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旅游
重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宝顶山石刻造像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止于淳祐九年(1249年),前后历时70多年,是南宋的著名僧人赵智凤所主持营建的“密宗”佛教的道场,共有石刻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的规模最大。大佛湾呈马蹄形,长500多米,岩高15~30米。雕刻造像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先以小佛湾为蓝图,后在此雕造石窟。有三十多幅巨型的雕刻,著名的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等,其中以宋代的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极富趣味性和故事性。千手观音龛镌刻于大佛湾南崖东头的岩壁上,刻手1007只,纵横交错,富于变化,画面如同孔雀开屏一般,金碧辉煌、富丽多姿,是国内仅有的一尊。华严三圣像高7米,菩萨手托千斤石塔,历经多年而不坠毁,可见其建造时力-用之高妙。宝顶圆觉洞,在大佛湾的南岩,以设计周密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2、灰千岩崖画
灰千岩崖画位于江津市四面山镇洪洞村东,时代为汉以前。四面山具有悠久的人类历史文化遗迹,敦煌有莫高窟,重庆有大足石刻等古代石刻艺术鼎盛时期的杰作,在四面山,虽无这些石刻艺术的巅峰杰作,却有一块历史文化价值丝毫不逊于这些石刻杰作的灰千岩摩崖壁画。灰千岩摩崖壁画的产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是原始巴人劳动、生活和文化的结晶,不但填补了巴渝地区摩岩壁画的空白,还把重庆原始巴人的历史及巴蜀文化上溯了一千多年,是南方罕见的具有北方草原体系的刻制岩画,改写了过去南方无刻制岩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这幅凝聚着原始巴人智慧与勇气的壁画,不但填补了巴渝地区摩岩壁画的空白,而且成画时间大大早于著名的云南古代摩崖壁画,把重庆原始巴人的历史及巴蜀文化上溯了1000多年。由此,四面山灰千岩远古岩画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1992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灰千岩摩崖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3、南泉抗战旧址群
时代:1938?1946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巴南区批次:第七批1、林森别墅旧址: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虎啸村,长南桥西南约120米建文峰北麓。建于1937年,坐西向东,面对虎啸口,右靠建文峰,与“孔祥熙官邸”相邻,四周绿树环抱。该建筑大小厅室15间,占地面积509㎡,建筑面积994㎡,通高13.5米。建筑主体为中西合璧风格,青灰色调,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铺素面小青瓦。一楼一底带地下室,地下室均为条石砌筑。兼具住宿、办公、防空功能。室内有壁炉与夹墙相同,可为各房间供暖,其中一间内墙嵌设-柜。该建筑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的主要官邸之一,建筑和环境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抗战遗址。2、孔祥熙官邸旧址:位于南泉风景管理区孔园内,坐落在建禹山半坡的密林之中,后依建文遗迹,下临花溪河的“虎啸悬流”。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1190平方米,建筑面积8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4、涪陵石夹沟
简介石夹沟景区位于涪陵区东南约45公里的武陵山乡(原龙塘乡)境内,平均海拔约1500米,属著名的武陵山脉西南段,面积约30平方公里。景区山势奇峻多姿,原生植被丰富,种类繁多;空气清新宜人,生态环境极其优良,完全可以媲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胜境。山、林、泉、洞、瀑、湖、潭、峡、坑一应俱全,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十里大峡谷雄阔壮美,谷底奇石叠垒,溪流淙淙;千尺三叠瀑直挂绝岭,飞泻而下,气势壮观;蜿蜒一千六百多米的青天峡地缝冠绝天下,两壁峭崖仅隔数尺,直插云端。探步其间,神摄气敛,幽谧古奇之感顿生。一路行来,奇观胜景又何止于数;刀削斧劈,薄如纸翼的五座石峰,突兀而起,名之:如来神掌;绝壁相对,仅数尺狭缝,栈道嵌壁,碧潭盈底,称之:石夹门;壁立千仞,岩面细缝排步,状似卷册,字之:万卷书。