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旅游
重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邹容烈士纪念碑
邹容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今重庆市渝中区南区公园内。该碑是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根据1941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建立的。碑由汉鸿顺营造厂承建,于1946年1月26日动工,同年6月29日落成。碑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碑的东、南、西、北四面,均镌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隶书,八面皆镌刻碑文。碑文是根据章太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营建上海邹容墓所撰写的《赠大将军邹君墓表》一文略加修改而成的,主要叙述了烈士生平。碑文为隶书,落款:“重庆市市长张笃伦敬立。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建国后。邹容烈士纪念碑曾数次遭到破坏。198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邹容烈士纪念碑进行维修,“邹容烈士纪念碑”重新焕发了新光。1983年12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将“邹容烈士纪念碑”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2、红三军大坝场战斗遗址
红三军大坝场战斗遗址位于酉阳自治县南腰界乡大坝村。遗址主体是伪团总冉瑞廷的老宅——冉家祠堂。冉家祠堂始建于1371年,总占地面积738.2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通高约6米,东南角设有碉楼,可以瞭望和射击。冉家祠堂-四周用条石砌成高3米,厚70厘米,长约110米的石墙。石墙外为一片开阔地。1934年8月9日,一直躲在深山老林中的南腰界伪团总冉瑞庭及其子冉崇侯趁红军主力不在,偷袭南腰界,残杀红军留守人员、伤病员和游击队员。贺龙闻讯,即派钟子廷率部星夜返回南腰界,包围了冉瑞廷的老窝大坝场。冉瑞廷见势不妙,逃得无影无踪,其子冉崇侯挟持100多名群众退入大坝场冉家祠堂内负隅顽抗。红军包围冉家祠堂后,审时度势,决定采取“长期围困,争取群众,时机成熟,全歼顽敌”的方针。9月12日晚,当被挟持群众冲出冉家祠堂后,贺龙下达攻关令,红军团长钟子廷,以及廖汉生分别带队冲进了祠堂,全歼冉崇侯等顽敌。这次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3、龙骨坡遗址
龙骨坡遗址位于中国西部重庆市的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距巫山县城约57公里,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一处更新世时期遗址。龙骨坡遗址面积约1300平方米。1984年,中国古人类与旧石器专家黄万波、李宣民等首先发现了此处遗址。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该地点的早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Homeerectuswushanensis),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4、哼哈祠
哼哈祠:内塑哼哈二将。传说哼将叫郑伦,本是商纣王的大将,官至督粮上将,曾拜度厄真人为师,学得一身绝技。度厄真人授他窍中二气,碰到敌人时,鼻了一哼响若洪钟,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郑伦靠着这个绝招,战胜了许多对手。后来被周武王的大将擒获,隧投靠了周武王,仍当督粮官。哈将陈奇也是商纣乇的大将,曾授异人秘术,炼成腹内一股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涌,对于魂魄自散。陈奇曾与降周的郑伦交战,一哼一哈,不分胜负。后来陈奇被剧将黄飞虎刺死。武王灭纣后,姜子牙归国封神,封郑伦和陈奇镇守两释山门,宣布教化,保0宝,为哼哈二将之神。按照佛教的说法,陈奇和郑伦都是佛国大力士,能亲近诸佛,是手拿金刚杵保卫佛的夜*神,叫“执金刚”。相传佛祖身边有五百于执金刚的随从警卫,队长叫“密迹金刚”,首要的职责是守卫寺庙的第一道大门,与门神一样。但是中国的门神大多是两个,于是,这位队长被一分为_,对称地守卫在殿内两侧。佛教还有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5、陈居驸马墓
