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旅游
重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161、小田溪墓群
时代:战国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涪陵区批次:第一批小田溪墓群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小田溪村一组,分布在象鼻嘴、周家屋基、柑子园乌江一级阶地上。方向185°,分布面积80000平方米。该墓群是三峡库区文物发掘重要项目,战国秦汉各时期的文化遗存,1972、1974、1984、1993、1994、2002、2006先后七次发掘,出土文物及标本现保存于四川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并已发表发掘简报。建议进行考古钻探,适时发掘,钻探面积3000平方米,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小田溪墓群对研究巴文化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巴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2、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张培爵,字列五,号智涵,1876年(清光绪二年)生于荣昌县荣隆场,幼时入私塾,23岁中秀才,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为四川反清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张培爵任中国人在重庆办的第一所学校--重庆府中学堂学监,推翻清朝统治前,做义军军运、交通、联络工作,蜀军政府成立后,张培爵任都督。1912年4月25日,应四川军政府邀请到成都共图新治,就任四川军政府副都督,不久,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加以软禁,同年被害,终年36岁。1943年3月29日,在重庆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了邹容、张培爵二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大会。“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出自但懋辛的手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63、国民参政会旧址
在中华路174号有一座二楼一底的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它便是国民参政会旧址。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组成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随后迁往重庆。1946年四届二次会议后,参政会随国民政府迁回南京,1948年3月宣告结束。前后历时十年,共召开四届13次大会,提出各种建议案多达2600余件,其中有11次会议都是在重庆举行。国民参政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前期对于团结全国人民,推动全面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2013年5月,国民参政会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64、巴南朱家大院
朱家大院位于巴南区南彭镇(现为南彭街道)石岗社区原石岗农场内,复式四合院结构,坐北向南,在中轴线上布局上、中、下三厅及左右2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009.6平方米,占地面积4044.84平方米。朱家原为当地大地主,由于几经变迁,朱家后代多已定居外地,根据原朱家一工人的后代黄师傅回忆,此宅始建于清末,由朱家老夫人在城内做生意的姐姐资助银两,并由人肩挑背扛步行送到朱家而建起。后历经朱家兄弟及其后几代人的修补、扩建,直到民国时期完成。解放后石岗农场场部入驻后,对朱家大院原有建筑群进行了局部改造,但总体格局及主要建筑单体破坏不大,基本保持了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5、黔江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城市峡谷峡江景区酉阳北麓的一座孤峰上,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黔江宁氏族所建,占地约20平方米,石结构楼阁式六边形塔,五层一塔刹,高15.5米,底边长2.1米。素面塔身层层上收,塔刹呈宝葫芦形,各层间置重檐相扣,生铁铸榫,石灰浆砌。它还承载了古代较多关于风水、文化、社会心理及建筑理念方面的信息。据传,峡谷南边的酉阳山是公山,北边的插旗山是母山,这两座山在人们入睡后便合在一起,阻断黔江河,水淹黔江城,造成祸患。为了防止两山合拢危害黔江城,宁氏祖先便在酉阳山北麓孤峰上建塔镇压,从此黔江城再无水患。2002年7月,黔江区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6、河包斜塔
河包镇,唐代设临时行州,宋置濑州镇,因其山环抱、景物特殊、人文蔚盛,而被誉为“有武桃园风度”之胜概。境内有唐代临时行州遗址、宋代建于金凤山脊的楞严塔(市级文物)、苏东坡题壁,光时亨书碑的金牛寺、北宋昌州刺史郑志仕墓茔地——法华寺、建于金凤山上报恩寺前的明代密檐金刚座覆钵舍利灵塔(斜塔)、清代嘉庆皇帝的老师刘天成读书处——报恩寺遗址及建于1905年的法式双楼教堂——真原堂等众多古迹景观,可供览胜凭吊。河包斜塔建于清代,埋葬和尚用的,属舍利塔,是地层下陷,自然形成的斜塔。有莲花、云纹、佛像等浮雕图纹,共有五层,大约10米高,1.5米宽,成圆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7、南屏墓群
时代:东汉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合川区批次:第一批南屏墓群分布在南津街办事处辖区内的原白鹿、中南、上南、牌坊等村东西1.5公里,南北2.5公里范围内。封土冢大的直径超过20米,小的也有数米,原有汉墓封土冢23座。近年来,由于修建渝合高速公路和建设世纪大道等工程,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重庆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多座封土及墓葬进行了发掘,现存汉墓封土4座。南屏汉墓群是重庆地区规模较大而又保留有封土遗迹的古代墓群,是研究汉代重庆地区墓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2000年9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8、中山医院旧址
