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341、高云塔
高云塔位于资溪县高阜镇高阜村以北1000米处,左临泸溪河,右依狮子山。据县志记载:此塔修建于明天启甲子年(1624),重修于清朝乾隆九年(1744),距今有400百多年的历史。此塔为七层八角砖石塔,塔高30米,底层面积27.3平方米。每层有两扇拱门第一、第二、第三层西门刻字。第一层正门-“高云塔”三字。第二层西门刻“罗金”二字,二层北面有“悒贵”二字。第三层西门有“斗拱”二字。三层东门有字看不清。塔内第二层立了一块重修时的青石碑刻有文字,每层原有木梯已毁。原塔顶荡然无存。2008年在省文化厅及县人民0的支持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筹资得以重新修缮,现塔原貌得以恢复,现塔高31.5米,塔内木梯可循环而上至7层。该塔造型雄伟,气势壮观,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也为我们研究明代技术建筑提供了现实的宝贵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2、东周古墓
东周古墓位于水口乡李洲坳,距靖安县城7公里。东周古墓于2006年12月发现,共有47口棺木,棺木排列成阵,一坑多棺。初步考古勘测,认定为先秦时期的墓葬,距今2500余年。李洲坳墓葬群规模之大在考古发掘史上十分罕见,被列为国家文物局2007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随后而建的东周古墓博物馆已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墓葬0出土文物近千件,并有多件国宝级文物,其中三件文物“天下第一”。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表示,出土的竹席是自中国考古以来,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竹席,他称之为“天下第一席”。在棺木中,专家还发现了一柄长66厘米的宝剑,剑柄、剑鞘制作十分精美,是距今为止,我国考古发掘发现年代最早的宝剑,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剑”。在发掘清理中,还出土了被专家称为便面的竹扇一件,便面(竹扇)呈菜刀形。专家们称,这是我国出土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类实物证据,可谓“天下第一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3、中共赣北特委旧址
中共赣北特委(赣北分区委)旧址位于位于修水县渣津镇渣津村。1930年12月,湖南省委为加强对赣北各县党的工作的领导,决定调张警吾组建赣北特委。1931年1月,赣北特委正式成立,机关先后驻修水上衫宫选大屋和渣津匡上庚大屋,书记张警吾;同时撤销修水中心县委,成立修水县委。赣北特委隶属湖南省委办事处,下辖修水、铜鼓、武宁等县委和宜丰临时县委(同年3月后为县委)以及湖北通城县委。同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成立时,赣北特委改为赣北分区委,隶属湘鄂赣特区委,下辖江西修水、宜丰、铜鼓和湖北通城等4个县委。同年8月,赣北分区委撤销,又恢复修水中心县委。中共赣北特委(赣北分区委)旧址原为匡上庚大屋,民国初年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外墙上仍保存有“实行工农--”、“铲除地主阶级残余势力”等红军标语。2007年9月,修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修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44、双节坊
“双节坊”位于三江镇后万村前中部,建于清光绪丙午年(1906),坐北面南,后连坊宅,占地面积52.5平方米。牌坊为花岗岩石质,四柱三间五楼,正楼顶盖已无,次楼和边楼均双石拱承托。边楼脊部用鱼龙吻。中柱与侧柱间的两层石枋均透雕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枋间嵌图案花板。正楼上枋嵌“圣旨”二字,下嵌“心绩双清”四字,下额枋镌“万启培之妻刘氏与万启奎之妻王氏节孝坊”十八字。中柱镌双联“贞心合受芝纶笼、劲节同邀绰楔荣”。侧柱镌双联“志矢靡他彤史联书双节传、名垂不朽清操应荷九重旌”。据《万氏十三修族谱》贞烈传载:旌表者,一为刘氏,以夫弟之子兆萃官,赐封太夫人。一为王氏,以夫弟启型官,赐封宜人,同于光绪丙午(公元1906年)请旌表节孝,建坊本村,并名列丰城县城节孝总坊。2011年12月29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四批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5、留候家庙
留侯家庙又名天师家庙,是道教创教者张道陵天师的家祠,内供奉由0张良及张道陵第一代天师至第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的神位,是道教的祖庙.。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军事家,西汉开国元勋,史称“汉初三杰”之一。至今,安徽庐江、陕西汉中、河南兰考、张家界,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等都说有张良墓,令人真假莫辨。张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6、马蹄岗红军医院旧址
