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旅游
郑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陈家沟遗址
陈家沟遗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陈家沟村的北部。2006年发现,是一处仰韶文化时代的遗址。遗址地表发现有丰富的遗物,断崖剖面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墓葬、房基、红烧土堆积层等。文化层厚3~4米,局部厚达6米。遗物有陶片、兽骨和石器等。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以泥质陶为主;陶色有灰陶、红陶、褐陶、彩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罐、盆、甗、鼎、尖底瓶及陶环等遗物。陈家沟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比较厚,为单一的仰韶文化遗址,对于新石器时代时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王庙与老君庙
药王庙,俗称药庙。位于新密市东南7.2公里来集镇李堂村北。创建无考,从清嘉庆元年起(1796年)五次重修,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庙内现存建筑为两进院,有山门、大殿、厢房等。老君庙,位于新密市东南7.2公里来集乡李堂村北侧。坐北朝南,据清乾隆48年(1783年)《重修老君庙碑记》记载:“庙清初始建”。面积1150平方米,现存山门、东西廊房、拜殿、大殿等建筑。药王庙与老君庙是新密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体,面积较大,庙内碑刻众多,对研究中原地区古建筑有较高历史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京墓
冯京墓位于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村南,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经发掘证实为冯京及其三个夫人合葬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现地面已无封土。冯京,(1021—1094)北宋名臣,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进士出身,仁宗时曾拜龙图阁学士知扬州,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又出使安抚陕西,知太原府。神宗时,擢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亳州(今安徽亳县)成都府。神宗复召入朝。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八月葬于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之祖茔,三夫人附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陶古城址
平陶城位于广武镇南城村南部。城墙仅存北墙大部和东墙北段,城址东西长约700米。该城涵盖了商及春秋、战国和汉代时期,在城址内的断崖上发现有文化层及遗迹墓葬、灰坑、陶窑等,在地表散落有陶盆、陶罐、陶豆及陶板瓦、陶筒瓦残片等。在陶罐上发现有戳印的“平陶禀(廪)陶”、“平兆用器”等东周陶文,说明当时可能设有工官管理的制陶作坊。20世纪90年代这里发现过一批灰坑、陶器等遗迹遗物,说明在城址始建之前这里就曾经有过商代聚落存在。另在城址东南部的下面曾发现有商代早期文化遗存,出土过商代铜爵、铜鼎等铜器。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郑赵庄遗址
赵庄遗址地处郑州市南部与许昌市接壤处,新郑市梨河镇三刘行政村赵庄自然村西北约500米,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时代距今3万年左右。该遗址2006年发现,2009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1平方米。在遗址发现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分布;还发现了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灰坑两处,出土了少量的陶片。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发掘区的西南部发现了以象头骨为中心的遗物密集区域,包括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根据埋藏情况判断,应为一处屠宰场遗址。该遗址是中原地区发现的一处遗存丰富的旧石器晚期的活动画面遗迹。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香玉故居
常香玉故居位于巩义市河洛镇南河渡村。年代为1923年。常香玉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常香玉故居,是常香玉出生和开始学戏的地方,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原有的几孔窑洞坍塌非常严重。常香玉大师逝世后,镇政府出资30万元,按照恢复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窑洞进行修缮加固,同时,大力整治周边环境,对现存的一眼古井、两棵千年古槐加以保护。修缮后的香玉故居共有窑洞四孔、平房三间,面积百余平方米,分堂窑、厢窑、诞生窑和磨道窑。故居内根据豫西农家院落生活起居原貌进行了复原,并展示有常香玉大师生平事迹的资料和图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庵
