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文物古迹介绍
261、孙中山先生纪念碑
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的蛇山南麓。与辛亥首义英雄烈士雕像相邻。1928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年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同人为纪念孙中山的革命伟绩,在武昌蛇山西段兴建了“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与纪念堂,由当时辛亥首义公园的经理夏道南和首义伤兵代表何正方监造。抗日战争时期,蛇山西段上的“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堂”被毁,纪念碑则幸免于难。1955年因建武汉长江大桥,该纪念碑被迁移到陈友谅墓东侧的蛇山南坡,1994年迁移到现址。碑坐北向南,占地100平方米。碑体用花岗岩砌成,高7米,碑顶为盒形,碑座左右两面饰有花圈挽带浮雕图案,四周立有护柱,且环以铁链。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为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又具近代风格,气势恢宏。碑正面镌刻着“总理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与“中华民国十七年国庆日落成”,碑背面刻有“辛亥首义同人敬撰、江陵张知本书碑记”等字样。碑文行款有致,书体挺健凝重。孙中山先生纪念碑背面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2、鲁兹暨史沫特莱旧居
史沫特莱旧居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32号。和中世纪欧洲教会建筑的风格相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横平竖直的长方体。1913~1938年间,美国主教鲁兹(BishopRoots,1870~1945),中国名吴德施,携全家居住于此。这里符合新教教徒节俭清淡的传统。大坡状瓦顶,方石墙基,深灰色清水砖外墙,上下两层间有两道深红色的砖线。正立面连续的拱券门窗,外框凸出,造型优美。整幢楼建筑面积646平方米,体量阔大,室内宽敞,有数十个房间。除了住有主教一家人外,常有客人留居,简直像是一家“私人旅馆”。鲁兹的家成为进步的新闻记者、外交人员和社会工怍者经常活动的场所。著名的美国记者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安娜·路易丝·斯特朗是这儿的常客,和主教夫妇,还有孩子们,像一家人那样亲密无间地相处。白求恩大夫来中国,在北上去延安之前,也曾在这里住过半月之久。周恩来于1927年“--”时期,也曾在此躲藏过一段时间。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3、李时珍陵园
李时珍陵园在蕲州古城东风景秀丽的雨湖畔,占地80亩,由李时珍墓地、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医史文献馆和药物园四部分组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李时珍墓地座落在蟹子地,与李时珍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古时即列入“蕲阳八景”,李时珍父子原墓及墓碑保存完好。李时珍纪念馆由-同志亲笔题写馆名,为仿古(明代)建筑群,气势恢弘,错落有致。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医学资料、药物标本和郭沫若等同志的题词。李时珍医史文献馆珍藏中外《本草纲目》版本十余种,以及古今中外介绍李时珍的医药书籍、文献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等。李时珍药物园包括药物碑廊和百草园两部分,为我国第一家中医药自然博物馆。本草碑刻长廊镶嵌128幅药材石雕,刻工精细、栩栩如生;百草园种植各类药材310多个品种。为了纪念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新中国成立后在其故里修葺了墓冢,建成了“李时珍陵园”。陵园由牌坊、莲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4、鱼木寨
鱼木寨位于鄂渝交界处的利川市西部,是谋道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全寨占地6平方公里,四周皆绝壁。其土家古堡、古墓、栈道和民宅保存完好,有“天下第一土家古寨”、“世外桃源”美誉。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列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鱼木寨原名成家寨,以成姓、向姓居多,自古就是土家族居住地。其前身属龙渊安抚司治理,后更为龙阳峒土司辖地,附籍石柱土司。明万历十四年,龙阳峒土司谭彦相宣布脱离石柱土司自立。石柱土司不允,双方争斗不下。次年,石柱土司马斗斛、马千乘率兵攻打谭彦相,断其水源,阻其粮草,把寨子围得铁桶一般,欲使寨中弹尽粮绝而降。然数月不果。寨内,谭土司则命人每日从寨东岩洞口向寨下抛活鱼以戏之,有些竟落挂于马土司帐前树上。