座,座刻覆莲狮子。经幢四面刻-,另四面刻“朱氏宗族图记”6个大字,其余小字漫漶不清,落款隐约有“大金”字样。经幢上刻八角流苏华盖,华盖之上刻仰莲并立四方柱,其三面各刻一佛,幢顶仿屋檐,其上有四节云盘基火焰宝珠顶光。经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经幢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王寨遗址
时代:新石器秦王寨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西北20公里的北邙乡秦王寨村西部,遗址西临黄河,南依哑巴沟,北是寨沟村,东为平坦的农田。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1922年瑞典人安特生首先发现。是中国最早发现的4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秦王寨遗址因发现的时间较早而被学术界作为秦王寨类型的典型遗址。1987年3月4日,被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表面,陶器、石器残片甚多,文化层最厚处达7米,断崖上暴露出的灰坑之大,在荥阳同类遗址中所仅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间有黑陶和夹砂陶器,陶胎厚薄均匀,其中红陶中的白衣红彩、红衣黑彩图案繁多,有菱形、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洞遗址
银洞遗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井眼沟村北的马鞍山厢子崖半腰,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银洞遗址据当地传说是明朝时期人们采矿的洞穴遗址,清代至民国年间,当地村民曾利用此洞躲兵防匪。银洞遗址经考古调查可知:该银洞坐北朝南洞穴略呈椭圆形,进深约7米,洞口高约1.80米,洞口宽约4米,洞内最窄处1.5米,洞内最宽处3米,洞内最高处2.10米,最低处1.20米左右,整个洞穴开凿在山岩上,从现场调查判断,该洞穴为人工开挖,洞内为不规则形,北由洞口至洞底逐渐缩小,洞内可容数十余人,从洞内采集的矿石块来看,系银白色矿石。洞内无发现有文化堆积。银洞遗址的发现,充分说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显墓碑
孙显墓碑位于登封市卢店镇卢西村卢店至唐庄公路西侧。孙显,字荣甫,曾任中顺大夫,遥授知芙德府、知太平路总管府事,江西行省郎中,福建行省郎中,元大德二年(1298年)“移内地,理问汴省”任“少中大夫怀孟路总管兼管诸军奥鲁管内劝农事”。墓碑高3.55米,宽1.07米,厚0.28米。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姚燧撰文,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刘赓书丹,嘉议大夫礼部尚书郭贯篆额,洛阳刘庭秀镌刻。碑文主要记述了孙显的生平履历和治军兴农的事例。孙显为官多年,兢兢业业,爱民如子,功绩显著,此碑详细记述了孙显由知府、路总管府事、行省郎中、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封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南20公里石道乡西南2.5公里处的龙泉寺村,因寺西一眼四季不涸的“龙泉”而名。该寺始建于北朝,坐北面南,占地面积1720.4平方米,现仅中轴线建筑山门、千佛殿和西配房六祖殿、东配房大成紧那罗王殿等明清以后建筑4座347.89平方米。山门,清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硬山式灰筒板瓦覆顶,出前廊。大成紧那罗王殿位于山门后东侧,坐东面西,1999年复建,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式小灰瓦覆顶。千佛殿,又名大佛殿,位于寺院最后,坐北面南,因殿内东西南三壁嵌有443尊砖雕佛像而得名,是寺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顶为悬山式灰筒板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