情人谷,忘忧谷,碧玉潭,水晶湖,舍身崖,灯杆石,老君崖,一线天,万丈坑,五猴下山,石夹云海,鳄鱼出水,别有洞天,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5、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题刻位于四川省涪陵市城北的长江河道中。白鹤梁是一块天然的石梁,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达10余米,常年淹没于在水中,只在冬春的枯水季节时才露出梁脊,是长江中上游的一处著名的水文古迹。从唐代开始,共在白鹤梁上凿刻了36尾石鱼,因为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清代涪州知州萧星命石工摹旧迹在石上重刻二鲤,并凿刻了题记。平时的时候,石鱼隐于水面以下,遇到枯水时才露出水面。石鱼的周围刻记着自唐广德元年(763年)以来至二十世纪初年,共1200年间的72个最低枯水年份线。据长江干流多年实测的水文记录表明,长江最枯水位出现约十年为一个周期,与石鱼的记录颇为吻合,故而石鱼题刻对研究长江中上游的枯水规律及生产建设、航运等都有重大的史料价值。古人有“石鱼出,兆丰年”的经验之谈,1953年、1963年、1973年,白鹤梁上的石鱼三次露出水面,而当地这几年也都获丰收,因而石鱼被看成是年成丰歉的预告表。石梁上除了石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6、梁平文峰塔
中国第一高笔峰石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城西的平原大坝上,距县城3公里。此塔是八角十二层空心通体石塔,直插云霄,雄伟壮观,堪称清代建筑瑰宝。塔高35.68米,修建于清道光七年,此塔是八角十二层空心通体石塔。石塔设计精美,选料精良,所选青沙石质地坚硬,每块石横截面为31×40厘米的方形,其长度170厘米(亦即塔身的厚度),每层塔壁石料用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而成。其基础稳固、计算精确、构建缜密,巍巍十二层石塔,直插云霄,雄伟壮观。塔身上面有12个隔层互换、透光、通气的窗门洞,每层8个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动感。顶层八个翘角上所挂铁马风铃,每当微风轻抚时铃声叮咚,悦耳怡人;那从下往上的翘角正面都刻有不同的图案,线条流畅洗炼,刻工细腻精巧,倍显塔的美丽壮观。镌刻在第十级塔身上的“文峰塔”塔名两字草书字体,苍劲有力,门洞两边所镌“灵秀”、“文明”,也倍增塔的文化气韵。塔内原有一至五层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7、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又名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位于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博物馆成立于1991年,原占地面积不足500平方米。早期为宋子文行馆,1942年到1944年间,为史迪威将军故居。美博物馆是重庆重要的陪都遗迹。平均每年接待美国来客超过3万人。是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战、友好往来的象征和中国对外民间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2014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邸负一楼是当时随行人员居住和存放军械的地方。这里变成了几个展厅。2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展现了“史迪威与中国”、“征战印缅”、“飞虎空军”、“驼峰飞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友谊长存”等六方面内容,记录了史迪威将军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史迪威将军协助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光辉事迹,还看到了他因主张平行援助国-队而与蒋介石发生矛盾,更看到了他对顾全大局、积极抗日的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08、重庆罗汉寺
罗汉寺坐落在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设于此。罗汉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蜀中名胜记》载:“治平寺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罗汉寺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明两代瑰宝。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数罗汉以测吉凶祸福。罗汉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甚至更早。根据《蜀中名胜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9、观音竹海白莲教神秘墓群