陈居驸马墓垫江县太平镇,驸马坟就有两座。一是汉驸马罗坚墓,于城南太平寺下有碑记;二是宋驸马陈居、辛乙公主合墓,在县南土地坝。宋驸马陈居、辛乙公主合墓,习惯称驸马坟。此坟碑、墓俱存,兼有驸马后裔《陈氏族谱》有翔实的记载。光绪四年(1821年)12月初9日,由陈驸马后裔子芳、子英、子华三房后代合资建造的驸马公主合墓的高大石碑,矗立在驸马坟前。当年墓区还建有石碑坊、吼天狮子等巨石雕塑,惜乎早已被毁。现在仍可看到的,是一块高1.6米、宽0.77米的沙石墓碑。石碑右半有162字的序文。补建的墓柱、碑额尚存。其碑系取当地沙石所制,易受风化剥蚀,仅百余年岁月,已有少数文字难以辨识。在偏处西南的巴渝僻地有这么一座驸马坟,作为文物,她无疑对考察南宋军民抗元的历史提供了重要文物佐证。当时,四川省、涪陵地区以及后来的重庆市等各级文物管理部门,都先后派员到太平土地坝驸马坟作实地考察,并拓去了碑文。垫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6、丰都药王殿
药王殿:对联: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殿中_药千为孙思邈和邳彤。孙思邈:隋开皇元年(581年)生于我国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殁于唐永淳元年(682年)整整活了101岁。他少时刻苦学医,以博览经史子集、历代医书和兼通佛典闻名于世。他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广泛收集并应用民间秘方、药方和针灸技艺,不仅医德高尚,且乐善好施,潜心编撰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著名医学巨著,为我国的古代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传说中他曾治好唐太宗妻子的怪病,被唐太宗封为药王。老百姓感念其医德,道、佛两教都很尊崇他,故封他为医圣、药王菩萨,并建寺祭祀。邳彤:河北安国县人,系东汉开国功臣。他曾随刘秀在平定王莽篡权的战役中,战功显赫,后被任命为曲阳太守。他自己不但精通医学和药理,而且倡导扶持民问医药行业。从此,安国就有了种药、制药、重视医疗的传统,成了我国后来的“药都”。邳彤去世后,安国人便在城门外建了一座“邳王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7、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合川市区东北约三十公里处,濒临渠江。位于涞滩镇鹫峰山东部山岩上,在山岩主体和崩裂的巨石间凿宽形成空间,并于南、西、北三面岩壁上摩崖造像。岩顶上为清乾隆年间重建的二佛寺下殿,系三重檐式木结构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梁架,黄色琉璃瓦屋面,整体遮盖全部摩崖造像。造像共42组1700余尊,石碑及摩崖题刻14通,总分布面积约1200平方米。北岩系造像核心,主尊为释迦牟尼说法像,方向140°,通高12.50米,肩宽3.60米,肩厚1.20米,释迦头盘螺髻,面部丰腴,着双领下垂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举于脸侧着说法印,赤足坐于平台上,左右各立侍阿难、迦叶,后背半环状立十地菩萨,各执法器,释迦肩部以上的后部山岩上雕刻千佛。南岩、西岩上分层雕刻有佛、观音、罗汉、禅宗六组等内容,形态各异,身份清晰可辨,特别是罗汉造像置于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行为和表情各不相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涞滩二佛寺摩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8、南岸慈云寺
位于南岸区玄坛庙狮子山麓,濒临长江。寺门左侧卧一石刻青狮,与长江对岸的白象街遥遥相望,素来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原为观音庙。1927年云岩法师募资扩建,更名慈云寺,是当时全国惟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慈云寺建筑具有中西风格,在中国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普贤殿、三圣殿、韦驮殿、藏经楼、钟鼓楼等。慈云寺所藏文物玉佛、金刚幢、千佛衣、藏经、菩提树等并称五绝。藏经楼藏有稀珍本的影印宋版《碛砂大藏经》一部计6362册,以及佛教经典、金绣佛挂像、千佛衣、古代指书指画和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画等。还有一棵国内罕见的菩提树,系60年前自印度移植,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树下池内有雕塑莲花一朵,上立释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条龙,口喷清泉,曰“九龙浴太子”。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释迦牟尼玉佛,高187厘米,重1500多公斤,系中国四大玉佛之一,1931年由缅甸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9、云阳彭氏宗祠
