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鄠邑区旅游
鄠邑区文物古迹介绍
钟馗故里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钟馗故里指“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出生和长期生活的地方。钟馗是唐朝时终南山进士。根据古籍记载及专家考证,钟馗故里在古长安秦岭终南山下,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石井镇终南山北麓阿姑泉钟馗故里。钟馗故里景区距陕西省会西安市仅三十分钟车程,地处西安市户县的石井镇阿姑泉秦岭终南山下,距京昆高速路涝峪出口向东三公里,距陕西关中南环山旅游路(省道107)一百余米,属国家级AAA景区。也是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终南山钟馗民俗文化》项目传承保护单位。咨询电话:029-84973310邮编:710302景区地址:西安市户县石井镇二姑泉村
西安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50公里,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约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里东临淄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祖亭。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与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圆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荐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撰94部、425卷,被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唐初高僧
西安重阳宫
重阳宫位于终南山山麓、西安市西南40公里处户县祖庵镇,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历来享有“天下祖庭”的尊称和“全真圣地”之盛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阳宫是道教全真的开山祖庭。相传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曾隐修于此。悬挂在山门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赐金匾仍清晰可辨。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0其居,东行至山东宁海,得丘处机、刘处玄、马钰(丹阳)诸弟子,创全真道教。王重阳卒后,弟子护送其遗骨葬于旧居。马丹阳袭掌全真教,于此地建立道观,手书“祖庭”二字为匾额。嗣后,王重阳弟子王处一上奏,请于
公输堂
公输堂位于户县城西北渭丰乡祁南村,是国内仅存的“天宫楼阁”整体建筑的一个孤品。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为了纪念公输般而建,为国内小木作建筑精品。原有大门道、中厅、后殿。现存后殿三间,保存完整,其结构之复杂,雕刻之精湛,堪称鬼斧神工。神堂有楹联:“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1990年全国著名的文物古建筑专家单仕元、郑孝燮、罗哲文来公输堂考察,对人间尚有如此建筑瑰宝惊诧不已。他们说:“把雕刻和绘画通过建筑来体现给人的印象深极了。全国类似的重点文物如四川的两郎会馆、广州的陈家祠堂,都比这粗;山西大同的华严寺,以及应县的净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光寺
胜光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苍游镇什王村北的眉坞岭上。南眺巍峨起伏的终南群山,北望渭水之滨的活土良田,寺院气势恢宏,庄严肃穆。院外松柏葱笼青翠,院内花草繁茂相葳,空气水土不服清新,寺院而不失交通便捷,距西安市中心仅30公里,在什王村下公交车步行片刻即到,是众善男善女参禅礼佛,修心养性和观光旅游的绝佳好去处。据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胜光古寺最早始建于公元前一千六百多年的西周时期。原为周武王所封其子呈王在此所修的王宫——呈王宫,什王村原叫呈王村。北魏时已初具规模,黄龙宜帅在此居住,进修筑黄龙道洞。公元386年,胜光禅师到此洞居住,禅师善佛事,筑修殿堂,扩修寺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鸠摩罗什舍利塔
鸠摩罗什舍利塔俗称“八宝玉石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三十余公里户县的草堂寺内。鸠摩罗什的祖先是印度人,出身于相国之家,罗什于344年生于新疆库车。因他少时聪颖过人,被称为“鸠摩罗什”,意思是“神童”。他7岁时当了和尚,12岁游历西域诸佛教国,以精于佛学闻名。吕光在383年破龟兹,征服了西域30余国,得鸠摩罗什和2万多峰骆驼,载着西域的珍宝文物而归。386年,吕光回到凉州,建立了后凉国,定都姑藏。随这而来的鸠摩罗什就住在武威,讲经说法,传播佛教达十七八年之久。401年,姚苌之子后秦国王姚兴灭后凉国,迎鸠摩罗什到长安,尊为国师,奉之如神,让罗什住在陕西草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羊庙
化羊庙即东岳行祠,亦名化羊宫,又称天齐庙。位于户县东南庞光镇化羊峪口。传为元代建筑。明宣德元年(1426)至景泰二年(1451)、嘉靖十一年(1532)、隆庆二年(1568)、万历四十年(1612),及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宣统二年(1910)均曾重修。现存古建筑有:一、东岳献殿5间,二、金刚殿5间,三、戏楼3间、四、东岳殿山门3间,五、菩萨殿山门3间.存石碑3通(重修古迹东岳庙记、化羊峪补修东岳庙记、蒙汉文碑(移文化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羊庙相传创自宋代,明宣德元年(1426)至清宣统二年(1910)先后七次重修。原有庙宇130余间,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鄠邑金峰寺
