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鼓楼区旅游
鼓楼区文物古迹介绍
1、金陵大学旧址
金陵大学旧址位于汉口路22号。1910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汇文书院、宏育书院两所教会学校合并,成立金陵大学堂(又称金陵大学)。不久后,美国教会募集资金在鼓楼西南坡购地2340亩,兴建新的校舍。至1926年,学校已形成一定的规模。1951年,学校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南京大学,成立新的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旧址建筑群包括:南京大学东大楼、东南大楼、北大楼、西大楼、小礼堂、小礼拜堂、图书馆(现为博物馆)、四座宿舍楼(甲乙、丙丁、戊己跟庚、辛壬楼),共11幢楼,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些建筑物一律都是青砖墙面.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建筑造型严谨对称,进深较大,窗户较小.显得封闭稳重,体现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的特征。金陵大学以中国北方官式建筑风格为基调,主要建筑沿南北向的一条主轴线布置,在建筑物之间安排几何规则式的绿地、广场。南京大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江南水师学堂遗迹
江南水师学堂遗迹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江南水师学堂遗迹1890年南京市中山北路江南水师学堂又称南洋水师学堂、江宁水师学堂。光绪十六年(1890年)11月16日开设,校址在南京下关仪凤门内,占地45亩。主要为南洋水师输送人才。学堂设总办一人;提调、监督、文案等职员十余人;中外籍教习十余人;附属工厂工人及乐队、杂役等60余人。学堂制度参照天津水师学堂,分驾驶、管轮两科,每科又分头、二、三班,每班派一教员专课。课程分堂课、船课。学生入学后进入三班,专门学习英语等基础知识,升入头班后方才教习专业知识,包括天文、海道、御风、布阵、修造、汽机、演放-等。学生还必须学习《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读史兵略》等中国传统军事名著,以积累军事战略思想。学校有六员汉文教习,定期给学生上课。江南水师学堂较福州船政、天津水师学堂为后起,但办理颇积极,毕业生或送往日本留学,或往英国军舰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民国公使馆建筑群
民国公使馆建筑群鼓楼区的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民国政要名人公馆区,这里曾是民国政府上层人士的集居场所,同时也是南京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具有民国时期特色的高档住宅区。该区总占地面积约378000平方米,道路总长6400米,拥有名人公馆225处。这里曾经住居着汪精卫、蒋纬国、陈布雷、于右任、陈诚、汤恩伯、顾祝同、阎锡山、马歇尔等众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曾经主人的一言一行,无不牵动着国人的神经,至今仍被演绎着说不完的传奇故事;这里的一座座豪华建筑,就像一部部无言的书、有形的画、哲理的诗,透逸出时代兴替与变革的脉络,幻影着百年风云际会的痕迹。这些成片的西式建筑,吸纳了世界各国建筑艺术之精华,可谓是近现代万国建筑博览馆,不愧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瑰宝。颐和路街区分为12个地块,目前鼓楼区正对颐和路第12地块进行精致化、示范性的保护和开发,将其打造成为南京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南京美国大使馆旧址
南京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南京西康路33号(原西康路18号),现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大使馆于1946年4月由重庆迁来南京。由于美国在国共对立双方中充当调停人的角色,因而美国大使馆也就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1936年9月,美国政府任命詹森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抗战前的美国大使馆设在上海路82号,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大使,接替詹森。大使馆馆址迁到西康路,原上海路馆舍改为新闻处。西康路美国大使馆馆舍由三幢造型相同、规模相等的西式楼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构成,依山坡地势而建。建于1946年,三幢馆舍为公寓式建筑,砖石结构,高二层,另有地下室一层,每幢楼房建筑面积936平方米。正立面中部为门廊、阳台,四面坡屋顶,屋脊两侧及后部竖有用来取暖的壁炉烟囱。房屋平面呈凹字形,底层正面和侧面为起居通廊,中部为客厅和办公室,后部为厨房、餐厅,卧室、盥洗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南京天妃宫
南京天妃宫南京天妃宫位于南京下关区狮子山麓,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从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的八年里南京天妃宫在战乱中屡遭毁坏。新建成的南京天妃宫位于南京下关区狮子山西南麓,护城河以东,占地约一万七千平方米,整个建筑群采用明代官式建筑的形制和风格,主要由东西两轴线建筑院落组成,西轴线为两进院落形式,主要设有天妃宫大殿及两侧配殿;东轴线为单进院落,主要设有观音殿、碑亭和两侧配殿。建成后的天妃宫恢复了明代天妃宫的主要建筑,成为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祈福之地。据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利而归后,为感谢天妃保佑海上平安,奏请皇帝加封妈祖。明成祖宣敕建造“龙江天妃宫”,并亲撰天妃宫之碑文,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照应弘仁普济天妃”,同时正式将天妃庙赐额为:“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南京天妃宫建成后,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妈祖庙。郑和在以后的六次下西洋出航前及归来后,都要专程来此祭祀妈祖。南京天妃宫在历史
