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台州市 > 路桥区旅游
路桥区十大旅游景点
1、路北灵山遗址
灵山遗址位于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桥灵山遗址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路桥城区西部灵山东麓。2010年3月,灵山脚下在施工过程中,一位考古爱好者发现该遗址。此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路桥区博物馆人员开展考古勘探、试掘工作。灵山遗址地表海拔在3至5米,文化堆积覆盖在厚薄不一的杂乱沙土层下,顺地形呈坡相分布。根据地层深度和出土遗物,主要可分为上(晚段)、下(早段)两个形成阶段,分别形成于商周时期和河姆渡文化晚期,是一处史前和商周时期的村落型遗址。发掘范围内的文化层总厚度大部分为50至100厘米。出土遗物主要有:比较碎小的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印纹硬陶,绝大部分难辨整体器形;少量的斧、锛、镞、砺石、刀等石器;极少量的木器以及鹿角、酸枣、炭化米粒等动植物遗存。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出土了独木井筒,略侈口,束腰,外壁局部还保存灰黑色的涂料痕。该井筒整体高度为80厘米,直径60至75厘米,壁厚1至5厘米,为省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整木结构木筒遗物,很罕见。灵山遗址还留有建筑遗迹。在第三发掘区和第四发掘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大小深浅不一的小洞,洞口大多为不规整的近圆形,直径大多为20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陈安宝烈士陵园
陈安宝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凤凰山。1995年9月,路桥区人民政府为烈士修建陵园,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为陈安宝烈士墓题写了“抗日阵亡将士名留青史”碑文,张爱萍题额“陈安宝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正面镶嵌着巨幅将军面像铸铁浮雕,面像浮雕左下是一巨型铁拳雕塑;面像浮雕右下面是8发-,象征8年抗战;陵园右边是张爱萍将军题词碑刻:“为国捐躯,名垂青史”,左边是郑洞国将军题词碑刻:“气壮华夏,国魂永存”,陵前另有朱德、刘少奇题词碑刻。从陵道向上,是陈安宝墓。墓的右前方矗立着高10米的墓碑,为三棱柱式,上刻有--题额“抗日名将陈安宝之墓”。整个陵园气势恢弘,庄严肃穆。陵园右后方建有亭子,造型奇特,其下建有陈安宝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分三大部分:“取义成仁,为国捐躯”,介绍陈安宝生平事迹;“血雨腥风,同仇敌忾”,展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珍贵图片;“奋发图强,建设家乡”,讴歌家乡人民继承烈士遗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光辉业绩。陈安宝烈士陵园是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被浙江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新桥爱吾庐
新桥爱吾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总占地面积4736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建筑多系清乾隆年间修建,沿中轴线依次列5幢主要建筑,两侧辅以廊庑厢房,建筑四周砌筑块石围墙(局部塌圮)。中轴线建筑明间构架和厢房明间构架均为抬梁式结构;柱、梁用材考究,牛腿、阑额、雀替等木构件雕刻精细,天井、阶沿及檐廊地面用石板和条石铺墁,青石柱础琢饰龙、凤、狮、象和鱼、虾、蟹等颇具地域特色的图案。格扇窗多用蝙蝠图案。建筑屋面施小青瓦,不用勾头滴水,比较适合当地多台风的特定环境。屋脊饰有凤头,平面俯视呈五凤朝阳状。爱吾庐是台州地区五凤楼(当地人又称“米船楼”)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目前五凤楼建筑中保留下来的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历史原貌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建筑屋面重檐歇山和悬山结合协调,是我国江南一种独具风格的民居建筑群,对研究江南民居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城山古城遗址
