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青岛市旅游
青岛市文物古迹介绍
81、马店砖塔
胶州有座清代砖塔,位于胶莱镇西王益村,由于该村位于原马店镇,故该塔称为“马店砖塔”。砖塔座落于村西偏南一百五十余米处的水沟边。据该塔之碑文记载:“今龟卜于故里西偏遂。”(西偏:西偏南,遂:田间水沟)占地不足半亩,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历经两年余,于光绪十六年闰二月鸠工。(公元1890年)该塔为本村佛教教士于云而建。塔高十三米,塔身为青砖砌成,白灰抹缝,砖、石、木结构,飞檐内卷,勾心斗角。砖刻假椽,壁镶浮雕。每层塔角之飞檐上,皆挂有铁制风铃,现仅存两只。塔体七层八面,正门面西,每层高阔依比例同步缩小,呈角锥形,蔚为大观。马店砖塔,2005年2月被公布为青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马店砖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2、天柱山魏碑
天柱山魏碑天柱山魏碑是书法艺术瑰宝,国家最早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坐落于平度市大泽山之右的天柱山半山腰上。天柱山,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如柱擎天。山上怪石突兀,云岩凌空,气势非凡。公元511年,光州刺史郑道昭,选择天柱山半山腰一块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组织撰刻了“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通篇碑文,格调高雅,文采华丽,书法宽博,笔力雄健,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书法艺术。天柱山《郑文公上碑》周围还有众多其它刻石,如:《天柱山铭》《石室铭》《上游下息》《此天柱之山》等等。这些刻石,现锋棱依旧宛然如昔,清晰完好。游人观之,会感到其有一派仙风道骨,浑然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尘脱俗之境。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界对此也非常尊崇,均以能亲睹此碑为荣。近年临碑观摩者接踵而至,并以此为媒,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天柱山魏碑是书法艺术瑰宝,国家最早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3、古城顶遗址
古城顶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十梅庵村东北侧,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一处商周时代的古城堡遗存,占地约一公顷。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此挖壕沟,曾挖出过铜镞、陶器、骨器、青铜器等。1955年冬和1956年春,当地农民修建水库时,又发现了青铜短剑、铜鼎、骨针、石器和陶器等珍贵文物,并在北部靠山沟处发现夯土城墙基础。1958年扩建水库时,又在深土层的断面中发现已坍塌的穴居洞室,内有很厚的灰土层,其中发现有陶片、石器、兽骨和贝壳等。1957年,山东大学刘敦愿教授率历史系师生曾多次到此地进行考古调查,采集了大量文物标本。部分出土文物现存于市博物馆和山东大学文物陈列室。此后,由于烧窑取土和小范围旧村改造新建楼房,古城顶遗址已遭受严重破坏。2013年,古城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4、江苏路基督教堂
江苏路基督教堂原名福音堂,也是青岛著名的宗教建筑,1910年10月落成,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基督教堂由石头堆砌而成,分为礼堂和钟楼两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更有一种童话的感觉。·钟楼高39.10m,是俯览观海的好去处。钟楼三面装有巨型钟表,钟表时间至今仍然分秒不差,周日教堂钟声四起,每半个小时报时一次。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公交:乘1、214、217、220空调、221、225环线、228、231环线、367、隧道1路、隧道5路公交车在青医附院站下车即到门票10元/人,学生半价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07:30-17:30礼拜时间:每周日07:30、09:30两场景点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5、黄岛白云寺遗址
白云寺,又名大庵,位于柳花坡街道木厂口社区东南约1千米处,小珠山主峰北侧的一个山坳里。这里三面环山,景色宜人。寺前有一泉水,终年不涸,周边生长着毛竹、芦苇等水生植物,其环境与资源状况在深山中实属罕见。该寺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原有正殿三间,供奉如来佛、观世音和文殊菩萨。东西偏殿各三间,内塑罗汉、雷神、雨神、山神等17尊神像,殿前两侧厢房各有三间,是僧人起居室,山门上方悬挂一两米长的木匾,上书“白云寺”三个镏金大字。清代咸丰年间和民国时期都曾进行过重修。1945年,和尚还俗。1958年,神殿拆毁。1971年,辛安公社在白云寺旧址建起了“珠山中学”,僧舍被拆除。1980年,学校搬迁。白云寺是本区境内最大的寺庙,在青岛地区有较大的影响,2001年,黄岛区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6、阳武侯墓遗址