6、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
原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座落于南京市中山北路303号、305号,东面为南京市主干道中山北路,南面是察哈尔路,西面和北面为虎踞北路。国民政府交通部于1927年(民国16年)5月成立,隶属于国民政府,暂设于慈悲社。实行五院制后,交通部隶属于行政院。其职权为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全国国有铁路、公路、电信、邮政、航空以及民营交通事业。1928年,由上海协隆洋行(A.J.Yaron,Architects)的俄国建筑师耶朗设计了新楼,1930年开工,但是由于1931年洪水和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影响,建造工程受阻。1932年,朱家骅接任交通部长,为改善办公条件,在中山北路以建筑邮电部大厦的名义,兴建交通部大楼。大楼面朝东北,建筑平面为“日”字形,主楼与两翼附楼之间各设计了一个天井。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三层,屋顶设计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的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颇为富丽堂皇。庭院布置了园林绿化(院落占地达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何应钦公馆旧址
何应钦公馆始建于1934年,著名建筑师沈鹤甫设计,辛峰记营造厂承建,西式风格别墅。1937年12月毁于战火。1945年秋,何应钦回南京后在原址又予重建,翌年3月竣工。重建后的何公馆坐北朝南,西班牙式风格,占地面积7782平方米,建筑面积2869平方米,计有二层楼房3幢,三层楼房1幢,四层楼房7幢,另有附属平房。现仅存1幢楼房,此楼坐北朝南,高三层,坡屋顶上铺蓝色琉璃筒瓦,拱形门窗,黄墙砖框,建筑面积869平方米,现该处为南京大学外宾接待处,房屋保护很好。何应钦(1889—1987)字敬之,贵州兴义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24年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参与组建国民党军队。1935年7月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使中国北方大片国土沦入日本之手。抗战后历任参谋总长、中国战区陆军司令、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等职。1941年与蒋介石策划皖南事变。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军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马林医院旧址
马林医院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17多万平方米,最高房屋12层,设门诊部和住院部。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加拿大籍传教士兼医生马林(1860~1947)来南京行医传教,他先后在鼓楼与城南花市大街(今三山街长乐路附近)设堂传教,附设诊所,免费为贫病患者治病,劝人信教。次年,美国基督教会决定为其集资建教会医院。国人景维行捐鼓楼南坡地作为院址。1892年,建成2层楼房1幢,称“基督医院”,这是南京第一座西式医院。因院长为马林,故俗称“马林医院”。1911年(宣统三年),美国基督教会所办金陵大学增设医科,医院成为医科的实习医院,1914年更名金陵大学鼓楼医院。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军管会接管了金大医院。1951年6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接办,更名南京市立人民鼓楼医院,录属南京市卫生局。马林医院旧址主要建筑至今尚存,1892年所建楼房坐北朝南,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南京孙科公馆
孙科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武夷路11号。南京孙科公馆由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建筑面积529平方米,使用面积335平方米。整个公馆为西洋风格,与铁道部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孙科公馆,在今中山陵8号。占地约40余亩,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于20世纪40年代末,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设计,孙科公馆住宅楼两层,用玻璃砖作墙面,客厅光线明亮而柔和;卧室屋顶有蓄水池,供隔热保温。前院设警卫室、车库、停车场等,东南是大面积的草坪和树丛,环境幽深宁静。现为招待所。与民国时期的西式官邸相比,孙科公馆的设计也颇有个性。从楼房的正面看,左右不对称,正门左两层右三层,正门上方是阳台。正门呈拱形,有三重门,最外面是雕花铁门,后面是两重木门。楼顶的瓦既不是通常的大平瓦,也不是传统的小青瓦,而是中西结合的红色筒瓦和板瓦,一仰一合。公馆的后面还有一个露天喷水池。这些在民国公馆中是绝少见的。外墙呈乳黄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华侨招待所旧址
原国民政府华侨招待所旧址位于中山北路81号。该建筑始由我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范文照设计,建于1930年,1933年竣工。系中国宫殿园林式传统古典风格建筑。其主建筑坐西朝东,楼高三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钢混结构,朱红方柱,雕漆画栋,飞檐翘角。民国年间,最初为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招待所,1947年后改为营业性质机构,是当时南京的接待外交人员的涉外宾馆之一,也是当时国民党政军商名流汇聚之场所。抗战胜利后,这里一度为国民党军队的先遣部队——前进指挥司令部所在地。南京解放后,刘伯承、宋任穷等中共高级领导人先后在此接待科学文化和工商界代表,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后来一度更名为江苏省招待所、省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现更名为江苏议事园(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下属单位)。2006年底,新落成的现代化主楼与20世纪30年代范文照先生设计的宫殿园林式民国建筑巧妙融合,典雅大气,相互衬托,颇为引人注目。2006年,该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陈裕光旧居