梁平县竹山镇安丰村大棺山莽苍的竹海中,586座坟墓层层叠叠呈现。这些坟墓横纵排列规范,每座间隔不足50厘米。最大的高约1.5米,占地约6平方米。而绝大多数高不满60厘米,占地不足两平方米。随行村民称,这些坟墓如此规则相似,死者定是同时下葬,可以依据坟墓大小区别死者之间的尊卑。在与大棺山一沟相隔的小棺山,还有一大型墓群,共100余座,没有石碑、没有人烟,只闻鸟雀欢叫与山风拂过竹海的声音。两山的墓地间,均有深逾1米、宽约3米的土坑,且墓群一分为二,以高半米以上的长长土墙相隔。史书记载,清中叶白莲教义军频繁活动于梁平县(古称梁山县),《梁平县志》记载,嘉庆元年(1796年),达州白莲教首徐天德领举旗,开赴梁山县设据点。次年,白莲教总首领王聪儿入川东北。仅1799年3月,义军与清军在梁平双方死伤就达4万人。1802年12月1日,义军胡思鹏率部在今墓群地区激战,击毙清守将峨边营把总龙廷贵等数百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0、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
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坐落于渝中区新华路人民公园内。渝中区人民公园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大众休闲场所,纪念碑就建造于公园最高处的一块平地上。碑体周边绿树环抱,雀鸟轻啼,幽静中透出几分肃穆。“黄花岗72烈士”中,有三位四川籍人士,分别是喻培伦、饶国梁和秦炳。为纪念他们在黄花岗起义中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于1946年2月建造了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纪念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全部为上等青峡石建成。全碑由碑帽、碑身、碑座、碑台四部分组成,通高7.18米,正反两面均饰满卷云纹浮雕图案。碑体正面镌“喻饶秦三烈士纪念碑”九字,碑身背面镌碑文26行,主要叙述烈士革命事迹。她是旧民主革命时期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百年沧桑,中华巨变。如今,来到碑体前,透过岁月斑驳的痕迹,穿越历史的时空,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这些爱国志士的浩然正气。当年,在民族危难之时,他们忧国忧民,救亡图存,内争自由,外求独立,为中华民族寻求光明、希望与重生,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11、丁房阙、无铭阙
时代:汉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五批丁房双阙原址位于忠县忠州镇人民路,为东汉后期所建的石阙,距今已有1800余年,是我国现存汉阙之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月搬迁至忠县白公祠内。双阙分立东西,高约6.26米,东阙附有耳阙,西阙现无耳阙,两阙相距2.46米,主阙顶盖与相邻的隔墙紧连,两阙均有高层建筑保护,是我国现存汉阙之所见阙上有重檐屋顶,两层之间双层石块堆砌的汉阙。右阙下刻有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及道光年间贺国祯、武吴有篪等人的祠铭。丁房阙东阙文字装饰有“明万历丙辰巴国忠祠铭”、“清乾隆三十六”;浮雕装饰兽2个,情景浮雕装饰二组仙女乘鹿图、谒见图等,人物故事图案对称,但内异。立体装饰兽1个、角神4个,以人物为主,顶盖有装饰椽子、连檐、瓦当、瓦垅、四脊,椽子作辐射形排列,浮雕装饰纹样有菱形纹、花鹤图纹、麒麟图纹、叠浪形纹、斗拱形纹、鸳鸯交手拱形纹,东阙脊顶塑有一球古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2、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
据史料记载,早在国民政府1937年11月20日正式发布迁都重庆办公宣言之前,一些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即相继派出参赞、代办及秘书等赴重庆寻觅馆址。1938年1月19日,苏联新任驻华大使奥莱斯基等由汉口乘机抵渝,并于1月23日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呈递国书,此乃抗战时期第一个抵达重庆并呈递国书的外国驻华大使。之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驻华大使、公使等相继抵渝,驻华使馆等相继迁到重庆或在渝新建。不少国外驻华机构来到重庆后,进一步开埠通商。对此,市设计院建筑文化研究室主任舒莺表示,这种行为间接地刺激了当时重庆尤其是长江南岸一带的经济、文化发展,比如从当时的建筑来看,表现就非常明显,这个时期重庆建筑的“摩登”程度号称西南第一。“长江南岸的南山和城区隔江相望,地势隐蔽险要,防空条件较好。”舒莺认为,因为这一点,苏、英、法等国的使领馆、兵营、洋行、俱乐部、别墅以及外籍职员住所、国民政府的一些重要机构等都建于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3、西山钟楼