阳武侯墓又叫薛武侯墓,它是明朝永乐年间荣禄大夫、阳武侯薛禄之父薛遇林的墓。因为薛禄为燕王朱棣称帝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修建这座阳武侯墓。据说墓地曾占地40余亩,呈方形,座落在背山面海、风光独特、传说为“青龙盘吉地,白虎卧山岗”的“凤凰”腹部。古墓面向南边,高5米。墓地中部有一奇石,状似猴头,称为“侯爷石”,墓地两侧侍立着队列严整的石人石马,威武壮观。墓前有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刻成的神道碑,上面刻着阳武侯薛禄的传略,是明朝重臣杨士奇的专著。在墓地南部有一座高约5米的宏伟志门。志门是阳武侯宗族建造的,门楼呈长方形,如古城门,用古式青砖砌成。拱门呈圆形,高约4米,青色鱼鳞瓦覆顶,门面向西,每当日暮时分,晚霞烧天,高大的志门就染上一层金碧辉煌的色彩,很有气势,这就是薛家岛古八景之一的“志门夕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7、东演堤遗址
【东演堤遗址】东演堤遗址属大汶口文化遗址,典型的贝丘遗址。位于即墨市金口镇东演堤村西偏北约120米处的较平整的台地上,海拔10米以上。在遗址的东、北、西部分别有三条机耕路通过,遗址的南北两侧还各有一个池塘。197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刚发现时面积有4万平方米,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现面积明显减少,东西长240米,南北宽70米,总面积约16800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仅0.5米左右。地表散布有许多陶片、石器、红烧土块、贝壳等。遗址中采集的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红陶为最多,另有少量的红褐陶和橙红陶,灰褐陶极少。其陶质绝大部分为夹砂陶,仅有少量的泥质陶。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较简单,有乳钉纹等。均为手制。可辨器形有鼎、筒形罐、钵、支脚等。石器有石斧、磨盘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8、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
青岛“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位于青岛老城区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一带。这里聚集著名作家、戏剧家洪深,文学大师沈从文,语言大师、文学家梁实秋,现代诗人闻一多,作家萧军、萧红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文化名人故居街靠近海洋大学,这里是山东大学的旧址,是文化学者集中的地方,因而附近曾有很多文人居住于此。这里有闻一多故居,老舍故居,王统照故居,沈从文故居,洪深故居等等,一幢幢老建筑如今有的作为景点开放,有的则已经成为普通民居,宁静厚重的文化气氛至今仍在。这里很安静,非常适合在此漫步。但缺点是这条路坡度很大,逛起来有点累。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乘220路到齐河路站下车即是门票免费景点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近小鱼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华楼宫
华楼宫,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境内的崂山北部,是道教宫观,依山面壑,地势高爽。元代泰定二年(1325)道士刘志坚创建,明、清、民国间均有重修。宫内有老君、玉皇、关帝三殿,规模不大,小巧玲珑;此宫依山面壑,地势高爽。建筑面积278余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院内置元代大学士赵世延撰文石碑1座,宫外有“海上名山第一碑”,周围的秀丽风光,元代尚书王思诚曾品评为华楼十二景。宫外有碧落岩、金液泉、翠屏岩、凌烟崮、玉女盆、岩子洞、南天门、聚仙台等名胜古迹。宫北的一块巨石,就是碧落岩,上刻“碧落岩”三字。岩下为金液泉,泉水清澈常年不涸,为崂山名泉之一。碧落岩向西为翠屏岩,石头色显苍翠,立于此处如一锦绣屏,煞为好看。宫前为南天门,突岩兀立,东西南三面皆深壑,四面环山,俨然耸立,极为壮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0、长青遗址
【长青遗址】属大汶口文化遗址,兼有商周文化遗存。位于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长青村东北约2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北部为一座小型扬水站,南边为断崖,长广河自北向南环绕流人大沽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土贡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1米左右。地表散布有陶片、兽骨、红烧土块等,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器。其中商周时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簋、豆、罐等。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灰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器表多为素面,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锥刺纹等;制法多为手制,部分器物底部有慢轮修整痕迹;可辨器形有鼎、鬻、罐、钵、盆等。根据器物特征分析,应为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1、青岛向阳遗址
