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红色旅游景点
121、候山村革命烈士纪念堂
候山村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候山村后坪小组。常太的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是闽中革命武装斗争中的一支坚强革命力量,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常太人民紧跟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的解放,高举革命大旗,前仆后继,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儿女和优秀干部,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1951年,为缅怀先烈、发扬革命传统,候山村民在候山村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堂,供奉着该村方金兴、林文贤、黄开等10名烈士和陈建新、王一平等4名老红军。候山村革命烈士纪念堂为单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共3间,建于1951年,总占地面积140平方米。大堂中间摆放着10名烈士和4名老红军的纪念牌,两侧厢房陈列着他们曾使用过的物品。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纪念堂左边厢房墙体已坍塌。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2、象塘交通站旧址
象塘交通站旧址位于仙游县榜头镇象塘村后厝自然村。1942年上半年,中共闽中特委决定在仙游开辟新的根据地,先后派黄国珍、蔡文焕、邱子国等人到仙游建立交通站,发展-员。1944年起黄国珍在仙游的东区、东南区和兴太山区等地建立了一批交通站,象塘交通站就是黄国珍建立的交通站之一。象塘交通站是象塘村一座寺庙,由和尚释妙能管理。在黄国珍的宣传鼓动下,释妙能利用特殊身份秘密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47年10月22日,黄国珍因叛徒出卖在榜头光埔村被捕,后惨遭国民党-派杀害。不久,象塘交通站亦遭敌破坏,释妙能因掩护地下党人被关押47天后,在家乡象塘村百姓的营救下获释。释妙能是仙游县宗教界唯一一位享受革命“五老”待遇的人员。象塘交通站旧址为单层三间厢土墙平房,地处偏僻,现无人居住。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3、闽中支队兵工厂旧址
闽中支队兵工厂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车口村外坑自然村。贵峰岩座落于瑶山、车0-界的狮头山半山腰处,该处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地处险要且隐蔽,只有一条羊肠似的悬崖陡路可通此洞,洞内面积约60平方米。该洞是交通要冲的制高点,站在石洞顶,可洞察大洋全貌及动静。故此,1949年2月,闽中支队司令部成立后,为充实革命队伍的武器装备,在此设立兵工厂。当时,共有10多位游击队员和-械制造技术人员在此生产制造-、炮、手-、-等-械武器。闽中支队兵工厂旧址为贵峰岩,建于宋朝,1949年7月,国民党军队“围剿”大洋时被烧毁,解放后村民自发筹资重建。该寺庙坐北朝南,共分3个殿,主殿奉祀玄天上帝、五海龙王、潘公师父,旁边奉祀观音、八仙,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座宝刹。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4、莆仙永边界苏维埃政府旧址
莆仙永边界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鲁头村汪洋自然村。1933年1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贯彻福州中心市委的指示,布置开展抗捐抗税和抗债分粮斗争。中心县委派陈建新、张兆汉(王贝)等人从莆田常太,由邹汉带路,来到古邑(今游洋镇)鲁头村曾桐家,建立联络站,并介绍曾桐参加革命活动。同年5月4日晚上,陈建新、曾桐、曾金魁、陈光隆、邱涂、邱茂、蔡炳雄、林务生、林玉雄等49人,在鲁头村顺天宫召开会议,宣布成立莆(田)仙(游)永(泰)边界苏维埃政府,推行曾桐为苏维埃政府主席。莆仙永边界苏维埃政府隶属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成立后的工作主要是团结、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抗债斗争。莆仙永边界苏维埃政府旧址为顺天宫,单层砖混结构,是供奉吴圣天妃的宫庙,占地面积160平方米。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5、飞廉洞联络站旧址
