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平原县旅游
平原县十大旅游景点
1、琵琶湾公园
琵琶湾公园位于平原县城中心,平安大街南侧,文化南路东邻,是在原督府营村、东关村及县农业银行、盐业公司、农业局等拆迁的遗迹上建立起来的。之所以叫琵琶湾,是因为湾的形状如琵琶,湾侧有一甜水井,周边居民生活用水都取自于此,当井水被居民集中打取水位下降时,井内泉水的滴答声犹如琵琶弹奏,而得名。琵琶湾周边有龙门楼、张良辟谷桥、三步两眼井等历史遗址,并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及动人的传说,是平原县最富有自然特征和人文特色的地理景观区域。琵琶湾公园于2009年竣工,总占地面积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由上海中建设计院以生态建设和提炼中原汉文化特色为切入点,按照“自然生态、知性溯古、休闲活泼、写意风情”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一湾、两环、四区、八景”景观布局。一湾指琵琶湾;两环是以南北主园路形成东、西两个风格不同的环水景区;四区指西北文化艺术庆典区、西南商业民俗风情区、东北历史文化游览区、东南市民健身休闲区;八景指画桥烟雨、霞衬桃园、杰阁远眺、云凝古渡、晓钟鸣梵、长堤桃李、龙湫响应、古城蔼影。琵琶湾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集观光、游览、游戏、健身、购物等多种游乐类别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活动场所。
2、德州世纪风农业科技创新园
德州世纪风农业科技创新园是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人才培训、种苗繁育、科技示范、技术推广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综合示范园。园区被农业部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国农科院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山东省人民政府农业特色园区,省财政支农示范项目,德州市“十大兴德工程”及德州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园区以农业项目为素材,园林化格局为载体,技术展示生产示范为手段,高科技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和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农业旅游观光。立足于农业高科技项目,以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主要的旅游资源,结合园区的观光、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既保持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属性,又具有现代农业的时代气息。园区内湖水清澈,柳绿花红,采用园林设计的思想,以传统的亭台水榭阁桥,结合现代的花砖曲径、欧式建筑,融合自然的池水花草景色,给人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愉悦享受。园区因地制宜,修岸理水,植草种柳,形成了独特的水系湖景。水中鱼虾嬉戏、荷花盛开,水下种以茨实,岸上植以园艺,点缀亭台廊榭,使游客入园后,可拂柳听荷,曲桥观鱼,垂钓泛舟,品茗赏莲,不在西湖却有西子风情,未下江南尽览水乡美景。地址: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营业时间:8:30-18:
3、和谐广场
和谐广场位于平原县城中心位置,平安大街南侧,共青团路以东,北临县政府。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原为居民区,环境较差,1997年实施了拆迁,由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定名为中心广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夜,举行了中心广场投入使用暨亮灯仪式,成为县城主要景观之一,也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建成后的中心广场的喷泉、射灯、绿地、高架灯齐全,绿地面积达到了80%。1999年中心广场进行了拆迁扩建,西面拆掉了药联商厦和广场管理办公室,东面扩建至新华路,广场面积也由原来的2万平方米,增加到2.8万平方米。1997年和1999年两次拆迁建设总投资300多万元。2007年县政府投资900万元,对中心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更名为和谐广场,由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按照文化主题广场设计。从东至西分别为天和广场、人和广场、地和广场,喻意天地人自然万物、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4、三国文化广场
