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北社西林寺
北社西林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清顺治四年(1647)、雍正四年(1726)、乾隆五十五年(1790)均有修葺。院落坐北朝南,阶梯式三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470.97平方米。二、三进院建于高台之上。中轴线上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有戏台、门楼、过殿、正殿,门楼东侧为鼓楼,西侧鼓楼已损毁,仅存基址。戏台:坐南朝北,建于高约1.7米石砌台基之上,前檐以压沿石收边,两侧立埋头石。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卷棚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梁架结构为六架梁通前后柱,前檐梁头直接搭置于大额枋之上呈麻叶头,后檐梁头搭于后檐墙上。梁架共设四缝,均置于柱头上,两山柱头各设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顺大云院
大云院大云院(第三批国保)时代:五代至清地址: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石会村北龙耳山中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岩院,亦称大云寺,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寺外宝塔,至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已有殿堂一百余间。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敕改名大云禅院。后逐渐荒废。现存建筑除大佛殿与七宝塔为五代遗构外,余皆为清代所建。寺址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即天王殿)、中殿(弥陀殿,亦称大佛殿)、后殿及两庑。弥陀殿是大云院的正殿,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是中国仅存的三座五代木构建筑之一。大殿台基正面高1.3米,青石垒砌,其余三面台基随地势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五龙庙
五龙庙五龙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襄垣县城北关襄垣五龙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城北关。庙宇南北长33米,东西宽22米,占地面积约726平方米。五龙庙创建年代不详,据《襄垣县志》和庙内碑碣载,五龙庙大殿重修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庙宇内现存建筑有大殿、山门、东西厢房以及戏台遗址。其中,大殿为元代遗构,山门和西厢房为明代遗构,东厢房为近代改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悬山式屋顶。梁架采用四椽前压乳用三柱,斗栱六铺作三下昂,重栱计心造,只设于前檐,补间各施斜栱一朵。山门是明代建筑,位于院落南端东侧,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东厢房是近代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城隍庙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经道教演衍为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持。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义普照寺景区
孝义北川乌鸡岭,逶迤百里至下堡,兀突一峰,状似雏凤,名为凤山,那里翠柏苍松,山青水秀,胜景如画,宝刹普照寺就座落在此山中段。普照寺创建于何年代,传说不一。寺内钟鼓楼的铁钟上有“金大定年号”,又据原寺院碑刻记载,创建于金元,并经明万历,清顺治、康熙、道光四次维修。民国四十一年曾大兴土木,建僧舍禅房,复修彩绘山门碑坊。当时,寺院的全貌,见清道光十二年重修碑记云:“下堡普照寺有佛院一所,上建大雄宝殿,下对催辅庭,左右两廊,药师、地藏王也。中起五佛台楼,而四通八达。北面钟鼓楼,惊聋醒目,临於乾位者,吴圣殿也。位于震方看真君阁也,东有僧舍,西筑场园…。”这就是普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册田遗址
西册田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大同市大同县许堡乡西册田村西北约2500米处西册田遗址,地处大同县东部,许堡乡中南部,桑干河段之册田水库南岸,遗址正南10000米处为六棱山脉,正北百米处即大同县册田水库。该遗址处在一个位置稍高的平坦缓坡上,遗址内及周边地貌以植被为主。本地村民称“法门寺”遗址,该遗址东西约287米,南北约229米,分布面积约6.5万平方米,应是一个北魏时以烧制砖瓦为主,兼有大量房屋建筑群的综合体北魏遗址。遗址范围内的田埂多由残瓦碎砖集成,堆积多者形成堆丘,此种状态当是耕作者多年耕种挑拣所致。断崖处发现两处文化层,长约10米,厚约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芮城城隍庙
芮城城隍庙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永乐南街,俗称南庙。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明清两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维修。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献殿、寝殿及配房。庙内有历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铭98通,为珍贵史料。地址:芮城县永乐南街小西巷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余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和炎帝庙
