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烽火台在阳泉市闻名遐迩,是《阳泉百科全书》古城寨遗址项目中收录的唯一一座烽火台。平潭烽火台坐落于桃河北岸平潭街村西的古道边,现矿区平潭街小学东侧呈正方棱体型,高10几米,顶部边长约6米,底部边长约9米,用桃河河流石砌成。世传始建于商朝,明代洪武年间重建。1997年前,是阳泉市惟一保存最为完好的烽火台。烽火台以烟火为信号,白天放烟,夜间点火,一个接一个点燃,有外敌入侵或京都出现危急的特殊情况才使用,是古代传递战事信息的军事设施。设立烽火台的距离一般为“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台墩之间必须能用肉眼看见,以防错误点火。经过桃河区域的烽火台,以平潭烽火台为中心,西接石卜嘴、赛鱼、辛兴、测石,东连-泉、义井各点,形成一线。平潭烽火台选材严格,每层石头大小一样,台中心是用黄土和白灰混合土夯实的,从挖掘机一铲一道的划痕看出,十分坚硬。台的一面有一道自上而下用砖砌成的排水道,能使顶部雨水顺道而下,不留积水。从设计到施工都保证了烽火台的质量。在马王庙院内的西侧墙上原先镶有一块小石碑,是专为在烽火台北面两眼水井的所有权而立的,刻有“永为公用”四个大字。正是祖上定下的这个规矩,两眼井一直为全村村民公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