飞廉洞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前埔村南岑自然村。飞廉洞联络站由黄万金负责,做好闽中地下党组织过往人员的接待和护送工作。同时,他利用到各村理发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宣传活动。他的理发箱是上下二层的,上层放理发工具,下层放宣传单,他每次外出都带上宣传单,开展秘密宣传工作,注意培养积极分子参加革命队伍。当时参加地下组织成员有50—70人,后由于地下组织成员欧金水叛变,黄万金被捕,于1942年牺牲于福州。此后该联络站就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飞廉洞联络站旧址位于古越王台山脚下,与白沙镇广山村交界,为单层土木结构的祠堂建筑。2009年因向莆铁路建设拆除,平移至联络站旧址前的草坪上重建,单层砖木结构,共3间,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现有村道直达飞廉洞,交通便利。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6、长坝桥联络站旧址
长坝桥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耕丰村长坝桥自然村。1947年10月发生的榜头“光埔事件”使中共仙游县工委和各区的交通站、联络站因叛徒出卖而遭到破坏。鉴于当时的严峻局势,中共闽中地委指示仙游未被捕的个别党员立即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斗争。1948年下半年,中共仙游县工委负责人刘佐周按照中共闽中地委的指示,首先在枫亭地区发动群众,通过建立地下联络站恢复基层组织。不久,在枫亭镇耕丰村长坝桥开辟了沟通惠安、仙游、莆田三县地下斗争的联络站,吸收了一些进步农民骨干参加到革命斗争中来,壮大仙游党组织的力量,为仙游革命事业作了许多工作。长坝桥联络站旧址为单层单间土木结构的民居,占地面积38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7、四黄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
四黄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四黄村芦前自然村。1947年4月闽中游击纵队成立后,即沿着莆(田)仙(游)边向西挺进,准备到戴云山与左丰美率领的闽浙赣游击纵队会师。6月中旬,闽中游击纵队行进到书峰乡时,驻扎在书峰乡芹山寨云峰岩,6月15日在云峰岩召开军事会议。会上,中共仙游县工委书记黄国珍汇报仙游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和正值青黄不接,群众缺米断炊生活日益困难的情况。纵队领导听完汇报后,决定放弃原准备攻打兴安(今社硎)的计划,改攻打度尾后埔粮库,破仓分粮,以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粮食问题。当晚,戴云纵队即撤出芹山寨开往度尾后埔,准备攻打粮仓的战斗。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为云峰岩,砖木结构的佛教寺院,分上、下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8、下垞联络站旧址
下垞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竹林自然村。下垞村的陈国柱是莆田党组织创建者,在家乡发展一些进步群众参加革命,下垞村竹林自然村的黄金宣和母亲张发治早年就追随陈国柱参加革命活动,从经济等方面资助地下党组织。1926年12月29日,陈国柱组织在莆田城区古谯楼召开莆田县第一届农协代表会时,遭到国民党-分子的破坏,黄金宣成功掩护陈国柱脱险,随后在自己家设立秘密联络站,掩护来往革命志士,直至莆田解放。黄金宣本人被确认为红军失散人员。下垞联络站旧址为土木结构的民居,坐东朝西,前半部分为两层三厢房,后面为单层房,占地面积70平方米。革命时期,陈国柱曾在此东厢房的地下室隐蔽,地下室现已填埋。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29、宁里红军战壕旧址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1936年10月底,闽中红军游击队从庄边山溪转移到宁里隐蔽,并决定把宁里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为抵抗国民党军“围剿”和保卫宁里,政委刘突军率游击队在宁里后山制高点修建一条战壕,作为游击队的重要军事设施。抗战胜利后,闽中地区作为福建省委领导开展抗日反顽斗争的中心,尤其是受苏澳、东吴、科任等事件的株连,成为国民党当局“清剿”的重点,他们调动大量--,在闽中到处滥捕滥杀。闽中党组织和游击队已于1941年初迁出的宁里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全面“清剿”。1945年10月,胡季宽率一个保安团200多人在红军战壕上修建碉堡,设立炮台,捕杀革命群众。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为深0.5米、长40多米的战壕。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0、西壶寺联络站旧址