金峰寺位于户县庞光镇牛首山山坡北麓,距离西安约50公里。寺庙始建于隋,兴于唐,唐代天文学家、僧人一行禅师从事研究著书立说之所,<大衍历)全卷完于此。从寺存明成化十年(1475)《重修金峰寺记》碑,据碑载,金峰寺旧址原有前后正殿两座六楹,另有左右廊庑、祖师诸殿、伽兰、僧房、僧寮、楼阁,“凡所有宜者,无一不惧”。此碑碑阴刻殿堂图,由图数计殿宇达40多间,寺内原有土地100多亩,碑称“被不屑子孙海门海时掠卖,寺已形成残破”。此碑中记载着一则重要的史实“唐僧一行曾驻锡于此。”后随历史变迁,庙宇几经沉浮,已失去往日的巍峨壮观。一行禅师,又称为僧一行,是我国古代科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菩提寺
菩提寺(原名庄严寺),坐落在眉坞岭下运渠河畔闻名遐迩的古镇户县大王镇。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大王地区的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提出在原庄严寺旧址上重建寺庙的设想,此举得到了大王镇村委会的认可与支持。村里在原寺庙的旧址上给拨土地20亩予以重建,省内外游子客商,贤达善士闻讯振臂呼应,鼎力相助,汇涓水成大河,聚粒土积山丘,携手同心,共襄盛举,助其逐步圆成。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建成了山门,前殿,大雄宝殿,僧房,斋堂等设施,占地二十余亩。这些建筑大都为仿唐式建筑,青砖碧瓦,拱斗狼牙,飞檐翘角,精雕细琢,彩绘夺目,古朴典雅,雄伟庄严。前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鄠邑石门寺
石门寺位于户县烧柴峪,原名为“紫竹林”。“紫竹林”原有前后建筑分三进:即天王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大雄宝殿及左右僧房二十多间。“紫竹林”始建于唐代,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佛教圣地。现有文物石碑鉴证。紫竹林地理钟灵,环境优美,松柏罩顶,紫竹丰茂。南依秦岭万重山,北望渭水莽原。西傍将军山,东临牛首山,与化羊庙首位呼应,相互映辉。衔鹤鹳对唱于松柏之间,苍鹭翱翔于白云蓝天。“紫竹林”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国。迄今已一千多年。各朝各代都有高僧住寺修行。尤其是在清代,一蔡姓文人因涉嫌“-”案逃遁此处出家修行,涅槃于前山石洞之中。由此得名“蔡仙洞”,简称“蔡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光明寺
户县普光明寺位于户县余下镇沈家营村,恒古时期,酃治之南,终南山阴有个沈家营村,古分南北两堡,两堡相距一箭之地,各有城桓城楼,唯北堡城门不能行车,而后成品字形建制,在品底正中坐南朝北有个普云寺,这就是今天的普光明寺。该寺始建于元代,前后三进各三间,东西厢房六间,大殿供华严三圣,后殿供儒释道三教,东厢房供观音大士,西厢房供清末在本寺坐化的乔某肉身“乔爷”,距寺约50米坐南向北有戏楼一座,同寺院都为元代建筑样式,民国14年—20年间先后重修了中后两殿,成为沈家营普贤小学,后因历史特殊时期都已被毁,现今仅存明朝莲花化钱炉一尊和无字碑一块。1998年,在当地政府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活死人墓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对活死人墓一定不会陌生。在《神雕侠侣》中,这里是小龙女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小龙女与杨过相识、相恋、隐居之处,可谓他们爱情的见证所在。而事实上,活死人墓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修道练功的地方。活死人墓位于西安市区西南40公里处,距重阳宫还有4、5里路程的成道宫中。王重阳抗金失败后,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灵位”。他曾在这里居住了两年,还写了一首《活死人墓赠宁伯功》的七绝诗,诗中写道“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描绘他在活死人墓中-的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阳宫祖庵碑林
祖庵碑林亦称祖庵石刻,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约40公里处的户县祖庵镇北。现存石刻文物80余件,其中碑石55通,绝大多数为元碑。大多数为螭首龟跌或方趺。许多碑文由赵孟(兆页)、韩冲、姚燧、王重阳、尹志平等名家高道所书。此外还有少量金代及明清碑石。碑石中以31通巨型元碑最为著名,记载道教全真派的历史、教义和-要旨等,内容可分为宗教历史、书法、内丹-等四种。以《十方重阳万寿宫记碑》、《全真教祖碑》、《皇元孙真人道行碑》及《皇帝玺书碑》等为代表。另有7通元代圣旨碑,其中5通是蒙汉文合刻碑。祖庵碑林中的蒙汉文合刻碑对于研究元代文献中蒙汉对译及演变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鄠邑东岳庙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长乐门北侧昌仁里小学内。始建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为祭岱宗(泰山)而建。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万历十年(1582)及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都有扩充修葺。东岳庙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祭祀“岱宗”而修建的。“岱宗”亦称“岱山”,就是今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系我国著名大山“五岳”之一。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迷信神鬼,而统治者又借神道以设教,认为“山高有灵”遂修筑庙宇、塑造神像,进行祭祀。泰山古为东岳,居五岳之首,故各地修建东岳庙尤为普遍。此庙原来的建筑规模很大,正山门朝南,东、西有偏门,北门通往现在的东一路。庙院内东西两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凤遗址
