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洪泽县旅游
洪泽县十大旅游景点
1、洪泽湖古堰景区
洪泽湖古堰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中国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泽湖畔。景区主要包括洪泽湖大堤、水釜城、渔人湾、欢乐园四大旅游片区,是一个融文化体验、养生休闲、大湖观光、森林探秘、现代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洪泽湖大堤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线有乾隆御碑、周桥大塘、信坝遗址等众多历史遗迹;水釜城占地面积755亩,建筑风格以仿宋园林为主,亭台楼阁相间,斗拱镂空应合,小桥流水互映,绝妙独特的建筑与清澈碧透的河水,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渔人湾依湖而建,波光潋滟、空气清新、景色怡然,是赏大湖美景、品湖鲜美食之胜地;欢乐园游乐项目齐全、设施先进完备、安全措施得力,是一个冒险刺激、极具挑战的主题乐园。洪泽湖大堤: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长70.4千米。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拥有1800多年历史,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迎水面直立式石工墙,由6万多块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而成,规格统一,筑工精细,治水工艺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沿线拥有周桥大塘、信坝遗址、乾隆
2、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
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位于陵园路。1945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五),新四军一师五十二团指战员为了粉碎日伪军进攻淮南的阴谋,保卫黄花塘新四军军部,保卫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在西顺河十堡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击日伪军的阻击战,一天内,共打退敌人14次冲锋,击毙日军72人,伪军200余人,我军牺牲26人。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在追悼大会上,高度评价这次战斗,他说:“顺河集这一次血战,把日寇分兵八路进攻淮南、‘扫荡’新四军军部的阴谋彻底粉碎。”为了纪念在顺河集阻击战中光荣牺牲的26名烈士,当地政府和群众在当年战斗发生地张福河东,修建了烈士墓,立了石碑。1977年4月5日,为便于纪念活动的开展,扩大陵园规模,洪泽县委、县政府及西顺河镇党委、政府将26烈士墓迁移到张福河西,即现在的二十六烈士墓所在地。2004年3月,西顺河镇党委、政府拨专款20多万元,对陵园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造,兴建了护碑亭,维修了烈士陵园碑坊、烈士墓、纪念碑。2010年清明节,为实施“慰烈工程”,又将散葬在该镇的4名烈士迁葬于墓园的西南角,都是卧式墓。2014年,洪泽县人民政府及西顺河镇党委、政府向省民政厅争取专项资金
3、洪泽湖
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洪泽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後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明清以来湖水全凭洪泽湖大堤作为屏障,形成“悬湖”。现洪泽湖正常水位12.5米,面积2,069平方公里,最深5.5米。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近年加固了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提高到16米。湖水主要经由三河泄入高邮湖,再经邵伯湖入里运河,到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旧时排水不畅,大堤失修,水患严重。1949年以后新建规模宏大的三河闸,整修入江水道,加固洪泽湖大堤。1952年在高良涧以东修建苏北灌溉总渠,长168公里,用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兼作排洪之用。湖水还可出
4、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县蒋坝镇,全长67公里,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大堤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至清乾隆年间方建成。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洪泽湖大堤始建于1800多年前,有着“水上长城”的美誉。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五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三十里,以防淮水东侵,高家堰便是洪泽湖大堤的萌芽。南宋时因战乱,造成黄河夺淮,直到明万历七年,河督潘季顺实行“蓄清刷黄”政策,即将高家堰加高并向南延伸六十里,形成洪泽湖大堤。从1580年(明万历八年)起,洪泽湖大堤就开始增筑直立条石墙护面,历经明清两代171年,使用千斤条石6万多块,达60万立方米以上,且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江苏淮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三河闸
三河闸水利风景区,位于洪泽湖东岸,主要包括三河闸、鹤鹭自然保护区、月亮湖、洪泽湖水利碑廊、洪泽湖镇水铁牛等五处自然、人文景观。三河闸为淮河流域第一大闸,镇水铁牛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前来视察,对此处水利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三河闸位于三河闸水利风景区的中部,全长697.75米,共63个孔,每孔净宽10米,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三河闸建成后,经过三次加固,泄洪能力已达到12000每秒立方,迄今已安全行洪10050亿立方。有着“天湖锁钥”之称的三河闸发挥了防洪保安、蓄水灌溉、便利航运、水力发电等综合效益,平时蓄水“固得于池挂碧空”、“烟波浩淼有无中”,汛期排洪“滔滔巨浪归江海,滚滚狂涛走巨龙”,站在闸桥上凭栏南眺,“白蟒化龙龙戏水,吞去吐雨万花中”更为壮观。鹤鹭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河闸水利风景区的西侧,有一片百余亩的乔木林,历年都有大鸨、白鹭、灰鹭等十几种国家级一、二类保护鸟类聚集于此,并在此繁殖,已初步形成了鸟类自然保护区。月亮湖浏览区位于三河闸水利风景区的南侧,有一个400亩的深水湖,因形状酷似月牙而得名,在咸丰元年(1851年),洪水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
