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济南市 > 章丘区旅游
章丘区文物古迹介绍
章丘莲华山圣水禅寺风景区
章丘莲华山圣水禅寺风景区位于章丘市垛庄镇,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三面环山,东邻秀美的海山湖,景区内松柏参天,树木蓊郁,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既有深山古寺的幽奥之气,又有横亘云天的昂扬之势。景区内清泉潺潺、树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胜地。景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塔林等景点,其间凡皂角、青檀、刺楸等名贵树种林立。莲华山胜水禅寺的山门飞檐斗角、巍峨壮观,四柱三门,金碧辉煌,高20米,宽30米,仿明清建筑,正中匾额悬金字题书“莲华胜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题写,山门前两尊巨大的石狮雄踞左右,高大威武。右边山崖
莲花山胜水禅寺
莲花山胜水禅寺景区位于章丘区垛庄镇,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方圆20余里,三面环山,东邻秀美的海山湖,景区内松柏参天,树木蓊郁,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既有深山古寺的幽奥之气,又有横亘云天的昂扬之势。景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塔林等景点,有凡皂角、青檀、刺楸等名贵树种,景区内清泉潺潺、树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处的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胜地。莲花山胜水禅寺的山门飞檐斗角、巍峨壮观,四柱三门,金碧辉煌,高20米,宽30米,仿明清建筑,正中匾额悬金字题书“莲花胜境”,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题写,山门前两尊巨大的石狮雄踞左右,高大威武。
章丘兴国寺
兴国寺位于济南章丘区埠村街道叶亭山村东。始建年代不详,据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碑记,“其寺创建至今有数百年”。兴国寺于1979年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有正门(天王殿)、东西旁门、东旁门内侧照壁、东配殿(关王殿)、西配殿(灶王殿)及大殿等7座建筑,占地2340平方米。大雄殿起于基台之上,台四角各有石雕卧狮1只,形态生动。殿内5间,进深4间,大木举架,单檐歇山,斗拱施五踩重昂,顶覆黑瓦。殿内前后石柱有阴刻题记:一曰“济南府章丘县礼泉乡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三月吉旦立柱”,一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道观
常道观位于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东鹅庄村内,保护范围:自道观四面墙基为起点,向东、西、南、北各至1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扩张4米。正殿为院内现存唯一的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间,通面阔12.46米,进深3间,通进深7.28米,建筑面积90.78平方米,建筑檐高4.01米,总高8.90米。庑殿顶,布瓦筒板瓦屋面,沿檐口和屋脊安置绿色琉璃碱边,前坡屋面中心为绿琉璃聚锦作法,菱形图案。各屋脊均为黄绿琉璃浮雕雕花脊,正脊表面雕行龙与宝相花纹饰,行龙头小、上唇外翻、身躯长、细腿、细爪、细尾、鳞片纹,体态轻盈,初具“明龙”的形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梭庄古建筑群
梭庄古建筑群包括梭庄文昌阁、元音楼、药王庙三处单体古建筑。保护范围:文昌阁:以文昌阁基础为起点,东至药王庙西墙基,西至西墙基向西2米处南北延伸线,向南至楼梯墙基,北至北墙基民居。附属文物:影壁1座,碑刻1通;药王庙:东至药王庙东墙基向东4米处(院墙墙基),西至文昌阁,南至药王庙墙基向南2.6米(民居北墙基东西向延伸线),北至药王庙北墙基向北1米处。元音楼:东、南、西以元音楼基础为起点向外2米处,北至民居墙基。梭庄古建筑群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梭庄文昌阁位于相公庄街道梭庄村西由方整料石砌成,连通东西向村路。城台南北长14.4米,东西宽8.7米,占地面积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陵故城
东平陵故城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山镇东北,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东平陵城,春秋时期归属齐国,称平陵邑,由姜姓诸侯统辖。公元前680年前后,齐桓公曾到此。战国时齐被田氏贵族取代,后改平陵县。汉建国后,济南郡治设于此,由于关中长安附近也有一个平陵县,故改称为东平陵县。公元164年,汉王朝于此设济南国。公元180年前后,曹操曾于此任国相。至西晋永嘉年间,济南郡治始西移至历城。作为郡国首府,东平陵城曾长时期成为今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座古城,当年规模宏大、壮观。至宋元时,其城墙保存得还相当完好。宋朝诗人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曰:“齐之龙山镇有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位于章丘市龙山镇政府西1公里处,1994年,济南章丘共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仿照原始社会土城之建筑风格。