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太仓市旅游
太仓市十大旅游景点
1、太仓现代农业园
太仓市现代农业展示馆位于太仓现代农业园区内,总面积6千平方米。馆内配有先进的控温、通风、遮阳系统,确保阳光、水份、营养的有效供给,冬季温度可保持在10℃以上,以满足馆内各类植物周年生长的需要。馆内分为跌水假山、水榭平台长廊、天圆地方州桥和月湖茄林四个意境各有特色的主题区域,贯穿东西的水系将四个景观区和谐地衔接在一起。馆内设置了30个装饰各异的包厢,除部分采用木结构外,还有用各种鲜花和香草围成的天然花房和香草房,供游客在内赏玩品茗,休闲娱乐。馆内展示了各种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如立柱栽培,能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温室设施利用率;水培(营养液培),具有集约化、规模化和精确化的生产优势;管道栽培,因操作简单、洁净,而成为时下阳台农业和屋顶农业的新宠;储液储气式盆栽技术,能有效调节植物根际固体、气体和液体三项平衡,解决了无土栽培中根际供液和供养的矛盾等。这些新型的技术含有多个专利,也在馆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使您领略到现代农业的魅力。展馆内引进了新、奇、特植物300余种,其中有重量达两三百斤、直径近一米的大南瓜;还有高达数米、冠径十多米的番茄树;“不碰不香,一碰才香”,用来
2、太仓沙溪古镇
太仓市沙溪镇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中部,距上海虹桥机场50公里,沙溪境内水乡古镇,历史悠久,风景独特,物产丰富,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称。沙溪镇始于元末。明弘治年间,市镇日趋繁荣。监察御史苏赞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叶遇春等达官贵人,相继在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远近闻名。到明清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商人应运而生,需要一个文化交流、商品经济活动的地点。于是,沿戚浦河而建的临水建筑脱颖而出,古朴的石拱桥横跨戚浦河,“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家,小桥流水,小巷深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江南水乡古镇是沙溪最显著的特色。“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乡风俗画。沙溪镇民俗风趣,民风纯朴,民间灯会,妙趣横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济寺、长寿寺、延真观最甚。景区地址:江苏苏州太仓市沙溪古镇白云路乘车线路:太仓市内乘204、205、206、212路夜班、401等路公交在沙溪车站下车可达。自驾线路:沿江高速至太仓出口下—33
3、太仓南园(太师府)
南园为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原占地十八亩。清初,文肃之孙画家王时敏增拓其园,特邀当时叠山大师张南垣主持营造,画师与匠师,两位高手合作,使南园成为造园与绘画融为一体的历史名园,为清代以来吾邑园林之首,后毁于战火。九八年开始在市0的支持下,按原照片、原图纸进行设计、规划,将老城改造中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迁移南园,经六年改造,逐步恢复了“门楼”、“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长廊”和桥亭等原有景点。地址:苏州市太仓市南园东路7号类型:园林/花园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0512-53523081开放时间:7:30-17:00门票信息:门市价:25.0元
4、太仓公园
太仓公园旧址是南宋“海宁寺”,前身是梁“妙莲庵”,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园内人文古迹众多,有宋代花纲石遗物“望海峰”,明洪武年开凿的“通海泉”,元代大型“铁釜”以及“墨妙亭”等。弇山堂是太仓公园主建筑,高近10米,面积约300平方米。堂内雕刻精美,梁架有抱云山,额枋木雕有梅菊图案。建筑为歇山式,屋顶正脊两端鱼龙对峙,斜脊双狮捧绣球,气派堂皇。为了继承和发扬悠久的园林艺术,太仓公园2003年进行了改造扩建,并借鉴了太仓历史名园“弇山园”的创作构思,叠山理水、广植大树、修复古建筑,恢复了“弇山堂”、“嘉树亭”、“点头石”、“分胜亭”、“小飞虹”、“九曲桥”等20多处景点。公园面积由原66亩增加到现有的110亩,旧貌换新颜,重现了江南园林小桥流水、碧波环绕,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的旖旎风光,成为了探询太仓古韵的重要旅游景点。门票:20元开放时间:7:30-17:30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县府西街40号
