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文物古迹介绍
伏龙山摩崖石刻
伏龙山在杭州湾南缘,慈溪市龙山镇境内。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伏龙山一名箬山,其山跨东海西海之门,宛若龙头龙尾之形,又若龙赴海之状,因名伏龙山,内有刺史门、石坛、乳井,有千丈岩、海眼井、自满仓、玉莲岩。其麓即龙山镇,上有伏龙禅院。”早在唐宋之际,伏龙山已是东南形胜,备受青睐,王安石、苏东坡、黄震、戚继光、李叔同等大批历代达官显贵、名人雅士,在此登高望海,歌赋题咏,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2003年12月被慈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位于伏龙山北侧半山腰。从仙人桥西行数十米,崖壁间“渐入”二字首先映入眼帘,望文思义,已渐入悬崖险境,或意曰“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批示纪念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慈溪县岐山乡五洞闸村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1952年组织了集体所有制形式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民14户,耕地149.91亩,社员土地除少量自留地外,全部入社,耕畜、大中型农具折价归社,产品进行统一生产分配,实行“按劳取酬”。高级社的成立,使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短短四年,皮棉亩产由农民单干时的29公斤提高到60公斤,合作社集体资金积累达到6万多元,社员增加到180户,耕地面积由建社初期的149亩扩大到1300亩,显示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当时的中共华东局农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花木场零星石刻
花木场零星石刻为零星迁集的不同时代的石刻,分布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双银村宁波一枝春花木公司内小公园卵石路中轴线二侧及其周围,分布如下:1、民国石狮:放于中轴线北侧前端楼屋的阶梯下,为民国墓架面翼子上的倒挂狮,通体圆雕。2、明代石虎一件:中轴线中间南侧,通体圆雕,为墓前石刻。3、明代石虎一件:位中轴线平台下(包括以下都在平台上,不再记述)南侧,通体圆雕,肚下镂空。4、明代石虎一对:中轴线对称二侧布局,通体圆雕,石灰岩石质。5、明代文臣半身像:位于中轴线上影墙前,梅圆石质,通体圆雕。从半身状况分析,其下截应是石夹缝自然断裂以下,所以当时未拿过来,而非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纪念碑
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纪念碑筹建于1990年,至1991年4月与1993年夏分别竣工,1995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坐落在慈溪市浒山街道峙山公园西侧脉云山北坡,建筑面积858平方米。北楼大门额镌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慈溪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名,底层为瞻仰大厅,正中置陈列前言,东西两侧内墙用浮雕,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实和英雄人物形象。二楼设三个展厅,主题陈列分辛亥革命、党的创立和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五个时期。还陈列有介绍革命先驱马宗汉、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和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费德昭等49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吴耕民旧居
吴耕民旧居坐落在慈溪市周巷镇二塘村,为坐北朝南的三开间六架平屋,每间面宽3.8米,进深8米,檩、椽用材比较粗大。除东次间早年被拆外,其余保存尚好。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吴耕民(1896-1991),原名润苍,周巷镇二塘村人。1910年春,吴考入蔡元培任总理、徐锡麟任经学、鲁迅执教的绍兴府中学堂。1915年9月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此校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是当时我国唯一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实现了学农夙愿,并改名为耕民。1917年吴耕民抵日本选学园艺,回国后在母校任农场实习和园艺教员,开始了他的园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应庙(王安石纪念馆)
忠应庙,俗称王安石庙,位于东钱湖镇下水村(东钱湖东岸),1987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6),为五开间四合院,硬山式建筑。忠应庙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损坏严重,于1986年进行全面修复,修复后的大厅正中塑有王安石泥彩坐像,两边厢房设有“王安石在鄞史迹陈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镇茅盾故居(茅盾纪念堂)
