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241、古观音禅寺(终南山观音禅寺)
观音禅寺座落在长安区终南山北麓沣峪口罗汉洞村,背靠凤凰山,东邻律宗祖庭丰德寺、净业寺及净土祖庭香积寺,南至观音山,西望三论宗祖庭草堂寺,不仅赅摄终南之神韵,同时拥有便利的交通,它距环山公路仅数百米,距西安三十公里。凤凰岭如同观音大士打坐-,两侧山峦左环右抱,犹如青龙白虎守护。当年唐太宗亲手栽种的一颗银杏树至今依然葱葱郁郁、枝繁叶茂,并向信众挥洒神奇的霓彩光华。这株有一千四百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已被国家列为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树下有神奇的唐贞观年间古清泉一眼,清澈甘洌,长年不竭,被誉为“观音神泉”。相传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观音寺,当时就颇具规模,占地约300亩,山门、大殿、钟鼓楼,云水寮一应俱全,远近香客络绎不绝。古寺,古树,古泉,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更有雅士作诗赞叹。一九九八年,隆兴尼师游方来此,见殿堂破败,圣迹寥落,遂不顾年迈四方募化,筹集善款,发心复修。一九九九年经当地政府批准恢复为正式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2、宝鸡金顶寺
金顶寺坐落于宝鸡市西关地区陵塬南麓新春村以北的高坡之上,雄居金台森林公园中心,高峻宏伟,气势磅礴,东毗金台观,西望长寿山,为市区北坡宗教胜景之一。其寺院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周围林水繁茂,环境清幽,居高临下可俯视宝鸡全城。盘山公路从寺后盘旋环绕径到寺前;游客亦可由山前小路拾阶而上,直达山门。寺院居高临下,红墙彩瓦,锦绣华丽,门前东西两侧耸立两座巨大白色佛塔,西日菩提宝塔,东名尊胜宝塔。金顶寺始建于唐,重修于明,自古即为宝鸡地区重要寺院之一,共拥有各式建筑近百间。“文革”中尽毁,仅存残垣断壁和五百岁古槐一株,后经多次修葺,渐成规模。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本愿法师重修大雄宝殿,天王殿各一座,僧舍十余间。后法师因病入寂。2001年明舒上师接任主持,请壤塘大藏寺寺主吉美多吉-为寺院赐名,为“金顶了义吉祥法林”。并准备将金顶寺建为时轮金刚实修道场。为此,寺院必须进行较大规模扩建。故明舒上师已于2001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3、蒲城县战国秦长城遗址
蒲城县战国秦长城遗址在蒲城县平路庙乡后阿坡村西南洛河北岸,有一段完整的长城遗址,在它陡峭、布满荆棘杂草的坡道上,在它墙体垮塌的缺口上,岁月流逝的印记清晰可见。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没人贴近它、理会它,甚至都叫不上它的名字。位于蒲城境内的这段长城遗址修筑于战国秦简公时期,北起蒲城县西头乡,向南经东陈庄、平路庙至钤饵乡,全长约50公里。当时秦国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而修筑长城,它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也是秦国数条长城中的重要长城,又称秦东长城。蒲城段长城遗址共发现两处:一处位于晋城村东北洛河右岸最高处的源头,遗迹为东西走向,长约400米,上夯下堑城墙遗址,基部利用自然地形;另一处位于晋城村北的一条冲沟的南侧,其夯层清晰、纯净。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绳纹瓦片、云纹瓦当、生活器皿陶片和陶水槽残体。残存城墙多为下垫上夯,以自然河沟为倚托,用自然河岸堑削为城。就地取材,利用原有的长梁地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4、化羊庙
化羊庙即东岳行祠,亦名化羊宫,又称天齐庙。位于户县东南庞光镇化羊峪口。传为元代建筑。明宣德元年(1426)至景泰二年(1451)、嘉靖十一年(1532)、隆庆二年(1568)、万历四十年(1612),及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宣统二年(1910)均曾重修。现存古建筑有:一、东岳献殿5间,二、金刚殿5间,三、戏楼3间、四、东岳殿山门3间,五、菩萨殿山门3间.存石碑3通(重修古迹东岳庙记、化羊峪补修东岳庙记、蒙汉文碑(移文化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羊庙相传创自宋代,明宣德元年(1426)至清宣统二年(1910)先后七次重修。原有庙宇130余间,是一处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建国时尚有房屋百余间,后陆续拆毁,现存东岳献殿为主要建筑,保留元代建筑风格。古朴的化羊庙山门,正中悬一匾,写着明代学者王九思对此处的赞辞:“吾户山水之胜兹地为最。”两旁木匾楹联是:“终南山下敕建宇庙尊东岳;扈阳谷中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5、汉元帝渭陵
