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博物馆景点介绍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属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湖北省博物馆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位于武昌水陆街,1956年迁至水果湖,1960年迁至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馆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1999年1月,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
随州博物馆
随州市博物馆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10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文物考古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后几经迁徙,于2008年12月8日,在风景宜人的厥水河之畔、引人入胜的擂鼓墩旁,耸立起一座投资近亿元,占地面积118亩,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极具曾随建筑风韵的随州市博物馆。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文物展览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30614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6件,二级文物68件,三级文物95件。著名的有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
武汉革命博物馆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2000年11月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和武昌起义门管理所合并,组建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办公地点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负责武昌农-动讲习所旧址、武昌毛泽东旧居、陈潭秋烈士早期活动旧址及武昌起义门旧址的管理、保护和对外开放;负责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保护、展示、研究及武汉近现代史的研究;负责举办反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专题展览。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动干部的学校。校舍建
十堰市博物馆
【十堰市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区。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设计,为地上3层建筑。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高3层计24米,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博物馆按照科学、环保、安全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方案以人的抽象的眼睛作为构图的一个出发点,以象征人类探索和发现的途径。基本陈列有走进恐龙时代、远古人类家园、仙山琼阁武当山、十堰与水、东风之路、南水北调湖北库区出土文物展等。基本陈列《走入恐龙时代》以十堰地区出土的恐龙、恐龙蛋化石为依托,向观众传播关于恐龙的科学知识,如恐龙的生存环境、恐龙的繁衍、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习性和恐
武汉博物馆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先民以其勤劳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璀璨的精神宝库。为了准确、真实、直观地展示武汉城市文明史,使观众全面了解武汉地方历史发展脉络、感受武汉厚重、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武汉博物馆举办了大型系列地方历史展览《武汉古代历史陈列》、《走向近代的武汉》和《历代文物珍藏陈列》、《古代陶瓷艺术陈列》、《馆藏近现代名家绘画展陈列》三个专题艺术展览。通过武汉历史陈列和专题艺术陈列这两扇穿越历史的窗口,武汉博物馆为观众展示了悠远、凝重、丰厚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瑰丽多姿、八方交融的江汉区域文化。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
荆州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占地4.8万平方米。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荆州博物馆配合各项工程建设,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有战国丝绸;四代越王剑、吴王夫差矛;有战国秦汉漆器;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着《算数书》和萧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汉初简牍;有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久远、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西门内侧,是一座融陈列展览、群工接待、文物保护、田野考古、文物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2003年新建成的现代化博物馆,其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南望山麓,毗邻武汉光谷广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馆内主要有地矿标本展和地学陈列展览。馆藏标本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部分国家的化石、矿物、岩石、宝玉石、矿石、地质构造等珍贵地质标本30000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精品近3000件,其丰富性、典型性、观赏性在国内居于一流水平,部分藏品在世界上位居首位。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
曹禺祖居博物馆
曹禺祖居博物馆坐落在曹禺祖居所在地的马昌湖畔,大型旅游休闲公园梅苑内。建成于2010年10月。馆舍按《万氏家谱·祖居》所描述的景况而建,建筑面积3065平方米,结构和布局与民国初年的曹禺祖居大体一致。曹禺祖上耕读人家。明朝万历年间,天下扰攘,江西南昌府武官万邦游宦湖北潜江,看中这里纯正的亲和之缘,娶潜江女子杨氏为妻,再不他往。从此,万氏家族的这一支繁衍生长于潜江。万氏家族历经岁月,房头与日俱增,然而,从曹禺高祖始,几乎没有搬出宅院而另卜新居的,只是随添丁进口而不断扩建。曹禺祖居始建于明朝,经历代扩建,至民国初年有旧式房屋数重,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193
黄冈市博物馆
黄冈博物馆省级文化名城——黄州,于1957年兴建。1958年董必武亲笔题写了馆名。该馆现有馆藏文物18574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件、三级以上文物1000余件。长期以来,黄冈博物馆承担着全市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在配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在京九铁路、武麻高速、武英高速、武合铁路等重大项目中,做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工作,发掘了数百件价值较高的珍贵文物。新建落成的黄冈博物馆已于2012年9月22日正式开馆迎宾,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发展理念致力于传承华夏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基本陈列远古家园介绍从史前时期黄冈先民渔猎采集、劳动创造的历
宜城市博物馆
宜城博物馆成立于1982年2月,内设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内保股、办公室、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六个部门。属财政全额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隶属于宜城市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随着宜城经济和文博事业的发展,宜城市博物馆从成立之初的一无所有,发展到目前拥有一座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集教育、观赏、游乐于一体的博物馆。宜城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1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60件(套),三级文物265件(套)。宜城博物馆是集文物征集,勘探、发掘、保管、陈列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宗旨是利用馆藏文物进行
