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武陟县旅游
武陟县十大旅游景点
1、武陟嘉应观
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杨庄村南,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筑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建筑风格形似故宫,主要包括山门、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阁等,规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宫”之美誉。嘉应观现占地140亩,中轴线南北依次有山门、御碑亭、前楼、更衣殿、龙王殿、风神殿、雨神殿,东西跨院为河台、道台衙署。嘉应观山门为单檐歇山顶,顶部覆盖兰色琉璃瓦,檐下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珑别致。外檐木质上均有彩绘,笔调明朗,色彩鲜艳。门前门牌上书-有“敕建嘉应观”五个大字,为雍正皇帝手书圣旨。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丽堂皇,亭内御碑铁胎铜面,二十四龙缠绕,底座为独角兽,雍正皇帝亲笔撰文书丹,制作精致,称得上是中华第一铜碑,堪称国宝。中大殿,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殿内藻井彩绘六十五幅龙凤图,为纯满风格,堪称一绝.殿内正中立"钦赐润毓"金牌,经考证"润毓"是雍正皇帝赐于在武陟堵口的都御史牛钮的封号,牛钮是雍正的皇叔,曾是嘉应观首任住持。治河功臣殿分东西两个大殿,供奉着10位治河功臣。东大殿供奉的是西汉的贾让
2、龙泉湖公园
武陟县龙泉湖公园,占地500亩,以“植物造园”为主的、是一座有山、水、桥、亭、花草、灯组成的生态水上公园,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供人们休闲健身。龙泉湖公园位于武陟县城木栾大道和朝阳二街交汇处西南,面积达33.5公顷。龙泉湖公园是集生态、娱乐、休闲、文化、健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水景公园,是居民休闲观光和水上游乐的公共交往空间,创造出宜人的休憩娱乐环境。
3、商村遗址
商村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古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村遗址地表文物有商王庙、汤帝陵等。商王庙的北面和东面散布着8个大型墓冢,遗址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商王庙仅存宋代重修商王庙石碑一通,元代重修商王庙石碑两通。碑文中称颂成汤灭夏桀救民于水火的功德,表达历代对商代陵寝的崇敬、祭祀(碑文称“巨陵戴”)。汤帝陵有唐代尉迟敬德手植古槐一颗,苍老虬劲。20世纪50年代,商村遗址地表和附近的古阳堤上,发现大批散落的青铜箭镞和古陶片,引起考古专家和文物管理部门的关注。北京大学考古专家在表层初步试掘中,获得了大量的石刀、石斧、骨针、陶片、贝壳、兽骨,经评估定为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层,大批文物属于商周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从商代遗址推断,商王庙是成汤死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代久远,屡毁屡建。遗址0土有东周粗绳纹筒瓦和板瓦。现存《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明确记载了该庙是在旧址上重建的史实。成汤死后的葬地史学家尚无定论。据《括地志》记载:“武陟东三十五里商村,有商成汤陵。”清《怀庆府志》墓葬卷也有同样的记述。在《括地志》中,别无“成汤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武陟岳家庙
岳家庙也叫岳家祠,庙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大虹桥乡沁河河畔的岳庄村,占地面积2.3亩(1500平方米)。祠内供贡飞祖,始建年代无考,遗址为清代建筑,有山门、大殿和忠烈祠三座,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灰瓦顶,山门门首悬有横匾,上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四边框雕二龙戏珠。院内有秦桧等铁制跪像五个,1958年毁坏炼了钢铁。2003年以来,岳霖后裔捐资整修了岳家庙内的忠烈祠和中大殿,塑岳母刺字、岳飞及云、雷、霖、震、霆、银瓶公主等木雕像,陈列有岳飞、岳云等抗金将领英勇杀敌故事的展板和石刻。塑造了秦桧等五个泥制跪像。现在的岳家庙,已经开发成为武陟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岳庄村的文化中心。岳庄村现居住有岳飞三子霖的后裔1000多人,成立了岳家庙管理委员会,每天安排人员值班。一直以来,居住本村及附近的岳姓家族人员,每逢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要来到庙祠按辈份有序磕头。每年阴历二月十五日,岳姓家族集中纪念拜跪飞祖,庙前搭戏台,唱大戏,扭秧歌,放鞭炮,四面八方的人们纷至沓来赶集看戏,熙熙攘攘好个热闹。2004年10月,武陟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武陟吉祥寺
焦作武陟县吉祥寺位于焦作市武陟县北郭乡东草亭村,现存有大殿五间和东配殿三间,占地面积约5亩,有着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据大佛殿前墙内所嵌《佛寺流源序》碑载:“本邑承敕构殿数楹,(于)唐历尽五季、宋、元及我永乐年,僧人了道以寺,近邑弗清,去南十里曰清风岗者,纵三百步,横有百里,高数丈,面山朝水,土洁水清,堪可奉寺弘治年,僧惠明复架后殿五楹,视之前祠,大有雄壮,俱各妆神备,奉命曰‘清风寺’”。古时的清风岭高出平地许多,南临滔滔黄河,远眺广武巍峨,岭上树木繁茂,寺前大路更是连通东西的要道。相传当年武松发配孟州,途径此寺,其时寺中被一群恶僧所踞,-掳掠,祸害一方,武松闻听,义愤填膺,闯入寺内,将众恶僧一一降伏,用大缸扣住,上面建塔镇压,为百姓除了一害,现在寺中的那棵黄果树(文冠果树),就是武松挂刀之处,《水浒传》里的武松大战恶道飞天蜈蚣,便是由此演绎而来。解放后,该村利用寺院旧址办起了村小学;1961年,黄果树做为稀有木物,被批准为武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吉祥寺被批准为武陟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青龙宫
