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旅游
桂林文物古迹介绍
41、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是一幢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中式两层木楼房建筑。过去是黄旷达住宅及“万祥坊”。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克农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为办公用房。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上为秘书室、会议室、机要室、电台以及周恩来等同志来桂指导工作时的住房。办事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抗日爱国人士支援抗日,作出重要贡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坐东朝西,3开间2进,长方形2层中式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原为黄旷达的万祥醋店房。1938年11月下旬李克农率工作人员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办公用地。办事处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2、平乐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位于平乐镇大街56号,系住在平乐县城的广东籍人士为进行交往和商业活动而兴建。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成,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复修。为砖、石、木结构,由前厅、天井、天后宫、厨房等部份组成。总面积496平方米。该建筑形似“回”字,四角四檐天面盖有黄色琉璃瓦,檐下四角为雕花吊檐档板,屋脊高0.5米,绘有一幅幅古代故事人物画像。历代重修会馆的碑刻共14幅也嵌入墙内。民国10年11月27日,孙中山北伐路经平乐时,曾应邀到此会馆参加广东籍人士举行的欢迎茶话会。馆中建筑上的雕画,在“文革”中被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灌阳县烈士陵园
灌阳县烈士陵园灌阳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5亩,修建于解放初期,是我县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县级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灌阳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第二次革命战争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时期等历次革命运动中,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壮烈牺牲,留下了光辉业绩。特别是红军三次经过灌阳,数千红军英烈长眠在灌阳这块土地上。据调查统计,烈士纪念碑共收录革命烈士1553名,其中红军烈士1406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名,抗日战争时期6名,解放战争时期92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7名,这些革命先烈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怀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4、桂林静江府城墙
七百多年前,静江府(桂林)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筑城,以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军队。此次筑城,历经四任主管,耗时十四年之久。扩建后的城墙北起铁封山、鹦鹉山,沿宝积山向南至今翊武路南端榕湖北岸,折而向东接漓江,再转伏波山、叠彩山链接铁封山,全长6000多米,高6-9米。静江府城池依山而筑,以山为壁,因江为池,灵活应变的特定技法体现了“以水为固、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筑城原则。其立体纵深,虚实结合,以防御为主的设计布局,代表了当时军事营垒技术的最高水平。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静江府城墙名列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5、逍遥楼遗址
在今市区滨江路北段解放桥与伏波山之间。始建于唐,为唐代桂州城之东城楼,上置颜真卿所书“逍遥楼”石刻碑一方。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今陕西西安人,唐开元间进士,曾做过殿中侍御史、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其书法凝重实、雄健有力,独创一体,人谓之“颜体”。颜真卿并没到过桂林,相传此碑是据蒲州(今山西永济)碑石钩摹重刻。因置于东城楼,故此楼称“逍遥楼”。宋崇宁元年(1102)。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程节对楼宇重加修建,并改名“湘南楼”。现存“逍遥楼”碑阴的《湘南楼记》,记载了修楼经过和更名缘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6、大正禅寺
大正禅寺(九龙岩)大正禅寺位于县城西7.5公里的新街乡石丰村平顶山下,始建年代不考,乾隆三年,应参和尚重扩禅正寺,值田地若干亩,现有碑记。大正禅寺后方有一天然岩洞——九龙岩,此岩门不高,可容二人并肩而入,进洞后清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越数步往左爬上石阶,内有一台地,宽约90平方米,纵横卧着九条石龙,其身长2至3米,或盘或伸,体态圆圆,鳞甲片片,手触摸之,滑润冰凉,使人心畏,九条龙体,同一方向,往外延伸,形成九龙共首,真是天工巧设,天下奇观。近年来来此观光、烧香拜佛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7、灌阳云台寺
云台寺云台寺位于黄关镇西北5公里处,建于唐代,规模宏大,原为县内的宏伟景观,建有龛佛四十八座,俗名四十八座脚奄。清朝后期到民国,寺庙一再被废,解放后,仅剩一片废墟。2005年,开始重建云台寺。云台寺供奉的神像是“寿佛爷”,佛名全真大师,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全真禅师的生日。于是每逢二月初八,远近村民来此赶集,梵香化纸,求神拜佛,形成盛大的庙会。但是由于二月初八正值当地农村春耕春播前夕,近年来,人们不再是烧香拜佛,而是购买农具产品,为备耕作准备。供奉神灵的庙会演变成今天灌阳最旺盛的民间节庆——农具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8、美国飞虎队遗址
