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文物古迹介绍
苍溪临江寺
临江寺位于县城西1公里处的嘉陵江西岸,因紧靠临江渡故名。唐广德元年(763)杜少陵送客至此渡并题《送客至苍溪放船归阆》一首。苍人为纪念诗圣此行为之建亭,并在亭东刻“放船台”三字。南宋诗人陆游北上南郑游此亭,题留“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句。明代在该亭左侧石崖上凿洞奉佛,明成化年间(1465-1487)四川督学吴智的《舟泊苍溪题》七律诗中有“居民依麓茅为舍,古寺栖岩石作床”句。清乾隆二十六年(1771)知县余大鹤修筑城垣在此取石,兼顾建寺。道光二十八年(1818)知县泽宽完成慈云阁和两侧石殿。同治十年(1871)知县蔡懋康再次扩建,在慈云阁两侧各增一洞,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索民居
嘉绒藏族最具典型的村落——西索民居,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建筑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鲛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进入寨子铺着青石板的小路把各家各户紧紧连成一片,走在青石板小路上,恐音在高耸的石壁间回响,在细长的小道中延展,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瑕想。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形成和谐的整体,鲜艳的图腾,房顶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别具一格的石头建筑,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嘉绒石碉建筑,是嘉绒民族意识,信仰,自然条件和历史变迁的集中体现。地理位置:西索村地处阿坝州马尔康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斯满巴碉房
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壤塘县宗科乡石坡寨,碉房南临宗科至伊里公路,北靠大山,东为农田,西连村寨,是典型的嘉绒藏式建筑。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左右两则是乡村公路、农田和石波寨,且坐西向东依山顺势而建。碉房共分九层,下大上小,通高25米,自二层起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石墙自底直通顶部,顶层面积仅为底层的六分之一。日斯满巴碉房系该地土司为其画师修建的,现已传承使用十三代。日斯满巴碉房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因此,它被誉为藏族民房之王,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壤塘县宗科乡石坡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鹤鸣山道教遗址
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此外,鹤鸣山作为游戏里门派的名称出现。中国道教发源于大邑县鹤鸣乡鹤鸣山,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道教本家和鹤鸣山历史遗迹,均一致表明这里是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上的最早建筑,名称及沿革均已湮没难寻。明人张景贤在《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中记载,观之创不可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乘寺
上乘寺位于南部东坝镇上乘寺村定觉山下的凤凰嘴,距镇5公里、县城30公里。其地其山环围,一峰迥出,松柏翁郁,寺居山腹。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复古补修上乘寺功德碑》中云:“定觉山上乘寺,古名刹也。历代相传,前朝谯大人(三国时谯周)之俗产,义官周尚澄置买而建佛殿焉。迄今杨御史(杨瞻)之吟咏,童主簿(童福)之赞词,知襄日之丹墀阶砌必殿宇同辉。”证其始建于晋初。唐宋年间屡毁屡建,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当地居士祖智等人捐资重建,规模宏伟,香火鼎盛。寺庙占地20亩,依山势而建有天王殿、大雄殿、法宏殿、观音殿四重大殿,并建有钟鼓二楼,僧舍及客寮二十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
嘉阳小火车,一辆运行在四川南部的小县城--犍为县城北15公里远的一条只有19.84千米的窄轨铁路上的“老爷火车”。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之美誉嘉阳小火车特色这辆蒸汽火车的轨道距离仅762毫米,比国家标准列车的轨距少了近一半,铁路全线仅19284米,往返一次需2个小时,由于铁路沿线的几个乡镇所处地势陡峭的山区,加上一直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铁路1959年建成通车至今45年来,就一直是这里村-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小火车的客运量累计已超过1100万人次。这条依山而修的铁路,全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鹰寺林场
通江县海鹰寺林场位于通江县城东部,距县城95公里。经营面积分布于董溪乡、龙凤乡境内。东连万源县的三溪乡、丝罗乡,南接万源县的新店,西与本县董溪乡相嵌,北与斯波乡接壤。境内群峰重叠,连绵起伏,沟谷深切,环抱于佛爷山、海鹰寺两条主山脉之间,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海拔1906.6米,为亚热带秦巴区湿润季风气候。林场下设驴坪山、磨子坪、麻柳坪三个工区,驴坪山、田嘴、麻柳坪、印子石、牛毛溪、核桃河坝、伍家河坝、滩湾、磨子坪、老庙堂十个护林点。总面积3976.5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976.2公顷,占总面积的99.99%;非林业用地0.3公顷,占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江钟楼
