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 > 瀍河区旅游
瀍河区十大旅游景点
1、洛阳民俗博物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是中国专题性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新街南端。原为潞泽会馆,因祀关羽又名关帝庙,为清乾隆九年(1744)所建。现有舞楼、钟鼓楼、穿房、廊房、正殿、后殿、配殿等,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1981年建为豫西博物馆,1987年改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次年对外开放。洛阳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弘扬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为主的专题性博物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该馆是在古建筑群潞泽会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的。潞泽会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长治)、泽州府(今晋城)两地商人集资所建,主要用于同乡商人传递信息和物资集散,是晋商文化的产物。整个古代建筑群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占地面积15750平方米,是中原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之一,在建筑设计和营造法式上集清代河南地方建筑技术之大成,是中原地区清代地方古代建筑杰出的典范,其建筑装饰艺术十分考究,木雕和石雕作品非常精美,堪称中原地区雕刻艺术宝库中一束光彩夺目的奇葩。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古建筑作为重点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河洛民俗文化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
2、林校洛邑祭祀遗址
2009年2月~2010年6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园林实训楼基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的祭祀遗址。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有西周早期祭祀坑、灰坑、墓葬及流水沟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取得重要成果。该遗址位于洛阳市中州东路以北的林业职业学院院内,工地位于西周早期遗迹密集分布区,是研究西周洛邑的重点区域,多年来在瀍河两岸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了大量的西周遗存,瀍河以西的邙山南麓发现有西周贵族墓地;贵族墓地南邻的瀍河西岸发现有大型的西周宗族铸铜遗址;瀍河以东发现有大量的殷遗民墓等等,此次更是在此区域发现分布密集的祭祀坑。目前,发现的祭祀坑有人坑、马坑、狗坑、牛坑、猪坑、人马组合坑、人猪组合坑、马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车马坑以及人、牛、狗组合坑和碎骨坑等,内涵丰富,祭祀中用牲为牛、马、猪等,未使用羊,推测其祭祀者级别应高于大夫,或为天子。祭祀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礼制中的重要内容。此次西周早期祭祀区的发现是研究西周礼制、祭祀制度的重要材料。从发掘区的地层关系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洛阳匾额博物馆
洛阳匾额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以收藏、展示和保护历代匾额为主的国有匾额专题博物馆。现已从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的1725块匾额中遴选出各类精品匾额500余块,分别辟为功德声望厅、贞节贤孝厅、官府门第厅、婚喜寿庆厅、医德教泽厅、寺庙宗祠厅、书斋堂号厅、精品匾额厅8个陈列展厅。这些匾额时间跨越明代、清代、民国等历史时期,最早可至明代天顺年间,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该馆仿清代建筑风格,院内亭台楼阁间翠竹幽幽,玉兰飘香,白鹅戏水,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景观。总投资近500万元的洛阳匾额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内藏匾额1700余块。分为医德教泽匾额厅、功德声望匾额厅、官府门第匾额厅、婚喜寿庆匾额厅、贞节贤孝匾额厅、寺庙宗祠匾额厅和书斋堂号匾额厅等。官府门第匾额是指门阀类匾额。中国古代门阀制度颇为严格,匾额其实是自表家门的一种形式。洛阳匾额博物馆展出了88块官府门第匾额。洛阳匾额博物馆展出的15块医德教泽类匾额,描述了古代良医在追求医术的同时,更注重医德的培养,从而为人们所拥戴的情形。第一展厅布局一号展厅共两层,为东西向“E”字形建筑。一层展厅面积300平方米,设官府门第厅、医德
4、古唐寺
即唐代大福先寺,位于洛阳市东郊瀍河乡唐寺未命名_副本_副本.jpg村内。陇海铁路、焦枝铁路、郑潼公路三大干线交汇于寺北寺西。该寺坐南朝北,背依洛河面对邙山,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原址在今塔湾村西头,俗称“唐寺崖”处。明代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由于洛河泛滥,寺内高塔为洛水所摧,福先寺被冲毁,洪水过后,附近乡人将该寺遗物北移数里重建。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洛阳人王善信重修。该寺于民国11年(1922年)又重修,并由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于山门匾额题“古唐寺”保留下来。寺内存有四层大殿,即山门殿、观音殿、白衣殿、立佛殿;后大殿为第五层大殿,“文革”中被拆去;各殿内的佛像早在民国26年(1937年)就被国民党军队196师全部砸毁。寺前、寺内现存碑石10余方。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随第九次遣唐使来到中国,禅居福先寺,由住持僧人定宾大师给他们二人授戒。3年以后,荣睿、普照祈请福先寺僧人道璇赴日本-传戒。住在福先寺内的印度僧人普提仙那与道璇同舟赴日本。道璇成为日本禅宗二代传人,普提仙那亦为日本东大寺大佛开光。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鉴真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回洛仓城遗址