云阳彭氏宗祠又名彭家楼子,位于云阳县里市乡黎明村,小地名瓦琢溪,彭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803年,于1823年完工,工期耗时20年,是渝东地区仅有的一座保存最为完整、建筑最奇特的晚清封建地主庄园。该祠座西向东,复四合院布局,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1平方米,呈封闭型城堡复式四合院布局,由前门厅、正门厅、享殿、戏楼、天井、城墙、围墙、厢房、箭楼及四角炮楼组成。院中心系石木结构九级楼阁式三重檐四角盔顶塔楼,楼通高37米,下部六层为石砌体,墙厚1.3米。建筑形势宏伟,布局严谨,造形古朴、典雅、雄奇,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因此,被重庆市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云阳县“一心两翼”的重点人文景观之一。彭氏宗祠是祠堂与坞堡结合的群体建筑,集祭祀、防护、住宿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俊逸雄奇,纹饰精美。祠内现存近代国内著名书画家彭聚星书画石刻13通。是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0、东汉尹子祠
尹子祠位于原南川县城西郊,名声远播,无论从那方面看,尹子祠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尹子祠的来历,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东汉时期,学者尹珍在南川设馆讲学,为后世作出很大贡献,清光绪五年,知县黄际飞,举人徐大昌为纪念尹珍的贡献而修建了尹子祠。尔后文人雅士来南凭吊尹夫子常慷慨作诗赋词,致使远近闻名遐迩,使南川成为川东文化发祥地之一。尹子祠,也是重庆市目前仅存在的三个古书院之一。尹子祠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特征、雕梁画栋以及依山水地势而造的天人合一建筑美学,极具鉴赏价值。1984年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13日,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吴涛一行来到尹子祠,对其现状进行了解和评估。吴涛秘书长认为:尹子祠从历史、文化、环境、建筑上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升为重庆市级保护单位当之无愧。东汉尹子祠开放时间:8:0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1、育才学校旧址
时代:1939—1945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合川区批次:第六批育才学校旧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古圣村凤凰山古圣寺内,旧址所在的古圣寺系清代建筑,由山门、牛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同善堂、厢房构成,中轴线对称,方向270°,总占地面积43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19平方米。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在此创立育才学校,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并聘请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任教,校内设有共产党支部,周恩来、邓颖超也曾到校为学生们作报告并题词,1945年育才学校撤离古圣寺至今,旧址原貌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大雄殿为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屋面为小青瓦,面阔7间24米,进深4间10米,高8.20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正脊饰二龙抢宝,柱间施花牙子雀替,撑弓上动植物雕刻精美,雕花石柱础,素面台基,普通踏道。育才学校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培育了大批人材,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2、库里申科烈士墓园
1936年,库里申科受前苏联政府的派遣,来华援助抗日。1939年10月14日,他率领神鹰大队从成都出发袭击日军占领的武汉,轰炸了敌机场、军用码头,空战中又击落6架日机,在返航时由于他本人和驾驶的飞机均在空战中受伤,最后落入万州红砂碛段的长江中。他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换来打击空中日寇的巨大胜利,而自己却长眠在万州的土地上。1958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国家拨专款在西山公园内修建了库里申科烈士墓园。墓园占地1600平方米,由影壁、花台、烈士铜像、墓碑和墓室几部分组成。198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革命纪念建筑物;2000年9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3月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万州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地之一。每年清明、七一、八一等节假日,各界市民自发组织到库里申科烈士墓扫墓,年接待人数达10万余人。2003年9月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3、双江杨氏民宅