五凤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蒋村镇五凤村村北。遗址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遗址东、西、北三面断面均可见明显的文化层堆积,多在3米左右,个别地点深度达4米,其中尤以东部断面最丰富,暴露的遗迹有房址、灰坑、陶窑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地面经过火烤或拍打,平整坚硬;灰坑形制有筒状、袋状、锅底状;陶窑暴露有火烧结块。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及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线纹、篮纹、附加堆纹及彩陶,可辨器形有敛口缽、宽沿盆、喇叭口尖底瓶、平沿缸、敛口瓮、折沿罐等。建筑材料残片多为绳纹板瓦、筒瓦及夔龙纹、云纹瓦当残片。从现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鄠邑石龙寺
石龙寺位于终南山北麓塬脚下,建于大唐初期,原名千佛寺(户县文物志)有载,占地百余亩,建筑宏伟,僧众信徒众多,香火旺盛,乃终南山下驰名大寺之一,至今还有一尊石雕释迦佛像。千百年来,历史多变,几度兴衰,新世纪2001年,江苏高僧上澌下空老和尚来此,观古寺依山临水,风景秀丽,且有龙、龟二石形状奇特,并有传说,而槐林浓郁,环境优雅。决定重建古寺,老和尚乃印祖依法弟子,一生落实印祖教诲“老实念佛,莫换题目”“优化对自己说”。在2006年91岁时,预知时至,显大瑞相,放光明,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广大信徒无不敬仰赞叹。目前石龙寺已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的文明模范寺院,规模逐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文庙
户县文庙位于户县东街近钟楼处路北。现为户县图书馆、文管会等机关驻地。创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初年,以后屡有修茸或扩建。户县文庙现坐北面南,进深168.5米、前宽36米、后宽38.5米。旧有建筑照壁、牌楼、棂星门、泮池、名宦祠、乡贤祠、两庑、训导宅等均已拆除改建,现大门内图书馆系用西街武庙及原县署大堂的材料改建。现存古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献殿(戟门)五间六楹,进深9.04米、面宽17.17米,悬山顶,五脊六兽,斗拱用麻叶头;大成殿七间八楹,进深12.33米、面宽22.06米,歇山顶,九脊十兽,平伸科出一挑三踩,角科斗拱出角昂、龙昂;明伦堂五间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钟楼
户县钟楼位于县城四街中心。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仿西安钟楼格式。原名文昌阁。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乾隆十年(1745)重修后称大观楼。又以位居四街中心,群众习惯称中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修东北角台座;1957年大修,亮椽揭瓦并油漆;1980年加固重修楼座;1981年彩绘外部。大观楼基座一层,楼阁二层。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总高24.55米,基座高6.40米。四周洞口题字东“迎旭”、南“览胜”、西“瞻紫”、北“拱极”。现存清乾隆李文汉《重修大观楼记》石碑一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楼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365),知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季陵
王季陵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玉蝉乡陂头村西南,东距渼陂湖约500米,传说为周文王之父季历之墓。季历系后稷13世孙,太王古公亶父第三子,时周族渐兴,向东发展,季历之兄太伯、虞仲逃躲至荆蛮,文身断发,让出首领地位。季历继位后,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归顺,周族强盛,号称“西伯”。后季历为殷王文丁所杀。武王灭殷建周后,追封季历为“王季”。现王季陵封土呈覆斗形,东西长41.4米,南北宽31.8米,高12.21米,陵园总面积为7000平方米。其地上建筑早年已毁,惟于封土南约200米处尚存土阙两座,高约5米,间距75米左右。陵前西侧曾出土大量秦汉瓦当等建筑材料,说明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敬德塔
敬德塔坐落于鄠邑区东南紫阁峪沟口内直距3·2公里处的一个山头上。敬德塔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代重修,虽历经千年的风雨和几次地震,仍然巍峨屹立。据省志载“宝林寺,在紫阁山,唐太宗敕建,尉迟恭监修。内有宝塔,高五丈余。”敬德塔为一座不知其主的实心葬骨塔,青砖结构,高约17米,七级四面仿楼阁形式,当地群众因传说该塔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监修,所以俗称敬德塔。根据1987年在该塔西侧第5层塔中发现的一小石碑记载,该塔建于1092年,实为宋塔而非唐塔。《雍胜录》载:“紫阁峰在户县东南,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山形上耸,若楼阁然,故名。”山上有古刹,或云南山诸寺,唯紫阁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