6、洪泽老子山
老子山又名丹山,相传春秋时期老子在此山炼丹而得名。北部是滩途小岛,地形平坦,南部是低山丘陵。早在唐宋元明,由于地处南北交通水路要道,老子山就是个商业兴盛、文化发达、南北客商云集的繁华集镇。这里先后发现过汉墓葬、东晋墓砖以及六朝时期墓葬,此外还有北宋莲瓣纹瓦当、高浮雕虎、狮首纹瓦当等珍贵文物。老子山景区有水母井、下龟山等名胜古迹10余处,神话传说让这些古迹更显神奇。老子山的渔民风筝艺术节、渔民文化节、四月初八庙会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中渔民水上运动会在苏北地区堪称一绝。交通老子山三面被洪泽湖包围,另一面与盱眙接壤,是洪泽县的一块“飞地”,从盱眙县城坐班车到老子山更方便。江苏淮安
7、共和绍武陵园
共和绍武陵园是以原淮宝县委书记李绍武烈士而命名。1947年2月27日,淮宝县委书记李绍武在去华中五地委汇报工作途中,住宿宝应县苗李庄,由于被人告密,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顽强奋战,英勇牺牲。淮宝人民为了纪念李绍武烈士,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英雄出生地——三河之滨,将盱宝区福缘乡改为绍武乡,把盱宝小学改为绍武小学,以作纪念。1978年5月,洪泽县委、县政府及县民政局、原共和镇党委政府为李绍武烈士修建了陵园,正式命名为绍武陵园,供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瞻仰和祭扫。1997年3月,洪泽县委为将绍武陵园建成永久性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号召全体党员交一次特殊党费,用以重修绍武陵园,并于4月5日举行纪念李绍武烈士殉国50周年大会,以示对李绍武烈士的永远怀念。陵园于2009年6月被淮安市市委、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为落实国家“慰烈工程”,原共和镇政府向上争取资金20万元,对陵园大门、纪念塔、墓碑、广场、绿化等进行了改造维修;2011年又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对陵园的陈列室进行了改造,并在纪念碑的东北角新建了一座六角纪念亭。绍武陵园位于共和振兴路1号,占地面积8905平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水产良种场
洪泽水产良种场地处风景秀丽的洪泽湖东岸,淮河入海水道枢纽二河闸西侧,距洪泽县城10公里。1985年洪泽湖行政区域划分时,洪泽县委、县政府和县水产局超前规划,由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援华2633工程项目,从西顺河镇征地1659亩后经农业部、省、市、县等多方投资扩建的一个国有水产良种场。属农林场圃性质,系县水产局下属单位。1999年12月被原江苏省水产局批准为省级方正银鲫、兴国红鲤水产良种场,2001年又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为“洪泽湖养殖科学试验场”和“洪泽湖放流苗种基地”。2002年5月挂牌建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洪泽水产良种引种繁育中心,2006年2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全场现有养殖水面880亩,有鱼苗人工繁殖设施一套,有设施化育苗及成品养殖多功能温控温室3680m2和600m2日光能温室各一座。场内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亲鱼保存量处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每年可为社会提供“四大家鱼”等各类水产优良苗种10亿多尾,其中异育银鲫、斑点叉尾鮰苗种是本场的主打产品,并以其质量、信誉来赢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信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每年向洪泽湖放流鱼种10万公斤,常规鱼夏花1000
9、周桥大塘
周桥大塘,是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的。那年冬天,洪泽湖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惊涛席卷堤顶,高达数丈,终于撕开堤坝,周桥溃堤之后,由于决口太宽,大塘深不可测,到第二年仍无法堵塞。朝廷遂令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前往现场指挥。林则徐0病逝,重孝在身,但他义无返顾,身着孝服赶赴高家堰,与当地官民风餐露宿,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完工复命。恶劣的环境使林则徐积劳成疾,几次病倒在工地上。他的这种忠于职守的崇高精神在洪泽湖区被传为佳话。决口堵住了,朝廷又出巨资,用6年时间,于道光十年(1830年)筑成长737米,顶宽33米的内堤,将大塘紧紧围住,并用条石砌成护墙。这个大塘原深近30米,1976年冬天,洪泽人民用两年多时间在这里填塘保堤,当时共填土86万方,将大塘从塘底高程负16米填至高程8-10米。大家看,现在的大塘已成为大堤上独特的历史景观。顺着大塘北侧拾级而下到石工堤脚,可以遥想当年洪水灭顶的悲壮情形,从密密的条石缝隙中,可以寻觅到能工巧匠带血的印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治水图画。大塘西侧的这块碑,看似平常,其实还有一段故事呢。这是一块御碑,两侧的祥云和背面的云海石纹依
10、五里牌
五里牌,古称龙亭。位于古堰东沿,南距蒋坝镇5华里,这里原有一块乾隆南巡时亲笔题写的“五里碑”。现复制并立于此。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春天,乾隆帝南巡,文武百官、嫔妃侍从数百人从清江浦浩浩荡荡沿洪泽湖古堰南行。一时彩旗蔽日,好不威风。端坐于轿中的乾隆被沿湖风光所吸引,兴奋异常。不知过了多少弯,乾隆问随臣:“前方何地?”随臣只知洪泽湖古堰有五座减水坝,统称五虎坝,却不知前方大坝叫啥名,也不敢问别人,只好含糊着答:“前方即到五虎坝。”乾隆误将五虎坝听为“饿”虎坝,心中大惊:龙虎相克,必有死伤,何况一只“饿”虎?朕乃真龙天子,何苦与虎相斗?于是传旨下去,为避龙不与虎斗之讳,暂时驻跸于此。乾隆得知洪泽湖古堰有“仁、义、礼、智、信”五坝,于是作诗警示河臣,规定五坝启放标准。地方官将全文刻石竖碑于此,又建一座金璧辉煌的八角龙亭保护,至此,这地方便叫五里碑。也有说这里另立过牌坊,所以又改称五里牌。龙亭已毁于战火,那块乾隆手书的碑文,也在文革期间被磨掉,刻上了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字,并将碑移到周桥大塘处。1977年春加固古堰时,在古龙亭一侧淤泥里挖出一块断碑,字迹、内容、尺寸与原碑相仿
全部洪泽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