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41、钱塘江大桥
导游:建议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站在并不宽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看点:本区游览,以“登六和古塔,观钱江大潮,赏宋城风光,游未来世界”为基点,辐射“溯钱江之源,观海宁大潮”为层面,适宜在秋高气爽,农历八月-潮来临之际游赏为最佳。介绍:西湖,雷峰塔还有钱塘江大桥是许多中国普通百姓对杭州的最初印象。这座由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亲自设计的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始建为1937年,历经坎坷。它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钢梁双层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全长1453米,其中江上正桥1072米,北岸引桥288米,南岸引桥93米。小贴士: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观钱塘江大潮。餐饮/住宿/购物:在钱塘江大桥靠近杭州这头有很多风味馆,可以吃到特色海鲜、风味小吃和农家菜。其中三桥下面就有个钱江酒楼。交通:乘514、504、522、308、53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旧址
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浙江省高等法院成立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浙江省杭县地方法院成立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后,其前身分别为设立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浙江高等审判厅及高等检察厅、杭州地方审判厅及地方检察厅。上述司法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同在法院路(清旧名臬司前)办公,即现在延安路和庆春路交叉口的西北侧。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侵占杭州,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随政府迁移后方,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迁回杭州,办公地点仍在法院路原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杭县地方法院改称为杭州地方法院。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州地方法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此后,人民政府建立起人民民主-的政法机构。19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
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山沟沟景区下余村茅塘自然村。为一徽式建筑,现为民居。曾作为新四军随军被服厂。该民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盛家,外为高墙头,小青瓦,内有两层皆为木制结构,镂空木窗、梁木雕有凤凰扑牡丹的图案,上层为小0。墙门外朝东砖墙上有抗日标语。1945年,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军主力南下,并成立苏浙军区,下辖三个纵队。当-顽固派调集部队三次向第一、三纵队进攻,新四军-还击,取得了三次浙西反顽自卫战的胜利。当第二次反击战胜利后,新四军一纵队在余杭区西部山区整训,于太平乡茅塘村设立随军被服厂,厂址在当时的盛水福和盛阿毛家。当时有04台缝纫机,60余人夜以继日地紧张生产,制成一批军装、军帽、绑带、皮带,还有棉衣、棉裤,送给全队使用。抗日标语墙山沟沟景区下余村茅塘自然村。在盛云义、盛阿生家墙门外朝东砖墙上,墙上仍留有当时的宣传画。画离地3米、高1.3米、宽2.7米,因后来用水泥刷过墙,画面已模糊不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4、建德玉泉寺
梅城镇乌龙山上南麓的玉泉寺(俗称石佛坳),寺旁有泉,冬夏不竭,而得名。古寺掩映在松林之中,环境清幽。站在寺门南望,但见山峦起伏,像是莲花开瓣,南北双塔高耸其间,犹如亭亭玉立之莲蓬。庙内有一奇石,人称之为息石,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49年前后),净宗五祖少康大师在此建道场,并将边上的一块谓“息石”的岩石雕凿成一尊“阿弥陀佛”石像,此石据说不是产自乌龙山上的,它与周围山上的岩石色泽不一样,凡人烧香拜佛后,常有到石边靠靠、贴贴,说是能祛病消灾的。“息石”是玉泉寺镇寺之宝。由于少康大师不遗余力地弘扬净土佛法,使其迅速传播,名师辈出,直至如今风行海内外;净宗由洛阳南传入浙,然后传往日本,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玉泉寺,建德乃至浙西地区最主要的寺庙之一,原称善导和尚净土道场。曾拥有宇舍二百多间,还建有玉泉亭,性乐堂、曲水亭等。而后,各朝代几经毁建,至1942年,日本侵略军用大炮击毁大殿。“0”中,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5、杭州碑林