陈裕光旧居始建于1920年,由陈裕光的父亲陈列明所建,1941年以后归陈裕光所有。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解放后,该建筑曾为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曲钦岳等人所居。基本上保持着原有风貌,保存状况较好。1989年,陈裕光去世后,该建筑房产权归其子女所有。1995年7月12日,该房产捐赠爱德基金会所有。翌年,该建筑经过修整后,为爱德基金会使用。现保护状况较好。陈裕光,号景唐,1893年3月7日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宁波,随父迁家南京,1905年入南京汇文书院附中求学。1911年入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1922年夏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化学系主任,主讲有机化学,兼学校评议会主席,并主持编译柯威和史罗荪的《科学与世界改造》,他还曾两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期间与蔡元培、范源濂、马叙伦、陶行知等交流和切磋,使他在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的工作更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首都饭店旧址
首都饭店旧址位于中山北路178号。该建筑有2幢主要楼宇,分别为西楼、东楼。西楼建于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由华盖建筑事务所童寓设计,大华复记建筑公司和成记营造厂联合建造,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竣工,该建筑坐北朝南,钢混结构,西式风格,中间四层,两翼三层,十分壮观,建筑面积。东楼高五层,面积约(目前还没有资料明确认定此楼是民国建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有此楼的相片,但没有文字交待。此次调查时,据华江饭店旁的居民和华江饭店现负责人介绍,此楼也是民国建筑,是民国首都饭店的一部分)。两处建筑面积共计约。该处原为民国的首都饭店,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为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解放后,一度为南京军区第二招待所,1989年改名为华江饭店,现属南京军区装备部。该建筑位于繁华的南京市山西路广场的北侧,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民国时期最豪华的涉外宾馆之一,常作国民党要员及国外宾客的下榻之处。目前,两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原石头城小学南侧城墙转角南端旁的悬崖顶部,东汉年间因孙权在此山上建城,史称“石头城”,简称“石城”,意为石头山之城,自此石城又成为南京的代名词。由于地壳运动,石头城段挺直的悬崖峭壁屹立于长江岸边,远远望去,清凉山像一只卧伏的猛虎,鬼脸城段如高昂的虎头,诸葛亮谓之“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因风化水蚀,使原来平整的岩面变得凹凸不平,犹如一张面目狰狞恐怖的“鬼脸”。鬼脸之上是砖砌的城墙,因此被称为鬼脸城。石头城段保存着高20米,长1000米的明代城墙。该段城墙是明城墙中最为雄伟的段落,1988年1月3日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3年南京老城改造建设中,市区政府投资了1个多亿对该地区进行建设,一期工程总面积约75000平方米已经竣工,重现石头城雄伟的气魄,复建镜子塘,再现了“鬼脸照镜子”的景观,以石头城为龙头,集“山、水、城、林、石”为一体的“石城风貌区”初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南京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位于南京龙蟠里20、22号。魏源(1794——1857年)道光进士,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诗人,爱国名臣林则徐的挚友。其巨著《海国图志》最终由60卷扩充至100卷,充溢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对后来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曾产生过积极影响,成为我国不朽的文化遗产。魏源故居,原称“湖干草堂”,后改名“小卷阿”,取《大雅》的篇名“卷者曲也,阿者大也”。砖木结构,三进九间,魏源后半生居此著书立说,完成《海国图志》。魏源家族先后有80余人在这里住过。太平天国失败时,相传天王洪秀全的一位王妃熊氏逃难至魏宅,三年后引渡佛门,法名“觉义”,以魏宅的一半设庵堂,取名“普渡庵”,又俗称为“皇姑庵”。后魏氏家道逐渐衰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魏宅已拆毁殆尽,仅存两间瓦房,魏源亲题“小卷阿”石刻宅名在“文革”中也被砸毁。魏源的曾孙女魏韬于1992年去世后,因无子嗣,故居变成公房,现已辟为魏源故居,列为南京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傅抱石纪念馆(汉口西路傅抱石旧居)
傅抱石纪念馆傅抱石先生早年因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引荐,留学日本,进人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学习,1937年归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他一生孜孜不倦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俯瞰六朝,学习石涛、米芾、扬州八怪等名师画技,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抱石皴”山水技法,寥寥数笔,即可取得群峦竞秀、气象森蔚之效果,尤其是画瀑布、雨景,更是技高一筹,有“傅氏风雨下钟山”之美称。傅抱石故居主楼为依山而建的两层西式别墅,耸立于青松翠竹之间,环境幽雅,庭院中有傅抱石先生汉白玉半身雕像,主楼内已辟为陈列室,主要陈列傅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理论著作、画集、印谱、部分画稿。同时陈列傅先生生前画室(复原),室内的画案、青铜笔架、博古架等,壁上悬挂郭沫若和齐燕铭的匾额“南石斋”,以及傅先生没有画完的大幅山水画。傅抱石纪念馆现任馆长为傅二石,名誉馆长是傅抱石的夫人罗时慧。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南京拉贝故居