三国文化广场位于平原县城东新城区,占地18.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10万平方米,蓄水量45万立方米。湖面周边分布祥云平台、亲水平台、游船码头、商业广场、儿童乐园等。广场浸染了独特的三国文化色彩,挖掘了平原县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再现了恢宏绚丽的汉魏文化特征,叙事了刘备坐平原的典故传说。雕塑布局以贯穿南北大门的中轴线雕塑和环湖分布的群组雕塑两条叙事线索展开。中轴线的雕塑设计突出了平原从过去到现在的纵向发展文脉,以此体现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环湖展开的雕塑设计再现了汉魏时期科技、文化、民风的历史画卷,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元素通过赏心悦目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游人形成了亲切自然的互动交流。
5、崔家庙千佛塔
千佛塔位于平原城北2公里、三唐乡崔家庙村东,毗邻京沪铁路与101省道,俗称崔家塔。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5年被德州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塔青砖结构,四面有窗,塔门朝南,门额镶嵌石刻“千佛塔”,塔高七层、26米,据说取佛教七级浮屠之意,塔身自下而上层层收缩,塔内逐层均有阶梯,游人可拾阶而上,观赏田园景色。在建塔同时,重修了弥勒庵(俗称崔家庙)。旧县志有《新建弥勒庵并千佛塔碑记》。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至建国初,庙宇改为村立小学。现庙宇已无存,千佛塔仍在。千佛塔虽历经几百年风雨苍桑,但结构依然坚固,隽秀挺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恩城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恩城镇中心小学(原为平原县第二中学)院内。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系德州市人民政府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古朴典雅,端庄大方,结构精巧,高12米,共两层,座北朝南,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下层15米见方,四周用7根红漆圆柱支撑,文昌阁上层12米见方,是12根圆柱和玻璃窗结构的六角形0,每层高2米,两层之间翘檐飞角,翼然如飞。四角雕饰的龙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圆顶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尖顶之上竖立着形似葫芦的白色塔尖,下方上圆尖顶,呈金字状,寓天圆地方之意。周围用青砖扁砌高3.5米,上面又有80厘米高的十字花砖垒花墙为正方形。阁内奉有”文昌帝君”,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旧时多为知识分子所崇祀,以为可保功名。西北角有砖筑的角门、门楼,入内便是“马道式”的坡梯,踏步而上,既可凭栏赏景,又可拜谒“文昌”。据恩县志记载:恩城文昌阁清时修茸后,南阁北楼(藏书之用)自成院落,古木参天,煞是壮观,故原恩城文人学士在赶考之前,登阁拜谒文昌帝祈盼鸿运降临。文昌阁由于雨侵风蚀、年久失修,阁顶塌陷、壁裂瓦残、漆画斑驳,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千层槐
“千层槐”原是一株古老的国槐,位于德州腰站镇南北大街上,据说因历代官衙在树千上贴告示,一层加一层,故当地人称“千层槐”。古槐干围约260厘米,干高400厘米,全高约8米,树冠覆盖直径约11米,朝西南一枯杆形如“龙头”;嘴照逼真。对这株古槐的传说很多,有秦始皇病逝后停尸车于树下,至今夏天无蚊蝇的说法,可见这株古槐的生长年代之久远。
8、朱庄墓群
朱庄墓群位于平原县平原镇朱庄村,年代为汉。1992年6月12日,朱庄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颊川石桥
颊川石桥位于平原县龙门街道,年代为明、清。2015年6月23日,颊川石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张官店古城遗址
张官店古城遗址位于平原县王庙镇,年代为秦至南北朝。平原古城遗址,在如今平原城南二十五里的张官店地方,这一带原是黄河冲积平原的一介高埠之地,后因地表变化而又形成了较为低洼的现状。此处又是马颊、笃马、鬲津、鸿沟等九条自然和人工河流汇集的“沼泽之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陆终氏”和“有穷氏”的氏族部落在这里混合居住。在公元前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对新石器的使用,据考古学家推断是公元前四千二百年至三千七百年之间传入黄河下游北岸的。从现在在张官店附近发现的“石镰”判断,公元前三千八百年左右的时候就有耕耘、狩猎于此的百姓。据古代文献记载现今平原附近在夏代(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有“有穷氏”“有鬲氏”这两个重要部落在这里生活。根据山东省考古专家,按照在张官店附近发现的“陶片”等古文物鉴定,平原古城属于商代早期的遗址(公元前16世纪)无疑。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后,管仲对齐国大胆的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此时平原正属齐)。据史书记载:“管仲首先对国(都邑)鄙(乡村)进行整顿。他本着‘定民这居’、‘勿使杂处’的精神,在国中分设二十一乡,在鄙处实行邑、卒、乡、县(三乡为一县)属制度。”另据典籍记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平原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