汉渭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新庄村东南。西汉第八位皇帝汉元帝刘奭陵墓。1956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渭陵始建于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陵园近方形,南北四百一十米,东西四百米,四周有夯土筑成的垣墙,垣墙正中各置阙门,与陵冢底边正中相对。陵园四门距陵园正中的封土堆约为110米左右。陵冢位于陵园之中,呈覆斗形,冢底边长约115米,冢顶边长50米,高25米。今陵冢顶部已塌陷,面积约400平方米,深约2米。在渭陵北300米处,发现一建筑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遗址地面土层清晰,汉代残砖碎瓦比比皆是。建筑墙基、平铺方砖的居住面和路面遗迹犹存,并出土了一批玉雕和其他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建筑布局和出土文物推测,此遗址可能是渭陵寝殿或者是原庙建筑。渭陵西北380米处,有一座高13.5米的墓冢,四周有墙垣,每墙均于中央辟门,门外有双阙。从其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6、北广济街清真寺
西安北广济街清真寺位于莲湖区北广济街南端东侧83号,俗称小寺。相传创建于明代晚期(公元1600年前后),地处广济坊,临近化觉巷清真大寺俗称“清真小寺”坊民嬉称大寺的“哨门”。清乾隆33年(公元1769年)重新翻建了寺院主要建筑。北广济街清真寺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建筑布局未按中轴线对称布局,而依据地方方位来设置建筑物。其建筑群由礼拜殿、邦克楼、南北亭、沐浴室等组成。寺内主要建筑:礼拜大殿,殿高12米,宽13米,雄伟挺拔,系我国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古典建筑,由前檐卷棚、中殿、后窑殿三部分组成,其规模宏伟。殿前正面有木雕“冰叉梅”格子门12扇,两侧山墙及看墙砖雕、石雕刀清细宜,很有欣赏价值。大殿内12根巨大的红木圆柱订立,正中两根圆柱立粉涂描“海水朝阳及云花”格外靓丽。天棚藻井彩绘花纹,阿文都哇融为一体,更显庄严肃穆。大殿屋面琉璃瓦覆盖,异角飞檐、极为壮观。殿后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7、瓦窑堡会议旧址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瓦窑堡。从1935年12月到1936年7月,这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抗日战争前夕,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1935年12月下旬,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国际关系和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毛泽东在瓦窑堡城内河下河滩田家院窑洞中主持召开了0中央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政治局讨论了关于民族统一战线、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重大问题,并于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规定了中国0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任务,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瓦窑堡会议是中国0在继遵义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治路线转变的一个关键会议。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决议精神,在瓦窑堡城内天主堂召开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48、华县永庆寺
永庆寺又称永庆禅院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上安村南凤凰山(又名“凤龙山”、“凤居山”下)。据寺中明宣德八年(l433年)的《凤居山永庆禅院碑记》所载,该凤寺“始于汉室,隆唐世”。考之史传,永庆寺约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据当她传说,永庆寺的创建与汉武帝刘秀有关。刘秀曾被王莽军追捕,逃至凤凰山终于脱离险情。后其子汉明帝继位后建造了洛阳白马寺,是为中国兴建佛寺之始。汉明帝为感念凤凰山潜藏其父形迹使之得脱度难,遂诏命于此建“永庆禅院”一座。建成后,漠明帝常与文武百官来此敬香礼佛。永庆禅院自建寺以后,历代皆有高僧大德在此卓锡。三国曹魏时去西域求取佛经的第一位中土僧人朱士行,东晋时期来华的印度僧人姚秦三藏法师,以及唐朝玄奘法师、都曾到这里静居修持。唐贞观六年(632年),太宗李世民来此焚香参拜,寓居寺内。唐朝永庆禅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方圆四十里,僧众四百余人、为接纳各地信士的十方严林,极一时之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9、唐代宗李豫元陵
