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静海区旅游
静海区文物古迹介绍
静海火车站
静海火车站始建于1910年。静海站的百年铁路工业遗存建筑群落、静海站站史室会同正在使用中的现代化铁路装备,构成了一个正在运营之中的“铁道博物馆”,记述着静海站的前世与今生。1907年12月,清廷与英德银行签订了津浦铁路借款合同。1908年6月,津浦铁路开工修建。同年,津浦铁路展筑至静海,修建了静海站。静海站由德国工程师设计建造,只有到发线股道2条、侧线股道1条、旅客站台2座、旅客平交道口1处、站房1座、公事房1排。此外,在静海站旁侧还配置有静海道班房1个。刚建立时,静海站的客货运量很小,但是静海的土特产品独流老陈醋、独流白酒等得以从静海站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津浦铁路线静海站
津浦铁路线静海站年代:清地址:静海县东方红路静海火车站。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静海站始建于1908年,为德国人建造日尔曼风格,方向正东,结构为德式马尾柁架建筑,面阔6间,四面均有门窗,建筑面积655平方米,使用面积533平方米,室内门高210厘米,宽103厘米,加框宽130厘米,室外门高292厘米,宽116厘米,门上有窗户,窗户高70厘米;室内窗户宽114厘米,高205厘米。房子正面左下角有一铁管,探出墙2厘米,上有铁盖,刻有“FDNO:22”字样,直径7厘米。正面候车处有三扇大门,两侧大门高288厘米,宽225厘米,两扇,中间大门高288厘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东滩头东汉墓群
位于东滩头村东150米处。1982年发现后,进行3次挖掘,共清理出砖砌回廊墓、多室墓、单耳墓等3种形式的砖室墓座。回廊墓规模宏大,形式特殊,南北长39.7米,东西宽15.4米,由4条墓道22个墓室和徼道(是庄园卫士巡警的道路。《汉书》载:“龟兹王数来朝贺,归其国,汉官室,作徼道,周卫出入。”)等建筑组成。墓前3条墓道,中间墓道长10.4米,墓后1条墓道长7米。墓室有前、中、主、后4室和耳室,中间1条南通墓室,连接前后墓道。墓室的券门正中多墨书题记,前室方形,边长2米,南连甬道,北接中室,东西两侧开券门通徼道。中室方形,边长2.4米,壁用花纹砖平铺交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五台寺
东五台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双塘镇西双塘村,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79920平方米。据史料考证,明朝崇祯年间,智源大和尚游方至此,慧眼识宝地,在此修建寺院一座,并用自己的佛医妙手,为民消灾除难,深得四方百姓爱戴与尊敬,自发募捐,历时三年时间,改扩建成一座宏伟壮观的庙宇,因该寺气势宏大,灵气旺盛,故善男信女顶礼朝拜者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道场几经苍桑,民国初年,全国大兴新学,寺庙被迫改为国立大学堂,后被罕见大水冲毁,道场随即衰弱,日本侵略我国时,道场内剩余珍贵文物宜被抢掠一空,只剩残垣断壁,甚是凄凉。因该道场在民间影响深远,各地强烈希望恢复原有寺庙。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流木桥
运河上唯一老木桥:独流木桥这座桥位于静海区独流镇兴业大街,是运河上唯一一座老木桥。这里的老居民说,几十年前的南运河是一条很宽的河流,河面上每天都有船只来来往往,独流镇也因此变得热闹。这座桥建于民国时期,长31.8米,宽5米,为木质结构。桥两侧有19根护栏,材质均为黄花松。桥面铺有沥青路面,下面有5个桥墩。由于年代久远,风雨腐蚀,木质已见腐朽。护栏原来涂有绿色油漆,近期对其进行了修复。老桥无法再承载过多车辆,目前已经禁止通行,只能看见稀疏的路人步行走过。市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独流木桥属京杭大运河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本市现存乡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移兴寺
介绍俗称大佛寺。位于陈官屯镇曹村东侧,相传建于隋代。寺院坐北朝南,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讲经堂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殿内的弥勒、释迦佛像均为铜铸,高丈余;燃灯佛像为泥塑,高2丈,阔7尺,余有高约3尺的小铜像30多尊。该寺建筑恢宏,气势雄伟,为静海旧时一大景观。清咸丰三年(1853)遭火焚,同治年间修复。“七七”事变后,因连年战火,寺院的大部分房屋坍塌。1982年,寺内仅存的释迦铜像被天津市大悲院收存。天津静海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城隍庙
介绍位于旧县城外的南运河东侧,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静海知县曹重建造,后由静海县元姓捐资扩建。该庙坐北向南,占地5亩,内分山门殿、城隍大和城隍内宅。清咸丰三年(1853)年遭火焚,后修复。按中国的传统习俗城隍庙均座落城内,唯该庙位于城外。天津静海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官屯火车站
唐官屯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隶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沧州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唐官屯站站场规模为2台6线,1个侧式站台,1个岛式站台(两个站台均有柱雨棚),3条到发线,3条正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刘村宋元墓葬群
小刘村宋元墓葬群位于静海区子牙镇小刘村,年代为宋、元、明、清代。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官屯窑址
张官屯窑址位于静海区陈官屯镇张官屯村南,年代为明代。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部静海五七干校旧址
中央文化部静海五七干校旧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静海县团泊洼。中央文化部静海“五七干校,由八个协会和戏曲研究室、电影剧本创研室、音乐出版社、音乐研究所等十二个文艺单位的七百余人组成。970年9月由宝坻迁至静海团泊洼。当时有学员627名,知识青年57名。学员均是享誉全国,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均被定为政治或历史问题。这些著名艺术家在静海团泊洼“五七”干校生活了五年,当时学员条件比较艰苦,四人居住一屋,喝苦水,自给自足。周扬、华君武、秦兆阳、吕骥、吴祖光、江枫、宋扬、郭小川、王朝闻名人在静海期间,为活跃静海人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吴祖光、王杰等曾为静海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官屯铁桥
唐官屯铁桥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烧窑盆村南8里,年代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宣统元年(1909)建,架于马厂减河上游,是津浦铁路旁的人行桥(疑始为津浦铁路上的铁路桥,后因铁路改道而废弃成为人行桥)。钢架,桥面铺木板,全长40米,宽4米。桥两端为水泥桥墩,平架两根钢梁,两侧立高4米的三角形钢架,构成方形框架。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头孙氏宗祠
孙氏宗祠,是静海县台头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列入第四批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历经八十多年的风吹雨淋,目前仍保存完好。据孙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始祖孙显义从襄阳府泗水县大理村迁至黄岔村定居以来,至今已600多年,传32世。目前有800余户、3000多人。孙氏宗祠始建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供销社所借用。1998年,历时三个月的维修,维修后的孙氏宗祠,修旧如旧,虽然规模不大,但厚重、肃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