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城厢区旅游
城厢区红色旅游景点
东沙抗捐暴动旧址
东沙抗捐暴-动-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1932年春二十九路军入闽之后,福建的各小军阀顾虑自己早晚会被挤出所占据的地盘,便加紧对当地民众的剥削,-捐是苛捐杂税中最大宗的一项。1932年全省-捐派额为1200余万元,莆田、仙游两县为360万元,占全省30%。-捐的苛勒使农民不堪承受,小规模的抗捐暴-动-在莆仙各地时有发生。其中东沙人民举行的抗捐暴-动-,因遭到省防军第三旅旅长何显祖的武力镇压而酿成惨案。1932年2月,何显祖要东沙村缴纳烟苗捐42000元,可一直延到8月初还不肯缴纳。何显祖见东沙群众竟敢抗不遵命,赫然大怒,于8月17日呈请福建省政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郑金照烈士故居
郑金照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常太镇常太村梧坑小组。郑金照(1911—1936),曾用名李逵。1926年秋考入福建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在校期间参加了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组织,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是年9月中旬,中共莆田县委决定成立“莆田各界反帝援助林案委员会”,组织开展反帝爱国斗争,郑金照作为委员会5个成员之一,与郭寿銮等带领学生、工人和农民登上英商泰利公司的“驾鳌”轮,揪出买办分子进行游街示众,并捣毁设在涵江宫下街的国民党特种消费税局和勾结英商的陈湖泉豆饼行,政治影响较大,受到福建省委的通报表扬。1930年3月,郑金照在他的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1933年10月,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队长郑金照被任命为中共常太区委书记,派回常太开展工作。郑金照回到常太动员各村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同时深入外坑等村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积极分子,在外坑大厝、畲角里发展了陈文通、雷金桐、华金雀等参加革命队伍,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1934年9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在灵川西厝村重建后,决定到国民党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常太山区发展新的活动据点。同年10月,郑金照、陈建新、翁鸿镗等奉命到常太开辟新区。当获悉外坑有位原民军营长的儿子雷光熙拥有-支欲报父仇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田尾新村208号。抗日战争初期,闽中地区通过和平谈判,把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师独立大队,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闽中工委在莆田城关西来寺设立抗日办事处,以便双方联系,负责人方子明。1938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背信弃义,悍然发动“泉州事变”,谋害了工委和部队负责人刘突军,并将独立大队包围缴械。后经我方据理力争,国民党方面被迫同意把闽中红军游击队交还新四军,开往皖南前线抗日。1939年,国民党又推行“溶共”、“防共”、“限共”政策,并陆续颁布所谓“限制异党活动”的一系列-法令。面临这种局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雷光熙烈士故居
雷光熙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雷光熙(1915—1941),曾用名雷音,畲族。其父雷觉苍是倾向进步的民军营长,北伐战争结束后,莆田民军被国民党军林继增部收编,雷觉苍在国民党地方--中被枉杀。面对家庭突遭的厄运,雷光熙十分悲愤,深感社会黑暗,遂中断学习回乡继承家业。1934年9月间,王于洁回到莆田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后,派陈建新到常太做雷光熙思想工作。雷光熙对共产党振兴民族的作为深有好感,表示坚决投身革命,并主动献出家里所藏的3挺轻机-、9支-、1支驳壳-及-、手-数箱。于是,党组织用这些武器在常太建立一支游击队。在斗争中,雷光熙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特委机关延寿联络站旧址
闽中特委机关延寿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延寿路38号。延寿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群众基础较好。1930年11月,为了便于山区和平原的联系,中共莆属特委决定在延寿村杨杞松家建立联络站,从此,延寿村成为闽中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1945年6月,杨杞松任中共莆田县委书记,苏华、张兆汉、黄国璋、林汝楠等委员便经常居住在杨杞松家中。1947年7月,闽中游击纵队转战戴云山失败后,杨杞松转移到西天尾溪安村张坤家中隐蔽,8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后被国民党保安团活埋在莆田城关东岩山,牺牲时年仅32岁。1949年5月,其侄儿、莆田县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革命烈士陵园
