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鄠邑区旅游
鄠邑区文物古迹介绍
西寺沟
西寺沟(又名“西寺峡”)位于秦岭北麓太平峪深处,沟道全长25公里,距太平峪入山口12公里,距西安50公里,地处秦岭北坡。沟谷西向,秋风送爽,高天云闲,山雀鸣叫,野花烂漫,青藤蔓草缠树,山高坡陡峰险,溪河清粼响石,壁崖夹道荫繁,农舍淡然,山野风凉,远足畅怀,山路蜿蜒。到西寺峡口处转弯直向北面,山石突兀,峰峦壁立,野树杂花,溪水潺潺。行约3里路,山势突变,一路拔高,秋日风凉,苍翠蔓延,高山之上,台地豁然。几户农家,隐居深山,寒舍老,山秋果繁。踏足梁上山巅,山野壮阔饱揽。西寺名扬,寺院不,秋高之日,登山望远,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登临山梁,四周山峰高耸入云,山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阁峪大圆寺
大圆寺地处西安户县终南山紫阁峪口大圆寺依山而建,环境清幽。是一处修行静养的好去处。公元前206年,此地曾是张良辞相隐居之地。汉明帝夜梦张良,受意建寺,名鱼盘寺,时公元71年。至今,此寺经历了近2000年来的波澜壮阔,汉朝僧俗近万人恭迎佛经的盛况、后秦国家译经场的一角、唐宋明高僧大德的辈出、清同治期间的焚毁、民国时的寥寥,先后曾名为鱼盘寺、大寺、大乘寺、大圆寺。建国以后,有尼师二人住寺,使佛教活动不缀。后遇文革,寺中六朝佛像、碑文等被毁。上续下觉师父,承续祖师遗风,三十余年来,领众在荒滩乱石间,坚忍不拔的修复、改建寺院。2010年夏,大圆寺的主要建筑均基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九思墓
户县王九思墓在户县县城北门外,有明代太史王九思之墓。王九思(公元1468年—公元1551年)字敬夫,号漢陂,陕西尸县人,明代文学家,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宦官刘瑾制造冤案,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榜示刘建、谢迁、韩文等53人为0党,张于朝堂。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刘瑾执朝官.300余人下狱,并立内厂以辑朝官,创罚米法以罚朝官,于是朝野反对刘瑾。正德五年(公元15]0年)秋八月刘瑾伏诛。王九思名列刘瑾党羽,降官为寿州同知,佐知州。王九思好风流,不拘礼节。善歌弹,工词曲,与李梦阳、康海、何景明、徐祯卿等并号“七才子”.作有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王季陵
户县周王季陵季历是古公亶父的第三子。古公死后,由他继承王位。他朝见商王武乙,得到商王赏赐的许多土地和财物。在商王的支持下,他出兵征服了周围的几个弱小部落,掠夺了财富和奴隶,商王文丁便封他为“牧师”,成为西部诸部落的首领,到商王帝乙时,加封他为“伯侯”,号曰周公。西周的强盛引起商王的恐惧,恐其将威胁商王朝的地位,于是便将季历谋杀。经过季历的治理,西周在经济、文化、武力等各方面更加强大起来,为与商朝抗衡奠定了基础。后来,季历的儿子姬昌继承了王位,他励精图治,治理国家达50年之久,充分做好了灭商的准备。传说季历死后埋葬在户县西坡关村西南。陵为方形,平顶,墓前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村遗址
宋村遗址位于户县草堂镇宋村东北隅,太平河由东南流过。包含了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和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以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2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厚1.48米。多年来,群众取土不时发现周的遗迹遗物,出土有石质的斧、刀、凿、蚌刀和铜质的戈、镞、矛、豆、薰炉、编钟等。1958年后曾因取土破坏过一个车马坑遗址,又陆续发现銮铃、轴头、马衔和马骨骼等。1975年在遗址西段发现殉葬有两匹马的大型车马坑和一些春秋墓,陕西省、户县文物部门清理出许多重要文物。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仁杰墓
户县贺仁杰墓贺仁杰(生卒年不详)字宽甫,陕西广县人。元代大臣。他初随元世祖忽必烈征战,屡建战功。全国统一后,他官居中枢,从不泄露禁中机密,深得世祖宠信。他对皇帝足知无不言,多为劝谏:皇帝对他是言无不听,多被采纳。皇帝欲选童女入后宮,他劝谏不可为,即罢。当时实行的盐禁法危害人民,经他提议予以取消。世祖特任命他为上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境)留守,加授中书右丞。他的妻子亡故后,皇帝要为他续皂室贵族女.他坚辞不受,仍娶了民间妇女.其妻双目失明,他对妻子仍相敬如宾,不愿纳妾。元成宗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以年老辞官。卒后溢号“忠贞”。死后葬于户县秦镇张良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丈八寺遗址
北丈八寺遗址位于户县天桥乡丈八寺村北堡一带,与丈南遗址一脉相连,东有涝河流过。上限为周代,下限在汉代,以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米,文化层厚2.1米。从遗迹看,东为先民居住区,西为墓葬区。在南北3号路面靠村附近发现有大量的灰坑、墓穴。出土有兽骨、鹿角、铜钱及壶、罐,还有红、灰色夹砂陶片和云纹瓦当等。1981年在村南发现合葬20具人骨骼的殉人坑,坑北发现有汉代空心砖。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守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堡东北、西南侧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的断崖上,北为鄘坞岭,东南有涝河故道流过。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70米,是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的遗址。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调查,发掘高、宽均2米的灰坑二处。1980年发掘大灰坑二处、房基地面和制陶窑址各一处,遗物有石斧、骨笄、彩陶盆、彩陶壶及鹿角、蚌壳、兽骨等;之后又出土尖底瓶、素面钵、彩陶钵、平底瓶等完整的珍贵文物。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堆村遗址