青岛向阳遗址位于宝山镇向阳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06年12月7日,青岛向阳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向阳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南市宝山镇向阳村东约5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的东、南各有一条季节性河流。遗址所处位置较高,断崖最高处达6米,群众称之为“城顶”。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度在l~2米之间。地表暴露的遗物较多。遗址中采集到的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黑陶居多,其次为灰陶。陶质以泥质为主,夹砂较少。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以弦纹最常见。可辨器形有鼎、盆、罐等。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镞、石纺轮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2、四亩地遗址
【四亩地遗址(李子行)】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州市洋河镇李子行村南约3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3万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为艾山,十八道河从遗址的南、西、北三面环绕流过。遗址未经钻探,从断崖上看,文化堆积厚度在0.5~1米之间。地表散布有大量陶片、石器、兽骨等。采集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器表大多素面,其中泥质陶多磨光,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陶器大多轮制。可辨器形有鼎、罐、鼽、器盖等。陶叶中发现了少量的蛋壳陶片,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石器有斧、刀、杵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3、王吉墓群
【王吉墓群】为汉代墓葬群。位于即墨市温泉镇西皋虞村西北处的山坡上。墓群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总面积50万平方米。墓地中央曾建有一座王公庙,内祀汉代王吉、王骏、王崇的牌位,如今庙已废弃,但基址尚存。据《汉书》记载:王吉,字子阳,皋虞人,汉昭帝时曾为昌邑王中尉,汉宣帝时被征为谏大夫。其子王骏,官至御史大夫。其孙王崇,官至大司空抚平侯。祖孙三代死后葬于此地。从墓群的分布情况看,整个墓群共有大墓27座,封土高约5米,直径20余米。1982年,文物部门曾对墓群内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东西长5米,南北宽3米,墓室用花纹砖砌成,墓底用方砖铺地,出土文物有铜钟、铜益、釉陶壶、五铢钱等,为研究青岛地区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4、百福庵
又名百佛庵,城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崂山支脉的铁骑山南峰石城顶之阳,背山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初建格局无考。庵分前后二院二殿,前为倒座殿,内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殿为硬山式,高约六七米,重梁起架,出檐,四柱石撑顶上饰雀替,内祀玉皇大帝。白垩涂壁,彩绘壁画,青砖铺地,外观气势宏伟。其时,每年正月十六日逢庙会,善男信女赶会人众,香火极盛。清初百福庵已初具规模,后毁于文革时期。目前殿堂房基仍在,庙宇轮廓清晰。清初,明崇祯帝养艳姬、蔺婉玉二妃逃难至此,二女编写的《离恨天》曲成为崂山外山派道士迎风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蔺坟地及附近的纱帽石、马槽石、黄道石等景点犹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5、观象山地磁房