福建省闽中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莆田市区中心的繁华地带,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园区占地面积63712平方米,始建于1957年12月,其前身为“莆田县革命纪念碑”,1983年莆田建市后由市政府接管,并改称为“莆田市烈士陵园”,2000年8月报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闽中革命烈士陵园”,现有工作人员10人。该园于1990年被列为福建省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几年,我们立足于“以人为本、完善服务”的工作理念,努力把我园建设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马院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漈川自然村。1933年10月,中共常太区委书记郑金照在常太开展工作,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并深入漈川等村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在漈川发展了陈金藩、陈丛中等积极分子,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1934年10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委员郑金照、陈建新奉命到常太开辟新区,很快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漈川建立了稳固的活动据点。漈川成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仙边游击根据地的3个主要基点村之一,是中共闽中特委和闽中工农游击队的主要驻地,全村参加革命的人数占40%以上。1935年10月下旬,中共闽中特委在漈川召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韩永藩烈士故居
韩永藩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江北里小组。韩永藩(1902—1931),化名李应葵,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在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在校友郭寿銮的引导下思想趋向进步。1928年秋后,被吸收为共青团员。同年12月,莆田党团组织分开,任共青团莆田县委负责人。1929年3月,参与开设城关党的地下联络站——“人生商店”的工作,并经常积极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工作。同年7月,韩永藩转为中-员,成为莆田常太地区早期党员之一。由于韩永藩在莆田城关学校组织青年开展反帝斗争中成绩显著,于同年9月被任命为共青团莆田县委书记。此后,他一方面继续组织学生,反对国民党包办全国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莆田党团联席会议会址
莆田党团联席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西厝村东洋自然村。1934年“闽变”失败后,国民党南京政府派陈仪担任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入闽主政后,除加强宪兵统治外,还独创了“保警合一”的治安建制,成立省保安处,以强化对各地的统治。省保安处强化“后防”统治的同时,驻榕宪兵四团则利用“自新自首”政策,极力破坏和瓦解城市地下党组织。同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被敌破获,市委书记陈之枢等人被捕叛变,出卖革命同志,很快莆田中心县委、仙游县委亦遭破坏,给莆仙的革命斗争投下了一层阴影,但以潘涛为首的一批坚定的共产党员看到城市党组织遭破坏,即领导莆田县委及时转移到灵川、北高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川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金川村金竹坑自然村。1933年10月,郑金照被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派回常太开展革命活动,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并深入金竹坑等村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在金竹坑发展了何凤袍、李玉同等革命积极分子,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1934年10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决定到常太开辟新区,郑金照、陈建新等奉命到常太建立革命据点,很快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金竹坑建立了稳固的革命基点村,并以此为据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杀恶霸,开展抗租抗税斗争。金竹坑成为闽中游击队驻扎和活动的基地,是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仙边游击根据地的3个主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西路565号。闽中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闽中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闽中游击区被确认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5块独立游击区之一,从而确定了闽中革命在全国革命根据地中的地位和作用。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建于1998年,为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041平方米。2000年4月,该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中革命史布展工作,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围绕闽中革命史实,设有前言大厅、五四运动馆、建立苏维埃馆、三年游击战争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6个展室和1个放映厅。这些展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
漈川苏维埃学校遗址位于莆田市常太镇马院村漈川自然村。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要求莆田党组织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暴-动-,开展苏维埃运动。莆田党组织在邓子恢的领导下,于同年12月9日在新县外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遭到国民党地方当局的重兵“围剿”,外坑苏维埃政权被摧毁,斗争转入低潮。1931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撤销莆属特委,恢复莆田县委和仙游县委。并提出“莆仙党当前的中心任务是扩大拥护苏维埃政权运动,打破群众的失败观念,接受斗争中的教训,扩大土地革命的影响。”为了打开斗争局面,莆仙两县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候山村革命烈士纪念堂