红军医院旧址位于寻乌县城西南的马蹄岗。始建于1917年,原为耶稣教教会医院。1930年5月,红四军来到寻乌,接管了该医院,改组为红四军医院,成为安远、平远、寻乌的中心医院。同年6月,红四军离开寻乌时,移交给寻乌地方政府管理,成为地方红军医院。旧址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石灰墙体二层瓦房,南北长24.7米,东西宽10.15米。房屋座东北朝西南,二楼是教堂,1930年5月时为红四军教导大队驻地,一楼是医院门诊部,其中南间为诊察室及注射室,北间为药房,其余为办公室和住房。1990年为建县委党校教学楼旧址被拆除,2003年寻乌县委、县政府拨款按原貌重建。1986年4月6日被寻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旧址四周向外延伸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向外延伸各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7、黎家古建筑群
“黎家古建筑群”原名“明清村庄”,位于广福镇板湖村黎家自然村(即黎家自然村全部)。据黎姓家谱和地名普查资料记载,唐时,黎姓已居在此。该村的黎姓祖先是为了守卫“唐永王墓”而在此居住、繁衍的。黎家自然村全称为“永木黎村”,最早称为“守墓黎村”。黎家自然村内共有古建筑37栋,其中34栋为明末清初所建,风格多为勒马式八字门头,一般两进四厢或一进两厢带反照堂,有的两旁留有暗走巷。基本为砖木、穿斗架木梁式结构。两进四厢带反照堂的一般长30米,宽14米;一进两厢的一般长20米,宽13米。村庄房舍呈半月形排列,坐西朝东,总面积约22000平方米,尤其是两栋“大夫第”的门坊保存较好。另外,村内还有另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黎家贞节坊”,村西则是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唐永王墓”。1983年10月2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8、十一军指挥部旧址
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指挥部旧址坐落在南昌市百花洲东湖旁的第二中学(原名心远中学)内。。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工”字西式楼房,楼上是军部办公室、会议室,楼下是警卫部队住房。1927年7月27日下午2时,叶挺在这里召开了营以上军官会议,传达了武装起义决定,部署了战斗任务。现已按原貌恢复了当年军部的陈设。该旧址始建于1925年。为熊育钖开办心远中学时建的校舍之一。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工”字西式楼房,坐北朝南,东侧有一棵粗壮的老樟树,枝叶繁茂。楼上是军部办公室、会议室,楼下是警卫部队住房。1927年7月27日下午2时,叶挺在这里召开了营以上军官会议,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部署了战斗任务。现已按原貌恢复了当年军部的设施。交通:205、302、旅游1线中山路东口站门票:免费景点位置: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苏圃路1号(南昌二中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49、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1930年9月底,红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向袁水流域转移,其中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于1930年10月1日解放江西新喻(现新余市)县城,并在新喻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此后,经水西向罗坊、樟树临江等地进发。1930年10月25日—30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在距此10公里远的新余罗坊召开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期间,红三军团指挥部曾驻扎于此。因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坊会议与兴国调查会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研究红三军团的革命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旧址为清代祠堂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两天井,面积561平方米。其廊道与厢房设置独特,是江西祠堂建筑的代表性之一,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民俗研究价值。地址:新余市渝水区(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西镇沙陂村开放信息:对外免费开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50、抚州天主教堂
抚州天主教堂位于临川市文昌桥东的灵山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于民国7年(1918年),是全国第三大天主教堂,歌特式建筑。整个教堂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9平方米,教堂长62米,宽34米,高30米,前后共有六座塔楼,正面为钟楼,整个建筑用青砖,红石,白麻石经过精工砌筑而成,教堂内部有58根红色科林斯柱,粗壮挺拔,空顶离地面15.3米,拱顶骨架筋从其顶部散射而出,犹如空顶覆盖整个空间部位。教堂中央的神台上,悬挂着约瑟,耶酥,圣母玛利亚三座雕像,教堂四壁墙画为14200块红,蓝,紫色异型玻璃花窗,最高为13.5米.抗日时期遭日军飞机轰炸,1985年,国务院宗教事物局拨专款修缮,1987年竣工,恢复原貌。江西抚州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1、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占地500平方米。房前有座简易朝门,分前后两幢,中间设天井,共12间。有司令室、政委室、军长室、参谋长室。