黄堆村遗址位于户县草堂镇北堡,东南距宋村二公里,沧浪河流经西侧。包含了仰韶文化和东周、秦、汉、新莽时期的文化遗存,以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50米,文化层厚2.5米。出土有石质的斧、刀、镰、凿、锛、笄等,以石斧为最多;陶质的豆、鼎、鬲、仓、釜及扁身陶壶、彩陶壶、彩陶坛;铜质的弩机、镜、鼎、簪壶、秦半两、汉五铢、新莽铲币等;出土的还有玉璧。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史桥
太史桥位于户县县城西郊甘亭镇西街村涝河上。桥为花岗石条砌筑,东西走向,十孔拱桥,长75米,桥面宽7.5米。桥建于明嘉靖初年,由邑人王九思倡导主持修建。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雩县(今陕西户县)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曾任吏部郎中。每当夏秋之季,涝河河水泛滥成灾,王九思倡议筹划资金,费时两年建成此桥。后人为纪念他,遂将桥称为太史桥,并在桥的西端修庙、立碑以资纪念。199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崔家堡遗址
崔家堡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甘亭镇西关崔家堡村西南,包括崔家堡、姬家堡,向南延伸到涝河湾一带。遗址地处涝河东岸二级台地上,东西1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度约0.8-1.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北部被村庄覆盖,南部为耕地,中心区地表为耕地,地势平坦,西侧南侧部分地段有断崖,是一处西周聚落遗址。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关遗址
新石器时代—周古遗址户县甘亭镇连丰村西南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户县城外西北角,涝河故道经其西侧。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60米,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至1990年,陆续出土石、陶、骨器和蚌壳等,尤以石笄、骨锥、骨针最为典型。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窝酒作坊
龙窝酒作坊时代:清—现代地址:西安市户县涝店镇龙窝村保护范围:以古井为界向西南外延150米,东西外延100米。建设控制地带:现龙窝酒厂院内。2014年,龙窝酒作坊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平墓
陈平墓位于鄠邑区石井乡曹家堡西北。俗称“陈丞相墓”。墓冢呈覆斗形,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高17米。墓前原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曲逆侯陈平墓”碑一通,现移入曹家堡学校内保存。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渡罗汉寺
罗汉寺时代:明地点:户县秦渡镇南、北庞村之间保护范围:寺院院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0米。2008年,秦渡罗汉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鄠邑王氏宗祠
户县王氏宗祠时代:清地点:户县县城北街保护范围:祠堂院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0米。2008年,鄠邑王氏宗祠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砺墓
杨砺墓时代:北宋地点:户县庞光镇杨家堡村保护范围:墓冢四周各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杨砺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羊庙东岳献殿
户县化羊庙东岳献殿,古建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化羊庙东岳献殿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庞光街办化羊峪口,建于元代,已有700余年历史,为西安地区现存少有的元代建筑之一,五间六楹,单檐庑殿顶,捏花琉璃脊,青布瓦屋面,檐下施平身出两跳五彩斗拱,室内由彻上明造,遍施彩画,梁柱斗拱等主要构件构成,保持着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化羊庙留存有宋真宗“万岁牌”一面;元世唱祖忽必烈之孙安西王忙哥刺敕令旨碑——蒙汉文石碑一通,碑高2.37米,上部蒙佯文,下部汉文。2019年铵10月7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元至清;编号:8-0463-3-26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遇仙桥及石造像
遇仙桥及石造像·元、明·户县甘河乡甘河村。保护范围:遇仙桥桥体东、北外延40米,西、南外延30米;石造像小院东西10米,南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米。2003年,遇仙桥及石造像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