1928年,我国第一-古学者吴金先生,在城子崖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于1930年、1931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并定名为“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成为龙山文化的命名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城子崖遗址存在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城,其城圈重叠的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章丘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章丘市官庄镇石匣村轿顶山南麓,距明水城区26公里。俗称“东寺”。三赵路途经景区。是章丘市及莱芜周边地区的佛教活动场所,有着悠久佛教历史渊源。据考证,该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复修。自建成以来,兴隆寺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解放后。抗战时期,廖荣彪将军曾在此养伤,并得到僧众保护。解放后,最后一代僧人景维福主持,至1968年才还俗,佛教文化活动随逐渐停滞。直至2005年初才恢复其佛教活动场所。该景区面积约5000余亩,景区内山形复杂,多幽谷、深洞、悬崖、清泉,植被茂密,自然原始风貌保存完整,僻远幽静,景色迷人,空气清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氏古楼
孟氏古楼位于章丘区刁镇旧西村,为清代晚期著名大商人孟洛川孟氏家族所建。文物构成为南、北两座二层建筑。保护范围:北至北楼后墙基向北1米处,南至南楼南墙基向南1米处,东至南楼东1米处,西至南、北楼西墙连线向西1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孟氏古楼存留至今的是两栋二层文物建筑和一栋单层建筑,称南楼和北楼。南楼为尖山式硬山顶二层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椽,通面阔13.75米,通进深4.96米,建筑檐高6.72米,建筑面积136.40平方米。仰瓦合瓦屋面,正脊为花瓦脊,正脊两端以青砖垒砌收尾,略升起,披水排山。前后檐出飞椽,檐头钉连檐瓦口,之后铺设望砖。木构架为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主要分布于焦家、苏官、董家和河阳店等村庄之间的农田区域,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东至龙山街道焦家村东首沟壑及其南向延伸线,南至龙山街道董东村西南300米处水渠及其东西延伸线,西至历城区唐王镇河阳店村西侧南北向乡村路及其南向延伸线,北至黄(桑院)傅(家村)乡村路。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焦家遗址东西800米,南北700米,总面积56万平方米。地处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遗址中部略隆起,以西400—500米处有巨野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处于古代文化发展底蕴极其深厚区域的核心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庄汉王陵遗址公园
洛庄汉墓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枣园街道办事处洛庄村西约1公里处,1999年6月,村民在土丘附近取土时偶然发现铜器,章丘区博物馆闻讯进行了紧急清理。1999年6月至2000年底进行发掘。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墓葬方向为东西向,平面结构呈“中”字形。墓室东西各有一条墓道,墓室的深度约20米。墓室面积约1300平方米,是境内发现的汉代诸侯王土坑墓中最大的一座。经两次发掘,共发现大型陪葬坑15座,小型陪葬坑、祭祀坑21座。各陪葬坑内发现的随葬品分类放置,各不相同,其种类和内容相当丰富。分为仪仗木俑坑、出行车马坑、兵器坑、饮食庖厨坑、乐器坑、祭祀牛坑、马坑及小型祭祀坑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章丘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山东省章丘市绣惠镇茂李村村南,于清咸丰初年(1855年)创建,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根据建筑柱础看,现存的建筑体应为清代。据民国十二年(1923年)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元代由河北枣强迁至章丘茂李村。整个祠堂院落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2米,分前后两院。前院主要建筑为大门和过厅。硬山顶,上施灰瓦,砖、石、木结构,门上悬“李氏先祠”匾1块。过厅居前后院中间,5间,面阔12.4米,斗拱系五铺座单下昂,硬山顶,灰土瓦,砖、石结构,是原来李家用作-的地方。在过厅两旁各有砖墙相隔,并在砖墙上都有一拱形便门。过影壁西侧有大青石,平坦如床,人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荆山遗址
小荆山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刁镇茄庄村南约200米处,地处小荆山山阴的平原上而得名。小荆山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早期西河文化为主的遗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存。遗址南北约800米,东西约3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91年秋,市县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厚为1.5~2米,内涵较为单纯,主要为西河文化遗存,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范特征。部落内区域分工明确。居住区里有众多的房子、窑、灰坑等遗迹。房址一般长5~5.5米,宽4~4.5米,圆角部分有烧痕,居住面中部有石支架,灶坑2~6个不等。挖出的两座圆角长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庄汉墓