西壶寺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田下1号。1935年,莆田党组织在西壶寺(亦称菩提寺)开展秘密活动,建立了西壶寺联络站,成为革命时期莆田(闽中)党组织的一个活动据点。1949年2月,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张坤等人进驻菩提寺,领导莆田平原、沿海地区武装斗争,发动群众除恶惩霸,开仓济贫,打击敌人,缴获武器。当时由年轻的张爱珠担任游击队的情报联络员,同时负责供给游击队生活用品,全力支持革命,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2002年,福建省顾委委员苏华亲自为该联络站题写牌匾。西壶寺联络站旧址为尼姑庵,坐西朝东,大门后院落是上下两个水泥埕,左右两边各有一座三间厢的两层砖混结构住房,上水泥埕后面是座寺院殿,建筑占地面积260平方米。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1、徐州宫联络站旧址
徐州宫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徐洋村徐州自然村。解放战争时期,闽中游击队在徐州宫建立联络站。1947年初,游击小分队队员黄正瑞、陈国双、池洪坤等人在宫里开会、住宿,存放-支、弹药,开展革命活动。徐州宫始建于宋太平天国十二年(987年),明代重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保存部分明代构件。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220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埕、前殿、天井、主殿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两侧的墙各出檐1.25米,是奉祀妈祖的宫庙。徐州宫联络站旧址于2006年9月被涵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2、后卓垅联络站旧址
后卓垅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东井宫村后卓垅自然村。1948年底,隐蔽多年的原中共仙游地方组织负责人林步云在仙游东南区重新开展革命活动,在后卓垅游击队员郑配生家设立了联络站,作为革命活动的据点。1949年7月底一天晚上,仙游东南区工委会几位成员在后卓垅交通站郑配生家楼上开会,研究筹粮筹-,开展游击斗争,不料被国民党仙游驻军小股军队包围。在这紧急关头,郑配生母亲郑庆治机智地将敌人引开,使与会同志及时转移脱险,但郑庆治却被捕关押在仙游城关监狱,直至同年8月25日仙游解放才被释放回家。后卓垅联络站旧址为两层土木结构的民居,共4间,建筑面积110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3、白沙红军岭
白沙红军岭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澳柄桥南端。古时,从莆田县城到山区广业和仙游、永泰县各地,须经过澳柄桥、澳柄岭,使纵贯澳柄岭的一条长达20多里的石板路成了平原与山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澳柄岭最高处,旧时有一座石厝,广业民团头目范少京在这里设卡,盘剥0-过往群众。1930年4月,东泉圆通寺军事会议后,陈天章等率领游击队端掉了澳炳岭上的民团哨卡,缴获-20支和卜壳-1支,既为民除害,亦为根据地的安全排除了一个障碍。由于澳柄岭是闽中地下党和红军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方。故此,人们将它称为红军岭。白沙红军岭海拔450多米,岭上石板路长约450多米,保存较好,与澳柄桥、澳柄宫连在一起,是一处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4、桃峰联络站旧址
桃峰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西天尾镇后卓村桃峰自然村。桃峰联络站成立于1938年,主要成员由陈茂柏夫妇和亲属组成。在长期的地下革命斗争中,以开油漆店和饭店为掩护,筹集革命活动经费,积极从事打击敌伪的革命活动,通过各种关系,坚持掩护党的各项地下活动,除奸镇霸。特别是在1944年智袭涵江交通银行等重大革命活动中,表现出色。在多名亲属被捕入狱的情况下,仍坚持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和锻炼,为莆田的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是莆田地下革命联络站的一面旗帜。桃峰联络站旧址为一层楼的清代民居,由三厢房和左右两侧房组成,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60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5、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
