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市旅游
武汉市文物古迹介绍
武汉樊哙墓
武汉樊哙墓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山,时代为汉建,明迁建。1983年,武汉樊哙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咀墓群
红山咀墓群位于新洲区三店街华岳村和麻界湾,时代为东周、汉。2011年,红山咀墓群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邾城汉墓群
邾城汉墓群位于新洲区邾城街10个行政村境内,时代为汉代。2011年,邾城汉墓群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湾窑址
杨家湾窑址位于新洲区辛冲镇杨铺村杨家湾,时代为明代。2011年,杨家湾窑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华商总会旧址
汉口华商总会旧址位于江岸区江汉二路157号。2011年,汉口华商总会旧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楼寨遗址
城楼寨遗址位于新洲区旧街街姚家河村,时代为明、清。2011年,城楼寨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庙
圣庙位于黄陂区前川街前川大道216号,时代为明清。2011年,圣庙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洋行旧址
保安洋行旧址位于江岸区青岛路8号。由英国设计公司景明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建筑,高五层。立面取消了古典柱式,却仍表现出三段式构图特征。主入口为拱券大门,门框凸凹雕花。门楣以上,托起自二层开始、直上五楼的半圆形转角楼体,三个高大拱券,极为壮观。再往上,是顶层塔楼,以密集的石柱形成三个柱廊,更添奢华。楼房从这个中垂线向两边伸开,上下五层全部是外廊设计,却又各有变化。最下二层为厚重的方墩状柱廊;三四层为高大的多立克式柱廊;再往上,似是三四层的延伸,使这段柱式结构更加高耸畅达;上面是方型窗围起的顶层。整栋建筑的结构及其装饰,带着变体的巴洛克格调。英文“保险”(in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帮一巷石板路
药帮一巷石板路硚口区新安街建于1739年前后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崇祯年间,河南怀庆府的一些药农带着药材来汉销售,在保寿桥一带的小巷住下,就地出售中药材。久而久之形成“帮口”,人称“怀帮”。这是汉口最早的药帮,这条无名小巷因此得名“药帮巷”。除了“怀帮”,还有“汉帮”、“浙帮”等,清末汉口有药材行28家,年贸易额白银三百余万两。药帮巷侧有药王庙旧址,系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怀庆府在汉口的药材商集资兴建,初名“怀庆会馆”,当时北至长堤街,南至新安街,东至药帮大巷,西至杜家巷,规模不小。现“药帮大巷”已更名为“药帮一巷”。全长百余米,青石板有460多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江书店旧址
长江书店旧址1926年底设立,地址先在汉口“血花世界”(今民众乐园)下首,1927年5月1日迁汉口中山路六渡桥口(今中山大道831号)。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0在武汉公开设的一家书店,主要经销马克思、列宁著作和进步书籍,中国0中央的刊物《向导》、共青团中央的刊物《中国青年》、0湖北省委的《群众周刊》等革命刊物也由该店发行。1927年7月20日遭封闭。旧址是一幢砖混结构四层楼房,坐西朝东,每层结构相同,均有宽敞通间。当年一楼为营业部,二楼是编辑室,三楼为印刷间,四楼是维修间。现为初开堂中药店,外貌保持原样。交通:市内搭乘608、7路、533、805等公交到江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子湖体育中心
塔子湖体育中心位于江岸区后湖乡,是2007年全国第六届城运会的比赛场地之一,是全市最大的全民体育健身公园。其总占地面积745亩,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大楼(框架四层结构,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6个体育项目赛场、5个热身训练场、10000平方米的管理中心大楼,7000平方米的射击训练馆,约40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区等设施,总投资6.3亿元。中心管理指挥大楼(框架六层,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辅助用房5000平方米;另建设比赛场地,包括垒球场2片、曲棍球场2片、网球场17片、射箭场1片、飞碟场1片。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潇湘路公交信息:乘坐568路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妙观
古老的汉阳,名胜古迹遍布。在这众多的胜迹之中,有一处“曲径通幽”之地,便是格局独具匠心的元妙观。明都御史吴廷用曾游此观作诗云:玄妙仙宫汉水边,参差台阁翠微连。濒临北斗腾丹气,下瞰南溟霭碧烟。缥缈凤麟环太乙,森严龙虎秘真铨。长生欲访安期决,云散瑶空月满川。元妙观创建以来的一千多年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始建时在汉阳县治东边,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当地官府委托中妙真人叶靖庵重新修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初年,赵廷兰任县令时,该观移至城西。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楚昭王有疾”,官府“大修境内名地”。此间,元妙观在荆州江陵副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伯龙墓