仰望陡峭奇险的山寨,马土司不由望鱼兴叹,遂引兵而退。“鱼木寨”由此得名。鱼木寨堪称中国最大的“青石博物馆”。脚下踩的是青石路,看到的是青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5、马跑泉与落帽冢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八岭山南麓的马跑泉村。是与关羽坐骑赤免马紧密相关、充满神奇传说的又一处三国遗迹。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在泉旁所立“汉关公马跑泉碑记”石碑,道尽缘由。碑文叙述:“刘备被曹操围困当阳时,关羽引师救之,取道过此,人马俱困,焦渴难当,寸步难移,赤兔马以蹄刨地,昂首嘶鸣,忠义感动山神,石开泉通,人马得饮,精力复萌,速赴当阳救主。”马跑泉因此而得名。跑泉呈马蹄形,直径85厘米,深约2米,泉水清澈味道甘甜,久旱不竭,水中含有20多种矿物质,当地已开发生产冠名为马跑泉的矿泉水。紧邻马跑泉东侧的落帽台,传说是关羽赴当阳解刘备之危途经此地,风劲、人急、马蹄疾,战帽被大风吹落,因此处为山地高台,当地人崇敬关羽的忠义壮举,遂将此台谓之落帽台。每逢重阳佳节,人们常来此登台凭吊,散心野趣。唐代诗仙李白登临此台,就曾诗兴骤发,留下了千古咏唱《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开,醉看风落帽,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6、安居遗址
安居遗址位于随县安居镇王家楼村八组。遗址坐落在溠水入涢水转折处东北侧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床约5米。遗址于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4年、1991年、1998年、2009年多次复查。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过遥感手段判定,安居有古城址存在。随后通过对安居遗址实地勘探验证确认,安居遗址的东部保存有一座小城,南北长190、东西宽170米。城墙东、北、西三面保存较好,夯筑。南墙为现代民居所覆盖。城址高出地面约1米,城墙宽约10米,墙外有护城河,宽约10米,深度距地表约2米以上。城内采集有春秋至汉代的遗物,在城北西部发现有包含汉瓦的地层及汉墓打破城墙现象。根据遥感提供的情况及地形地貌推测,小城的北部应有大城存在。城址北侧的羊子山曾发现两周时期墓葬,出土大量青铜器和陶器。2007年10月,羊子山中部发现1座墓葬,出土各类青铜器27件,部分青铜器上有“鄂侯”字样的铭文。安居遗址的发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7、仙佛寺石窟
仙佛寺石窟位于来凤县翔镇关口村的酉水河西岸峭壁上。石壁全长200米,在中段开凿4个并列的大中佛龛,南段雕造18个并列的小佛龛,共计造像31尊。造像年代为初盛唐。佛龛前原有三层木构窟檐,60年代被拆毁,佛像也遭到局部毁坏。北龛、中龛、南龛高度均6米余,中龛内雕倚坐弥勒像二北子二菩萨像,弥勒高5.3米。南、北龛均为一结跏趺坐佛二弟子立像。佛像通高5米。南龛南侧为双观音立像龛,菩萨高2.7米。小佛龛内各雕一立佛,高1.5-2米。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浑圆,身着双领下垂式架裟。菩萨头戴高冠,披巾垂于腹膝二道,整个造型丰满,神态逼真,表现出典型的初唐时期的风格。仙佛寺石窟不仅是长江中游、两湖地区唯一的唐代摩崖造像,同时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造像艺术具有浓郁的中原特色,代表了两湖地区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是佛教文化和雕刻艺术在我国南传的重要历史遗存,为研究当时鄂西与中原地区之间和川鄂湘之间的佛教文化、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8、玉泉寺铁塔
玉泉寺铁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县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东麓玉泉寺门前,全称“如来舍利宝塔”,又称当阳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目前最高(七丈十三层)、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工艺精湛,造型挺秀典雅。铁塔建在砖石基台上。八角、十三层,仿木构楼阁式,总高17.9米。做法是基座、塔身、檐部和平坐等部位分段用生铁浇铸,依次叠放而成的。铁塔基座满镌海波纹,上为须弥座,各角有金刚力士一尊,体态矫健。铁塔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和海山、海藻、水波等文饰,线条清晰、流畅,台座八面,各铸托塔力士一尊,全身甲胄,脚踏仙山,头顶塔座,体态刚健,状极威猛;塔角飞檐,凌空龙头,悬挂风铎;逐层迭装,不加焊接,稳健玲珑;日照塔身,紫气金棱,交相辉映,故曰“棱金铁塔”。塔身还铸有2373尊小佛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每面束腰中央镌壶门,内一坐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9、甘氏宗祠