广惠庵位于登封市区西北少林寺北约3.5公里处的古轘轅关西口,207国道西侧。南及西为少室五乳峰系,东连太室山诸峰,南为少林北坡,北临十八盘公路与山下村落相望。广惠庵创建于何时史书无详细考证,据现存碑刻记载:清顺治中期,少林寺僧云堂从八里外担水烧茶施给过关口行人。广惠庵历经历史变化,自然与人为破坏,现存广惠庵殿房三间二层,砖石砌窑洞一孔,清代以后碑碣四品,溥济池、共济池遗址。广惠庵历史上属嵩山少林寺下院,为嵩山地区名庵之一,对研究嵩山少林佛教僧人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门史氏民居
该民居座西面东,南北长18米,东西长35米,占地面积63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主房、南北厢房、屏风。主房和厢房均为硬山建筑,底部房基及部分墙体为红石垒砌,上部为蓝砖垒砌。主房始建于清末,面阔10米,进深5米;北厢房始建于1954年春,面阔6米,进深4.6米;南厢房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面阔6米,进深4.6米;厢房于2005年重修,并于宅院东北角新建青石六角“爱母亭”。四周建有围墙,围墙内侧保存有百年古树4棵,大门上方青石匾额唐玉润题“润德门”,院内绿化,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环境优美。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氏墓地
校氏墓地,位于中牟雁鸣湖镇东漳村南约2000米处的校氏墓群,由A、B二处墓区组成,A区:南北长115米,北部东西宽47米,南部东西宽37米,面积4830平方米。现存墓冢数处,明代嘉靖年间校先觉及清代乾隆年间校秀书墓碑各一通,保存完整;B区:位于A区西南400米处,于2013年春施工中发现,南北长25米,东西宽20米,面积500平方米。发现明代墓葬三座,明代墓碑两通,均残。该处墓葬及墓碑的发现对元史、校姓和中原成吉思汗后裔以及民族融合等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时代:明、清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唐观石刻造像
崇唐观,原名隆唐观,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而改名崇唐观,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老君洞前的逍遥谷中。观内老君石造像,青石质,通高2.8米,饰发髻,面部丰满,神态沉静,安祥自若,呈说法状端座于莲花须弥座上,须弥座上浮雕有伎乐,座上方刻有隶书铭文“大周隆唐观敬造元始天尊像并左右二真人,长寿二年十月十五日毕功谨记”。长寿为武则天年号,即造像的年代为693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君石造像,由于有确切记年,使其更加珍贵。2006年5月,崇唐观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封抗日县政府旧址
登封县抗日县政府旧址,位于登封市白坪乡东白坪村李文正家西侧,是座西面东的土窑洞,一九四四年十月登封县抗日政府就驻扎在小院的窑洞里。窑洞西侧为耕地,北现为李文正后代住宅,东为民房,南为空旷地及建筑墙基。登封县抗日县政府旧址是豫西抗日战争时期登封县政府政治指挥中心,是新旧历史发展的唯一实物见证,虽为土窑洞,但它传载和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皮司令、徐政委领导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全体成员在浴血奋战中同登封县委县政府领导一道在此不怕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最后决定性的胜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于寨遗址
于寨遗址位于于寨村东北约1公里处,面积12万平方米,包含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上世纪70年代发现。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厚1~2米,采集陶片可辨器形的有:龙山时期:鬲、盘、罐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另外采集有石铲残片。二里头时期:罐、缸、甗、鬲、鼎、盆、尊等,纹饰主要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二里岗时期:鬲、罐、豆、盆等。殷商时期:鬲、罐、缸、鼎等,纹饰以绳纹以主;另外还采集有兽骨。于寨遗址延续时间长,文化遗存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岭塔
杨岭塔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6公里平陌镇崔沟村西杨岭上。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月,知县杨泰起建该塔。砖砌方形,塔刹为青石凿造,高15米,底边长3.3米,共7层,每层之间有砖砌叠涩沿,第七层中空,四面有半圆式劵门,门上均有砖雕四个大字。青石质基座略宽于一层塔体,高0.8米。塔身南中部有密县知县杨泰起题诗石碣一方,诗曰:“三峰鼎峙透,青霄水带山,环佳气饶维,岳嵩高垂荫”。杨岭塔保存十分完整,造型古朴大方,纪年明确,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及塔式建筑具有较高价值。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周封祀坛遗址