麻城市博物馆
麻城市博物馆坐落于麻城将军广场南侧,是一座以收藏、保护、展示地方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的市(县)级博物馆,隶属麻城市文化局。该馆于1974年筹建,1982年11月对观众开放。1984年国家主席题写了馆名,1998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鄂东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原馆舍建于市烈士陵园内,因馆舍陈旧,发展空间狭小,馆藏文物资源不能充分展示和利用,其功能作用难以发挥。2003年5月,市委市政府为了推进我市文博事业的发展,打造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决定迁建市博物馆。迁建工程于2004年10月破土动工,2005年12月底竣工。新馆舍是座
祥山博物馆
云梦祥山博物馆位于城东龙岗路,于2005年动工建设,由云梦籍成功人士、深圳美丽集团总裁欧阳祥山先生捐资近4000万元设计建造,县政府投资2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祥山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仿唐建筑风格,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是湖北省县级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博物馆。祥山博物馆主要建筑包括高四层、面积14000平方米的中心主馆大楼和1300平方米的办公管理楼,以及2000多平方米的附属楼,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理石墙面,顶覆青灰色瓦,中心主馆大楼自下而上面积逐层递减,二楼外墙悬挂四面反映云梦人文历史的巨幅铜雕版,二层以上各有露
武钢博物馆
武钢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30号。武钢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1000平米,展出面积6000多平米,馆内采用高科技设备引导观众参观,共设置了17个触摸屏和22个液晶显示屏,滚动播出各个时代有关冶金的信息资料。武钢博物馆是中国首家钢铁博物馆,也是集展示、科普教育和接待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10年11月,武钢博物馆挂牌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早在去年武钢博物馆筹建时起,什么是“镇馆之宝”就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是代表武钢诞生的第一炉铁水,还是见证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定汉神铁”?1958年9月13日,武钢诞生的第一天,第一包铁水就要出炉之时,毛泽东主
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仿古园林建筑,主要承载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北岸为文物修复、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等配套区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于2016年6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原为恩宁路旧城改造地块,毗邻荔枝湾工程三期南侧。粤剧艺术博物馆分南、北两个地块。南岸地块为博物馆主场馆所在,布局为传统岭南园林建筑,主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主要用作博物馆库房、展厅及剧院,周边布置亭台楼阁等建筑及约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武汉市东湖之滨、南望山麓,是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地处具有雄厚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武汉高校区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著名的武汉。中国光谷,交通、教育、旅游、休闲环境十分优越。该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0000余件,其中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珍品近3000件,标本的丰富性、典型性和观赏性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如世界排名第一、面积达100平方米的足迹化石幕墙和距今2亿多年、面积达15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距今达2亿多年的鱼龙化石和海龙化石以及造型优美的辉锑矿晶簇等为镇馆之宝。该馆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民族学院民族文物陈列馆,文革期间,中南民族学院被撤销,陈列馆藏品也被转移至中央民族学院保管。1984年,在著名学者吴泽霖先生的倡议、主持下,博物馆得以复建,并正式命名为“民族学博物馆”,国家副主席-同志亲笔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她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昌南湖之滨,展馆面积2600多平方米,馆舍建筑依山就势,随自然地貌高低分布。在空间处理上,以3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的内院为中心,利用不同尺度和长宽比及闭合、开敞等富有变化
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外形设计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
黄石地质博物馆
黄石地质博物馆位于湖北黄石大冶市汪仁镇,布置面积8000平方,融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地质研究、宣传展示、信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全方位展示黄石地区地质演变及其产物,探寻黄石数千年辉煌的探、采、选、冶文化,是一场神奇的黄石地质探险之旅,矿冶文化之旅。展馆分序厅、6个主题展区,以及临展区、休闲观景区、儿童区等功能展区,并根据展区主题,设计相对应的展示风格,移步易景,趣味无穷。参观者可依次参观:序厅、地球厅、地质厅、资源厅、矿冶厅、环境厅、展望厅。展馆将以一系列声光电多媒体展项及大型多媒体互动展项、实物及标本陈列,和具有地质特征的空间设计,全面展示黄石的秀美山川
浠水县博物馆
浠水县博物馆始坐落在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建于1951年,是湖北省建馆最早、收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以收藏大量纸质文物著称的博物馆。它既是文物系统一级风险单位,又是中国重点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前身是文物保管室,始建于1951年,1958年正式定名为浠水县博物馆。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10号,南临浠水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始建于1951年,是湖北省重点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县级博物馆。其收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是文物系统二级保护单位。浠水县博物馆依托浠水文庙而建,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内的浠水文庙保存古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江南明清石窗博物馆
江南明清石窗博物馆散落在江南大地的明清石窗艺术风格朴素、纯美、雄浑、精巧。是江南民居艺术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经历史的风霜,仍向世人诉说着先人浓郁的民风和民俗文化,展示着古代工匠的工巧和智慧,是先人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明清石窗因建筑材料的进步在民国末期就已绝版,现存的一些石窗也因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缺乏保护在迅速消亡,如不对它加以保护,这朵民间工艺美术的奇葩很快就会凋零。石窗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征,它的精神内涵是当代社会思潮的折射,其物质基础呈现了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审美趣味与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文化和建筑风格完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