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江干区旅游
江干区十大旅游景点
1、皋亭山旅游区
皋亭山旅游区位于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城区的东北部,在江干区与拱墅区的辖区范围内,主要涉及江干区的丁桥镇与拱墅区的半山镇。该区域东北部接余杭区的星桥镇,东部连江干区丁桥镇的三义村、大塘村、赵家村,南部与江干区丁桥镇的建塘村、下城区的石桥镇为邻,西部与拱墅区的上塘镇、康桥镇接壤,北部与余杭区的崇贤镇相邻。皋亭山,由天目山脉向东延伸而形成,与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鸡笼山、虎山、元宝山等诸山一脉相连,连绵10余公里,基本上呈西南-北东走向。在江干区域山体面积约为5000亩,皋城村、沿山村各半。主峰皋亭山,海拔361.1米,东经120°1339”,北纬30°2323”,距现杭城中心18公里。山的南麓有杭州最古老的上塘运河。皋亭山目前已成为旅游大都市杭州东部乃至嘉兴、湖州、上海一带唯一未被开垦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积淀深厚的旅游处女地。皋亭山在杭州城区的百座群山中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不仅留下了秦始皇、钱鏐、宋高宗等帝王的踪迹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抗元的故事,且记载了白居易、苏东坡、刘伯温、厉鹗、郁达夫等文人雅士的诗词赋文近200首和10部专集,中国四
2、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位于笕桥镇东北部横塘村。1930年,蒋介石决定在原中央军校航空班的基础上,择址杭州笕桥,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1931年春,校舍和机场等建成,设立机构,采购飞机,招生办学,并先后在洛阳、广州设立分校。至1937年抗战前,共培训学员500余名。抗战爆发后,航校先后迁往云南昆明、巴基斯坦拉合尔,并改名为中央空军军官学校,而笕桥机场作为空军的主基地使用。至抗战胜利学校又迁回杭州原址。1948年冬,迁往台湾。杭州解放后,航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接管,仍作为航空学校和军用机场使用。1957年,改为军民两用机场。2000年,因杭州萧山机场建成使用,民航撤出笕桥机场。笕桥中央航校旧址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组织健全完善,管理最严格的航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学校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由国内优秀的军事人才担任教官,教学模式先进。笕桥航校为中央航空学校,影响遍及全国,吸收广大有志于飞行事业的爱国青年入校学习,至抗战前培养了500多名飞行员和航空机械等方面的空军人才,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航校的许多毕业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笕桥机场是抗日战争初期空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钱塘江潮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南宋每年农历8月18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库,以后沿习成
4、闸口白塔
闸口白塔坐落于浙江省杭州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岭上。闸口白塔位于钱塘江边,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末期,与六和塔遥遥相望,是钱塘江的标志性建筑。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写有《过余杭白塔寺》诗:“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是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高约10米,逐层划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廊秀丽挺拔。塔的最下边是基座,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立有须弥座。塔座的束腰上刻有佛经,再上分为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有佛、菩萨和经变故事,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刻画生动。在中国的中原和北方地区,很少见到平面八边形的楼阁式塔建筑,这种塔的建筑形式大约开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后来逐渐影响到中原以及北方地区,并成为元、明、清时期南方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塔筑形式,闸口白塔就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杭州的江干一带,自南朝时逐渐成为重要的渡口,凤凰山是隋、唐时的州治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娃哈哈下沙工业园
娃哈哈下沙工业园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可满足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的全国各地政府代表团、企事业单位、社会团队、学生团队。曾接待包括0、-、-等多位中央领导人。园区占地面积近500亩,是娃哈哈集团在全国55个生产基地中规模较大、生产品种最多的一个基地。园区在综合大楼一楼设立了游客接待中心,展示了娃哈哈下沙工业园布局模型。二楼形象展示厅全方位的展示和介绍娃哈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管理特色、营销网络等内容。在娃哈哈的休息室不仅可以看到娃哈哈的企业宣传片,还可以与接待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娃哈哈,感受娃哈哈的“家”文化。各生产车间均设有专门的参观通道,游客可看到整个制瓶、灌装、包装全自动的生产过程。园区还特别开辟了旅游商店,游客可免费品尝各类饮料,还可购买娃哈哈童装。“哈哈园”中站立着娃哈哈55个基地中最大的一个-标志,是摄影留念的最佳地点。