杭州碑林位于劳动路65号杭州孔庙内。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正前分筑戟门、泮池和棂星门,左右两边即碑亭与碑廊。碑林汇萃了唐至清末共五百多方石碑,内容包括了帝王御笔,地方史料、名家法帖、人物刻像、水利图刻和儒学、宗教、墓志等,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原是杭州孔庙旧址。碑林内共有碑、帖、墓志等500多件,荟萃了自五代到清代的五朝名家手迹的石刻。数量最多的是南宋太学石经,现残存86块。杭州孔庙(碑林)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始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此后府学除焚毁重建或规模增扩外,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办学府。建筑格局规整大气,风格的古朴典雅。其内收藏着唐至清代各类碑刻500多石,有帝王御笔、地方史料、名家法帖、人物画像、天文星图、水利图刻等,其中以宋高宗的《南宋石经》、贯休的《十六罗汉像刻石》、李公鳞的《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刻石》以及五代的《五代石刻星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6、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郊坛下窑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1985年10月到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冬,因建设南宋官窑博物馆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400余平方米,共发现窑炉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其中作坊遗址包括房基三座、练泥池一个、辘轳坑两个、釉料缸两个、堆料坑一个,素烧炉一座,以及素烧坯堆、排水沟、道路等遗迹。出土瓷片三万余片,窑具数千件。老虎洞窑遗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墙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坛下窑遗址约2.5公里。窑址发现于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调查,发现两座窑炉和作坊遗址。1998年、1999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2300平方米,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7、玉架山遗址
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遗址首次发现的由六个环壕组成的完整的聚落,第一次揭示出了良渚文化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六个环壕应该代表了六个相关的氏族。而且从6个环壕的面积大小、分布位置和墓葬等级等方面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地位。玉架山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等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视野,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位于浙江省余杭经济开发区,西距良渚古城20余公里,南面是首次发现良渚文化水稻田的茅山遗址,西南面是发现高等级贵族墓葬的横山遗址。2008年10月—2012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联合对玉架山遗址进行了钻探和发掘,发现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1.8万平方米。经过3年多的勘探、发掘和研究,确认玉架山遗址由6个相邻的环壕组成,包含人工堆筑的土台、居住址、广场、墓地等新石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8、杭州阮公祠
杭州阮公祠位于吴山元宝心60号,祀清浙江巡抚阮元。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书法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任浙江学政、巡抚多年。其间疏浚西湖,修筑海塘,创办书院,颇有政绩。编有《十三经注疏》、《两浙金石志》等。该祠现存建筑为光绪五年(1879)由重阳庵改建而成,占地320平方米。面阔五间,硬山造,坐西朝东,通面宽20米,进深11米,六架前檐廊式砖木结构。2007年阮公祠重修。今重修后的阮公祠,长长的石阶直达门前,颇具气势。整个建筑由两侧厢房、大殿及跨院偏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硬山造,坐西朝东,敞亮通透。大殿布置成中堂形式,中立巨幅阮元线刻像,前置几案等。两侧壁间以四幅仿古绢画描写阮元在浙杭的主要事迹。并悬有阮元书法作品。另以展柜的形式,陈列阮元的年谱、书法作品,以及各种版本的阮元的主要著作。整个大殿给人以清静、高雅、简洁的印象。保护范围: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1963年3月11日位于西湖区风篁岭下南天竺,龙井路旁。该墓群坐西北朝东南,墓地选址在原演福寺遗址上。烈士墓包括徐锡麟暨陈伯平、马宗汉墓;陶成章暨杨哲商、沈由智墓;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墓。1981年9月、10月三组墓分别从孤山等地迁建于今址。墓体均用条石及板石构筑。墓碑均用太湖石阴刻。墓台用石板铺设。1991年,在墓区内新塑辛亥革命烈士雕像一组,并新建辛亥革命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萧山隆兴寺
萧山市隆兴寺座落在西山北麓,与净土寺相邻。晋将军隆吉所建,故称隆兴。后改名接待院,南宋干道五年(1169)复称隆兴寺。以后数度毁建。清同治初年,建观音殿、库房;光绪七年(1881)建禅堂,八年建眠云堂,十年又建大殿、山门、斋堂,十七年建藏经阁。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隆兴寺藏经阁。后僧连溪赴京求得经籍归藏此阁。今阁毁,经佚。隆兴寺至民国时期,已相当的规模,沿着中轴线依山递升而上的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斋堂、报本堂、藏经阁等,其气势委实壮观。山门内有池,积水不涸;方丈室左为报本堂,报本堂后崖壁间雕石为龙首,水自龙嘴流出,终年滴沥,下凿方形石池承之。后年久失修,寺宇多处坍塌。建国后改设粮仓,1955年拆大殿,遗迹尚存。各朝诗人,亦留诗后人:诗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689—740)曾到此一游,作《登隆兴寺阁》诗一首:“闻道乘风出,披轩远目开;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兹群何填委,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北山路近代建筑群
