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阁,距市中心龙珠阁约3公里,处在昌江河上游。与旸府山下的旸府滩村隔江相望。景德镇的别称“陶阳十三里”就是以这里为起点,即“上到观音阁,下至小港咀”,是为古代景德镇城区的最北端。此处背山临江,山上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江中水秀如碧、青山倒映。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题绘的佳境。观音阁,就其位置来说,它建在石埭山的层崖间,是景德镇的南北通衢,又是地势险要的关隘。距有关资料介绍,从浮梁县旧县治(今浮梁古县衙一带)到景德镇,有长约20华里用石板铺成的“官道”。城外有一小石桥,过桥即为城门,上有石板刻字曰“江南雄镇”。城门东依石埭山、西临昌江水,是个险要雄关。进城门,有石径直达镇内。进门靠左边沿石阶而上,就有一古阁背东面西,凌驾在通衢之上,这就是“观音阁”。阁下有亭,西有短墙,亭柱上有木档,可供坐憩。离阁往南行,出口处有一城门,上有石梁字曰“昌江通衢”。此阁于民国初年曾由观莲和尚募化景德镇三帮(都邦、徽帮、杂帮)商人和城乡善士予以修缮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是年浮梁县县治从旧城迁往景德镇莲花塘)春动工,到民国六年八月竣工。古时的观音阁在解放前已有部分倒塌,山顶孤堂在一九五四年建干部休养所时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