洛庄墓地位于章丘区枣园街道办事处洛庄村西500米处。西至省水利局设计院农场,东临09号公路。文物保护范围:现洛庄汉王陵管理处的围墙为四至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墓葬遗址中部隆起,有大片封土。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9年经考古钻探和勘察,墓葬平面形状基本搞清。墓上封土面积为200×200米,墓葬方向为东向西,平面结构为“中”字型,墓室居中,面积约为37×35米,墓室东西各有一条墓道,墓室深约20米。经两次考古发掘,在墓葬四周分布有陪葬坑和祭祀坑36座,出土了3000多件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文物精品。出土的文物种类有出行仪仗类,出土大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舜臣碑楼
张舜臣碑楼位于章丘区宁家埠街道马彭村东南。文物构成为碑楼一座。保护范围:以碑楼中心为起点,四周各至2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张舜臣碑楼为砖石结构(室内无木构架),坐北朝南,共三层,总高8.3米,室内为穹顶。面阔一间,进深一间,面阔2.35m,进深2.35m。底层外墙长宽各4.55米,二层外墙长宽各4.07米,三层外墙长宽各3.35米,建筑面积21.62平方米。屋面形式为灰瓦十字歇山顶,正脊雕刻西番莲和莨苕缠枝纹样。墙体为青砖砌筑,砌筑形式为十字缝,白灰砂浆勾缝。碑楼一层四面辟门,门洞之上做有石券,类型为平水券。二层四面辟窗,窗上做有砖券,砖券类型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危山汉墓
危山汉墓位于章丘圣井街道办事处危山风景区内山顶西侧。墓的西南侧为元音塔,东侧为元音寺,墓旁原有祠、石碑,现俱已废毁。保护范围:危山风景区占地范围(有原平陵王墓、危山兵马俑坑、危山兵马俑窑址)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扩50米。危山兵马俑坑为墓葬陪葬坑位于圣井危山风景区北山坡。2002年村民挖树坑时发现。俑坑呈南北方向,长9.7米,宽1.9米,深约70厘米,总面积为18.43平方米。兵马俑坑共发掘出172个兵俑、55匹马、四辆车,600余件盾牌,150余个车、马、俑的构件及建鼓,颦鼓等文物,均为汉代遗存。遗址西南500米处有窑址1处,出土了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德范玄帝阁、禹王庙
三德范玄帝阁禹王庙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三德范村。保护范围:玄帝阁北至齐家巷北墙基东西向延长线,南至太平门向南四米处(中心桥北桥基),西至巴漏河东岸,东至玄帝阁东墙基向东4米处。禹王庙以现院墙占地范围向外1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玄帝阁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城台为毛石砌筑,城楼砖木结构,通面宽12.8米,通进深为7.72米,占地面积98.82平方米。禹王庙位于三德范村南部的高台地上,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建筑形式为硬山式。禹王庙现存山门、大殿。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玄帝阁到底建于何年、何人所建均不得知。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玄帝阁,乾隆四十五年(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河遗址
西河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龙山三村北,因其南、西、北三侧被巨野河支流—西河环绕而得名。西河遗址是山东省境内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中,保存较好、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一处典型聚落遗址。1997年因发掘出大规模房址遗迹等重大发现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西河遗址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河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左右,距今约8400年至7700年。经过数次发掘,在该遗址发现大量西河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和灰沟等,出土了大量釜、盆、罐、壶、碗等陶器,其中不乏完整器,以及斧、锛、磨盘、磨棒、支脚等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八洞石刻造像
赵八洞石刻造像为章丘最大的石窟造像,位于章丘区阎家峪乡赵八洞村南800米处,位于西山峰下,东、南、西三面是山崖峻岭,从赵八洞村内有崎岖小路可达洞口。赵八洞为一自然石洞,洞口朝北偏东,宽有8米,深约50余米,高约5-20米。西南角有石床、石桌,再往西南有一深洞,洞口狭窄,仅可容身。进洞5米处南北两壁有宋、元、明代雕凿的浮雕造像85尊。距洞口1.5米处南壁有一石匾,上书-“通天透地”4个行书大字,落款是“明嘉靖己酉岁四月雪蓑子苏洲为中麓山人龙洞题”。其笔势狂而不乱,神韵俱佳,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洞里钟乳嶙峋,地上水洼清洌,清凉沁骨,是一处绝好的避暑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开先墓
李开先墓位于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东鹅庄村南。保护范围:以李开先墓现围墙为界,分别向外10米所围合的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李开先墓,墓地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0米。墓前神道现存石坊一座,刻有雪蓑书联:漫漫长夜何时旦,瑟瑟高松不记年。横额为:李氏先茔。园内共有石坊两座、墓碑四通,翁仲、石马、石羊和石虎共十六尊。根据村民回忆李开先墓墓室前有石门一座,两边刻有对联:生来惟天命,死后此地藏。横额为:生封死葬。李开先墓曾出土墓志、石砚等遗物,其中李开先墓志铭残碑、夫人王氏、张氏墓志铭残碑及部分资料都保存在李开先纪念馆内,石砚等文物现保存于章丘区博物馆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