北山路近代建筑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近代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北山路近代建筑建筑群含新新饭店中、西楼,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静逸别墅。新新饭店有两幢历史建筑,中楼是原新新饭店,为杭州最早的新式饭店之一,西楼为南浔富商别墅,称“孤云草舍”。两幢建筑都受当时商业建筑中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影响,气派不凡,装饰华丽,是杭州较重要的近代建筑。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是现存唯一的1929年西博会专业场馆。该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内部为木桁架体系,正立面模仿西方古典建筑,横向分五段,纵向分三段,但仅仅是立面形式而已。该建筑是我省近代保留下来的极少数大跨度公共建筑,其结构体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是研究近代杭州经济、会展业发展、公共建筑变革的最佳实物案例。静逸别墅原为张人杰的旧居。张人杰(1877-1950),又名增澄,字静江,别署饮光,浙江湖州南浔人,曾被孙中山誉为“民国奇人”。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2、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46年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为纪念墓坊,原坊北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抗战阵亡将士墓园。建国后因城市建设,墓园被毁。牌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一”字形,三间四柱三楼,枋柱上承龙凤枋。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气壮河山”,檐下用斗拱,上承庑殿顶。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暮帐青”,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俞济时题“华表按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门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和竺鸣涛、宣铁吾题联。此坊为纪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而建。1932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激起驻上海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的英勇抵抗。次日,驻浙江的第5军第88师驰援上海,在与日军激战中,88师阵亡将士1091名,伤1698人。1946年民国浙江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3、龚自珍纪念馆
龚自珍纪念馆位于杭州城东马坡巷6号小采园内,占地六百多平方米,1990年开馆。龚自珍,名巩柞,字瑟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龚自珍纪念馆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为清代桐乡人汪维所建“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出生于马坡(婆)巷。龚自珍(1792-1841),道光九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学务博览,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革图强,“以朝章国政世情民隐为质干”,“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著有《定庵文集》,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龚自珍虽自11岁随父亲去京,久居在外,归杭次数不多,但对家乡眷恋之情在诗中时有流露,“从此与谁谈古外,马婆巷外立斜阳”。1988-1989年,小米园整修后作为龚自珍纪念馆。馆占地约0.7公顷,建筑面积498平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城隍阁
城隍阁位于吴山天风景区,连地下共七层的仿古楼阁式建筑高41.6米,炫煌富丽,融合元、明殿宇建筑风格,大处着眼,细处勾勒,兼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城隍阁为七层仿古建筑,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它高41.6米,建筑面积3789平方米,城隍阁主顶顶端为葫芦状宝瓶造型;四个副顶顶端设凤凰造型,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又如仙山琼阁倚天耸立,令人神往。它的洞门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块石状垒筑的坚实基坐,象征着古老的杭州城墙所蕴涵的悠久历史。二楼“城隍阁”这块匾额是由中国知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书写的,两旁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据说是明代徐渭所书写的。三楼“湖山信美”这块匾额是由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老师顾毓琇老先生所写的,四楼的这块匾额是篆体书写的“风华竟茂”由陕西书协主席刘自犊所书写的。整个城隍阁,一楼和二楼主要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的杭州地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杭州天主教堂