闽浙赣省军区还有一项了不起的创造——闽浙赣苏区的-战。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位于横峰县葛源镇,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省苏维埃旧址、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红军五分校旧址、红色列宁公园等一大批经过维修的革命旧址。还有红军广场、司令台、四部一会旧址、少共省委旧址。红色列宁公园是我党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公园。这里的葛源烈士纪念馆、葛源镇古街也是观光游览的好去年。交通:葛源镇距县城约30公里,县城有方便快捷的公交车直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2、疏山寺
疏山寺古刹位于抚河右侧,距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四公里。寺周五峰错落,风景优美,寺前平川五百余亩。青山似黛,绿水长流;疏山八景,如诗如画,真乃人间仙境。疏山寺始建于唐,重建于明,大修于1981年。唐中和三年,抚州刺史危全讽上表朝廷拨银筹款,同年唐禧宗御笔亲书“敕建”二字,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门前。及成,十方信士云集,僧众千名,佛像三千。斗转星移,时光流逝,本寺几经仓桑。明洪武二十八年钦命北京龙虎寺道性禅师来寺为主持;清初,朝廷又派杭州云隐戒显0师为本寺方丈。本寺名扬于海内外,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不少的著名诗篇,唐禧宗、宋太宗、宋真宗书写了御扁;王安石、曾巩、汤显祖、晏殊父子、陆游、陆象山等诗人墨迹甚多。今日疏山,苍松翠柏,绿树成荫;青竹繁茂,奇花似锦,“风景这边独好”。江西抚州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3、田心围
田心围位于龙南县武当镇大坝村,建于明末清初,整体结构前低后高、前方后圆。杨太围是房间最多的客家围屋,达600多间。围屋中心是一栋三堂式祠堂,外有三条围拢屋环抱,正面设有角堡,除正中大门外,两翼各设一侧门,侧门设计成城楼样式,兼作围屋的炮楼,门前有禾坪和半月形池塘。整座围屋高两层,外墙均用鹅卵石和三合土筑成,内墙多用土坯砖砌垒,围内皆用自然卵石铺地。田心围是当地最古老的一座大村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围内最多时住过900多人,是赣南现存年代最早、面积最大、居住人数最多的一座围拢围式围屋。该围对研究赣南围屋的早期建筑形式和围屋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实物参考价值。2005年赣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市级不可移动保护名录。2008年被龙南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围内屋面漏雨、梁架塌陷、违章建筑构件杂乱等情况严重,亟需进行全面维修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4、清标彤管石坊
清标彤管石坊位于樟树市区东南16公里处的店下镇堆上村北侧。该石坊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监生黄地衡奉皇上圣旨为其母、儒生黄士熟之妻李氏所立。石坊为四柱三间式,高8.3米,宽8米,全是青石构成。由长方形垫石、方柱、夹杆石、上下额坊、平板坊、石刻浮雕人物、斗拱等组成。其南面,下有“族表节孝儒生黄士熟之妻李氏”;中间两方柱上联,右有“雁志守深闺孤诣苦心堪微讲德”,左有“龙恩颁下里清风亮节永著贞珉”;再两旁方柱上联,右有“地接松山培本性”,左有“晴开阁岭显真操”等字。其北面,上有“恩荣”;中有“天中月心”;下有“族表节孝监生黄时衡之母李氏”;中间两方柱上联,右有“一片冰清坚贞久耐风霜烈”,左有“千秋石立远近传闻姓字香”;再两旁方柱上联,右有“井水无澜清澈底”,左有“松林耐冷节弥坚”等字。2000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标彤管坊”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5、凤山龙天塔
浙源龙天塔耸立在浙源凤山村头小溪旁。始建于宋,后毁,复建于明万历年间。传因凤山村多火灾,村人遂建此塔以镇火神,并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呼应,有“龙凤呈祥”之意。塔高30余米,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腰檐层层展出,其宽度向上逐层递减,每层檐角悬吊有铁风铃,每当风起,铃声悦耳。内置木制扶梯与楼板层,扶梯而上,登顶层远眺,尽收古老的千烟之村于眼底。赏古屋飞檐戗角与天空的灵动;惊周遭山脉奔塔而来的气势;听古老得尽乎于传说的故事,让人不经意里错越时空。龙天塔耸立在婺源县北,浙源乡凤山村头的浙溪之畔,该塔始于明万历年间。相传建塔前凤山村多火灾,村人遂建此塔以镇火神,并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对称,有龙凤呈祥之意。龙天塔高30余米,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腰檐层层展出,其宽度向上逐层递减,每层檐角悬吊有铁风铃,每当风起,铃声铮铮悦耳。内置木制扶梯与楼板层,扶梯而上,可直登顶层远眺。地址:上饶市婺源县浙源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6、丹溪少共国际师石城阻击战指挥部旧址
