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1、包头召
位于包头市东河区拐子街,约建于清乾隆年间,又名“福徵寺”,是包头城内唯一的一座蒙古族召庙,藏式建筑结构,砖石墙壁,用石灰水浇灌成纯白色,两层楼堂,底层为经堂,内无间墙,两排圆木柱直通到顶,楼上分为前后两座佛堂,分别供奉释迦牟尼和其它塑画神像。正前方是满面门窗,外有护栏走廊,东西墙壁设长方形小窗,环召有通行走廊和花栏围墙,在召庙两侧,有两所大院,设有客堂、厅舍、厨房货仓、马棚马圈等。内蒙古包头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燕家梁遗址
时代:元燕家梁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总面积40万平方米,上世纪50年代首次发掘,出土了磨研用的瓷杵头、釉壶、圆形生铁块。初步判断,燕家梁遗址是元朝大德年间云内州的一个镇,由于这里紧靠黄河,连接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所以这里应该是当时较为繁华的水旱码头。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白塔火车站旧址
白塔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建于1923年。1923年,白塔站始建。1937年归绥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对其进行了局部改造;同年,白塔站停运。1977年,京包线局部改线,白塔站就此隐没。2014年9月24日,白塔站旧址已于被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17日,白塔站旧址已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旧址
“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始建于1941年春,当时,日本关东军476部队一个排约30名日军,进驻同兴镇义成永村四立本组,将四立本和敖包一带居民全部迁走,并抓来100多名劳工和车辆修筑军事防线,到1943年末才完工,共在四立本组修筑碉堡15座。工程竣工后,为保守秘密,40余名劳工惨遭杀害,抛尸荒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驻扎此地的日军被苏联红军消灭。克什克腾旗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旧址群是由15座碉堡、2座掩体、1座洞库、1座房址和1条反坦克锥分布线组成,呈绵延1.5公里的环状分布带。碉堡、掩体、洞库、房址以本体中心为基准点,两侧向外延伸200米为保护范围;以长550米的反坦克锥中间线为基准点,两侧向外延伸40米为保护范围。旧址群保护范围同为建设控制地带。2019年10月7日,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宁昌路遗址
时代:辽、金、元宁昌路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孟克河西岸平地上,东距河床500米,西侧靠山梁。现在城垣为长方形,南北约250米,东西宽225米,残高2米左右,其外又有围城墙,边长约600米,但因耕作平整只见灰土带。城内外有多处建筑基址,1974年农田大会战时均被夷为平地。是辽代至元代时期的城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龙山观音寺
观音寺坐落于卓资山镇龙山湾静谧之处,总占地面积万余平米,内设三圣殿、伽兰殿、四大天王殿、地藏菩萨以及斋堂、斋房、韦驮殿、往生塔、钟鼓楼等。其建筑群体相连、红墙青瓦,结构飞檐雕梁,仿古造型。殿内千手观音栩栩如生,殿壁彩绘古色古香,描述的故事引人入胜,大有北方小五台之感。近年来,该寺院的不断扩建完善,慕名而来礼佛的僧侣香客络绎不绝。加之龙山湾自然风光秀丽,地形峰回路转,建筑错落有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砂井路总管府故城
砂井路总管府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布拉莫仁庙村。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70米,南北宽约520米。城墙夯筑而成,残高0.2~2米,基宽13米。四面各开一门,外加筑瓮城。东墙北段有马面四个。城内十字形街道,东西向街宽约80米,南北向街宽约70米。街道两侧有土墙。地表遗物仅有少量瓷片。2006年5月,砂井路总管府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太平庄遗址群
时代:夏至商太平庄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太平庄自然村村北的山岗上,为夏朝至商朝的文化遗址,是夏家店文化类型遗址在半支箭河流域分布的较为集中、完整的聚落遗址,由六处遗址组成,即庙东山遗址、老爷庙后山遗址、太平庄后山遗址、石砬子遗址、岱王山遗址,它们分布于相互临近的6个山岗上,彼此呼应,又各有特点。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常素庙
常素庙常素庙,顾名思义,就是常年把斋吃素,不吃荤腥。常素庙位于乌中旗宏丰乡,建于民国22年(1933年)。常素庙为汉式庙宇,砖木结构,四合头庙院。主殿瓦脊,飞檐、斗拱、藻井,雕梁画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正面是殿,东西两侧为房,是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汉佛教寺庙。1951年,崎。庙被-部门征用,和尚全部还俗。1980年之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该寺庙重新得以修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秦长城遗址
看点秦长城不仅在构筑方法上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在防御设施的建筑上也有一定的特色,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汉代沿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文化的象征。介绍在包头市境内的秦长城累计长度为120公里左右,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山地则多用石砌或土石混筑。内蒙古包头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大营子天主教堂