甘氏宗祠位于竹溪县中峰镇甘家岭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纪念康熙年间鄂陕地方中左守备甘继芳为国捐躯事迹而建。干隆十三年至十九年(1748~1754年),扩建了正殿、后殿。光绪十四至十五年(1888~1889年)扩建了厢房、伙房、围墙、操场、大门楼。甘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由正殿、后殿、厢房、伙房、围墙、大门楼组成,正门东侧有1914年修筑的官厅。主体建筑均面阔五间,21.2米,分别进深6.8米,7.26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后堂壁开扇,前有檐廊,屋面用小青瓦。正殿前檐大门上方镶嵌石制匾甘宗祠3字,石门框上部做成混枭形,上置石质平过梁。大门两侧置圆形抱鼓石,上有纹饰。地面铺青石板,墙面有少量壁画和彩绘。甘氏宗祠是鄂西北规模较大的民间宗祠建筑,对研究清代宗祠建筑、清代早期旌表制度和地域宗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建筑、彩画、泥塑、石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0、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
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东部南麓。1926年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又称叶挺独立团)在攻占武昌城的战役中,共产党员、一营营长曹渊等191名官兵壮烈牺牲。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后,为纪念攻打武昌城牺牲的将士,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批准中共独立团特别支部的建议,将停放长春观的烈士灵柩葬于洪山。1927年初,由叶挺主持修建烈士墓。立碑刻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攻城阵亡官兵诸烈士墓”和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等191位牺牲官兵的名字,以及“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无产阶级的牺牲者!”、“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1954年,当地政府对陵墓进行维修。1980年,武昌区人民政府扩建为陵园。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由牌坊、纪念碑、曹渊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组成。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于1956年11月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71、武汉詹天佑故居
1912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的居所。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携全家在此居住。旧居坐西朝东,平面呈正方形,为一栋砖木结构西式二层楼房,红瓦四面坡屋顶,其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南、西二立面则为廊庑。主入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上下走廊的两侧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室内装有壁炉。设有0和老虎窗。在券心石、屋檐等部位作细部雕饰。詹天佑逝世后其家人变卖。1949年后,作为湖北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办公用房,后改为职工宿舍。1991年国家文物局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购回产权。1992年,武汉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对故居进行全面维修。1993年4月26日詹天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2、万年台戏台
万年台戏台位于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北距县城约25千米。始建于清干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砖木石混合结构。整个场地由戏台和观众区两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戏台坐东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前台为三面敞开式,筑于高1.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6.1米,进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顶,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施如意斗栱。