丹溪少共国际师石城阻击战指挥部旧址(含李氏家庙、许氏宗祠、许氏家庙)地址:小松镇丹溪村事件发生年代:1934年旧址位于小松镇丹溪村祠堂坪。由李氏家庙、许氏宗祠、许氏家庙组成,均为清代建筑,客家祠堂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占地3000多平方米。1934年8月底,奉命参加石城阻击战的少共国际师(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在小松桐江、丹溪一带布防,以配合红三军团阻击国民党北路军进军步伐。少共国际师司令部驻扎于此地并设立指挥所,1934年9月26日石城阻击战正式打响,10月6日胜利结束。少共国际师从石城北部撤至石城南部的珠坑、横江一带集结休整,9日、10日从驻地出发,于16日到达于都段屋、宽田地域。该旧址的保存对于研究红军长征及其苏区革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8年3月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赣府发[2018]4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7、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萍乡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西侧山坡;距萍乡市城区约5公里。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大门宽20米,纪念碑高6.8米,为花岗岩三门牌坊,为中国传统的牌坊风格,4根立柱镌有毛泽东手迹条幅:“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内柱上端横梁阴刻有烈士陵园字样,两端横梁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侧围墙装有漏孔式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图案,进门后为步阶吊唁场,可容纳500余人。烈士纪念碑高13米,碑座碑身为长方形,碑座正面为3个石雕花圈,背面为碑文。“萍乡革命烈土纪念碑”字样采用-手迹。碑头是由四组白水泥的群雕组成。墓室为园形,安葬着部分烈士的遗骸。江西萍乡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58、万年宫牌坊
万年宫牌坊位于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湾里组北4000米,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0)。二柱一门三楼两重檐,两侧有翼墙。砖石结构,高6.48米,宽4米。侧翼两墙各高3米、宽3米。主楼歇山顶,檐下饰斗拱,房柱上有浮雕花饰,嵌“万年宫”匾两块,并刻有“本宫住持游大昌立”、“大明弘治七年申寅岁冬月竖”等题记,主柱下有抱狮石。该牌坊对研究当时道教习俗、牌坊建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明洪武元年,道士-隐在浮云宫废墟上再创道宫,立为“正一丛林”,浮云宫香火再次旺盛。明弘治七年冬,浮云宫的道士为重整山门,在浮云宫前竖起了一座碑坊,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书写了“万年宫”三个大字。明武宗正德年间,浮云宫奉明武宗之敕改建为“万年宫”,浮云宫之名遂废。牌坊正上方那块青石板上端刻的“敕”字,以及牌坊两边用正楷雕琢的“北位清高冯水一方之胜,圣恩重立浮丘亘古之光”的楹联。万年宫是于师道(亦称正一道)供祀神仙之所。万年宫牌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9、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
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位于余江区画桥镇王坊村委会汪源组,建于清中期,为当地祠堂。占地面积380.1平方米,建筑面积505.7平方米。旧址平面呈矩形,由前堂、天井、左右厢房及后堂组成。砖木结构,抬梁式、穿斗式梁架,小青瓦屋面,硬山顶,封火山墙。汪家源所在的画桥是红色苏区的战略要地,在当地游击队、红军对敌作战期间,汪家源祠堂曾作为赣东北红军指挥部,在此研究、部署作战计划,取得了一次次战斗胜利。1929年7月中旬,贵溪县委派刘炳龙和张焕登到余江进行暴-动-准备工作,在汪家源祠堂召开了党支部会议。1929年8月,鸿鹤嘴、王坊等地游击队在红军一、四、七连的配合下,包围南桥,取得了暴-动-胜利。1932年11月,余江县委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作战队,用游击战术赶走驻苏区王坊的敌军。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旧址
武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会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武阳围。系邹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716年,座西向东偏南10度,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硬山顶,二厅一井一庭院,占地面积756平方米。1933年5月19日至22日,临时中央政府为总结春耕生产运动的经验,表彰先进,掀起夏耕运动高潮,选择春耕生产成绩最好的瑞金武阳区召开赠旗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春耕》、《查田》等报告,瑞金县及武阳区的代表介绍了先进经验。大会散发了中央政府《为夏耕运动给各级苏维埃负责人的信》和《夏耕运动大纲》等文件。毛泽东亲自将“春耕模范”奖旗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与会代表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教育。会后,在中央苏区掀起了你追我赶的农业生产竞赛高潮。这次会议对于促进苏区农业的发展和推动苏区经济建设均起了重要作用。2006年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