5、太仓金仓湖湿地公园
金仓湖湿地公园位于太仓市城区北部,城厢镇东林村,南起苏昆太高速公路,北至城厢镇界,东至石浦塘,西连太沙公路。规划总面积6平方公里。园内河塘密布,中央60万平方米的中心湖面,是苏昆太高速公路建设时集中取土形成的,周边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是一个难得的湿地区域。湿地被誉为“城市之肾”,其“海绵”式的吸附作用对改善水质、丰富生态链、保护环境效果明显。苏州水网密布,是全省湿地大市,湿地资源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40%。苏州市湿地列入江苏省保护名录的有94个,占到全省总数的57%左右。金仓湖公园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设前提是保护大面积水体、林地、自然景观、生物资源和乡土文化。并以各种湿地动植物生存条件及生栖环境的保护和不断改善为原则,适度开展游览观赏、科考教育和休憩度假等活动。全区设“一核一带五区”。一核即金仓湖,一带即纵贯园区的主干道,五区分别是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体验区、金仓湖游览区、湿地农业观光区、休闲度假区。休闲观光区还设有水上花园、芦苇迷宫、艺术家村等景点。该湿地公园由城厢镇政府投资,概算总投资3.53亿元。公园80万平方米环湖核心区已建成并对公众开放,现公园共有西大门、东门2个入口,内部设
国家水利风景区
6、浏河天妃宫
浏河天妃宫,又名“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为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移建于现址。据文献记载,浏河天妃宫同湄洲妈祖庙、泉州天后宫、天津天后宫一起被统称为大陆元代“四大妈祖庙”。浏河天妃宫因此成为江南地区最古老、最负盛名、最具独特历史价值的妈祖庙。据史料记载:当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在这里祭拜妈祖,以祈求海上的平安,场面非常隆重。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从刘家港出海之前都要必先率船队官兵把天妃宫修葺一新,在此进香祈求朝拜海神娘娘,祈佑出海平安,而每次平安归航时又要至此朝拜谢神,并供奉船模,并将记载七次下西洋经过的《通番事迹碑》立于天妃宫内。有的史料还记载郑和把出使各国带回的西域海棠,大红牡丹、黄蕃薇等植于宫内。特别重要的是,《通番事迹碑》记载:宣德五年冬郑和奉使第七次下西洋之前亦到此进香朝拜,修建该庙。清道光四年(1843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曾重修天妃宫。1911年秋,正殿毁于大火,仅存后殿。建国后改做粮库等设施。现存的天妃宫后殿为清代所建,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获准开放的道教活动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太仓圣像寺
圣像寺或叫圣像教寺,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古刹,也是佛教传入太仓的起始点。圣像寺位于太仓西北部,距太仓城四十公里的鹿河镇,鹿河原名陆河,又称陆河一座历史久远的古刹,也是佛教传入太仓的起始点。一千七百年前,就有村庄市集,是太仓最古老的集镇之一,据考:后汉期间,江南吴郡的陆姓是大族,权势极大,孙吴期间,他们的宗族支系分布沿江一带,由陆氏经手开凿的“陆河浦”,南通六尺沟,北入长江,陆河浦又称陆河港.陆河由此得名,清末民初始为“鹿河”。圣像寺原址在今化纤纺织厂东隅,经考查,清嘉庆年间由王昶编写的《江苏直隶太仓州志》记载,三国期间,吴国的仆射(高级武官名)徐真“捨宅为寺”(公元二三年),晋建兴二年(公元三一四年),得泛海二尊石佛像,由地方官吏奏请晋愍帝司马业批准寺额,定名为“圣像寺”,后数次遭受兵燹,宋嘉祐八年(公元一O六三年)朱肱重新建造,僧重殊为之作记,后又颓废,明洪武初(公元一三六九年左右)僧永康重修,归并人院庵八座,院一,名崇寿;庵七,名:福田·崇福·河湴·归云·资福·东禅·时思,其地址,远者达十公里以上,清末圣像寺尚存庙房二十四间,由僧人庆惠师主持,香火法事较盛,民初,被地放方权霸将大部分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太仓双凤寺