炎帝庙炎帝庙(第三批省保)时代:元地址:长治县北呈乡北和村原名北禾村,传说为炎帝尝白谷得嘉禾之地。因北和村位居炎帝建神农城的羊头山之地,故得名。庙创建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碣记载,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殿、西耳殿。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正殿,亦称五谷神殿,广深三间,六架椽屋,硬山顶形制。殿身较短,斗栱为柱高的三分之一。柱头斗栱五铺作出双昂,并出45度斜昂。昂形呈琴面式,斗栱肥硕,用材粗壮。殿内使用减柱造,梁架使用原始材料,元代特征显著。檐下悬挂着清顺治年间立“炎帝真君”牌匾一块,黑底金字。北和村,原名北禾村,相传因位于炎帝尝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顺大云寺
看点:大佛殿殿内保存有五代壁画21平方米,东壁绘“维摩变相”佛教故事。扇面墙正面绘观音、大势至二菩萨。拱眼壁和阐额上保存有五代彩绘11平方米。殿内还保存有五代石香炉、宋代石经幢和石罗汉。:大云寺在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漳水,林木交荫,僻静幽深。大云寺座北向南,共为两进院落,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三佛殿(后殿)及前院东西厢房,均为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大佛殿为五代遗构,现存殿堂共计24间。天王殿广深各三间,悬山式屋顶,四椽伏直通前后檐,用二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泉水神庙
霍泉水神庙亦称明应王殿,在-县城东北17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坐北朝南,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沿中轴线往北有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据庙寺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元时大地震毁坏,又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了山门和仪门。水神庙东西宽深各五间,四周有围廊,重檐歇山顶。檐下元塑二门神峙立,威严肃穆。殿内大小塑像九尊,中央为水神明应王,两侧四个童男童女,塑工极为精美,衣饰合体,神态娴静,形象逼真。台下水神的四个-面目各异,细腻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地内心活动,为建殿时作品。殿内四壁墙上绘满了壁画,内容为祈雨降雨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神山烈女祠
水神山也称烈女山,位于盂县县城东北5公里处,海拔1200米,三山环抱,山势迤逦,松柏叠翠,在山腰处,建有一庙宇———烈女祠,亦名“圣母祠”,当地人称“奶奶庙”。相传,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为避战乱,携宫女潜入此山,面对国破家亡,回天无力,悲愤之极,自缢于山上的一棵枣树之下,后人为纪念其忠贞节烈,立庙祀之。关于这段传说,光绪七年版《盂县志》中艺文志《水神辨疑》记载:“水神山即烈女山,庙祀柴花圣母,俗称周世宗女,秉性贞烈,不欲适人,经于此山为神。旧志言之谓贞烈,为神似也”。烈女祠始建年代难考,但从文献记载有金代盂州知州《游烈女祠诗》可以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张碧云寺大殿
长子县小张碧云寺大殿为宋代建筑,是“三普”中新发现的珍贵文物,被国务院直接列为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位于长子县城西北约5公里的小张村中,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大殿、东西配殿和厢房等殿堂15间,其他建筑已无存。碧者,绿也;云者,指庙宇建筑结构布局严谨,手法苍古,从远处看整个庙宇呈繁体的“云”字,碧云寺因此而得名。碧云寺分上院、中院和下院三部分。以“碧”观之:下院有古槐1株,高五丈多,其粗14人方可合抱,从春到秋,遮天蔽日,满树碧绿;中院有巨柏5株,挺拔苍翠,终年碧绿。以繁体“云”字观之:碧云寺正殿为“云”之头上一横,引路及石阶为“雨”之一竖,地藏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朔州古城
介绍:北齐朔州古城与元末明初朔州城,位于现朔州市朔城区,是山西省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雁门关外内外长城之间,北连内蒙,南控雁门、偏关、宁武三关,有通达忻、代、原平诸县之道,古为边陲之要塞,既可应援大同,又能拒防全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南犯取晋,多先围守朔州,而后入雁门,直取晋阳。西汉韩信于马邑叛汉降匈奴,大将周勃血洗马邑城;汉朝诱灭匈奴的“马邑之谋”;隋末刘武周于马邑起事斩太守;唐武德年间唐军与突厥的马邑争夺战;宋杨业在寰朔二州与契丹的激战取胜,在陈家谷的失利被俘;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庵
天台庵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天台庵是我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隋唐时期,我国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现了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禅定。为结束这种0的局面。智顺应潮流,提出“义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止观”学说,认为这两种方法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他创立了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台山,故以天台为名。天台庵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多平方米。院东矗立一唐碑,字迹风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开化寺