唐代宗李豫元陵李豫(公元727-779年),唐肃宗长子,母吴皇后。初封广平王,名为俶。被宦官拥立为帝,时年37岁,在位18年(公元762-779年),病死,葬元陵。年号广德、永泰、大历。唐代宗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公里的檀山,海拔851米。代宗李豫,肃宗长子,“安史之乱”之际跟随其父于兵马之间,至德二年(757年)-为天下兵马元帅,率边军20万与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豫。由于肃宗宠幸的张皇后,不是李豫的亲生母亲,而张皇后又无子,反而对李豫这个太子很不放心,千方百计地不让李豫继位皇帝。公元762年4月,肃宗病重,张皇后与其党羽密谋矫肃宗诏旨请李豫进宫,想把他杀掉,然后拥立肃宗次子、越王李系为太子。但事未成功,李豫被宦官拥立为皇帝。即位后,他针对当时藩镇割据已经形成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财政制度,惩治宦官,先后杀掉程元振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0、五陵原
五陵原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的。五陵原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阳原上,南临渭水,北接北山山系,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在先秦、秦汉和隋唐时期,一直发挥着强本弱枝的重要作用,并长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中心,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文地理区域,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诸如商鞅变法、秦朝建立、徙民五陵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斗争多发生在这里;诸如田千秋、马援、豆融等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人物亦多出自五陵。五陵原地区还出现了诸如董仲舒、孔安国、班固、司马相如等一大批著名文化人物,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贡献。这一时期遗留在五陵原地区的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亦星罗棋布、比比皆是,先后发现了诸如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望夷宫、六国宫殿等一大批名胜古迹,还先后发现了汉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1、府谷古长城遗址
府谷县的长城,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最初是魏国为了保障边境的安全曾在县境东部修筑长城。公元前355年,魏国在秦国的强大压力下割让上郡15县(即今陕北榆林一带)给秦国。于是秦国也在上郡沿边修筑长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迫使匈奴向北退却150多公里占领河套地区,并在黄河北岸把燕、赵、秦三国旧长城连接起来,陕北遂为内地,称为“新秦”。到了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突厥大举入境,发兵40万,突破了长城线,纵兵在上郡掠杀,于是隋王朝开始重新修筑陕北长城,先后5次用民工148万人,历时23年。这些魏长城、秦长城和隋长城,至今已很难寻找,只是在某些段落偶尔可以看到痕迹。府谷现有长城是明代所筑,当时称为“边墙”。据史籍记载,明成化年间,蒙古贵族首领毛里孩入境,延绥榆林大扰。成化十年(1474)闰六月,延绥巡抚余子俊奏准朝廷修筑边墙(即明长城),率领将士4万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2、八仙庵
八仙庵又称“八仙宫”,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内,原为唐代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现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仙庵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庵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八仙庵“敕建”二字,高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数次拨款整修。八仙庵现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山门外有清光绪二十年砖砌大牌坊两座,门外的影壁上刻有“万古长青”4个大字。