【观象山地磁房】位于青岛市观象山上,现属观象山公园。青岛观象山的地磁房,建于1905年,是国内第一座地磁房。1905年3月6日,德国政府派麦以斯曼博士任莰溴氕象天测所所长(隶属于德国海军),为其需要,除气象观测外,又先后增加地震、地磁、地形测量等观测项目。地磁房房屋结构为灰、石结构,所用原材料完全按照建地磁房的标准,经严格的化验检查的石灰石、石灰、木材、铜活页和铜钉等不含铁的材料筑成。地磁房建筑长6.73米,宽6.51米,墙厚0.6米,高5.8米;房顶为木架,油毡纸和三等。建筑面积为43.8平方米,使用面积29.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576平方米,四周有砖灰结构的院墙。观象山地磁房在地震科研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至今保存较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南莹遗址
南莹遗址位于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南莹社区北侧,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5年8月,山东省考古研究所、青岛市考古研究所与黄岛区文物部门联合进行考古发掘,初步探明这个文化遗址上承龙山文化时期,下至商代,前后相距1000余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南莹文化遗址有一条半圆形的沟壕,残留深度1~2米,宽度3~10米不等,总长度约100米,沟内遗存了大量的陶片。在壕沟的内侧发现两个商代的圆形窑藏,直径约2.5米,残留深度不足1米,窑藏底部发现了少量陶器残片。这条壕沟上部已被人为削平,难以全部探明。经初步考证,这条壕沟是在一条天然沟壑的基础上,人工开凿而成的,其作用是防御兼排水。壕沟内侧有一个村落,村落的居民一直延续到商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7、西沙埠遗址
时代:战国至汉西沙埠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1999年,遗址就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经过几次考古调查发现,西沙埠遗址为长方形布局,区域内随处可见瓦砾标本,从断崖处可见深浅不一的文化层堆积,最深处约有2米,最浅处有0.5米。西沙埠遗址分布区域现主要由西沙埠、邹家疃、前庄扶和长青四个村所辖。西沙埠遗址史称“北魏长广故城址”,根据田野考古调查和出土文物可知,北魏长广故城应该是其下限,而其真正的古城文化应该是战国至汉代时期。长广故城址为一个长方形城市布局,南北略长,北可到前庄扶村前,东西略短,西至长广河,东至西沙埠村西,总面积约110多万平方米。遗址北部应为居民区,中部偏南的位置有大型殿堂设置,南部为屯兵关防要地。墓区大致在西北向,即长青山以北的大架山一带。该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1999年被列入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8、大庄遗址
【大庄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兼有汉代遗存。位于胶州市洋河镇大庄村西50米处。19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座落在洋河东岸的台地上,西部靠河流处已遭部分破坏。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遗址未经钻探,从遗址西部的断崖看,文化层厚度在1~2米之间。地表散见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遗址中采集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黑陶和灰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少量的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等。陶器大多轮制。可辨器形有鼎、鬻、盆、罐、豆等。石器有刀、锛、斧、磨石等。根据器物特征分析,其时代应为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9、即墨故城
即墨故城即墨故城,名播古今,位于平度城东30公里的古岘镇东南部,自春秋到隋前,即墨故城共经历千余年兴衰巨变,是古代胶东最兴盛繁华的地方。战国时期,曾发生过著名的“田单火牛阵”战例。西汉时期,文韬武略的汉即墨故城武帝曾-王于此。后其兄刘寄-为“康王”,都于此,俗称康王城,留有许多民间故事传说。此城现存废池残垣,规模恢宏。有金鸾殿、点将台、东西仓、贮货湾、养鱼池、梳妆楼等遗址。故城内秦砖汉瓦随处可见,“折戟沉沙”时有出土。故城与附近的六曲山古墓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旅游访古探幽热的今天,即墨故城显出了极强的吸引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0、闻一多故居
闻一多故居,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该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南欧建筑风格,砖石结构,地上两层,有地下室和0,屋顶呈四面坡状,占地面积214平方米,建筑面积607平方米。闻一多住于南面一间房子,面积约20平方米。1930年8月,他应聘来到青岛担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一直到1932年夏,就住在此楼内,故此楼又称“一多楼”。1984年,青岛海洋大学将此楼辟为闻一多旧居展室,楼前立有闻一多塑像,并镌有其学生臧克家撰写的碑文。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建议0.5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