熊伯龙墓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九如桥村,清代墓葬。墓冢坐北朝南,圆形,封土堆高3米;墓碑高1.5米,宽0.65米,立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碑文为“皇清诰授中大夫谥学士前乙丑科榜眼熊公钟陵之墓”;外有墓园。熊伯龙(1616~1669),武汉蔡甸人,清代著名无神论者,顺治六年(1649)榜眼,历任国史院编修、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著有《谷诒堂全集》、《无何集》等。初葬于沌口薛丰堡龙窝掌,乾隆年间迁葬于现址。该墓保存较好,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路天主教堂
1866年,意大利传教士明仁笃主教从英租界工部局购地皮6044平方米,委托另一意大利教士余作宾修建教堂。教堂于1874年动工,1876年落成。耗资12万法朗。取名圣若瑟堂。教堂面积1186平方米。教堂内,大节日可容千人以上。20世纪初,天主教鄂东教区活动中心由武昌移至汉口。1923年划分教区时,该堂成为汉口主教座堂。1944年12月10日,美军轰炸武汉时,教堂和主教府被炸毁一部分,1948年修复。1956年再次维修。“文革”中该堂-闭。1980年4月重新开堂。现为武汉市天主教会教务活动中心。教堂内现在主教1人,神父2人,修女2人,信徒600余人。平日每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森墓
张森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卓刀泉。张森(1887—1928),辛亥革命时期参加革命,是北伐军著名将领,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也是北伐战争中去世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第四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汉俊墓
李汉俊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伏虎山西坡。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3年自行-。1927年12月被桂系军阀杀害于汉口。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墓坐东朝西,为长方形,前有子女立的墓碑,四周砌有高约1米的围墙,占地60平方米。(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友谅墓
陈友谅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南麓。陈友谅(1319-1363),湖北沔阳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自称汉王,至正二十年(1360年)杀徐寿辉称“大汉皇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与朱元璋作战身亡,还尸武昌,葬于黄鹄山(蛇山)南麓。现存墓冢为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1981年维修。墓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墓冢为圆角长方形,高2米,砖砌墓墙。(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人桥遗址
老人桥遗址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周家湾东北100米,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9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锛、铲和陶片。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弦纹,器形有鼎、杯、盆等,属石家河文化。(第二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台山古墓群
鲁台山古墓群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鲁台镇鲁台村南,周代墓群。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7、1978年发掘35座墓葬。西周墓5座,面积约3-18平方米,为竖穴土坑墓,有单椁单棺和单棺两种形制;东周墓30座,面积4平方米左右,均为竖穴土坑墓。西周墓出土铜器有圆鼎、方鼎、簋、爵、觯、锛、尊、铃、戈、镞、镜等;陶器有簋、罐、爵、鬲、碗、缸等;原始瓷器有豆;玉器有瑗、戈、串珠、璇、玑、蚕蛹、乌、鱼等。东周墓出土铜器有剑、戈、镞、带钩等;陶器有鼎、鬲、壶、罐、敦、豆、钫等。(第二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分卫湾遗址
中分卫湾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镇中分卫湾村北,商代遗址。面积约5·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左右。采集有月牙形玉铲、玉璧、玉戈、铜戈及陶片。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砂灰褐陶次之,有少量泥质灰陶和印纹硬陶;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弦纹、按窝纹;器形有鬲、罐、豆等。(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