国民政府-、-及蒙藏委员会旧址这里是中山医院,曾经是1935年成立的民营义林医院。义林医院的创始人李义铭,华西大学医科部首届外科毕业生。义林医院大楼是李义铭仿造华西大学的一幢大楼而建,为当年重庆三幢最高建筑之一。中式的飞檐屋顶、西式的弧形门窗,中西合壁的风格成为那时重庆的标志性建筑。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便将这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征为-、-等办公之用。重庆大轰炸时,民国政府文职机关迁到乡下,卫戊司令部又进驻了义林医院大楼。抗战胜利后,该大楼退还给医院。解放后不久,该医院成为公立医院,直到现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9、华岩寺
华岩寺位于九龙坡区华岩乡大老山,因寺南侧有一华岩洞而得名。该寺始建年代无史可考。清康熙及道光、同治年间,均相继培修扩建,现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华岩寺岩高百丈,形状像笏,寺内外松竹修茂,十分幽邃,有天池夜月、万岭松涛等八景;华岩寺分大寺、小寺。大寺殿堂建筑系传统庭园式砖木结构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殿堂,即大雄宝殿、圣可祖师堂和观音堂;寺左侧为接引殿;大雄宝殿内的十六尊者木浮雕,为各寺院所少见,寺内还珍藏有印度玉佛及铜、玉、石、木、泥雕像多尊及大金塔模型等;小寺即华岩洞,与大寺隔湖相望,为华岩寺之祖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0、高家镇遗址
时代:旧石器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五批高家镇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桂花居委,地处长江右岸第三级阶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6′54″,北纬30°00′16″。文化遗物分布在海拔173---180米之间,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为旧石器中晚期遗址,文化层厚约5米。该遗址于1993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三峡文物工作队在丰都库区调查时发现,同年5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著名旧石器时-古学家张森水教授实地考察后加以确认。1995年10月至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双古所)和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在丰都县文管所的协助下对高家镇旧石器遗址正式发掘,并以遗址为实习基地,开办了三峡地区旧石器考古培训班,为三峡地区培养了一批旧石器考古工作的业务骨干。此次发掘共布2×2米的方19个(称为A区),发掘面积64平方米。文化遗物埋藏在距地表6.7米以下的砾石层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1、重庆冯玉祥将军旧居
冯玉祥旧居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白鹤村,原系当地人张海南的住宅,当时称为“张家大院”。抗战期间冯玉祥携夫人李德全及其子女在此工作、生活了七年。冯玉祥旧居原为清晚期普通巴渝民居,总占地面积2937.5平方米。该建筑为土木结构,单瞻悬山式屋顶,小青瓦铺面,穿斗式梁架。2000年,冯玉祥旧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直辖后的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8月31日完成了旧居的主体修复工程,并于2003年12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全国人大副主席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亲笔为冯玉祥旧居提写馆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2、鬼王石刻
鬼王石刻不仅仅是丰都鬼城旅游的一处风景区,更是是长江三峡上的一大奇观。鬼王石刻位于丰都旧县城9公里之外的树人镇石岭岗,距丰都新县城约20公里,是一处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最大摩崖石刻造像”殊荣的巨型摩崖石刻。这尊巨型摩崖石刻“巴人鬼王”造像,高138米,宽217米,其中仅嘴宽就达20米,舌长81米,堪称“世界第一大鬼”。观赏鬼王石刻可近观,亦可远眺,不同的观赏方式会欣赏到不同的“鬼王”神韵。远眺,不仅鬼王石刻以其粗犷的风格,超凡的尺度,令世人叹为观止。从长江上远远望去,在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之上,有一处高150余米,宽400余米,面积约30000平方米的陡峭石壁,齐崭光滑,耸若高墙,刀劈斧削似的竟没一点儿断层。鬼王石刻依石而刻,犹如一幅挂在蓝天之上,悬在白云之中的绝世之作,风吹不动,雨淋不去。也正是这尊惊世石刻把山衬托的更加峻峭、雄伟,而山亦将这绝世之作影衬的愈发恢宏壮观。向四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白帝城武侯祠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距重庆市区451公里。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三国时的蜀汉皇帝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宫。临终前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诸葛亮。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现存的白帝庙系清代建筑,包括明良殿、武候祠、托孤堂、观星亭等,此地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还有水八阵,在奉节县城东约六里的长江北岸,据说诸葛亮曾在坝上垒石而成八阵图,俗称“水八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4、铜梁武庙