6、夏衍故居
夏衍故居位于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50号,建于清末民初,属中式平房,著名作家夏衍曾居住于此。现为陈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原名八咏堂,为五开间七进深院落,为夏衍诞生至青少年时代的活动地,现经扩建,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六百平方米,采用院落式和江南民居式样。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夏衍旧居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旧居内设展厅、八咏堂、蚕房、私塾、邬家店、童年卧室和现代卧室等展室,基本保留了夏衍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在此居住的原貌。一楼展厅详细介绍了夏衍生平和他在电影、新闻、外交等领域所作的贡献,展柜中陈列的物品均为夏衍生前使用。二楼设有小型放映室,可为参观者放映夏衍编剧的电影。夏衍旧居是浙江省及杭州市党史教育基地,也是杭州市及江干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活动基地。旧居内还馆藏有赵朴初、--、楚图南、黄胄、华君武等著名书画家及文化名人捐赠的墨宝及物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六部桥
六部桥建于南宋,横跨中河,在南宋大内的地形图上清晰地标着这个名字。凤凰山脚下的皇城被焚之后,遗存在地面上的皇城建筑物除了这座六部桥外,还有一座凤山水城门。六部桥得名,是因为宋廷的行政机构六部要员早朝时必须经过这座桥。这座古老的石拱桥,早已是青草拾阶。你想不出这座桥上曾经发生的事,竟加速了一个王朝的没落。长沟流月去无声,人在桥上只有两袖的风凉。事变发生于韩史两大家族之间,事变发生时南宋王朝一直与金兵战和。韩侂(tuō)胄是北宋名将韩琦的曾孙,又是皇亲,因定策立宁宗有功,-为大官,权位比左右丞相还高,这就招来另一个大官史弥远的憎恨。这韩侂胄虽然气焰嚣张,但力主抗金。他请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把秦桧死后所封的“申王”给改了,谥为“谬丑”,风波亭的**至此得以大大舒展。他为了抗金,捐出自己的家财二十万两白银充作军饷。遗憾的是,他力主的北伐不断失利,南宋王朝风雨飘摇。这个时候,主和的史弥远乘机在杨皇后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就在这座六部桥两侧埋下三百伏兵,在韩侂胄上朝时,发动了突然袭击,用铁鞭打死了他。韩侂胄的人头被装在木匣内送往金营,以示当权者苟和的决心。这史弥远和秦桧、贾似道一起被史学界并称为“三
8、千年丁桥古镇
千年古镇丁桥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横贯东西的古运河——上塘河,曾载着秦始皇巡视东南,康熙、乾隆爷数下江南。河北岸的皋亭山、黄鹤山,素为兵家必争之地、风景旅游胜地和佛教文化宝地:元军统帅伯颜曾发兵二十万南侵,与文天祥抗论皋亭山下;方腊率数万义军在此迎战宋江招安军;皋亭、黄鹤洪秀全率部大败清兵长驻北上。
9、凤山门
所谓城门,是古时杭州城通往城外的必经之路,出了城门就是乡下了,古时十道城门圈定了杭州城的范围:东有庆春门、清泰门、望江门,南有候潮门、凤山门,西为钱塘门、清波门、涌金门,北为武林门、艮山门。如今,古老城门大多已不复存在,城市的边界也早已扩张了何止两三倍。据考证,杭州的旱城门目前已全部不存,今六部桥南的凤山门为元末张士诚筑造,是杭州目前仅存的一座古代水城门。老杭州城门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杭州城市的发展和杭州人居住环境的变化。凤山门位于市区江干区城区中部,为中山南路、万松岭路、凤山路、中河路相关地域名,以门名为地名。城门故址在六部桥西,为南宋大内北门和宁门,元代称凤山门,也称正阳门。南宋时为御街南端,三省六部诸官署、学士院均设于此。现仍为城南交通旅游要地,有凤山水城门遗址和中河路治理工程纪念碑。
10、浙江农业大学旧址
浙江农业大学旧址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年代为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农业大学旧址位于凯旋路258号,南临凤起东路,东至秋涛北路,北邻艮山西路,西到凯旋路,西距贴沙河约300米。据《浙江农业大学校志》记载,浙江农业大学渊源于清宣统二年(1910)创建的官立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当时的校址在杭州马坡巷一带;后学制变更,至民国18年(1929)改成浙江大学农学院,并于民国23年(1934)将学校迁至现址;抗日战争时期因杭州沦陷,学校被迫西迁;胜利后学校在今址得以重建。旧址内现存有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建筑共34幢,承担着教学、科研、居住等各种功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些建筑与周围优美的环境互相掩映,形成具有园林特征及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自然、人文景观,极具历史价值。团结馆、和平馆等部分别墅群在2005年已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杭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西斋、神农馆于2011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这次统一打包,都晋级为杭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江干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