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濮阳县旅游
濮阳县十大旅游景点
1、张挥公园
张挥公园坐落在濮阳县东关老虎台地,金堤以北,南环路以南。张挥公园以张挥墓和碑为中心向东、向西200米,规划占地面积600亩。其中一期工程占地4.5亩,于1998年3月开工建设。挥公墓为圆型,直径20米,基座高2.6米,土球顶高5米。墓基采用料石砌筑,内设8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两道圈梁,土球顶栽植了草坪。墓周围修筑宽为8米的环型路,路外围采用毛石浆砌挡土墙,路面用青石板铺设,并设花池,栽植树木花卉。墓南20米为小广场,面积400平方米,广场南端有一宽8米、高12步青条石铺成的石阶。挥公碑在挥公墓地小广场外,碑身高3米,宽0.76米,厚0.5米。碑向南20米安装4步青条石台阶,宽5.4米。碑周围修筑矩型环型路,宽12米,挥公碑阳刻“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墓”,碑阴刻濮阳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记。挥公像在挥公碑向南90米处,像基座高5.1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岩粘饰,并有四组线描图案,分别是:“始制弓矢,射猎鸟兽,迎战共工,颛顼赐姓。”人物造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记述了张公的功德。挥公像坐落在花岗岩基座上,像高3.3米,整体高度8.45米,采用实心红花岗岩雕塑而成。张挥手持弯弓,身挎利箭,目视远
2、濮阳耶稣教堂
耶稣教堂位于濮阳县城东关街路北,即今濮阳县三中,坐北朝南,与路南华美中学教学楼相对。耶稣教为基督教新派,19世纪初传入中国,光绪末年传人濮阳,但无多大发展,直至1912年,美籍传教士博清洁携妻博玛利亚及医护人员十一人来濮后,耶稣教活动才活跃起来。博氏等人来濮后,于东关购地修建教堂,1917年竣工,面积约800平方米,呈平面十字形。前为钟楼,高三层,长形玻璃窗,尖顶,顶上四角立有方柱,建造别致,左右有耳房,呈圆形,有木梯可攀楼顶。中为圣堂,即小礼堂,周有五彩玻璃窗,北端设祭台,东西有侧门,可通两厢。每逢礼拜,神甫高坐其上,教徒跪拜于下,诵经唱圣歌,嚷嚷之声,响彻满堂。耶稣教在濮阳除传教外,还开办一些慈善事业。如建有医院、学校、养老院、惜婴堂、福音堂等,其目的虽在进行精神收买和文化侵略,但在客观上也为濮阳培养了一批人才。解放后,教会人员经过“三自革新”运动,不少人参加革命工作,他们在医务、教育战线上,为国家作出了贡献。1948年2月14日,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一、四、六纵队来濮阳进行整军,司令部设在城东孙王庄王家大院。5月12日,朱德总司令在陈、粟陪同下,从河北平山到达濮阳,他以中央代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华美中学
华美中学,位于濮阳县城东关街路南,与路北耶稣教堂(今属濮阳县三中)相对,今为濮阳县实验中学。该校原由基督教美国传教士潘力克提出,经濮阳县知事周祖训允许,报送当时河北省教育厅备案后,由华洋义赈会和美国门诺派教会赞助,购地二十余亩,于1922年破土动工,历时二年,建有教学大楼、宿舍、伙房、操场、大门、围墙等。教学楼为四层六角大楼,面圆背呈扇式,蓝砖白灰,圆顶玻璃窗,楼上刻“1924”。进入楼堂,周有七门,有甬道可通东西两座教室或办公室。另有环形木梯,可攀楼顶。此楼为中西相结合的建筑物,整个校院建设宽大,布局合理,为当时诸校之冠。1924年,华美中学招收第一批学生,学年为六年完全中学,校长先后由美国牧师潘力克和中国留美学生刘中孚担任。嗣后历年都收新生。学生来源除本县外,还有清丰、南乐、东明、长垣、滑县、内黄及新乡、焦作等地青年。课程设置有英语、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至1946年与冀鲁豫边区第五中学合并为止,前后办学22年,前后招生初中班20多班,高中10余班,学生约有1500多名。这所学校原为美国教会所办,其目的是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但在客观上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4、濮阳四牌楼
四牌楼,又名中心阁,位于濮阳老城十字街,高8.6米,长宽各6.6米,面积43.56平方米。该建筑为木石结构,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撑阁顶。阁顶以全木构成,扣榫严紧,四角各有斗拱相托,阁檐上挑,上覆琉璃瓦,青光闪烁。顶脊塑八只蹲狮,栩栩如生。四道垂脊各塑龙、凤、鱼、马,呈龙飞凤舞、鱼跃马腾状。四角套兽下垂铜铃,风吹摆动,叮当作响。阁内绘饰图案,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外壁四块额板,雕字如斗,苍劲有力,为书法家刘文选所书。东曰颛顼遗都,西曰澶渊旧郡,南曰河塑保障,北曰北门锁钥,概括了濮阳历史悠久和地理上的重要位置。回銮碑,亦作“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城内御井街西侧。此碑原为青石,高2.6米,宽1.3米,碑文为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东面匾额曰颛顼遗都,高度概括了濮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崇高的历史地位。南面牌匾曰河朔保障,形象地说明了古澶州乃国家河朔重镇和天下形胜之地。西面牌匾曰澶渊旧郡,再次说明了濮阳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四牌楼北面的牌匾曰北门锁钥,说明了濮阳曾经的军事战略地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
华野濮阳整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濮阳县城关镇孙王庄王家大院,座北朝南,占地400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8年3月,陈毅、粟裕率领华野机关和一、四、六纵队全体指战员,到濮阳地区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司令部设在濮阳县城东孙王庄王家大院,部队分别住在县城、柳屯、清河头、岳村、保安集等地。新式整军运动以土改教育为中心,以干部为重点,发动群众诉苦。在诉苦的基础上进行“三查”,即查思想、查工作、查斗志。尔后进行“三整”,即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华野部队在濮阳整训,本意是为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区域机动作战任务做准备。粟裕从战争全局的得失利弊考虑,提出了华野3个纵队留在中原作战的建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对此极为重视,在当面听取粟裕的汇报后,经过研究同意其建议。5月12日,朱德转达毛泽东主席向全军指战员的问候,讲了国际国内形势,就部队的任务作了重要指示,给广大指战员以很大鼓舞。朱德总司令伟人的风采以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迹,一直铭记在濮阳人民的心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濮阳天主教堂