山门两端,钟、鼓楼分立左右。第三进正殿门楣上悬有清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洞天云籍”匾额,大殿两侧是东西跨院,东院有吕祖殿和药王殿。每逢农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八仙庵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四方香客都会云集于此。八仙庵外有一条长100米左右的仿古街,开满了各式小店,主要经营各种香烛、宗教用品、工艺品、小商品、各种古玩物件等等。典故传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3、接引寺
接引寺始建于唐代贞观二十二年,位于横山县城东波罗镇,唐宣宗大中四年,一位印度僧人又将其改建,增辟石窟,塑造佛像,修建大殿,称为石佛寺。历宋、元、明、清不断修葺,形成一片建筑群落。期间香火鼎盛,艺术造型高超,可与龙门石窟媲美,康熙辛酉二十年,清圣祖玄烨皇帝御架亲征准噶尔,路经石佛寺,亲笔题书赐名“接引寺”悬于庙门,可惜在后来的-中被毁坏。随历史变迁导致香火一再受损,现在所见为后来恢复。接引寺依山而建,寺门就在省道的上方,门上匾额“接引寺”三字端庄秀致。拾阶而上进大门,穿过下层庭院,再登谒圣宫,直至石佛殿,石佛是接引寺最重要的的古迹,但因年长日久,风化严重,佛像只能依稀辨认,但面目失却了曾有的慈祥,倒有几分狰狞。据说石佛是天然形成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接引寺其余建筑均是改革开放后复建的,包括乐楼、禅楼、钟鼓楼,以及大雄宝殿、华严殿等,还有道家的祖师三皇等殿,寺院还在扩建,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弘,红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4、米脂常氏庄园
常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北12公里处的高庙山村,由三个大型窑洞宅院组成。即由主人常维新三子常均和四子常俊继承的中心宅院、长子常英继承的后山窑洞宅院及次子常耀五子常杰继承的东侧窑洞宅院。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常维兴仿刘家峁姜氏庄园兴工,后由四子常俊修毕。2007年6月公布为榆林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16日公布为陕西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氏庄园的中心宅院整体布局由下院和上院两套四合院组成,上下院建筑组团两侧对称筑有长排窑洞横向展开。大门前用块石帮畔,高3.4米,宽4米,长80米,左右两端设拱形洞门,沿坡而入。大门柱梁枋檩起架,五脊六兽硬山顶,青瓦覆顶勾头滴水,墀头水磨砖砌,鼓面浮雕“麒麟送子”,鼓帮双狮嬉戏。下院两旁建对称倒座厅房、耳房,两侧圆门内设碾磨院,东侧圆门内设驴棚马圈及厕所。登台阶经二门直低上院,正面一线坐北向南5孔石窑,穿廊虎抱,高门亮窗,正窑两侧配双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5、汉哀帝义陵
刘欣(前35—前1年),元帝庶孙,定陶王刘康之子,母丁姬。刘骜死后继位,时年29岁。在位7年(前7—前1年),病死,葬义陵。年号建平、元寿。汉哀帝义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南贺村东南,刘欣是元帝的庶孙,定陶共王和丁姬的儿子。因成帝无子,刘欣的祖母、元帝傅昭仪多方活动,力劝成帝让刘欣续嗣。于是在公元前8年,刘欣被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成帝就去世了,刘欣即位,他在位期间,为了缓和社会危机,曾以师丹为大司马,实行“限田、限奴婢”政策。规定诸王、列侯以至百姓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结果遭到了贵族们的激烈反对,只得不了了之。在政府重赋和地主兼并的压迫之下,百姓“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建平二年(公元前6年)又接受夏贺良“改元易号,可得廷年”的建议,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然而社会危机并未因此而缓和,哀帝也在农民的-声中死去,终年二十六岁,葬义陵。义陵陵园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6、下寺湾毛泽东旧居