额嵌“云管阳春”木匾,额枋浮雕戏剧人物故事图案,台顶饰八卦天花。后台面阔三间12.04米,进深一间6.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两山设封火山墙,枋上镂刻戏曲人物图案。前、后台以木板相隔。化妆室设在后台底层,南侧墙设小门,门外楼梯与后台相连。戏台前方设有观众看戏的缓坡形前场,保留有高约数丈的古树3棵。万年台戏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汉戏传播的重要场所,对于中国戏曲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清代鄂东地区庙会文化的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3、杨家湾老屋
杨家湾老屋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一组,三峡坝区内。杨家湾老屋始建于清干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光年间(1820~1850年)扩建。老屋为砖木结构,长方形平面布局。纵深两进,横连十一屋,共有七个天井。明间及主要厅堂为穿斗式木构架,其它房屋则为硬山搁檩式。青瓦屋面,屋面组合错落有致,封火墙及前后檐风格独特。明间大门上有披檐,门框为青石打磨拼接而成,门柱饰浅浮雕鹿鹤逢春图案,进大门依次为木隔墙、左右两门、前厅、天井、正堂、后屋,左右次间、稍间的天井间隔布置,天井周边有回廊,两旁用青砖浆砌坎墙,上为槅扇槛窗,雕刻精细。建筑具有良好的排水、防潮及采光等功能。1939~1945年,抗战时期这里曾作为三十军江防总指挥部。杨家湾老屋空间布置讲究,屋面、封火墙错落有致,大小天井有序设置,装修部分精雕细刻,墨绘纹饰丰富多彩,体现了较高的传统建筑艺术和技艺。同时,杨家湾老屋也是一处抗战纪念建筑,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4、磨盘山遗址
东周遗址。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东200米,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段,文化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岗和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1.5米。是一处楚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重要遗址。1979年冬,为配合赵家湖水渠的修建,在沮漳河东岸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1982年试掘。出土陶器以红陶为主,尤以下层红陶最多。红褐陶、灰褐陶、黑灰陶、橙黄陶四种陶系由早到晚逐渐增多。红陶和橙红陶多为鬲,红褐陶多为甗,灰褐陶多为甗和罐,灰白陶多为盂,黑皮陶多为盆和豆以及直领鼓腹罐。纹饰以粗绳纹为主,次为弦纹、圆窝纹、棱形暗划纹、三角镂孔。器形有鬲、甗、豆、盂、罐等。炊器以鬲、甗为代表,鬲有大口、小口之别,均为尖沿、尖唇,足内空圆锥状、裆部较平,是“楚式鬲”的初形;盂、盆为宽沿深腹;豆作折盘或浅盘,粗、细把共存。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大量大件粗绳纹筒瓦、板瓦,均由泥条盘筑,两侧有竹片切割的痕迹,应为较大型建筑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5、官坟园石碑及九峰桥
官坟园石碑及九峰桥官坟园石碑位于鹤峰县容美镇百户村官坟园。共2通。均为青石质,螭首,趺座。通高3.1米,宽0.94米,厚0.26米。周边浮雕龙云图案。额阳刻篆书“奉天诰命”4字,文楷书。右碑刻于明崇祯二年(1629),文15行468字,系明庄烈愍皇加封宣武将军田楚产的诰命;左碑刻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14行257字,记容美土司田舜年加官进爵事,并褒奖其先人功德。九峰桥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前桥村北。容美土司田舜年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因田氏别号“九峰”而得名。南北向跨深潭溪。单孔石拱桥,长25.1米,宽4米,孔跨6米。拱券纵联砌置,单券单伏。桥北立石碑2通,前后相距1米,均为青石质,圆首,碑文楷书。前碑高1.31米,宽0.54米,厚0.16米,额题“彪炳千秋”4字,碑文10行421字,记维修九峰桥经过;后碑高1.48米,宽0.58米,厚0.31米,中竖书“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6、方本仁庄园
方本仁庄园位于团风县马曹庙镇戴家湾村,是鄂东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庄园始建于1927年,1929年完工,占地面积23.8亩,建筑面积2.8亩,是民国时期独具特色的庄园建筑。庄园由主楼、水池、石桥、门卫室、炮楼、花园及围墙组成。建筑格局以主楼为轴心直辐射,主楼为二层近代建筑,由回廊、天井、厢房组成。它有全封闭式的高墙大院,在布局上采取中轴对称的格局,主体建筑前有月池和拱桥,后有传统的前堂后寝式结构,整个建筑风格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方本仁庄园是我县红色革命遗址之一。大革命时期,庄园曾作为红军医院使用,围墙上至今还保存着“打倒土豪分田地”的标语。现作为团风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办公场所,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方本仁(1880—1951)号耀庭,马曹庙镇薛坳戴家湾人。方本仁在北伐战争及东北易帜中功勋卓著,在实业救国上颇有建树,其四子方达士为抗日烈士。方本仁曾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7、七孔子墓崖