位于桂林市临桂县的中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项目——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前已经开园。据介绍,遗址公园由中美双方共同建设。分三期完成。一期建设抗战纪念馆,抗战英雄纪念碑以及营房、指挥所等;二期建设高科技航空航天体验区、直升机空中旅游项目;三期建设包括星级酒店在内的旅游配套设施。虎队遗址公园建成后有望成为有文化、有档次、有影响、有效益的精品景区,实现临桂旅游业的新突破,也为增进中美友谊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临桂人们新添了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唐景崧故居
唐景崧故居该故居位于新街乡江口村,距乡政府驻地约1公里,为灌阳清代“同胞三翰林”之一唐景崧的故居。该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410平方米,为砖木穿斗式结构,饰小青瓦、兰灰墙,分上、下两座,设有前庭、正庭、厢房、天井等,梁、枋、门楣等均雕刻有人物故事、龙凤花草虫鱼,两边墙体均以兰灰粉刷,墙体山头,饰以双龙、太极八卦等图案。该故居建筑雄伟,工艺精细,是我县唯一的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名人故居。2002年12月17日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张家古墓群
张家古墓群位于张家镇东南面的曙光小学至和村东南面的大岭~带,全长约7公里,可见封土堆百余座,其中较集中的有荒头岭、大穴岭、莲花岭、大岭、银山岭等处。1974年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银山岭发掘墓葬时,发现各墓排列整然有序,其形体同湖南等地楚墓基本相同。出土的随葬陶器主要有瓮、罐、瓿、杯(樽)、三足罐(盒)等;金属器主要有成套的青铜武器、铁制武器、五铢(钱币)和农业生产工具共1530余件(出土文物已藏于广西博物馆),经考证认定为战国晚期至秦汉时期墓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荔浦修仁古榕
修仁古榕位于修仁镇政府驻地。有并排古榕两株,两株老干横空,枝叶繁茂,四时浓阴蔽日。南株树干周长12.65米,树冠覆面积1647.48平方米,高约50米;北株树干周长13米,树冠覆盖面积1421.63平方米,高约45米。相传两株古榕已有500年以上高龄。为保护古榕,修仁镇人民政府于1986年筑护榕堤4段于古榕两侧,堤面平台设栏,供游人观榕休息,纳凉解暑。解放后列为荔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2、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
广西省立艺术馆兴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这座被誉为“中国第一个伟大戏剧建筑”里,曾经有众多的文化人用心去呼唤民众尚未清醒的灵魂,为祖国的尊严战斗呐喊,展现了中国戏剧人抗日救亡的文化担当。它在全国抗战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后人所铭记。现如今,它依然发挥着文化艺术精品“大舞台”的重要作用,更成为了“文化桂林”的全新地标。2019年10月,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3、乐湾村古建筑群
乐湾村古建筑群·清至民国乐湾村位于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西南方,有陈、罗、钟、詹、江、黄等几姓,其中陈氏人口最多,村庄历史约210多年。乐湾村村中有大量清末古建筑遗存,主要为地主大宅和氏族宗祠,以村西南的“大屋”为标志,高墙飞檐,青石大柱,镂花壁画,香堂正殿,颇具岭南风格。2019年10月7日,乐湾村古建筑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高草禅林寺
高草禅林寺禅林寺位于西山瑶族乡北1公里,建于清代。“0”中被毁。1978年后,原僧侣和各地善念人士筹资重建,恢复传教活动,是全县佛教第一大寺院。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得道”、九月十九日“观音坐莲台”,这三大节日成千上万信众到寺祈福、朝贺,也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宗教感应气氛加强了信徒的虔诚,也增加了游客的游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大林古墓群
大林古墓群位于桥亭乡大林村西南面起伏的黄土岗上,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可见明显封土堆50余座。解放后古林冲自然村农民在建房时曾挖出过“古老屋”形似小窑。1987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大林村西丛树窿(山岗名)上采集到古墓券顶楔形砖。砖长25厘米、宽13厘米、厚分别为2.3~3.5厘米,砖面有苇席印纹。经考证,初定为东汉~南北朝墓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龙塘闸新石器时期遗址
龙塘闸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大扒瑶族乡四冲村北面约1.5公里的龙头闸口(地名),遗址的东南方和西北方各有一条小河,石器分布在这两条河汇合处南岸的台地上,东西宽25米、南北长70米。1987年进行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斧、石磷、砺石、夹砂陶片和其他少量的打制石器。经考证此处为新石器时期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儒林桥
儒林桥位于原府文庙(今中山公园)内,亦称“状元桥”。为府文庙附属建筑,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桥为拱形,跨度为3.4米,以方块青石砌成。桥面长6.2米,宽2.9米,桥下有池形似半月,称“半月池”。桥面两侧及池边均有石雕栏杆,工艺精致,原桥面栏杆已遭损坏,今栏杆为后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8、二塘古墓群
二塘古墓群位于二塘镇周塘村岩头岭、铜锣道及二塘锰矿区一带,可见封土堆120座,其墓多为石室墓,券顶有甬道、中室和后室。1957年文物普查时,从被破坏的两座墓葬中发现有青瓷残片及方格印纹陶片。1974年在该地出土唐代青釉贴花壶一个,经自治区文物考证,认定为晋~唐时期墓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9、马田古墓群
马田古墓群位于青龙乡马田村南、北面。墓群分布在婆山村碓、丫山、新塘面、东青坪、大刀山、四鬼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南、北面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可见封土堆80余座。1983年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收集到的随葬物有青铜镜、陶屋、陶罐等,经考证,初定为东汉墓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七堆古墓群
七堆古墓群位于二塘镇马家村公所七堆自然村东南面的岭坡上,可见封土堆7座,七堆自然村据此得名。古墓群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墓高者2米,直径4米。此墓群未经发掘,也未见有明显断代实物依据,因其位置接近二塘古墓群,故暂定为晋、唐时期古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