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红色旅游景点
苏家埠战役纪念馆
苏家埠战役纪念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横排头水库边,占地160亩,投入700万元,分为徐向前元帅广场、苏家埠战役纪念馆等,许继慎纪念园位于裕安区青山乡,投入500万元,占地20亩,园内有许继慎将军汉白玉雕像、纪念馆等。1932年3月22日到5月8日,徐向前元帅在六安市苏家埠镇指挥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开展了浴血奋战,为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镇东南朱家大院为红四方面军苏家埠战役总指挥部旧址,现辟为陈列馆,徐向前元帅为之题词。战役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苏家埠战役纪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
红军第28军重建会议旧址位于岳西县河图镇西北凉亭坳。此处是皖鄂的交通要道,坳上有汪胡氏宗祠,建于雍正年间(1723—1375年),嘉庆二年(1797年)再次修葺。砖木结构,共41间,约1100平方米,整个建筑雕梁画栋,美仑美央。1935年2月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奉豫鄂皖省委指示,重建红28军,继续坚持豫、鄂、皖边区武装斗争。2月3日,高敬亭率部到达凉亭坳,在汪胡氏宗祠召开会议,确定将红军218团与鄂东独立团合编制,重新建立红28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六安中心县委、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旧址
六安中心县委、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旧址位于金寨县燕子河镇闻家店村东岳庙。1930年春,六安中心县委曾组织发动六(安)英(山)霍(山)3县武装暴-动-。同年3月,六安中心县委和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从六安独山附近的龙门冲迁此。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兼任暴-动-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心县委常委周之兼任政治部主任,储明谷同志任主任秘书。1930年1月22日,六安中心县委在流波幢,将六安六区、三区和两镇游击队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双锁山烈士陵园
双锁山烈士陵园位于蒙城县双锁山上,1983年有小涧区委、区公所修建,用以纪念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蒙城县城西北地区25公里小涧镇东侧双锁山旁依涡河,南北走向,延绵约十华里。北有狼山,南有黄柏山、尖山,可谓群山环抱。五代时当地女英雄刘金定以此山立寨护乡,捻军领袖张乐行曾在此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作为防线要地山上山下文物古迹较多,著名景点如刘金定饮马泉、梳妆楼、上马台、凉马棚、宋武烈王高琼墓、红城遗址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立夏节起义旧址
立夏节起义旧址河南省商城县(今属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丁家埠小街的东南侧。1927年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地区,爆发了以民团起义为主,并和农民暴-动-相结合的武装起义。它是继湖北省麻城起义之后,在大别山区爆发的又一次武装起义。在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的组织下,共产党员周维炯、徐子清、肖方等人,领导了河南商城南部(今安徽金寨县西部)的和、乐两地的农民群众,举行了武装起义。6日晚,打入丁家埠-民团内部的周维炯,设计收缴了-民团的武装,宣布起义。同时,起义农民分别解决了斑竹园、吴家店、白沙河和南溪等地的民团,一夜之间,起义武装控制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赤城县赤色邮政局旧址
赤城县赤色邮政局旧址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1930年商城县赤色邮政局成立于今天金寨县汤家汇镇老街中部的徐氏祠(现存青砖小瓦房六间,晚清建筑),1932年初改称“赤城县赤色邮政局”。赤色邮政局下设7处邮政支局,是根据地建立最早的邮政机构之一。配有邮戳,公章,信布袋等,主要办理苏区文件、信函寄递业务。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赤色邮政人员随大部队撤离,根据地赤色邮政局即告停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中共小甸集特支于1923年冬在寿县小甸集小甸小学成立,是安徽省最早的党组织。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新建的特支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541.2㎡。纪念馆内采用文物、历史照片、声像资料、蜡像、雕塑、绘画、油画等反映历史情节,展示历史人物,展现特支成立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中共淮南市委党史教育研究基地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中共寿县县委党史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
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兴建于1959年,是为纪念牺牲在渡江战役中的革命先烈而建。陵园内现安放210位渡江烈士的骨灰,其中有名烈士82位,无名烈士128位。1996年,烈士陵园迁址重建,2000年4月21日建成开园。新陵园建设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院内建筑古朴典雅。陵园以主门楼、渡江烈士纪念碑为主轴线,两侧有广场花园相应衬。园内建筑有渡江烈士纪念碑、渡江雕塑、渡江烈士骨灰陈列室、资料陈列室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皖江烈士陵园
皖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68亩,山顶中央建有15米高度的烈士纪念塔一座,纪念塔北侧建有原新四军七师参谋长李志高等七座烈士墓,纪念塔南侧修建一条通向大门的宽5米,长50米的林荫通道,后又建“忠魂亭”一座,总建筑1223平方米。除此以外整个陵园外围建有816长围墙。园林格局布置合理,绿树浓荫,四季长青,整个建筑群静谧、肃穆、庄严。是无为县内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属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邓大军会合纪念碑