万州西山公园钟楼建成于1930年,共12层,高50.2米,雄伟壮观,与上海海关钟楼齐名,系长江沿岸一大景观。建成至今一直被认作是万县市标志性建筑物。西山钟楼为重庆市万州区城市较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万县八景”之一的“西山夕照”即以此命名,自1930年建成以来,一直吸引着过往名人和八方来宾登楼一览江城风采。西山钟楼是中外结合的建筑,造型精美,雄伟壮观,与上海海关钟楼齐名,系长江沿岸一大景观。钟楼高50.24米,共12层,楼顶双层盔顶,呈八角型,底层为厅,有螺旋形铁梯直上楼顶。楼四层上四周装有巨型时钟,其声音洪亮,响彻全城。钟楼底厅矗立着一座高达5米、四面各宽1.3米的巨大石碑。1958年,周恩来总理曾亲临钟楼,并阅览格言碑。1964年,中共万县市委根据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的建议,将碑文改刻毛泽东诗词,分别为《沁园春•雪》、《浣溪沙》、《水调歌头•长江》、《长征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14、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暨重庆张治中旧居
时代:1938-1945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批次:第七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暨重庆张治中旧居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镇三圣宫村的三圣宫,为一处清代寺庙建筑。三圣宫距今200多年历史,是一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庙宇。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迁驻于此。抗战期间,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曾在此地居住和办公,为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整个建筑群座东向西,由山门、前殿(前厅)、戏楼、黄金堂和左右厢房构成,双重围合式布局,结构形式以木结构穿斗式梁架为主,夯土墙人字房架为铺。占地面积5536平方米,建筑面积1578㎡。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保存完好的建筑群清晰地反映了当时原有的历史格局和面貌,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所处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一处珍贵的抗战遗产资源、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5、武陵山
武陵山位于黔江区石会镇,本名髑髅山,因山似船形、林木葱郁,故又名驾舡岩、卫林山。唐天宝元年(742),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武陵山。后因2001年涪陵区将龙塘乡、大木乡林场抢先更名注册为武陵山乡、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更名为武陵仙山。从渝湘高速黔江西下道,沿G319西行15公里即到武陵山,山峰绵亘十余公里,山势峻峭,奇峰兀立,危崖深谷,云缠雾锁。以武陵山为中心的19.2万亩的林区是“黔江国家森林公园”。武陵山景区由羽人山、公母山、八角庙、双石墩、仙灯岩、土地岩瀑布等自然景观和真武观遗址、香山寺、天子殿、武陵水库等人文景观组成。主峰海拔1092.8米,登临峰巅,一览众山,岩峦层叠,青山如波,白云如絮,峰云相携,山上是天然的生态王国,红豆杉、珙桐、银杏、水杉等珍稀树种密植其里,武陵猕猴出没其间。北宋名相寇准游历武陵山后,曾赋《武陵景》传世:“武陵乾坤立,独步上天梯。举目红日尽,回首白云低”。与主峰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6、弹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
时代:元至清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区:重庆市开县批次:第七批弹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位于长江边上,背依山崖,面对长江。现存造像8尊,古建筑五佛殿1座。元代的造像1龛,高13.75米,宽10.45米,深2.55米,龛内造像为一弥勒佛二胁侍弟子。弥勒佛善跏跌座,佛高7.5米,头上高肉髻刻以螺发,面相方圆,表情庄重。佛像身上内着僧祇支,腰上束带作花结,外披袒右肩袈裟,下身穿大裙,左手抚膝,右手屈指向上至肩。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双脚赤足,踏于地上。佛的左右各雕刻有一身双手合十的弟子立像。高2.3米。五佛殿为清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宽18.5米,进深两间,深7.7米。殿内石壁有一龛明永乐19年凿刻的3尊三世佛像,每尊佛高3.95米,两侧各雕文殊、普贤骑青狮、白象。据《巴县志》记载:“明夏督察院邹兴所凿也”。元末时期开凿了河边大佛,明永乐雕刻的五尊佛,清代时期修建的庙宇--五佛殿。该造像是目前我国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7、老君洞道观