茅盾纪念堂位于乌镇西栅,建筑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其间陈列有茅盾遗物59件,书籍近1000余册,图片90多幅等珍贵历史资料,整个展馆以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为主线,展示了茅盾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茅盾故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0最早的党员之一茅盾(沈雁冰)同志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茅盾故居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建筑面积444.25平方米。一八八五年前后,茅盾的曾祖父购作住宅。楼房后面有一个半亩地大小的园子,茅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文澜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年,《四库全书》告成,当时先抄四部,分藏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热河文津阁“内廷四阁”。后乾隆皇帝因“江浙人文渊数,允宜广布,以光文昭”,又命续抄三部,分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是为“江南三阁”。现江南三阁惟文澜阁及所藏《四库全书》存世,成为“东南瑰宝”。文澜阁是将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的,改建的各项工费均由浙江商人捐办。据时人记载:“阁在孤山之阳(南麓),左为白堤,右为西泠桥,地势高敞,揽西湖全胜。外为垂花门,门内为大厅,厅后为大池,池中一峰独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山烽火台
卫山位于慈溪市观海卫城北一里许,县志称浪港山,又名西陇山。山本濒海,船在此避风浪,遂以浪港得名。宋元之际设寨驻军,此地已被视为要塞。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在此筑城置卫。浪港山蜿蜒翔舞,连亘数里,自然成了卫城之天然障庇,因此当地习称卫山。卫山烽火台在卫山之巅,是古代军事上重要的通讯报警设施。观海卫下辖龙山、三山二所,明代沿海孤山峰顶多设烽火台,卫山烽火台即为总台。据《嘉靖观海卫志》记载:“总台卫北一里,西至西龙尾二里,东至向头堠三里,五所(卫内分前后左右中五所)发军人十名守之。”卫山烽火台四周陡峭,堆土全部采用山土夯筑,平面呈长方形,上下呈梯形,底部边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绍海塘(杭州段)
萧绍海塘(杭州段)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萧山区,年代为明、清。萧绍古海塘位于钱塘江左岸,西起萧山西兴,东至上虞,唐代曾称为防海塘。全长116.85公里,除去山体,海塘实长103公里。明、清时期根据所处位置,又以西兴、瓜沥、宋家溇为界,自西而东分称西江塘、北海塘、后海塘、东江塘。其中,萧绍海塘(杭州段)分为两段,起点都是自西兴的永兴闸起。一条向南经长河、浦沿、闻堰、义桥、临浦,到进化镇的麻溪坝止,为西江塘,全长31.25公里。另一条向东经北干、新街、新塘、衙前、瓜沥、益农与绍兴的后海塘相接,称为北海塘,全长41.44公里。这就是保护了萧山人千年之久的两个“米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霞屿寺
霞屿寺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寺,处于东钱湖心一名为“霞屿”的小屿之上,西、南、东侧环东钱湖,北侧为二灵山,并与享有“小普陀”之称的“补陀洞天”互为邻居。据传南宋宰相史浩为了却其母去普陀之心愿,在东钱湖心霞屿岛建造“补陀洞天”,并依托“小普陀”建霞屿寺给其母念经诵佛。霞屿寺门前为东西走向的石板路,路的南侧有一石龟、一石兔,北侧有两匹石马,建于2002年。沿着石板路向前走,便来到了霞屿寺正门。正门牌匾上镌永着“霞屿禅寺”四个大字,正门上题有一副对联:“东钱湖光水月流星环佛地,补陀山色松青柳翠蔽禅天”。从正门进入,并回头望去,只见正门后又题有一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螺山遗址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史前村落遗址,她向人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对于充实和完善河姆渡文化内涵,推进河姆渡文化考古研究的整体局面提供了宝贵契机。田螺山遗址的发现完成了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在姚江流域空间分布“由点到面”的历史跨越,对研究河姆渡文化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社会规模具有突破性的价值。遗址发现的多层次的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所城
龙山所城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境内,明御倭苦战地石塘山和伏龙山之间。据慈溪、镇海二县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以定海县龙头场石塘团之址筑城凿池,建北门。永乐十六年都指挥谷祥将城增高八尺,再建东南西三门,上冠以楼,外罗月城,浚子池于城之外。城周围三里一十七步,高二丈五尺,宽二丈,环置敌楼警铺各二十,雉堞八百五十六,东南西三门之外构吊桥。城中建有所署、城隍庙、旗朵庙等,设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官员十六名,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龙山所明代属观海卫管辖,连同三山所组成一卫二所、水火相济的防倭体系。嘉靖年间倭寇骚扰,遍海为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四月,倭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江厦潮汐电站位于乐清湾内,这里海潮涨落的落差大,平均潮差5.08米,最大潮差超过8米,适宜开发潮汐能。为了给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探路,1970年国家水利电力部决定在乐清湾选址建设潮汐电站。电站不大,由大坝、发电渠道、厂房、泄水闸、开关站组成。这是第一座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潮汐能国家级试验基地,属于单库双向电站。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副站长王浩平介绍,30多年来,电站机组各项科学试验课题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电站被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授于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先进单位。2005年,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承担国家“863”新型潮汐项目的研制工作。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在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印寺