开化寺开化寺(第五批国保)时代:北宋至清地址:高平市东北20公里陈塸镇王村舍利山腰据寺内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大唐舍利山禅师塔铭记》,寺创建于唐末天祐年间(904-907年),初名清凉寺,宋改为开化禅院,后易名开化寺。宋、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前有大悲阁为明代建筑、中为大雄宝殿宋代建筑、东隅观音阁为金代遗构,后院东配殿及东西角楼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建筑。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大悲阁、大雄宝殿、演法堂,纵向进深两院,前院设东西廊庑各10间,后院设东西配殿、文昌帝君阁、圣贤殿,演法堂两侧东为观音阁,西为维摩净室。观音阁为金代建筑,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虚观
清虚观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一座道观。它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法排列着:牌楼、过殿、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最后还有玉皇阁。首先看到的这座殿是龙虎殿,此殿顶采用青灰色间背瓦和琉璃相间而成,显得清丽而不俗气,檐下还有“太平兴国观”的题匾。此殿用材古朴,柱子粗壮高大,殿下青龙和白虎两尊塑像高达4米,是道家所研究的四方神之二,也是山门的守护神,他们手持兵器,气势非常威严,好像凡是对道教有半点不规杂念的人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这两尊塑像,据专家考证是元末明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都城隍庙
看点:自古以来,城隍庙都建在城里,可天下都城隍庙却建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座大山——天紫岭上。此山独矗山头,威武壮观,庙前举起目,可望数百里之遥。介绍:天下都城隍庙位于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一座大山——天紫岭上,坐北向南。为一座完整的单进四合院,坐北朝南。从山底到庙前108级砂石台阶,十分陡峻。院内自山门起,戏楼、献亭、正殿等建筑依次建在三层平台之上。山门、戏楼合为一体,戏楼倒坐,厢房对峙。献亭宽三间卷棚顶,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梁柱之间镂空雕刻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武将骑士以及戏剧故事人物。天下都城隍庙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垣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西李村北,坐北朝南,东西长25米,南北宽47米,面积约为117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记载,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现存山门、正殿,两侧东、西配楼,东、西厢房。东厢房面宽九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为梁头出挑,单檐硬山顶。院内保存着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东岳庙碑记,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东岳庙碑记等碑碣八通。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大帝即泰山神黄飞虎。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位于县城文化馆内(时为中共神池县委驻地)。1948年4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及任弼时、徐特立等一行由晋绥边区出发,向河北省西柏坡行进时,经岢岚、五寨达于此,留宿一晚。听取县土地改革工作团土地改革和整党建党工作汇报。周恩来曾登西城观西海子。次日东去代县。1968年神池县革命委员会遂将毛泽东当年路居3间正房及办公桌椅、双人床原样陈设供人瞻仰。2006年县政府出资作了重新修缮,除原样保留毛泽东丰功伟绩馆外,增设了神池民俗馆。1948年4月5日下午5时许,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途中经过神池县城,当时的土改工作团团长郑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常平关帝庙
常平关帝庙(第六批国保)时代:清地址:盐湖区常平乡常平村内常平关帝庙坐北朝南,在建筑布局上沿袭“前朝后寝”之制,主体建筑依轴线顺次布列,余则对立两侧,庙前为“灵钟盐海”、“秀毓条山”木坊两座,钟鼓楼相对两旁,石雕牌坊位于钟鼓楼之中央,正面雕“关王故里”,为明嘉靖三年立。通过牌坊为山门、午门和献殿,三座建筑均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献殿前后檐敞朗,梁枋简洁,皆饰彩绘,据题记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建。祖塔在山门与午门之间,八角七层砖建,实心塔,无基座,七重叠涩出檐。塔身嵌铭五块,记载了金大定丁酉建塔及明嘉靖、清嘉庆年间重修情况。献殿之后为崇宁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