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尾厝自然村。1934年秋,莆田的革命斗争形势逐步发展,为开辟新的根据地,中共莆田县委派郑金照、翁鸿镗等一批同志来到常太的漈川、金竹坑、外坑一带,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提高群众觉悟。在外坑培养了陈文通、雷金桐、华金雀等骨干分子,组织农民队伍,开展斗争。同时,为发展党团组织,扩大农运影响,增强战斗力,在渡里建立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支部设在凤集书院,由黄国璋组织建党,陈文通任支部书记,委员陈文义、陈喜孙。抗战后渡口支部由陈文宫负责。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原是凤集书院,后改名为凤集祠,始建于咸丰元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该建筑风格独特,是常太镇保存较好的一座革命遗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6、仙德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罗汉岩
仙德游击大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石宝自然村。1949年4月上旬,中共仙德工委干部扩大会议后,根据毛票等人提供的情况,工委决定率先袭击晋仙-所。4月9日,刘佐周、毛票率领仙德游击队分两路攻打磨头街晋仙-所。仙德游击队负责人刘佐周带领一支游击队顺着山路,到磨头后山的罗汉岩寺驻扎,以便接应,配合毛票带领的游击队顺利完成攻打晋仙-所的任务,拔掉了设在仙游与永春、南安、晋江、德化四县交通要道上的敌人据点。仙德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罗汉岩位于仙游金沙与永春、南安、晋江等四县交界山上,为两层砖混结构的寺院,共有2幢楼,占地面积210平方米。1989年11月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7、闽中支队印刷厂旧址
闽中支队印刷厂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大洋村洋边自然村。1949年3月,闽中支队司令部在大洋村万安寺创办地下印刷厂,印制了闽中支队司令部的文件、通知、宣传品等各种材料。其中有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闽中支队司令部的布告和游击队员学习资料以及各种票据等,为司令部开展工作提供后勤保障。现该寺仍保存有当时闽中支队印刷厂使用的印刷机、蜡板、蜡纸等印刷工具及印制的文件、传单、票据等。闽中支队印刷厂旧址为万安寺,原名响石庵,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1949年秋焚毁于战火。2001年,当地群众自愿捐资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单层土木结构的寺庙,并改名为万安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8、莆田红军游击队活动据点旧址
莆田红军游击队活动据点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澳溪畔。1929-1930年,莆田红军207团成立前后,位于澳柄宫对岸的灵显法坛庙一直是红军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场所。黄琬、陈天章、王纪修、陈蒲川等人经常在这里召开会议,讨论布置革命活动。莆田红军游击队活动据点旧址灵应法坛为单层土木结构的宫庙,座南朝北,始建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是奉祀张公圣君的宫庙,以颂扬张公圣君降雷伏雨之法术、抗旱御涝之神功。莆田红军游击队活动据点旧址被列入澳柄宫革命旧址的一部分,于1981年10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39、东峤盐民学校旧址
东峤盐民学校旧址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前沁村6组。莆田前沁盐场是革命时期莆田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一个基地。1932-1933年,中共莆田县委在东峤前沁村普应亭创办前沁盐场盐民学校,由许彧青任校长,教盐民读书识字,并组织盐民进行抗捐抗税斗争。苏华同志也在此任过教。1949年6月,主持中共闽中工委工作的副书记林汝楠派地下党员陈学画到莆田前沁盐场做策反工作,向场长宣传党的起义政策。在莆田县委的密切配合下,策反工作获得成功,8月19日,莆田盐警大队全体官兵400多人宣布起义,接受莆田游击大队点编,之后,参加进城接管莆田县政府。东峤盐民学校旧址普应亭为清代建筑,单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40、陈国柱故居
陈国柱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陈国柱故居前连九华叠翠,后拥古竹禅寺,是旧时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区古驿道。故居由大厅、厢房、石埕、围墙组成,为传统五间厢民居,土木结构,室内陈列着陈国柱和他胞兄陈国桢烈士(1902-1949)的生平事迹和有关革命文物。陈国柱故居于2000年11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被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2010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