双凤寺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东侧,该寺始建于晋咸和六年(331年),由河南高僧支遁和尚集缘创建,初名双凤寺,宋祥符年间改称0寺,据传双凤镇名源自双凤寺。原来的双凤寺占地42亩,有正山门、二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东侧有元通殿、地藏殿、延寿堂、禅堂;西侧有藏经楼、罗汉堂、水月轩、荷花池、九曲桥、湖心亭等。双凤寺系苏南著名古刹,民间有该寺拥房1048间之说。1600多年来,双凤寺屡建屡毁,至民国初寺院存房寥寥,民国17年(1928年)太仓县教育局利用余房开设太仓县农村师范学校,1934年师范停办后开设小学校,1945年为扩建双凤小学,将房拆至双小,到1949年解放时,该地已成一片废墟。2002年春,社会各界与上海洪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经上级批准重建双凤寺。重建的双凤寺具有江南名刹气势,建筑格局既参考双凤寺原貌,又结合佛教寺庙的传统布局,充分体现佛教寺庙结构严谨和古色古香的艺术特色,同时设置较多绿化用地,营造宁静幽雅的休闲氛围。建寺首期工程历时三年,金碧辉煌的主殿与杏墙黛瓦的厢房组成的建筑群体,屹立于东市梢的盐铁塘旁,寺前广场上矗立的一座四柱石牌坊及两侧的镂雕龙凤石柱巍峨壮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郑和纪念馆(太仓郑和公园)
郑和公园位于太仓港口开发区,占地面积122公顷,整个公园建筑风格以还原郑和船队远洋的历史文化为主,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再现了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的壮举。它是太仓市的第一座主题公园,是一个“多元一体化”、“体验式”新型综合性滨江公园。公园内建有十一座山体、主入口广场、音乐喷泉、郑和铜像、郑和宝船、郑和纪念馆、郑和七下西洋历经的异域风情等十个工程。建筑风格以还原郑和船队远洋的历史文化,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异域风情区再现郑和七下西洋所到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遗迹和风情,主要有马六甲、爪哇、古里、麻林、锡兰南北楼、唿噜莫斯和麦加等七大建筑,面积为三千三百平方米。郑和公园内最醒目、最具有纪念意义的景点是郑和纪念馆,它是以郑和精神为核心,从不同视角展示郑和航海文化,突出反映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的特色,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声光电技术,在展示效果与互动实用的完美结合下,大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郑和长达近三十年的下西洋之旅。郑和铜像高十八米、重五十余吨。郑和手执航海图,昂首挺立在长江口当年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高大而典雅,宏伟而凝重。该铜像由一百多块锡青铜板装焊而成。复制的郑和
10、太仓普济寺
普济寺,位于太仓市沙溪镇普济街南端。据宋代《庆元志》载:唐武后(则天)于长安三年(703)曾敕建瞿像宝塔于武安寺。唐肃宗,干元三年(760),有一高僧简大师率俩弟子来游武安寺,遂栖止于寺,并扩建武安寺,更名为“宝林寺”,至宋初始改为“广安教寺”与吴郡(苏州)的瑞光、妙严、明觉及万等寺交称为江左五名寺。另据《吴门有隐》(道光版)及《直塘里志》所载:在北宋真宗祥符年间,有吴中鲁国公,闵荣献罗法堂一座(十八尊)于广安教寺,并重行掘池建塔及募建寺前之桥,桥初名“香化”,亦称“寺前”桥,至明正德年间改为三墩拱形石桥,桥名“普济”。至明兴武十五年(1382)寺庙奉诏归并,寺更名为“丛林寺”。昔时诗人崔华对古寺盛况有诗云:“一寺千松内,飞泉屋上行”句,描述了当时殿宇之高耸,古林森森,飞檐相接之。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拱宸大师修建,复名“广安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直塘受倭寇洗劫,寺院被毁大半。清康熙初,广安寺长云畴大师及普济益修理残寺,遂更名为“普济寺”。清嘉庆年间重修,据《直塘里志》载:道光年尚有部分殿宇。在民国初镇上遗老秦介甫记得在光绪年间殿宇受火灾而毁,所剩无几。至解放初,仅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太仓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