南京拉贝故居南京拉贝故居是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JohnH.D.Rabe)的故居。是为记念在“-”中救济大量中国难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其故居修缮后将于明年8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南京拉贝故居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是3层楼房构成的院落。据了解,2003年9月,时任德国总统的约翰内斯·劳在访问南京大学时得知拉贝的事迹,回国后亲自推动和促成拉贝故居修缮、改建计划。1931年~1938年,拉贝(1882~1950)曾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在-期间,他和其他国际友人在南京设立国际安全区,筹建25个难民收容所,救济20多万中国难民。当时,拉贝的住宅就是难民收容所,救济了600多名难民。拉贝故居现在已被重新修憩恢复了原来样貌,在车水马龙的广州路口,门牌号上写着小粉桥1号,拉贝故居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永久保存。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南京拉贝故居为全国重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7、原国民政府旧址
原国民政府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包括:原国民政府行政院、外交部、交通部、-、主席官邸、-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中央监察委员会、临时政府参议院、最高议院、最高法院等旧址,是近代建筑的精华。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的原国民政府外交部,由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采用钢混结构的现代平屋顶,外部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较早探索“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实例。位于中山东路的-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采用传统的重檐歇山大屋顶,绘以沥粉彩画,整座建筑富丽堂皇。作为历史见证的“原国民政府旧址”,记载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位于湖南路的临时政府参议院,原为清朝江苏省咨议局,辛亥革命时期,宣布起义的十多个省的代表聚集于此,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这里也被确定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2号类型:历史建筑游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赛珍珠旧居
赛珍珠旧居坐落在鼓楼区汉口路22号。该建筑始建于1912年(设计师及施工单位均不详),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总体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该楼坐西面东,砖木结构,地面二层,地下一层,四坡顶,青瓦,楼顶建有老虎窗,大门口建有雨蓬,以四根古典风格的圆形立柱支撑。是一幢具有典型西洋风格的小洋楼。1919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居住于此,在这里她写出了她的处女作《放逐》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等文学作品。1934年赛珍珠回美国定居,1972年10月逝世。1998年10月17日,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访问南京大学并接受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次日上午曾专门参观了赛珍珠故居,表达对这位以中国社会为作品主要内容的作家的怀念。2006年6月5日,赛珍珠旧居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金陵协和神学院
金陵协和神学院为内地基督教(新教)全国性神学院,院址在江苏南京,因南京故称金陵得名。神学院占地30市亩,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步入神学院大门,使人浸染于学院博大、庄重的氛围之中。沿着院内的主干道走来,抬眼便是集礼拜堂、教室、教师办公室于一体的教学楼。留下时光印痕的教学楼,见证了神学院50年来的荣光与坎坷。穿过行政楼,是配备多功能地下室的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内藏有中、外文书籍6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00多种,主要为圣经研究、神学研究、教会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资料。走出图书馆,便能看到一幢五层高的学生宿舍,楼内除了具备完善的生活设施,还配有学生--、祈祷室。图书馆内设普通阅览室(参考书和期刊)、电子阅览室(电子文档和互联网)、中外文书库,并在底层设有多功能厅,供学术报告和电化教学使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原国民政府司法部大门
原国民政府--旧址位于中山路251号。原国民政府--于1928年11月16日成立,是国民政府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部于1928年11月12日成立,负责管理全国司法行政事务。1935年,新址落成,--和司法行政部由薛家巷迁至该处办公。这里原是一幢南北走向的灰色大楼,为西式三层砖木混凝土结构,其中间为主楼,半球形拱顶上镶有自鸣钟1座,顶上竖有旗杆,两侧为辅楼,整幢大楼有房屋108间,楼前是两个对称的大花园。耸立于主楼门前的颇具古典欧式建筑风格的旧式门楼,坐西朝东,为三进门,中间小两旁大,顶部饰以图按花纹,8根硕大的希腊立柱使大门显得庄重典雅,威严挺拔、气势非凡。1949年4月23日夜,办公大楼起火,大多建筑被焚毁。唯有大门仍保持着原貌。2006年6月被列为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