城山古城遗址(含城山石刻造像、城山教寺、土城墙)时代:东汉古城遗址位于城山之巅,现保留有土筑的城墙、城门、-台、擂鼓墩、点将台、水池等。城平面略呈圜状。分内外两圈城墙,内圈仅存部分段落;外城圈基本保存完整,均用黄土夯筑,断面处仅发现有印纹陶片等,未见其他晚期遗物。有城门一,位于城圈北端,现仅存豁口;城门内有水池一,可能原用来作防御用。据史载,乌程令严白虎为拒吕蒙,建筑此城堡,距今已近1800年,是省内所存不多的中古以前军事城堡,具有重要价值。城山上另有后期文物遗迹多处,如城山寺明清墓塔、山道两侧之石刻造像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台州香严寺
香严寺位于峰江镇莲花山旁。唐天宝四年(745年)鉴真第四次东渡率弟子20余人逗留寺内10余天,后由于官厅阻拦返回扬州。至今日本保存有《鉴真和尚渡日经路图》,上绘唯一的寺院为禅林寺(即香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圣水寺水库
圣水寺水库圣水寺水库位于螺洋街道上寺前村,蓄水量380万立方米。四周树木参天,空气清新。配套有竹楼凉亭、皮艇划船、餐饮娱乐等旅游设施,是人们夏季休闲的好去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台州五凤楼
五凤楼是新桥镇政府附近的古建筑体。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共114间1万多平方米,为五进十五堂四合院,穿斗式构梁与台梁式混合楼房结构,橼楣瓦栊。五十多扇棂窗花样繁多,古朴雅致,别具一格。重檐歇山与悬山相结合,为江南独具风格的居民建筑群。
8、桐屿
中国枇杷之乡——桐屿位于路桥凉溪山下的桐屿镇以枇杷产业闻名遐迩。据史载,该镇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枇杷栽培。目前枇杷种植面积7200亩,1997年该镇枇杷总产达4078吨,占当年全国产量1/4,成为该镇第一支柱产业。1996年,桐屿镇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枇杷之乡。2000年省林业厅授予桐屿镇枇杷之乡,列入省首届林业特产之乡名单。自1997年始,每当枇杷成熟季节区旅游分局会同桐屿镇政府都在枇杷园举办以生态农业观光为主题的旅游节活动,观光园内修建了茶室、洗翠潭、赏心亭、悦目亭等休息游乐场所。园内参与性娱乐项目丰富多彩,传统戏曲表演、民俗风情展示、山中寻宝、枇杷采摘等活动令游人流连忘返。枇杷节的举办既延伸了传统农业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又作为城区唯一的生态旅游节庆成为节假日城区人们的休闲场所,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桐屿枇杷节作为台州市第一个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列入市十大旅游节庆活动。在台州市组合式山水城市中心绿心旅游区规划中,桐屿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得以凸现,规划开发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中心。
9、十里长街
十里长街即现在的路桥老街,位于台州市商贸中心--路桥繁华的闹市区。路桥老街的产生可追溯到东汉在这里设立邮亭的时代,迄今约有2000年历史。南宋赵构因其“路即桥、桥即路”,赐名“路桥”。乾隆年间,浙东沿海著名商埠——路桥成名。“十里长街”成了路桥历史与商贸经济的缩影。十里长街傍南官河而建,充满江南水乡神韵。沿街房屋为明清街屋结构,以斗式吊楼二层为主,吊楼与底楼结合处的廊下三角撑雕有花鸟、人物等各种精致图案。街道以青石板铺就,店面密集。据载,最盛时期有各种商店820家,集市摊位2100多家。十里长街还保留有各种庙宇20多座,有些庙宇相对而建,素有“庙对庙,桥上市,阴阳水”的传语。十里长街是一处可供观光、购物、休闲的好所在。
10、黄礁岛
黄礁岛位金清镇东偏南11公里海上,西北和西南两侧分别近白果山、道士冠岛,各相隔约千米水道。岛域面积2.04平方公里,近弧状盘曲,中间形成一个大湾,最高点天灯盏山海拔173.5米。岛上居民200人,分聚于黄海村、山头村和长大古村,属黄琅乡管辖。岛东之海域称脚桶洋,隔洋与大陈岛遥遥相望。近海特产有一种形似小章鱼而叫作“望潮”的软体类生物,俗以为大补之品。岛民多以筏式方法养殖紫菜,亦饶有风味。黄礁昔称“黄礁山”,为古代海上交通的主要航识岛屿之一,最早见于明代《郑和航海图》记载。建国初,该岛和琅玑山以及龙门诸岛为-残余势力所踞,沿海时受其骚扰。1950年春,解放军攻克琅玑山,翌年春又相继剿灭久踞黄礁岛和道士冠的残部。1952年,屯聚大陈岛的-军队在胡宗南策划下,部署黄礁反击战,6月13日由王相义率2艘战舰和15艘机帆船发动突袭,并占领相邻之道士冠岛,经激烈战斗,终于击退登岛之敌。经此役后,直至1955年1月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金清近岸的军事防御与-大陈守军基本处于对峙状态。黄礁岛形狭长,岛脉伸延近5公里,但最窄处仅数百米,并多岛岬。沿山岗逶迤南游,如漫步海上长廊,四顾海色各异。尤于岛南端眺望龙
全部路桥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