内江钟鼓楼位于城区中心,它的建筑规模极小,但历史内涵极为丰富,被称为内江“袖珍博物馆”,现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在内江县署(现市中区政府)大门前,“筑台卷洞,上构谯楼”(古代城门上用以高望的楼)。天顺六年至万历年的150年间,谯楼先后二毁二修。崇祯年间(公元1634年)续修,“楼下有门为通道,楼上悬钟定昏旦。”故又称钟楼。明甲申(公元1644年)楼毁。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重建,为邑胜景。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谯门顷址,室宇卑陋,不足以瞻。”此后兴工重建,规模宏峻。光绪年间,楼毁于火后复修。内江谯楼的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西会议会址
巴西会议遗址原名班佑寺,位于阿坝州同甘肃省东南交界处若尔盖县巴西乡境,距若尔盖县城以东32公里。该寺座南向北,紧邻巴西河,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巴西会议遗址(班佑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原貌为四合院布局。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召开了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巴西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所指出:“由于巴西会议和延安会议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地理位置: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威远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镇西镇境内,由大、小老君山、寨子岩、河口水库等组成,距县城22公里,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奇丽险峻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大老君山自隋威远建县以来就是威远与荣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已成为道家的-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清乾隆《威远县志》称为“老君丹灶”,是威远八景之一。老君山海拔800多米,雄奇瑰丽,方若削壁,高矗云表,有华山之险。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狭窄陡峭的曲折小道,攀登时须手脚并用方可。山西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平古镇
一、基本情况2010年1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等联合主办,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西平古镇被评为“四川最美古镇”,排名全省第二。西平镇位于三台县、中江县两地交汇处,幅员面积77.31平方公里,辖7个党总支,36个村,6个居委会,3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178人。二、交通情况过去就水陆交通便利,历来是商贸云集之地,也是军事要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更是四通八达。120公里的水泥路直通省会城市成都,距三台33公里,距新修的塘巴高速公路三台古井口子10公里。三、历史沿革及变迁西平镇古名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沉犀节孝坊
沉犀节孝坊位于犍为县西南部历史文化古镇清溪镇,沉犀村三组。是当地有名的一景。这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牌坊,牌坊以南200米是马边河。坐西向东,面积100平米,是青石仿木建造,结构完整,保存完好。1998年被列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沉犀节孝坊说的就是清代一余姓女子,在19岁嫁到王家,27岁守寡,将公婆分别赡养至85岁和94岁,并将一对儿子抚育成人,成家立业一事。对于牌坊,《犍为县志》也曾有资料记载:“嘉庆七年建,时川督题‘从一而终’。王仲贤妻,乾隆间,孝翁姑,抚二子成家。”沉犀节孝坊为三重檐牌楼式石坊,庄重威严。牌坊的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梁城遗址
平梁城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城西郊10公里处的平梁寨上。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先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时任兵部尚书的余玠令都统张实修筑平梁城,取扫平梁州之义,而山寨遂以此而得名。平梁城居山寨之上,而山寨四周如削,易守难攻,是四川抗御蒙军的古城寨之一。宋时在山寨上修筑城墙达20里,5寨9门,内外两层,排列整齐,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抗蒙期间,州城官民及州衙曾迁入此城寨。清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占领巴州城,州城吏民及州衙再次迁入平梁城,并在城内建有鸿禧寺,又名真武庙(已毁)。清咸丰皇帝赐四川提督、抗英将领张必禄为“武壮”谥号,张必禄系古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仪蒋氏祠堂