双江杨氏民宅,又名田坝大院,位于双江镇正街85号,因该宅基地原为大片良田,故俗称“田坝大院”。系双江首富杨守鲁的家宅,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历时12年于光绪庚寅年(1890)落成,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大院坐南面北,为单檐悬山顶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面阔七间,共四进,呈四合院布局,每进均建天井、栏杆、回廊、花台。主建筑左侧另建附属建筑,有甬道相通。共有大、小房屋,厅、堂51间,108扇大门,300余堵式样多异,雕镶精美的大型槅扇漏窗,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宅后建有对称的小花园,宅外另辟面积3亩的荷花池,共占地5400平方米。房宅四周用薄形方砖砌风火墙,墙头呈驼峰形;屋脊勾线,贴彩釉瓷片,两端微微起翘;正脊塑有仙人、走兽。民居占地面积大,建造房屋多,用料考究,装饰精美,花窗隔扇图案精巧,式样繁多,琢工精湛,保存完好。该建筑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4、潼南杨氏民居
杨氏民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目前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之一,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民族的瑰宝”。杨氏民宅从设计到建造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品位,是经典清代民居建筑,被誉为“清代民居博物馆”。时代:清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潼南县批次:第六批田坝大院,又名杨氏民宅基地,位于双江镇正街85号,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南面北,有一大型过厅,51间房屋厅堂,108扇大门,300余堵式样多异,雕镶精美的大型槅扇漏窗,画栋雕梁,油漆如新。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房宅后院的两侧各辟有一小型花园,房周砌有高墙,墙外另辟占地3亩余的荷花池。总占地面积约10亩。因该宅基地原为大片良田,故俗称“田坝大院”。大院坐南面北,为单檐悬山顶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系双江首富杨守鲁的家宅,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历时12年于光绪庚寅年(18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5、巫山古城遗址
时代:汉-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巫山县批次:第二批巫山古城遗址位于巫山县巫峡镇神女居委,位于长江北岸,1997年、2000年、2003年、2006年该遗址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重庆市考古所、武汉市文物考古所对其进行了全面发掘,遗址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共10015平方米。该遗址文化层深度0.5-8.5米。发掘城墙墙体及汉、宋、元、明时期的砖室墓和土坑墓等遗迹多处。出土器物1328件及大量东周时期陶片,包括玉、石、骨、象牙、陶、金、铜、鎏金、瓷器等。该遗址共包含了四个大的区域:人民医院旧址区域、城南门点、城关粮站旧址区域、巫山师范区域。其中人民医院旧址以大溪文化为主,出土了1千多件文物和鱼骨坑等遗迹,巫师区域发现了较完整的西汉时期巫山古城墙。从众多汉代文物标本和文化遗存表明,巫山是三峡地区一个著名的文物重镇,对研究大溪文化时期分布范围及各时期文化发展提供了较重要的依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6、六店子刘伯承旧居
六店子刘伯承旧居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烟灯山公园。原六店子刘伯承旧居位于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1995年因发生火灾,其建筑大部分被毁,后按1:1比例异地复建于现址,2012年6月建成开馆。旧居纪念馆分3个展区、8个展厅、1间卧室、1间马房,陈列文物40余套(复制品),真实反映了刘伯承在旧居战斗、工作、生活的历史场景。1924年,刘伯承来到重庆,在石桥铺购置了一栋晚清时期所建的木结构民居,在此居住了3年多,秘密展开革命工作。当时,此地设有食、宿、茶、烟、药、油腊6个小店,故名六店子。1926年5月,经杨闇公、吴玉章介绍,刘伯承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六店旧居召开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会议,确定了泸顺起义的方案、策略和作战计划。泸顺起义失败后,刘伯承将此处房产交由亲属管理,分配给泸顺起义牺牲的烈士家属使用。六店子刘伯承旧居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7、荆竹坝岩棺群
