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 > 石屏县旅游
石屏县十大旅游景点
1、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异龙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云南省第四大湖泊,石屏人民的母亲湖。湖中野鸭嬉戏,水鸟绕船,湖畔山峦起伏,炊烟袅袅。2009年异龙湖水面积骤减,在恢复异龙湖生态平衡的同时,石屏县政府在湖面湿地建设湿地公园。公园于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面积37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636公顷,建设有2.3公里的湿地木栈道及41.5公里的环湖生态路。栈道平坦,绿柳成荫,沙鸥翔集,浮光荡漾,旧时渔人“月明渔话满船头”之处,迎来今人踏青访绿,节日游玩。
2、石屏焕文公园
焕文公园位于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总面积633亩,是异龙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石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示地。焕文公园的各个景区采用石屏县清代古典建筑风格建造,沿南北轴线布局了焕文胜景,名邦文献,大魁天下三大景观,结构严谨,气势恢宏。焕文公园距石屏县城不过两公里,建在异龙湖畔。早些年,这里不叫焕文公园,而叫冒合山。说是山,其实并不高,但在不大的石屏坝子中,冒合山还是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山上那高大雄伟的焕文塔,给人以挺拔向上之感。焕文塔据石屏史料记载,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秋,广西全州举人蒋振阅任石屏知州,地方士绅建议其创建焕文塔,以此“朝拱学宫,焕发石屏文化”和“装点湖山风脉胜景”。三年后,焕文塔建成,原本山川就很秀丽的石屏,又增添了一处美景,成了人们游览的好去处。岁月沧桑,人世更替,两百多年的历史一晃而过,焕文塔经受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但数次修葺后的焕文塔,越显得丰姿卓约,焕发青春。山随湖立,塔建山顶,园以塔为名。这是焕文公园的特色所在。沿着新建的千级石阶,步入充满现代与古老交相辉映的公园,登上高耸入云的焕文塔顶,极目远眺,
3、郑营村
郑营村石屏郑营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西边10公里的宝秀镇赤瑞湖畔,山青水秀。郑营村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璞玉浑金”,这里的古建筑、宗祠、学校及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十分壮美。1999年1月19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石屏郑营在明洪武年间原名普胜村,系傣族聚居的村子。明初,明军后裔由云南红河州蒙自进入普胜村,傣族-迁往元江及西双版纳。郑姓汉族遂将普胜村改名为郑家营。郑营村西边为小寨,东边为大河沟,系彝族聚居的村子。1958年,小寨、大河沟划入郑营,合并为一个大村子,办事处驻地郑营。郑营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辖9个生产合作社,534户人家,总人口2010人,总耕地面积1370亩,人均0.68亩。石屏郑营村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民族。建国60年来,云南红河州石屏郑营村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郑营村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340米。村子中间有一条呈东西向、青石块铺成的道路,长约700米,宽约5米。村子分上下两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内有三街九巷,三街为南向后街(土道)
4、来鹤亭
来鹤亭由石屏东正街出城,直往东去约2公里,可见一个小村,层屋依山而建,层层环绕,名叫小瑞城,村子最高处雄踞着两幢檐翘角,亦显古旧的房屋,最高一幢的东面依偎着一个檐角高翘,琉璃金黄、造型别致的亭子,这就是被前人誉为“一海共三山,风光聚一亭”的来鹤亭。据说,小瑞城原名未束岛,是异龙湖三岛只一,来鹤亭原称海山亭,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当时,异龙湖水面广阔,烟波浩瀚,有三岛九曲之胜,清朝康熙年间,外地到石屏任知州的王光鼎,仰慕异龙湖山水美景,泛舟游湖,欣然登上海山亭,游玩赏景,当他走下海山亭时,忽见一为身着青衣,腰插玉笛的秀才,坐的亭台石桌边,独自饮酒,秀才见王光鼎走来,便相邀同饮,王光鼎见秀才胸襟坦荡,气宇不凡,就过去同他对醉同饮,谈诗论对,由于两人兴趣相投,只顾吟诗饮酒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王光鼎抬头一看,太阳当空,好似未动,不觉惊异,便想寻问秀才究竟何人。却见秀才取下玉笛,轻轻一吹,太阳就流星般落了下去,天色渐暗,一只白鹤自天而降。秀才跨上鹤背,腾空而去。王光鼎恍然醒悟,原来是遇上八仙中的吕洞宾。事后,他请来塑匠,在亭内塑了一尊吕仙驾鹤吹笛的彩像,并将海山寺改名为来鹤亭。来到村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石屏文庙