候山村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候山村后坪小组。常太的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是闽中革命武装斗争中的一支坚强革命力量,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常太人民紧跟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的解放,高举革命大旗,前仆后继,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儿女和优秀干部,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1951年,为缅怀先烈、发扬革命传统,候山村民在候山村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堂,供奉着该村方金兴、林文贤、黄开等10名烈士和陈建新、王一平等4名老红军。候山村革命烈士纪念堂为单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共3间,建于1951年,总占地面积140平方米。大堂中间摆放着10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
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尾厝自然村。1934年秋,莆田的革命斗争形势逐步发展,为开辟新的根据地,中共莆田县委派郑金照、翁鸿镗等一批同志来到常太的漈川、金竹坑、外坑一带,在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提高群众觉悟。在外坑培养了陈文通、雷金桐、华金雀等骨干分子,组织农民队伍,开展斗争。同时,为发展党团组织,扩大农运影响,增强战斗力,在渡里建立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支部设在凤集书院,由黄国璋组织建党,陈文通任支部书记,委员陈文义、陈喜孙。抗战后渡口支部由陈文宫负责。中共莆田渡口支部旧址原是凤集书院,后改名为凤集祠,始建于咸丰元年,占地面积120平方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华亭地下交通站旧址
华亭地下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村山仔199号。兰亭寺是革命战争时期埔柳村地下交通员交换情报的重要地点,多次为莆田党组织安全传递情报,为革命战争做出贡献。兰亭寺又称草亭寺,位于华亭镇西山半山麓,始建于明代初期,清代时扩建。20世纪90年代由当地村民多次捐款对寺院进行扩建,占地近1.5亩,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寺内有一吴道子所作的观音壁画(全国仅3处),寺院周边古代文人石刻题字较多,文物价值较高,目前是当地村民进行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华亭地下交通站旧址兰亭寺于1981年9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
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山门村新厝。1926年6月,林凤池在哲理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受党组织派遣,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乡常太开展活动,发展组织,在山门村秘密吸收林奎、林初、林烈、林岳、陈柏、钟金贵、林桢祥等7人参加共产党组织,同年10月,建立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是莆田第一批农村党支部,由林凤池任书记。支部成立后,在常太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先后建立了山门、马垅、慰洋3个乡农民协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中共莆田山门支部旧址为单层土木结构的民房,坐南朝北,因年久失修,左侧厢房已坍塌,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游击队洋边革命展览馆
闽中游击队洋边革命展览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洋边村村委会办公楼一层。常太洋边村有座玉狮岩,山高路险,森林茂密,地形隐蔽,1928年,莆田党组织就在山上的玉皇殿进行地下革命活动。1932年,莆田发生严重春荒,中共莆田县委指示郑金照深入家乡常太,在群众中宣传发动,布置基层党支部和农会带领群众向政府--,要求发放春荒救济粮,洋边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党当局被迫部分满足了农民的要求。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当地农-动逐步发展为武装斗争。1934年,中共莆田县委在漈川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在常太开辟根据地的斗争,为闽中游击队在常太地区开辟根据地奠定坚实基础。同年12月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蔡先镳烈士墓
蔡先镳烈士墓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西厝村笏枫公路旁。蔡先镳(1921.5-1945.4),乳名松峰,别名蔡英,又名蔡汉清,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考进省立第十中学。在校期间,加入了党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莆田县-会,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立志为改革社会而奋斗。1927年6月,在涵江车站当售票员。1929年毅然弃职与莆田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中共莆田县委派到家乡一带的蔡厝、东沙等地从事革命工作。他以家庭为据点,以所在村为基点村,借行医为名走家串户,先后在西黄、后门亭、东朱、小书亭、山前等地设立联络点,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开展抗租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