时代:战国至汉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巫溪县批次:第七批荆竹坝岩棺群位于巫溪白鹿镇香树村2社,南距巫溪县城21公里,岩棺群分布在大宁河支流东溪河荆竹峡西岸、棺木岩悬崖绝壁之上,高出河面100-140米。现存岩棺棺木24具,棺木为偶数成组排列搁置在岩壁狭窄而绵长平台状的石墩上。上面岩石突出,形成天然岩檐,使棺木免遭日晒雨淋。尚存完整棺木15具,为整木挖凿而成,制作粗糙,整底、整盖,盖身子母榫扣合,横切面近似成方形,棺头内凹成挡板,盖身头尾两端各凿有拳头大小圆形孔洞,下铺成石块。其中最大一具棺木长约3米,高近1.5米,里面套有一具稍小棺木,是岩棺葬中特殊的外椁内棺形制。荆竹坝岩棺群是迄今所知悬棺葬中时代最早,保存集中,保存数量较多的重要墓葬现象,是研究巴楚文化交融及古代少数民族族属葬制的实物资料,鲜明的地区特色广泛的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8、庙峡神谷旅游区
庙峡神谷旅游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庙峡历为“宁河七峡之冠”。两岸峻峰耸峙,峭壁如削,植被浓郁如墨,峡内猿猴攀援,鸳鸯嬉戏,古栈道依稀可见,云台仙子缥缈可人。峡中的“白龙过江”瀑布,宛如一条矫健的白龙,撞石飞越宽近100m的大宁河,汹涌壮阔,七彩斑斓,蔚为壮观,形成“飞瀑峡中过,舟从瀑下行”的“天下奇观”,是国家一级景点,位居全国知名瀑布之列。位于大宁河沿线最高峰云台山上的云台观,既有瞿塘峡夔门之雄,又有峨嵋山舍身崖之险,道、佛、巫三教合一,历史上是川东古刹之冠,曾与武当山并称。庙峡水碧、峡幽、峰奇、瀑绝。三峡工程竣工后,随着库区水位回灌延伸到庙峡入口,庙峡不仅可原址原样、原汁原味留存三峡地区古栈道人文景观、峡谷景观,并将成为新三峡旅游格局中原态峡谷旅游的替代旅游吸引物和新卖点,而且将因150--300座游船可以直达位于庙峡入口的大宁河旅游专用码头,其可游性、可进入性都将大大提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9、四知堂
四知堂位于双江古镇西800米,为四合院式木结构悬山顶建筑,建于清同治初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仅前厅采用了抬樑式,其余皆为穿斗式,通面阔55.4米,通进深35.5米,总建筑面积1966.7平方米,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该建筑座西南面东北,背依“半边山”,面临“猴溪”。平面布局以“四知”作为设计建造的指导思想,院落横向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四”字,名为“四知堂”。因房前“猴溪”岸边是一湾长长的河滩地,地名“长滩”,该房又称“长滩四知堂”,民间称其为“长滩子大院”。大院以前厅和正屋及两侧东、西厢房为中心,组成大型四合院。其两侧再建“东轩”和“西轩”,距“两轩”屋檐4米建有砖砌围墙,分别形成面积约150平方米的院坝。大院的内厢房与外厢房之间建有天井和卷棚顶廊道,一旦进入“长滩子大院”,就可以经过既遮阳又蔽雨的廊道而到达“正院”和“东轩”、“西轩”的各个房间。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0、白公馆
白公馆监狱旧址位于歌乐山松林坡南山下,地处歌乐山腰,地势险峻。白公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系土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131平方米,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临歌乐山下选址,看重此地后用重金强行将其买下作为看守所。从此大门终年关闭,改从侧门进出,原住房改为牢房,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白公馆改为美军来华人员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全部转囚渣滓洞,直到1945年中美合作所撤离后,白公馆才又重新作为看守所。中美合作所撤离后,白公馆还曾作为汉奸拘留所关押过大汉奸周佛海等人。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的“人犯”被迁回白公馆关押。在这里关押的均属所谓“案情重要”的政治犯,如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共产党员宋绮云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红岩》小说中“成岗”的生活原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