大营子天主教堂,位于林西县城北9公里的大营子乡。始建于1909年,由比利时神甫设计建造,为欧洲哥特式建筑。1917年又重新扩建。能容纳2000人,教堂内有两排26根花岗岩石柱,屋脊高16米,石拱屋顶,钟楼尖顶27米。教堂规模宏大,在关外属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林西清真寺民国20年(1931年)建成,清真寺大殿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崇台列阶,飞檐流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龙华三会寺
龙华三会寺位于凉城县洞金山卧佛东,汇祥寺遗址西北处,1995年2月由呼市观音寺联络其他寺庙共同筹资兴建,又称龙华三会寺五佛殿。佛殿中央供有汉白玉佛一尊,东、北、西、南四方佛塑其两侧。大殿建筑为砖木结构,殿内法物齐备,陈放有致,五尊佛像金碧辉煌,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俗称“镇山如来”。三会寺右瞻洞金山卧佛,北冠松山苍柏,左倚汇祥古寺,南眺岱海波涛,可谓一方风水宝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边卡要塞遗迹
边卡要塞遗迹位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见证“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的最好证据。公元1689年,清朝(康熙二十八年)与俄罗斯签定的《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确定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东岸属中国,西岸属俄国。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起,清廷沿额尔古纳河右岸先后设置18座卡伦(哨所),其中14座设在今额尔古纳市境内,界河沿岸尚有边卡要塞遗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狼山石刻
狼山石刻在狼山脚下有两块刻石。一块长约1.3米,厚约0·7米,上刻五言诗一首:总统五千兵,纵横万里路,踏平金积堡,调防紫金驻。忽逢重九日,登高于此处,只见蒙古包,不见村与树。同治壬申金运昌,在石刻的西边10米处有小石刻,也刻有“同治壬申”等字。“同治壬申”即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可见石刻为此时的作品。从五言诗中看,刻石者为一领兵将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
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位于巴音哈太苏木南侧2公里处,是该苏木牧民舍登在自己的家庭生态牧场上创办的。瑙干塔拉汉语意思为绿色草原。在这块绿地上,建有现代化蒙古包2顶,传统蒙古包3顶,有2峰骆驼、2匹马供游人骑乘和驾车游玩。来到这里,既可以见识这位老牧民苦心经营的家庭生态牧场所产生的多种经济效益,体验蒙古民族生活习俗,同时也能尽情游览迷人的草原风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灵岩寺
灵岩寺在丰镇市东北隅北山(原称留云山)的东侧悬崖下,庙宇座西面东依山势建筑,山前濒临饮马河(古称如浑水)并有208国道从庙前通过。灵岩寺原名牛王庙,是丰镇名胜“山寺朝霞”所在处。光绪三年(1877年)建,牛王庙原正殿、乐楼、庙门、僧舍、碑刻和雕栏都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拆毁,现在遗留部分有靠山建筑的禅房2间,形壁和2座木构牌坊保存较为完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辉河水坝遗址
时代:新石器辉河水坝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距今年代约5000年左右,发现大量用细石叶制作的精美箭头、石钻、石刃,还有许多圆头刮削器及大型打制石器,发现用火痕迹和类似北方的“地窨子”。鉴于发现大量细石器制作的下脚料,推测这里很可能是一处石器制作场。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海拉尔清真寺
海拉尔清真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数千回族群众礼拜、聚会、活动的地方——海拉尔清真寺。从清真寺古色古香的大门走进,迎面就会看到庄严肃穆的礼拜大殿,两座弧型塔楼高高耸立在大殿的两边,上面分别树立着伊斯兰的星月标志。整个院落被围成接近标准的长方形,非常的干净整洁。来到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各项管理制度张贴在墙上,屋内窗明几净,布置得庄重典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
化德县“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的历史沿革,依托张库古商道这一载体,重塑驿站风情主体雕塑,驼队由2米×100米道路和4.5米高骆驼12峰、3.3米高人物4名组成,配建驿站、蒙古色、金界壕地域名称等情景剪影930平方米。组雕工程的实施,以写真的手法再现我县当年“张库大道”商贸往来、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挖掘历史文化,意义更加深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三座店石城遗址
时代:夏至商三座店石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区松山区初头朗镇的一座山岗上,俗称洞子山。是夏朝至商朝时期的文化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分布在洞子山山顶及南坡,海拔730米,西侧是临河断崖,北侧与阴河左岸的山岗相连接,南侧和东侧为沟谷冲积的平川地。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