回洛仓始建于隋大业年间,是隋炀帝在洛阳周边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回洛仓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310国道从中横穿。2013年1月,“浮出”地面的整个隋朝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回洛仓内各个仓窖的大小基本一致,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的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约有700座,每个仓窖储存的粮食在50万斤左右,整个仓城的储粮总数可达3.55亿斤,可谓规模巨大,气势恢宏,是目前已知隋唐时期粮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整个仓城由仓窖区、管理区、道路和漕渠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管理区位于仓城南侧,仓城内有东西、南北方向道路各一条。两条漕渠分别位于仓城西侧和仓城南侧。据史书记载,回洛仓的粮食到了唐贞观年间还没吃完,依然可以食用,因此回洛仓仓窖的制作工艺一直令外界着迷。回洛仓遗址的发掘可为研究隋唐时期大型官仓的仓储制度及粮食储藏保管等,提供可贵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孔子入周问礼碑
位于瀍河区下园街至东关大街入口处之北侧,碑正中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字。由东关大街北侧原文庙旧址处迁此。碑为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河南府尹张汉书丹,洛阳县令郭朝鼎刻立。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等载,东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孔子偕南宫敬叔由鲁(山东曲阜)适周(洛阳),问礼于老子(即李耳,时为周守藏室之史),学乐于苌弘(周大夫)、学鼓琴于师襄。并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法度),察庙朝之度。终而叹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此表明当时洛阳仍为传统文化及礼乐制度的中心。孔子回鲁后兴私学,发扬光大了儒学。该碑保存完好,现为洛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地址: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与华林路的交叉口类型:古迹纪念碑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北窑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是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发现,该遗址的面积至少在4万平方米,发现有距今3万年至距今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层,这处旧石器文化遗迹中连续出现过三个繁荣发展时期,分别为距今20万年左右、距今10万年左右和距今3万年~2万年。北窑遗址正处于古人、新人过度的这个关键阶段,填补了考古发掘的空白。这为探索和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经进一步研究,它可能会对现代人起源理论提供新的证据。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洛阳东关清真寺
东关清真寺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东,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后增建女寺,扩建大殿,升高望月楼等。现存清代建筑大门、大殿、望月楼。大门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大殿坐西朝东,面阔5间,歇山式建筑,殿前设卷棚顶建筑。望月楼为歇山式方形建筑。东关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布局严谨,建筑木构件雕刻形式精美,彩绘书画生动逼真,色泽古朴而华丽,凸显了中国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对于我们研究古建筑地域特色及伊斯兰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景点位置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大街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解坡村观音堂遗址
解坡村观音堂遗址(原观音堂)类别:古遗址时代:清代地址:瀍河回族区白马寺镇拦沟村解坡自然村一街南50米、陈三彩住宅东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上窑铸铜遗址
上窑铸铜遗址类别:古遗址西周地址:瀍河回族区瀍河乡上窑村公布时间:1986/11/1公布批次:第二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瀍河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