七孔子墓崖在建南镇北偏西2.5公里南河东岸的一堵红砂崖上,古人开凿有7个作为墓穴的石窟,称为七孔子,又称仙人洞、蜕皮洞。七孔子距建南河水面约20米,距崖下公路约10米,分上四下三两行排列,上下排距1米左右,除上排有一窟相隔3米外,其余窟距在1米以内。石窟呈正方形,边长1米左右,进深约2米;只有一窟呈长方形,长近两米,深不足30厘米。所有石窟开凿精工,有的窟门还刻有图案。当地传说,古时老人临死前入石窟,有德行者经七昼夜蜕变,返老还童;无德行者,倍受折磨痛苦,七昼夜而亡。曾有村民从窟内取出船形槽棺,内装人体骨骼。后-物普查,又从一石窟取出一箱式匣骼。长仅70余厘米,内装成人人体骨骼。由此证实为二次葬或拾骨葬。即在人死后,把尸体埋于土中或放置在山野里,待腐烂后,将部分大骨拾回洗净,再放入小棺内安置于石窟中。在建南河沿岸的石壁上,已发现崖窟墓葬14处43个,这是研究地方民族历史及古人葬俗的极好实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8、荆州文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荆中路。是荆州市重要的人文古迹旅游景点之一。县文庙又名县学或者县学宫。清康熙六十五年迁逮,原建筑群异常雄伟,棂星门外是泮水池,周围有31个石头围(俗名和尚头)。棂星门前有一道塘墙,有360个眼,点一名进士,就注一眼,如点了状元,就把墙拆掉。进棂星门,过大成门,有砚池(即内泮),上建有三座石拱桥,中间一桥桥石刻龙凤,只有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孔,才能踏龙凤而过,这就是江陵俗称“三桥不流水”的地方。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县文庙唯一存在的建筑物。现在文庙园内仍完好地保存着文庙大殿,棂星门等省级重点文物,文庙的斗拱建筑现为全国一绝。棂星门龙凤石雕至今仍闪烁着楚文化的光辉,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棂星门”三个大字仍不失当年的道劲。交通提示位于古城荆州中路西段南侧的荆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园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9、利川李氏庄园
李氏庄园始建于清初,并逐步扩建,民国十三年(1924)进一步扩建。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西、中、东三部分,西部为黄氏旧宅,布局不规则,有左、右两路两进院落,通面阔26米,通进深35米,条石筑基,或硬山或四面坡灰瓦顶木结构房屋,穿斗式构架,一般分上、中、下三层,屋顶高低错落;中、东部为李氏扩建,中部基本呈中轴线对称布局,前后二进院落,分前、中、后堂,均面阔九间31.5米,分别进深4米、4.8米、6.5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前、中堂为抬梁式构架,后堂为抬梁、穿斗混合构架,分上、下两层,前设通廊。前堂为西式走廊,砖砌方柱,弧形廊檐,前部设石质堡墙;东部布局不规则,依山势而建,现仅存4个天井院。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前部多设廊,分上下两层或上、中、下三层,屋顶错落。庄园内门窗、柱础及檐枋、梁、柱上的雕刻多达20余种。西、中部接合处前端有一单檐歇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0、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8年,1926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此举行开幕式,之后在汉口黄陂会馆(已毁)继续进行。中共“五大”是在国民党-发动政变、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亦在此召开。中国0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早期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曾在此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旧址总平面呈长方形,面积7900平方米,建筑临街立面采用西方古典风格,内部则为传统木建筑形式。旧址较好地保存有建于1918年的4栋建筑,均为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建筑。另有风雨操场、小礼堂、教工宿舍3栋为2007年按原貌复建。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具有重要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