大周封祀坛遗址位于登封市区西万羊岗山顶,是女皇武则天封禅中岳时行禅少室——祭地之礼的场所。该坛上圆下方,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观念。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坛作高丘,高约10米,坛上建筑已毁。碑记刻立于武周万岁登封元年腊月,高4.49米,宽1.48米,厚0.60米,记述了武则天率领文武大臣封禅中岳、禅祭少室大典的盛况。梁王武三思撰文。大书法家薛曜书,楷体,时称“薛书”,谓宋徽宗瘦金之祖,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该遗址是研究我国古代封建君主祭祀天地活动的重要实物见证。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陵采石场
时代:北宋宋陵采石场:宋陵,即宋代皇陵,位于西京巩县(今巩义市)境内。以今芝田镇为中心,南北15公里,东西10公里。在此范围内,按照埋葬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五大陵区,即西村陵区、蔡庄陵区、孝义陵区、八陵陵区、回郭镇陵区。宋陵所用石材,多取自今偃师市南部山区。现存的宋陵采石场遗址,位于大口乡四道沟沟口附近的二条山谷内,谷内石壁上,可以看到因采石所造成的断面以及大大小小的采石坑。另刻有采石题记六处,字迹多剥蚀难辨,仅有三处保存有宋代年号。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宣祖(太祖之父赵弘殷),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河遗址
田河遗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上田河村东北约1公里处,贾鲁河支流圣水峪河南岸台地,属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区现为郑州尖岗水库生态涵养林区,保存状况较好。遗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文化堆积厚,遗存丰富。遗址地层内发现石制品标本212件;动物化石50件,大多数较破碎,石化程度中度;鸵鸟蛋皮化石5件。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于晚更新世的河湖相沉积地层内,对于研究现代人类起源、石器工业类型、古环境、古气候、古地貌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时代:旧石器时代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业王遗址
业王遗址位于中牟县南部偏东的沙丘地带。遗址区内遗迹、遗物丰富。1978年发现,1984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沿续时代从史前直到商周。文化层厚度1.5米,遗址区内遗迹、遗物丰富。在地表就散布有大量陶器、石器残片及动物骨骼。在距地表一米处,曾出土有石磨盘、石磨棒、石铲、石锛、石凿、石镞等石器,其中石磨盘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业王遗址为郑州东部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性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时代:新石器时代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万辉故居
杨万辉,清道光监生,字耀山,号菜猗,祖居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村。因经商家资颇丰,在县令杨炳昆倡导下耗资千余,历时15载,建成实颖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为大隗镇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杨万辉故居位于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村,坐西朝东,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现存三套南北并列、结构相同的四合院,均由大门、二门、东西厢房和主楼组成,皆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该民居保存完整,规模较大,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及历史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丁遗址
陈丁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遗址区地势为西高东低呈缓坡状,后经平整形成梯田。在剖面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层分布。文化层厚0.8-1.2米,灰褐土,夹有红烧土颗粒,土质较松,包含物主要是陶片。灰坑呈圆形、筒状,填土为红褐土,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石块等遗物。陶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灰陶、褐陶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素面等;可辨器形有陶罐、鬲、大口尊等遗物。该遗址的发现,对于商代时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主席郑州会议住址
毛主席郑州会议住地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街道办事处迎宾路1号。毛主席郑州会议住地为河南省迎宾馆8号楼,始建于1959年,是当时为接待毛泽东同志建造的。工程历时三年,1962年建成。该楼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共有13个房间,包括1个总统套、1个夫人套、2个小套房,9个标间;2个餐厅包房,可同时容纳30人左右用餐;一个可容纳60人左右的会议室和2个接见室,东接见室可容纳12人左右,西接见室可容纳6人左右。该楼于1998年4月28日重新装修完工,再次对外接待。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