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 > 长沙县旅游
长沙县红色旅游景点
杨开慧烈士纪念园
杨开慧烈士纪念园位于长沙市东北部,地处长沙、平江、汨罗三县交界的开慧镇,距离长沙市区约55公里,修建于1966年,现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于长沙县委管理的一级机构,承担着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宣传教育、对外接待等功能。现由杨开慧烈士故居、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开慧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2009年5月开始免费开放,从1996年对外开放至今,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千余万人次,2011年起年均接待人次在百万以上。杨开慧故居是一座古老的土木结构平房,分别设杨开慧生平事迹陈列室和毛岸英生平事迹陈列室,1972年9月
徐特立故居
徐特立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城东43公里处长沙县江背镇。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始建年代待考。1914年改建,其后两次扩建并多次维修。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过厅、庭院、上屋等,左右建厢房、杂屋。1916年,徐特立在此开设五美高级小学后,房舍除上屋东侧及东厢房计九间留用外,其余均归学校管理。故居原从东厢外院侧门出入,院内有水井一眼,檐下形成回廊,小青瓦屋面,方格窗向内支撑。前临田野,后靠小山,周围松柏、香樟、翠竹环绕,十分幽雅。西侧新建五美中学校舍和操坪,与之连成一体。1980年,故居修缮一新,并复原陈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乡)板仓。距长沙约70余公里。始建于清末,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房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北间。1966年11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许光达故居
许光达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许光达(1908-1969),原名德华,湖南长沙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师范学校,参加-。1925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冬,转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炮科学习。大革命失败后,提前毕业从戎,随南昌起义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身负重伤,与部队失散。先后辗转于上海、安徽、江苏、河北、长沙等地,寻找党组织。1929年7月经安徽省委介绍到上海,参加了周恩来主持的军事训练班的学习后,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洪湖根据地。先后任红6军参谋长兼红2纵队政委、红17师师长、红8师师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田汉故居
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大屋组(原名茅坪)。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田汉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人共同组织创造社。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并参加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1930年前后参加民权保障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并任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写了大量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并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演出,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维汉故居
李维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暑期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担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