濮阳天主教堂,位于濮阳县古十字街东街路南,坐南朝北,大门顶为尖塔式建筑,高耸入云,非常显眼。天主教堂建筑宏伟,前有厅,后有祭台,正有大门,旁有侧门,内有十二明柱,雪白旋涡顶,五彩玻璃窗,阳光照下,五光十色,耀眼夺目。大堂内排放连椅,下置棉垫,为教徒跪拜祈祷处。祭台神龛内,绘有若瑟抱小耶稣彩色画像,前有供桌,绣花围裙上供鲜花果品蜡烛之属。左前壁绘有耶稣画像,对联是:“万绪伤心何人慰藉。一腔热血为汝消磨。”右前壁绘有圣母玛利亚画像,对联曰:“全备诸德古今第一,无染原罪天下无双。”教学两壁有玻璃镶嵌的二十四幅耶稣蒙难史画。整个教堂宽敞幽静,美丽壮观。濮阳天主教堂,除城内总堂外,农村还有干城、尹窑、武寨分堂。建国后,天主教经过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革新活动,成立了濮阳天主教爱国会,他们在团结教友,贯彻人民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一定贡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高城遗址
该遗址位于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北。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就十分关注卫都帝丘遗址,并组织人力到此进行调查。以后考古工作者又对该遗址进行多次钻探和初步发掘,发现四面城墙等遗迹。2005年,进行大规模试掘。该城面积约916万平方米,城墙保存完好,是一个由龙山文化、商、西周、春秋战国、汉几个时代夯筑层叠压的古城址。整个城址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城墙之外有一周护城壕。东周时期城墙的修筑过程设有祭祀现象。在城址的西北角,经钻探发现大量的龙山文化陶片,西墙和南墙也发现龙山文化陶片,表明该处为一处面积较大的龙山文化遗址。2006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20余人通过现场考察和学术论证,一致认为该城址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卫国都城―帝丘所在地。2013年,卫国故城遗址(高城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西水坡遗址
西水坡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为新石器时代经东周至汉代的遗址。1987年5月,在西水坡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包含仰韶、龙山、东周和汉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仰韶文化最为丰富。其中45号墓最为显耀,墓主人的东西两侧分别摆有蚌塑龙虎图案,经科学鉴定,距今已有6400多年,其中龙的形象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体型最大、形态最逼真的龙形象,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据历史记载,卫国故城消失于汉代的一次黄河决堤,一次性埋入地下。据分析,地下应有保存完好的古城池结构布局,是非常难得的文化遗存,具有重要文化及考古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迴銮碑、御井
迴銮碑又称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县新华街(原御井街)路西,是历史上宋辽“澶渊之盟”的实物见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初冬,契丹率领辽军南犯宋朝,兵临澶州城下。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寇准等人的苦谏下,御驾亲征,北进至澶州,登上北城门楼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辽军大败。经谈判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宋真宗班师回汴京(今开封)前赋诗一首,并在澶州城内立碑,以志其亲征胜辽、订立盟约之事。銮碑碑体高2.6米,宽1.3米,厚0.36米。碑文记载宋辽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订立经过,相传为寇准所写,字体苍劲秀丽,潇洒流畅。御井位于銮碑南侧。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时,曾饮此井水,夸赞甘洌。市民倾城竞用,以沾皇恩。此井后称为御井,南街为御井街。
10、回銮碑
回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座落于濮阳县城御井街,是记载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公元1004年,契丹族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肖太后率兵二十万进攻北宋,兵临澶州。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主战派的督促下,御驾亲征,于澶州大败辽兵,双方议和,订’澶渊之盟’。在班师回京之前宋真宗曾赋诗以志这次亲征胜辽之事,由寇准书丹,镌石于城内,也就是现存的回銮碑。御井相传是当年宋真宗用过的水井,旧志称’御井甘泉’,为濮阳八景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回銮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濮阳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