下寺湾毛泽东旧居位于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下寺湾村。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保安县(今志丹县)吴起镇(今属吴起县),进入陕甘边苏区。10月30日,毛泽东与中央机关离开吴起镇,沿洛河南下,于11月2日到达甘泉县下寺湾村。毛泽东和彭德怀住在村民白荣德家的3孔石窑洞里,与陕甘边政府驻地相邻。11月3日,中共中央负责同志听取了中共陕甘晋省委负责人关于陕北红军和苏区工作的汇报。同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分析陕北的政治和军事形势,重点研究陕甘边苏区的所谓“肃反”和反“围剿”问题。当天,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张闻天任书记;恢复红一方面军建制,辖红一方面军各部和红15军团。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下寺湾会议后,主要领导人分两路行动:毛泽东、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57、中央军委二局旧址
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苏区亲手创建的。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正式合并,组建成为统一的中区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迁至安塞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在陕北战斗-了12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是《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大部分歌词。当年的毛泽东为什么那样指挥、那么用兵,那么来回的穿插于国*军防区,打的国*军丢盔卸甲。难道毛泽东真的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吗?长征结束后毛泽东说过这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8、报本寺塔
报本寺塔位于今武功镇武塔村,塔在寺内。据《长安志》记载,报本寺建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据发现塔下地宫所藏文物考证,报本寺塔建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六月以前。报本寺是以唐高祖李渊故宅改建而来,由释家住持、掌管。寺内建浮屠(即寺塔),因寺名“报本”,故取名“报本寺塔”。报本寺塔为楼阁式砖塔,七级八面,面阔4.7米,基地面积50余平方米,高39.66米,第一层高十余米,往上各层的阔面与高度逐级递减。每层上檐呈叠梁式,柱额上置砖雕转角,衬间排列斗拱。每层设三门,圆形券式洞门,真假相间,变化有序,塔身中空,施旋木梯可登临远眺。塔势雄伟,高耸云空。每逢春季,总会飞来一群胡燕嬉戏于塔顶周围,视为奇观,人称“胡燕朝塔”。明嘉靖34年12月20日(1556年1月23日),华县发生大地震波及本县,报本寺塔被震裂缝宽一尺有余、长数尺,后复原如初,人皆愕然,不知共由。198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9、唐文宗李昂章陵
唐文宗李昂章陵唐文宗章陵,1956年8月6日,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昂(809-840),是穆宗李恒的次子,敬宗李湛的异母弟。继敬宗为唐代第十五任皇帝,827年至840年在位。唐宪宗元和四年十月十日(809年11月20日),贞献皇后萧氏生于长安东内。穆宗长庆元年(821)封江王。宝历二年十二月八日(827年1月9日),敬宗遇害,宦官刘克明、苏佐明等伪造敬宗遗诏,胁迫绛王李悟(宪宗李纯第六子)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率禁军入宫杀死绛王,拥立18岁的江王李涵即位,改名李昂,拈民“大和”(《旧唐书.文宗本纪上》卷17上)。章陵位于陕西富平县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乡与齐村乡交界处的天乳山之阳。天乳山又名西岭山,海拔783米,孤耸而立于台塬上。章陵即修建于天乳山之阳,陵园封内22.5公里,下宫去陵1.5公里。1956年8月6日,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0、安康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安康城汉江北岸龙王山上,据清咸丰八年六月所立《阅查龙兴寺地界碑》记载:“龙兴寺,创自明天顺元年(1457年),天圣寺僧人洪湛结茅庵募化所建”。故又有天圣寺下院之说。明成化间,毁于农民军刘千斤,石和尚之乱。嘉靖间,里人冠刚、鲍礼施山林重建。于是始成郡中名山。清康熙《兴安州志·山川志》云:“东北三十里曰龙王山”山上有寺名隆兴(龙兴),是为一郡名胜。嘉庆二年,白莲教农民军在汉南活动,当地居民将庙前后树木砍伐,以便滚木擂石,山前山后树木净尽,遂以荒芜,清末至民国为道徒所占。1988年,释观慧升座金堂,树0幢,随机说法,四方云集,始中兴金堂,光复双溪,重建龙兴,后即住持龙王山,大兴土木,始具规模,而为汉滨大寺,与金堂寺、双溪寺、天圣寺成鼎足之势。主持观慧法师,历经千难万苦,在四众弟子和政府的努力下,建成合法的道场,占地3400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千手千眼观音殿、泰国玉石卧佛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