铜梁武庙位于铜梁县巴川镇民主路,时代为明。铜梁武庙位于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飞凤山上,始建于明,原庙在成庆门外,明朝万历年间奢崇明叛乱被焚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修,雍正三年(1725年)增建,咸丰十年(1860年)李蓝起义义军围城被焚毁,同治六年(1867年)移于凤山之上。1987年和1995年曾进行维修。庙坐西北而向东南,四合院布局,占地3300平方米。存前殿、正殿、左右厢房。武庙建筑群“庙宇幽深,庙貌辉煌,适城中诸庙而上焉”。2000年,铜梁武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5、潼南禹王宫
禹王宫位于双江古镇正街43号,建于清初,座西南面东北,呈三进复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2216平方米,建筑面积2556平方米。清末民初利用该建筑创办学堂,存有戏台、左右两厢戏楼、正厅、后厅等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临东南的关庙与西北面的张飞庙,建于清初。关庙于光绪二十年重建,有歇山式和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其柁墩、撑拱镂空镏金,窗棂、柱础刻工细腻,雕琢精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受到参加全国民居学术研讨会代表们的一致赞誉。电视剧《凌汤圆》、《故乡的足迹》有众多镜头都曾利用此建筑拍摄。2009年公布为重庆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6、僰人岩墓
永新镇清溪河岩壁上的僰人穴居、僰人岩墓文化遗址,当地人称之为“蛮子洞”,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链接僰人,是明清代以前生活在巴蜀南部山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生活于荆棘丛林之中,被称为披荆斩棘的人,所以“僰”字就是在“人”字上加个“棘”字。僰人习惯于在岩壁上凿穴居住,死后也在岩壁上凿穴置棺,形成岩墓,或将棺木悬于岩壁,形成悬棺。汉代以后,僰人称为僚人。岩壁上的这些居穴和墓穴的洞口面对清溪河,周围还刻画了许多文物价值极高的岩画,诸如人物、阙、虎、马、鸟、昆虫、玄武图、叶脉纹等,极具文化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7、塔坪寺
始建于宋代(1146年),耗时22年,于1168年终告完成,至今已有830余年的历史。塔坪寺原名小昆仑古藏寺,在明代万历年时重建后更为为塔坪寺,1986年被列入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占地500平方米,为整体四合院建筑,是集寺、塔、坊、表为一体的建筑群体,也是我国中原地区自唐以后失传的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实物。寺内有建于公元1167年的石塔,建于1612年的牌坊,还有清代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左右厢房以及铁塔和云愣碑(经幢)等文物。塔坪寺依山而建,四面山势逶迤奔腾,中则塔峰耸峙。寺庙大门为砖石结构,左侧为接引殿,殿旁有华表一对,高5米,相距3米,为长方形石柱,顶立雄狮,下置鱼盘。从通道迂回而行约40步,有一石质仿木结构牌坊,二重歇山顶四柱三门,坊高12米,宽7米,正中有第一胜境横匾,题有万历壬子岁建,匾下门楣有人物浮雕及动物饰纹,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湛,是明代坊门建筑的精品。通道尽头为清代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8、重庆林园
时代:1938-1946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批次:第七批林园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办事处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内,地处歌乐山南麓,为一处环境优美的山麓台地。1938年11月,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购得此地,为蒋介石营造官邸,至1939年夏,官邸主楼落成,其后逐渐修建一、二、三号楼,并建成一批配套设施,建成后的林园成为蒋介石、林森等国民党要员在重庆的主要居所。1940年,蒋介石将其官邸主楼(-楼)赠与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1943年林森病逝后,便安葬于园内,官邸亦改名为“林森陵园”,简称“林园”。美龄舞厅位于沙坪坝区山洞林园26号,曾作为接待外宾大客厅。1945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下榻林园,宋美龄以主人身份举办舞会,邀请马歇尔参加,此后,这里作为重庆的舞会中心盛极一时,后称美龄舞厅。抗战胜利后,“美龄舞厅”歌舞不断,许多重大会议在此召开。美龄舞厅为一处典型中国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9、独柏寺正殿
时代:元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潼南县批次:第七批该建筑位于涪江河北岸一级台地上,前距涪江70米,今独柏寺仅存正殿及后殿。正殿修建于元未,为歇山建筑,通高6.7米,台明高0.7米,四角亮柱施斗拱,角柱升起.面阔三间通宽13.6米,进深9.8米。整个建筑占地305平方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梁架结构,用材较大,最大柱直径0.48米,柱子高5.5米,四周檐面铺二重椽,前檐下均施斗拱。现为独柏小学使用。据说此建筑是重庆地区现最早的木建筑,对研究当时的木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0、秦良玉陵园
秦良玉陵园位于石柱县城东7千米处,占地20多公顷,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前临龙河,背靠回龙山,园内青松茂密,园外翠竹依依,陵园正中是秦良玉墓两座,据传,秦良玉之墓共有48座,孰真孰假,世人莫辨。此处墓碑-有:“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横额为“功名一世”,左右联为:“袭土服清懿,锦袍帛带仰官仪;勤王有明祯,巾帼一人骁将略。”碑两侧有麒麟各一,左右还有青狮、白象、石俑、石马各一。陵园中另有秦良玉兄弟和后代子孙及麾下将领的墓葬20余座,陵园前可见龙河岸边的“仙人洞”,此乃悬棺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