老君洞道观位于重庆市南岸黄桷桠附近的老君山上,是重庆的重要道观。数百年来,每逢初一、十五或清明佳节,香客朝山,游人踏青,道观内香烟氤氲缭绕,山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老君洞始建于汉朝三国时期,正式创建于隋末唐初,历时1300多年。原为佛教寺庙“广化寺”,明万历九年(1581年)以尊道教始祖李老君,与大禹庙涂山寺交换,改为道观,名“太极宫”(俗称“老君洞”),曾经一度成为天师道场。老君洞整个庙宇依山造殿,凿崖成像。主要建筑呈“玄”字型依山盘旋而上。庙区占地300多亩,造像30余尊,有三清殿、灵官殿、三丰殿、玉皇殿、真武殿、吕祖殿、邱祖殿、观音殿及斋堂、客堂、经堂、戏台、戏楼、藏经楼、丹房等,文物古迹以老君洞、三丰洞、纯阳洞、石猴洞、三圣洞、燃灯洞等最具特色。庙宇慈航殿上雕刻有碑铭“真武传道”,三清殿前石刻有“玉龙捧圣”。岩造图象老君骑青牛,周文王拜相,节子访贤,日月星辰岩上石刻浮雕,文人墨客的题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8、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
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原位于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东水东村原东水东小学院内。西明寺造像碑北24分钟14.8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修建于唐代开元年间。2013年7月17日上午8点45分,新乡市文物局接到卫滨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报案称经幢被盗并已报警。7月19日上午,公安部门在卫辉市太公泉镇芳兰村找到经幢构件等石刻。经过新乡市文物局专业人员认定,确属被盗经幢,其构件完整,至此案件成功告破。成功追回的被盗尊胜陀罗尼经幢,现保存于新乡市平原博物院内。2013年5月,新乡尊胜陀罗尼经幢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9、何氏百岁坊
何氏百岁坊位于璧山县青杠乡,时代为清。何氏百岁坊座落在重庆市璧山区来凤街道安乐村,原成渝古道上,座东北朝西南。是一座有168年历史的精美石牌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间,系纪念奉直大夫周绍熙之妻何氏百岁而建,保存完整。对于研究清代石刻艺术及民风民俗提供了重要依据,被誉为“重庆市清代石质建筑的代表作”,是重庆市1992年首批确定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002年璧山区立文物保护碑。何氏百岁坊由三层坚硬的青沙石料垒砌而成,高11.7米,宽6.35米,四角八翘巧夺天空。醒目的4根石柱构成了牌坊的3道门,正中是大门,两边是小门,门之间塑有栩栩如生的青狮、白象、麒麟等吉祥动物,似忠实的守护神。牌坊顶部正面和背面刻有“旌表例赠奉直大夫周绍熙之妻何氏百岁坊”,正面刻有川渝高官恭贺名录及“升平人瑞”四个大字,背面刻有翰林刘宇昌篆书的何氏百岁坊序和“贞寿之门”四个大字。整座牌坊雕刻工艺精湛、形态优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0、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时代:1938-1947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渝中区批次:第七批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是一座仿巴洛克式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楼一底,楼宽23.3米,进深24.7米,楼高19.4米,共有房屋19间。它原是重庆德国天主教堂,现为中共重庆市纪律检察委员会办公楼;怡园是一座哥特式砖石城堡,外面是全石砌成,二楼有一个半圆台,三楼有一个小阳台,都面临四新路牛角沱大街。该楼有一层是地下室,一楼一底,共三层16室。曾为宋子文公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事谈判期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调处停战期间居此;康心远公馆为康心远所建,建筑面积573平方米,歇山单檐砖混结构,共三层。二楼外廊为回廊。屋顶仿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檐角起翘,近似传统复兴风格的建筑形式。抗战时贺耀祖、邵子力曾借住。1950年2月,邓小平入住。该遗址群见证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众多重要历史人物直接相关,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