石屏文庙文庙位于石屏县城北正街三号,座北朝南,通面阔33.75米,总进深140.33米,占地面积4257平方米。文庙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明洪武十四年(1381)毁于兵燹。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重建。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并刻“石屏州庙学记”碑以记其事。明嘉靖二年(1523)至天启五年(1625),对文庙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清初顺治元年(1644),知州刘维世和学正罗天柱又主持进行了全面修缮,使文庙面貌焕然一新。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地震而并未受损。棂星门为木石结构牌坊,通面阔31米,进深3.88米,通高13.5米,正中一间宽4.25米,进深3.88米,左右两间各宽3.6米,进深3.88米。牌坊正面匾额书“棂星门”,背面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颂词,为清乾隆时石屏州学正,蒙化(今巍山)人张瑞亮所书。镶嵌于牌坊左右墙壁上的“太和元气”四字,为清康熙(1662—1722)时石屏举人涂晫所书,背面“鸢飞鱼跃”四字为州人刘宣所书。东西向两边侧门各宽2.18米,进深1.74米,牌坊为单檐歇山顶,呈品字型,侧门为单檐悬山顶,顶上铺青瓦。由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石屏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故居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南正街22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8平方米,建筑面积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结构四合院民居楼房。故居内的陈设、展览是了解石屏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袁嘉谷故居大门雕梁画栋,一块红底金字-“经济特元”的直匾悬挂门顶。二重门顶一块黑底金字的“太史第”横匾映人眼帘,进入三重门是一幢四合院楼房。院子中央一棵枝繁叶茂的橙树长年翠绿,每到秋天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上排堂屋墙壁正中挂着袁嘉谷任浙江提学史时的半身巨照,楼上陈列着袁嘉谷的生平事迹、著作及书法作品,下排楼上展览着石屏的历史文物,两边耳房为袁嘉谷生前的书房,珍藏着他曾用过的文房四宝。袁嘉谷故居面积不大,但内涵丰富,可谓石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是石屏人了解本地文化历史,教育和激励后人刻苦学习、勤奋攻读、拼搏进取的好地方,1993年,袁嘉谷故居被列为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文献楼
文献楼文献楼为一仿清初重檐歇山顶庑殿式建筑,采用了民族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在采光、照明上独具特色,加强了陈列展览的效果。楼内陈列明清两代石屏籍翰林、进士、名士94人的画像和生平事迹简介,及民国至今的19位文化名人的照片和他们的著作及生平介绍,此外还陈列着许多石屏籍作者的书籍和文物古迹的照片300多幅,再现了石屏文献名邦风采。走入这座建筑,游人即可看到石屏近千年的历史脉络,也可看到石屏“文学南滇第一州”的发展轨迹,更能体会到石屏“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辉煌成就。历史上的七十七名进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火车头的设计者何瑶、摄影家杨春洲、彝族著名作家李乔、汽车专家陈昆瑞、石化专家袁宗虞、云南首位中科院院士戴汝为,从中,你不难看出这片土地的伟大与神奇。地址:石屏城东郊异龙湖西岸冒合山的焕文公园内
8、石屏古州衙
石屏古州衙位于县城中央,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坐北朝南。州衙左面是文庙,正对是卖米巷,足以说明当时州衙当局是重教兴文和倡导民以食为天的。明清两代州衙使用了五百余年,民国时期沿用石屏古州衙作县政府。民国28年(1939年),由石屏富商张正堂捐资,拆除破旧房屋,新建了大堂、二堂、东西厢房、大门及监狱等,均为土木结构楼房,大堂更显庄严肃穆,二堂清幽宁静。后院花草盛开、秀丽别致。州衙的左边是李恒升故居,右边是文庙和玉屏书院。新中国成立后,古州衙仍作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2005年,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石屏古州衙及附近的古建筑群,政府办公地点搬迁至新区湖滨路,政府筹资对古建筑群进行了全面修整。石屏古州衙现在作为石屏历史文化“展览中心”向民众开放。
9、石屏生态杨梅园
石屏生态杨梅园石屏的生态杨梅园80%主要集中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异龙湖、以及赤瑞湖周边,到杨梅园采摘品尝杨梅,交通极为便利,散布在周边的上百个杨梅园与“两湖”流域的众多名胜古迹相映成辉,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在整个杨梅成熟的季节,石屏县城的街头巷尾、宾馆饭店,挤满了外地来的车和人。杨梅园内外,更是人来车往、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人们在墨绿的杨梅树下,一边摘下果子,一边品尝着可口美味的果实,全身心地融入到异龙湖畔的秀美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中,乐不思归。这样的情景,可以持续一个多月。因此石屏民间有此说:“石屏杨梅红满天,酸甜可口味道鲜,八方宾客小城聚,石屏五月胜过年。”石屏杨梅红满山,笑迎嘉宾来品尝。相信每一位到石屏来的游客,都能找到这种过年的感觉。
10、企鹤楼
企鹤楼,民国,云南省石屏县滇南名胜。既是一处景点,也是一栋建筑。景点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珠泉街66号石屏一中内,始建于1923年,坐北朝南,由准堤阁、三佛殿、石拱桥、喷珠池、企鹤楼、二门、大门、厢房、碑亭组成。企鹤楼为石屏人民感戴学校名士陈鹤亭先生对当地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兴建。楼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高21米。檐柱从第一层直通第二层檐檩,柱础为青石,方形素面。第二层有走廊。第三层八面开窗,窗为圆棂窗,屋顶八角飞翘,青瓦铺顶,顶部有三台宝瓶。其建筑规模独特,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它同时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艺术和西式建筑艺术的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在滇南建筑中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石屏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