凤仪蒋氏祠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8),为前殿、左右厢房、正殿三级台地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5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前殿所在一级台地以三级踏道与二级台地天井坝子相连。穿8米深的天井青石板坝子登7级踏道上三级台地所在的正殿。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凤仪蒋氏宗修修建于光绪23年(公元一八九八年》距今118年,该祠堂座落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凤仪乡永合村二社(蒋家梁),词堂背靠阳岭山,前向三汇雪山,左依永合村刘家场,右偎七家长滩河,由入川始祖蒋一亮之玄孙蒋明忠率本房蒋明喜、蒋正刚,蒋正常、蒋正伦等依前低后高地势修建,历时两年多建成,呈四合院布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南街清真寺
鼓楼清真寺是成都的清真古寺之一,位于成都市鼓楼南街115号。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毁于明末,清康熙雍正年间恢复,后经清乾隆七年(1742)及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两次重建,礼拜殿则是该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古代建筑,也是整个寺院的经典之作,同时亦是成都地区现存十余座清真寺礼拜殿中制度最完备、构筑最精巧的一座。1981年4月,鼓楼南街清真寺礼拜殿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初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毁于明末。修缮重建清康熙雍正年间恢复,后经清乾隆七年(1742)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葬墓群
罕额依古遗址位于丹巴县中路乡境内。这是一个经四川省、甘孜州联合考古队于1988-1989年进行试发掘的一个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该遗址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达6余米,试发掘120平方米。通过对其最表文化层进行“碳14”测定,其下限年代为3500年。该遗址出土有丰富的文化遗物和众多的遗迹。文化遗物中有陶、石、骨器,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遗迹有房屋建筑和灰坑。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根据其制作工艺可划分为3类。一是打制石器,主要有锤、斧、砍砸器、乔削器、双缺石刀等;二是磨制石器,主要有斧、锛、凿、簇、穿孔石刀、网坠等;三是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州古城墙
嘉州古城位置如《水经注》云“县治青衣江会,襟带二水矣”,即河口三角洲上。隋、唐继承,其城当南达大佛坝,此时,文人多称“江城”,如杜甫《寄岑嘉州》诗云:“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可知,唐代古城临江布局的特色十分明显。古人云“渎江(岷江)自东北来,顺下不争;而青衣、沫水西南来,如暴客挟万马而驰,沫为最甚”,即史不绝书的“沫水之害”。大渡河沙湾以下河道横向变化显著,主流不稳定,河岸常有崩塌现象,而岷江由于河谷横断面的不对称性,则以向东摆动为主。南宋以后,原来正对乌尤山的大渡河水北移,开始侵蚀嘉州古城墙。经元至明,城墙遭侵蚀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沿岷江、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棒托寺喇嘛塔
棒托寺-塔及石经位于壤塘县茸木达乡东北1公里处的青山绿水间。表面上看它仅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小庙宇,可这里因古刹四周堆放着50万片大大小小的石刻佛经而早已闻名遐迩。它以规模宏大的石刻佛经堆和巍峨壮观的大佛塔群而著称。为宁玛派寺院,建于元代,现存明、清时期塔群及石经一处。塔群共39座,分别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及现代,塔内有明代以后的大量佛经故事壁画,塔群分布于长46.5米、宽25米面积内。该塔群在历史上与西藏降扎寺、甘孜色达寺塔群齐名,并称藏区三大塔群。塔群中部有保存完好的明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流寺
白流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洋溪镇涪江河畔的玉川山上,与蓬溪县天福镇接壤,距县城约18公里。为遂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当地村民及原寺金学焕言传,白流寺原名广福寺,为唐代勤安和尚所建,后迁至玉川山顶,更名为金禅寺。据清光绪10年《射洪县志》记载,明天顺4年(1460年)重建白流寺。明正德9年(1514年),宝灵农民起义军兰达顺进入射洪,大部分庙宇在战乱中被烧毁。1460年,白流寺达到鼎盛时期,占地约20亩,殿宇分四进;入大门的第一进为伽兰、五瘟殿;沿此而进,相继为观音殿、大雄殿、玉皇殿;玉皇殿两侧分别为太阳楼和月亮楼;西北两厢为文昌、六祖、三仙、斗母等偏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苍溪县)红军渡——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遗址。红军渡原名塔山湾渡口,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渡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的塔山湾,国道212线从渡口之上贯穿而过。塔子山山高林密,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后山低缓,叶茂林深。渡口在两山之间的峡谷口,森林茂密、滩头平坦、江面狭窄、水流缓慢、对面地势开阔,利于战前隐蔽和渡江登陆。1935年3月28日,为了迅速贯彻党中央“渡江西进”的战略方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以及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亲临前线,观察敌情,寻找渡口,选定此处为强渡嘉陵江主渡口。解放后,为纪念红军渡江胜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