祖印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城区中心,系舟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志书记载,祖印寺原址在衢山岛,旧名“蓬莱院”,创建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宋治平年间赐今额,改名“祖印”。嘉熙年间,邑令余桂迁寺至今址,与原普陀山接待寺合并。元至元年间,高僧山宁开法祖印,继有密庵禅师住持该寺,弘扬禅宗佛法,声誉鹊起,香火鼎盛。祖印寺曾数毁数兴:明初废县毁寺,香火中断;宣德年间重建,正统年间又遭火焚;成化年间再重建。清初,岛民内迁,城垣尽毁,祖印寺院殿宇亦毁于兵燹,四周房舍无存瓦片寸椽,惟大雄宝殿巍然不动,时人传为神异。康熙年间定海总镇兰理募资修复;同治年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丹溪陵园
在义乌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地方,那就是朱丹溪陵园。这里茂竹修林,鸟语花香,风铃阵阵,低水浅吟。一代历史在这里沉积,当代文化在这里展现┅┅这一切,都缘于一位历史文化名人,他以其丰厚的才学、批判的精神、宽广的胸怀、仁慈的心肠,牵动了千万现代人的情感,吸引了海内外无数双充满希冀与虔诚的目光——他,就是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赤岸镇人。原名朱震亨,字彦修。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朱丹溪诞生于1281年11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姚江运河渡口群
姚江运河渡口群由半浦渡口、青林渡口、李碶渡口和都神殿组成,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半浦渡口半浦渡口,座落于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渡头街自然村南端,旧时为慈溪至鄞县姚江两岸水上交通要道,是姚江运河连接余姚至宁波的主要水上码头。渡口为姚江的北岸,现仅存长约37.2米的堤岸,西侧还保留一条宽约4米的采用巨型条石砌筑成的下水斜坡道,岸上还保留一完整的石灯柱。渡口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2.青林渡口青林渡口,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颜家村西南端,南临姚江,东近萧甬铁路桥,西为江北大桥,北靠永宁禅庵,现存古渡口面宽43米,占地约419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韶墓
越国公袁韶墓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解家村,北临里杜湖,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枢密使越国公袁韶墓,县西北五十里,杜湖山双峰之麓。”袁韶,字彦淳,鄞县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嘉泰中为吴江丞。嘉定四年召为太常寺主簿,累迁户部侍郎、户部尚书、临安府尹,理讼精简,里巷呼为佛子,平反冤狱甚多。绍定初拜参知政事,出为浙西制置使,端平初提举洞霄宫卒,后以郊恩,累赠太师越国公。《宋史》、《嘉靖府志》、《鄞县县志》、《中国人名大辞典》均有传。袁韶墓规模较大,当地俗称王坟。陵墓依山而建,砌台阶,建明堂,筑石亭。神道自西向东长约一里许,沿途设石牌坊、华表柱;墓前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
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位于新昌县城东六十五里的沙溪镇下董村口公路下方悬崖中,背倚石厂山,下临龟溪,海拔为280米。此题记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记载了元大德二年(1298)十一月浙东宣慰使哈刺䚟奉旨来此,采得11374斤水晶矿石。次年正月,哈刺䚟将开采水晶过程拟书,刻于此崖壁之上。题记面朝南,分为左、右两块,左右文字共12竖行,每行字数不等。书体为行楷,阴刻,全文共130字。题记面积约100平方米。原文为:左文:“中书左丞自元日至人日,亲率左右于石厂山获水晶一藏,计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四斤,皆珍异奇绝者”。右文:“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坦头窑遗址
瓯窑是以温州永嘉为核心的中国著名窑场,它初创于汉代,发展于六朝、延及两宋,唐代是瓯窑发场的鼎盛时期,坦头瓯窑窑址是唐代瓯窑的典型窑场,代表了瓯窑的最高制作水平。坦头窑遗址位于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东南一处朝西的山坡上,西距楠溪江约两公里,目前可初步确定两个窑场遗迹。2017年5-12月,为了配合杭温高铁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对窑址的北坡Y1部分进行了联合发掘,发掘面积95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考古成果。坦头窑遗址窑炉为依山而建的南方传统龙窑,长近40米,宽近1.3米,为东西走向,保存相当完整。窑炉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