杭州市天主教堂,坐落于杭州市,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在李之藻家和杨廷筠家设堂。明天启七年(1627)秋,杨廷筠又捐献大批资金在观巷(观桥西,今中山北路415号天主教所在地)建造杭州天主教第一座圣堂。正殿顶部呈环弧形,堂内明朗,色彩鲜丽,光辉夺目。设有3座祭台,正祭台供救世主像,两侧祭台分别供伯多禄和保禄两像。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在李之藻家和杨廷筠家设堂。明天启七年(1627)秋,杨廷筠又捐献大批资金在观巷(观桥西,今中山北路415号天主教所在地)建造杭州天主教第一座圣堂。后阳玛诺曾在西湖边钱塘门建堂。清顺治十六年(1659),意大利耶稣会卫匡国神父,从罗马返杭,得到浙江巡抚佟国器等支持和资助,将杨廷筠旧居附近(该堂原址)一片大园地拨给教会,开始另建新堂。十八年(1661),内部启用。圣堂系罗马圆顶式,由正殿和左右侧殿构成,4行木柱,靠边2行木柱砌在砖墙内。正殿顶部呈环弧形,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于谦墓
于谦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麓。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杭州)人。曾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升兵部尚书,拥立景帝,抗击瓦剌南侵,捍卫京师。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复位后被害,次年(1458年)归落于杭州三台山。明成化二年(1466),于谦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1966年,于谦墓区被毁。1982年,重建于谦墓,将原七座坟茔改为一座,墓高2米,青砖环砌,重刻墓碑,-“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墓前设祭桌、香炉。1998年,在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整治墓区环境,修复于谦祠,建成于谦景区。原墓坐西朝东,呈马蹄形,有七座坟,墓侧建旌功祠,又名于谦祠,南北宽23米,进深30米,墓道长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临安城遗址
临安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部凤凰山,建于南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平面呈方形,总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围墙、门址等组成。有三座城门,城内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主要宫殿区现均被深埋在距离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当完好。现皇城遗址为省军区后勤部仓库、市气象局和居民住宅所覆盖,尚存的北宫城墙长一百多米,东宫城墙长五百米。在大内中心部位还发现有很大的夯土台基,遗址周围尚存许多五代至元代的遗迹和遗物。临安城遗址对于研究南宋政治、经济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发展和变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皇城在布局上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河。南宋的杭州,皇宫在南、民居、市集在北——由朝天门(现在鼓楼位置)向南,包括太庙与三省六部在内的一系列中央机构,以御道(严官巷一带)为轴线,自北向南分布于吴山、紫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8、钱鏐墓
墓在临安县太庙山南侧,上为圆形封土堆,高约900厘米,直径约5000厘米。清《临安县志》“艺文”云:墓基左右有龙虎两条回抱。立华表一对,石羊、石马、石虎俱在,石翁仲两对,石将军一对。墓前立墓碑,题“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三十字。又于东会锦门口,立一方碑题“钱武肃王故里”。《杭州府志》载,墓陵内两顷四十亩。四至皆详载可考。1966年前,石人、石兽、华表犹在。“文革”初期被毁,仅存断裂墓碑。1982年,在天目路重树“钱武肃王故里”石碑,由沙盂海题。1956年,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钱鏐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9、于谦故居
于谦故居位于杭州南宋御街-清河坊景区,河坊街祠堂巷北端尽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祠堂巷42号,距离西湖仅一公里。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于谦案昭雪,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现故居已照原貌修缮一新,陈列于谦生平事迹,尚留旗杆石、造像碑等遗物。故居免费向公众开放。故居一进有井一口,一面靠墙,三面由石栏杆围住。当年于谦在这里汲水,井圈内壁绳痕还在。井边有一间十余平方米的起居室,于谦在这里起居,在井边洗漱后开始一天的晨读。主建筑“忠肃堂”,原是故居的厅堂,陈设简单,一眼望得到底,一如于谦清白的一生。“忠肃堂”门廊的一副对联:“吟石灰、赞石灰,一生清白胜石灰;重社稷、保社稷,百代罄击意社稷”。忠肃堂后面是个小园,一池方塘,两个小亭,静穆得仿佛能听到池中的天光云影。一碑、一井、一室、一堂、一池、两小亭,一眼尽收。于谦故居占地不大,进门影壁上刻着名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
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1961年4月15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西湖区南屏山荔枝峰下。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宁波市)人。南明兵部尚书,奉鲁王监国,据守浙东山地和东南沿海一带,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南田悬岙岛(今象山县)被捕,同年九月初七遇害于杭州弼教坊,遗体收于今址。墓建成后屡经修缮,于1966年底毁,1983年按1920年重修时旧貌修复。墓坐南朝北,三墓成品字形布列,张煌言墓居中,西侧为参军罗子木墓,东侧为侍童杨冠玉及舟子墓。三墓皆圆形拱顶,墓壁清水砖砌,上封土植草。张氏墓直径5.20米,高2.45米,前立“皇清赐谥忠烈明兵部尚书苍水张公之墓”碑一方。罗氏墓直径3.07米,高0.92米,前竖“故明参军溧阳罗子木墓”碑一方。杨氏及舟子墓直径3米,高0.97米,前立“故明张公侍者杨冠玉及舟子墓”碑一方。前有神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