刘邓大军会合纪念碑在韦寨中学校园内。1947年8月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的序幕。在大别山实施战略再展开期间,-司令员率领的后方指挥所于12月转出大别山,来到临泉的韩老家。1948年2月24日,-政委率领的前方指挥所自大别山转出,来到韦寨,与-率领后方指挥所在分别75天后胜利会合。1991年县政府拔款的此立碑纪念。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总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由序厅、1-7展厅(日军侵华战争、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诞生的新四军七师、七师健儿驰骋皖江、巩固发展的皖江敌后抗日根据地、永远的丰碑、铁流浩荡续征程)、影像厅组成,展馆内运用多媒体声光手段,以沙盘、幻影成像、视频等方式真实再现当年新四军七师光辉史事,并将七师当年使用及缴获的武器、地图、日用品等近千件实物陈列布展。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克农故居(陈列馆)
李克农(1899年-1962年),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是我党我军情报和保卫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99年,为纪念李克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将军故乡烔炀镇中李村修缮恢复故居,并建设将军生平事迹展览馆,同时,征集文物和图片资料陈列布展。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对其进行扩建。目前,李克农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余件。2003年,授予“安徽省-教育基地”。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评为全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2007年,授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涡阳县新兴镇。为纪念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1940年“六一”战斗中与日军作战牺牲的烈士而建立。该纪念碑始建于1977年,碑高4米,碑上刻“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11字。为原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纪念碑周围有墙垣,内植松柏翠竹。纪念碑北侧有“无名烈士墓”一座。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第11军32师成立旧址
红军第11军32师成立旧址1929年5月9日立夏节起义队伍会师班竹园朱氏祠,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部也设于此。朱氏祠建于清雍正年间,坐北朝南,原为朱氏宗祠,有三进大殿加两边厢房,共二十九间,青砖小瓦结构。建国后收为公房,先后为乡政府,人民公社,区委驻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淮上中学补习社
淮上中学补习社:淮上中学补习社由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的党员胡允恭和凤台的吴云等6人于1924年暑期在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并建立了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复建的补习社总建筑面积150㎡。室内通过实物、雕塑、图片等形式再现在白色统治下一群热血青年追求革命真理的火红场景。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藕塘烈士塔及陵园
藕塘烈士塔及陵园位于定远县藕塘镇新大街,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27000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字[1992]37号。保护范围:四周墙基外,东15米,西、南、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西10米,东、南、北各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孙仲德纪念馆
孙仲德纪念馆位于三河镇东街,该馆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占地面积85㎡,建筑面积170㎡,是一座上百年的历史建筑。里面陈列着孙仲德穿过的军装、抽过的烟斗、还有他参加第一次全国人大的出席证等珍贵史料。目前该馆保护良好,对外开放,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于1940年3月,原上海市市长、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曾担任首任县长。纪念馆位于自来桥镇老街,总建筑面积3840平方米。新建纪念馆一层为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史料展区,二层为嘉山县首任县长汪道涵生平事迹展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
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位于红庙镇山水涧村,现保留有石砖、土木结构加小瓦平房七间,存有七师司令部机要室,七师政委曾希圣同志住过的五间房,七师领导同志用过的桌、椅及当年曾希圣亲手嫁接的三棵棠梨树等。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纪念馆兴建于1995年,位于皖江烈士陵园西侧300米处,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建筑面积998.2平方米,主体场馆为古典徽派建筑。馆内设有主体展厅、新四军老战士书画陈列厅等。主体展厅展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七师成立、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展陈革命文物120余件,文字资料约5万字,各种图表、图片282幅。纪念馆北侧600米处的三水涧村是新四军七师师部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
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位于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小街,年代为1933年。寺院后东南两边各有两条山岭。南边一条长300余米,北倚汤汇大河,河似“鲢鱼”,故曰“鲢鱼山”。唐代名将郭子仪四子郭金五平叛乱,战死于大别山,后葬于该山山南,现仍存坟一座,碑一块。东边一条长600米,弯弯曲曲,肖似民间花鼓灯之滚龙,它与另外八条山岭同向鲢鱼山南一小山包,神似九龙朝拜,人们戏称为“九龙戏珠”,因而此山被取名为“九龙山”。据史料记载,该寺建于明初。相传,当时鲢鱼山下梅溪镇为商南商贾云集之地,因汤姓居多,改名为汤家汇。后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三袭河南,该庵被毁。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