青龙宫座落在武陟县龙源镇万花村,占地50余亩,建房90余间,青龙宫是座龙宫,所以整体布局为南北狭长地龙形建筑,左右对称相当严谨。宫内处处洋溢着龙文化的氛围;不论屋顶檐还是梁柱门窗处处雕画着龙的形象。这里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文物观光胜地。独具特色,引人入胜。青龙宫座落在武陟县龙源镇万花村,占地50余亩,建房90余间,四周均临大道,门前广场有公路直通县城二环路,交通方便。青龙宫是座龙宫,所以整体布局为南北狭长地龙形建筑,左右对称相当严谨。宫内处处洋溢着龙文化的氛围;不论屋顶檐还是梁柱门窗处处雕画着龙的形象。大至数尺之巨,小之盈寸之微,各显神态、栩栩如生,进入青龙宫,犹如身处龙的世界,定会使你流连忘返。这里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文物观光胜地。独具特色,引人入胜。青龙宫(俗称龙王庙)原名青龙祠。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因祈雨“应验”,皇帝派豫北三府道台庄振为使臣传“圣旨”拨宫银重修,更名为青龙宫。后经清道光、光绪年代几次增修成为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建筑群,至今保护完整。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东石寺遗址
东石寺遗址位于武陟县城北2公里的东石寺村西200米处。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现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1--6米。断崖上到处可见袋形和圆形灰坑,并发现有瓮棺葬。采集到石斧、石铲、石锛、石球、石环等石器,骨锥、骨簪等骨器,蚌镰、蚌刀等蚌器。陶器分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仰韶文化陶器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器形有彩陶钵、彩陶罐、彩陶碗、盆、澄滤器、罐、缸、鼎、双唇小口尖底瓶等。纹饰有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彩陶以红彩为主,其次是黑彩和褐彩,白衣彩陶占有一定比例,有红、黑兼施现象,彩陶图案以网关纹与带状纹为主,单体纹有逗点纹、变形逗点纹、曲线纹、竹叶纹、山形纹、鸡尾纹等。龙山文化陶器分泥质和夹砂灰陶两种。器形有罐、盆、瓮、缸、钵、小罐、杯、甑等,器物以素面为主,少量上饰有弦纹、方格纹和篮纹等。商文化陶器多呈灰色,个别呈红褐色;多数为素面,少量饰以弦纹、绳纹等。器形有大口尊、缸、罐、盆、瓮、坩埚等。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人民胜利渠渠首
人民胜利渠是建国以来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它结束龙王“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的序幕。渠首位于黄河北岸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以西1500米处武陟嘉应观乡秦厂大坝上,对岸桃花峪为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解处,故人民胜利渠位于黄河下游的最上端。兴建人民胜利渠是1949年提出的,1950年勘查、规划、设计,经中央批准,1951年3月开始施工,1952年4月举行开闸放水典礼,同年6月灌溉农田。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亲临视察了人民胜利渠,在这次视察途中,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总干渠平行于京广铁路,灌区涉及新乡、获嘉、武陟、原阳、延津、汲县及新乡市郊区等六县一市的农田灌溉,并为新乡市工业及生活供水,还有计划向天津、安阳送水。人民胜利渠正以新姿态接待一批批游人,成为武陟著名的人文景观,为武陟的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焦作秒乐寺塔
介绍:秒乐寺塔位于武陟县西8公里张北村北。寺已早废,唯塔独存。该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次年工毕。塔身呈方形,高30余米,为13层迭涩式砖砌建筑,具有唐代砖塔的建筑特征。塔身南壁2-13层各一龛,内置铜佛,其余壁面,间或辟设佛龛,亦置铜佛。诸层檐的翼角下,有木质角梁,梁头悬铁风铃,清脆悦耳之声,数里可闻。塔顶铁刹,由相轮、宝盖、仰月和宝珠组成,四隅各置一蹲铁狮,分别系一铁链牵拉铁刹。塔心室为方形,室壁为竖井形,每层设楼板和楼梯。塔心室地平砖隙间,投入硬币可听到水声,故有塔下有井的传说,实为塔下地宫长期积水所致。为河南省现存的最大的五代砖塔。塔顶上长有两株木槿树,明赵贞吉过秒乐塔有诗云:洪流千古意,孤塔往来心,寂寂留双槿,花开不计春。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焦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
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位于武陟县圪垱店乡圪垱店村。年代为唐、清。五龙池及东岳庙遗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奇特。东岳庙,群众俗称大庙,位于武陟县城东10公里圪当店乡董贾村西,初建于唐朝,明朝万历年间增修,雍正六年重修,到清末民初,已成为规模宏大,占地120余亩。古代建筑五十多座,二百余间的驰名中外的道教传播地。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强迫群众修炮楼,到此拆砖运木,将古代建筑毁掉一部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自卫队因修炮楼又拆掉一部分,1952年后,剩余建筑全部被毁,东岳庙夷为平地。近年来,群众为保护文物,收集东岳庙失散明清碑刻二十余通,石柱10根,清理出舍身池,舍身池是我省目前仅有的一处。我们再次仰望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金黄色的、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时,深感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同时被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这里的建筑风格奇特,整个庙宇坐北向南,以正对山门的南北建筑群为中线,整个建筑分东西两部分,中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十大阎罗殿、天齐老爷殿、玉皇大帝的行宫、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寝宫。东西两排分别供奉着各位神仙。他们或正襟危坐,或慈眉善目,或仪态威严。这里有很多前来朝拜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武陟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