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方城县旅游
方城县旅游景点
方城七十二潭
南阳市方城县七十二潭景区位于河南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的方城县,紧邻省道239线,距离方城高速出口1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入口处第一个具有独特地貌特征的景区,有“中华第一石川”之美誉。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新秀魅力景区,2012年评升为国家3A旅游景区,2014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仍在不断开发建设中。-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四季风景如画,山青水碧,谷幽林密,石怪潭奇,飞瀑流泉,是中国唯一的石川地质奇观。石川地质景观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自上而下梯级延展长
方城大寺森林公园
大寺森林公园建于二000年7月,是在国有大寺林场基础上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面积三万八千余亩,大小山头三十余座.公园内森林茂密,景色怡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元朝时建立的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等六寨、六洞、五寺、四庵、四潭、一楼、一阁、—天门,以及古树抱子、龙潭秋月、落日鹁鸽崖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河南省155微波站,巍然矗立在白龙山山峰之巅,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壮美画屏。千年古银杏树生机盎然,古老的普严寺是河南名寺之一。群山挺秀,层峦叠翠,龙潭秋月湖似两山夹明镜,山水相映。望夫山、王莽寨、东西宫娘娘山、白龙寨、三龙潭、将军峰
方城普严寺
河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普严禅寺,又称普严禅院、大寺。座落于距县城东南21公里的大乘山下,因千年来该寺作为大乘佛教临济正宗传经说法的道场,故又以佛教名山,称大主山为大乘山。座落于大乘山中的普严寺,又称普严禅院、大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由南岳怀让之曾孙吉本禅师来此传经播道,成为该寺宣扬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一代祖师。先后有吉本禅师、慧果禅师、德遵禅师、慧灯禅师、云渐禅师、大洪僧人在此驻锡传灯。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重建,改名崇宁万寿寺。元明时重修,仍称普严寺,由于普严寺僧众爱国爱教,卫国有功,被元仁宗封为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为河南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望坡遗址
位于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封为博望侯于此,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相传,此地乃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古战场。《三国演义》赞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陈寿《三国志·蜀书》载: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糜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拒夏侯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乘山
位于方城县二郎庙乡北5公里许。因该山有普严寺,尊奉大乘教而得名,为佛教名山。长21公里,宽10公里,主峰双山海拔711.2米,属桐柏山脉。有黑石山、白石山、玉皇顶、蔡山、霸王山等20余座山峰。大乘山历代名胜有六寨(白龙寨、金门寨、周家寨、大寨、石头寨、贾寨),六洞(石佛洞、老虎洞、霸王洞、白马洞、主仙洞、三道洞),五寺(普严寺、主山寺、铁佛寺、草寺、小寺),四庵(党家庵、和尚庵、里得庵、外得庵),四潭(黑龙潭、白龙潭、青龙潭、响水潭),一楼(望家楼),一阁(观音阁),一盆(莲花盆),一天门(南天门)。大乘,山层峦叠嶂,涧溪环流,怪石嶙峋,林木蓊郁。195
黄石山
又名方城山、北武当山,俗称小顶山。位于方城县独树镇北9公里处,海拔716.8米,山势雄浑,峰险洞幽,怪石突兀,群山拱之。相传道教仙翁黄石公在此传兵书与张良,故称黄石山,又与湖北武当山相对为道教胜地,故称北武当山。相传葛玄仙翁、真武帝君(俗称祖师爷)、张三丰等先后飞升或-于此。传谓山上庙观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至明代最盛,形成七宫二观,二庵十七殿,二桥四堂庙,五洞一街,三道天门的庞大道教建筑群。每逢阴历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古刹大会,远近游人如织,盛况空前。被多个剧种演唱的民间传说《桃花庵》即出自此山,现有桃花庵遗迹和唐代书生张才墓。有中国最早的长城-楚方城长城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独树镇中信庄村。东边为黄石山西麓擂鼓台、北岭头、尖山诸峰,西边为伏牛山东麓的对门山、旗杆山、香布袋山诸峰,东西山峰并列,两山夹峙,形成隘道,地势十分险要,称为大关口。战国时期,楚国为与中原诸国争锋,在其最北边界方城山一带依山筑塞,修筑长城,扩充基地,作为进退之据。楚时修筑的长城名为“楚方城”,后方城县名由此而得。公元前656年,齐国伐楚,两军相遇郾城召陵,楚派大夫屈完前往齐军军营谈判,以“楚国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固守,迫使齐国打消了伐楚计划,订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方城”一词从此正式出现在重要历史典籍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二十五军独树镇战斗纪念地
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地,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北24公里处的独树镇七里岗,许南公路南侧,系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与敌顽强战斗、血战致胜的纪念地。继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后,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近3000人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也奉命撤离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一路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26日进抵方城境内,在独树镇七里岗遭到国民党四十军庞炳勋部和地主民团的堵击,英勇的红二十五军指战员舍生忘死,顽强战斗,经过一昼夜激战,终于突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花湖
望花湖原为望花亭水库,位于方城县城东南9公里处大乘山下,因过去此处建有望花亭而得名。是解放后南阳地区修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1956年勘测,1957年开始修建,至1959年建成,先后投资243万元人民币,总工程量97万立方米。水坝高度为15.5米,坝顶高度5米,长1310米。库容1.2亿立方米,灌区效益面积26000亩。库区北依大乘山凤凰顶,南临南阳盆地平原,湖光山色,风景绮丽。此地岗峦起伏,林木茂盛,林地面积840多亩。近年来,方城县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建设望花湖风景区。该景区先后被评为市风景名胜区、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级风景区,已逐渐形
国家水利风景区
佛沟摩崖造像
佛沟摩崖造像位于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8公里的香山山腰。是河南省西部发现的唯一一处石雕造像。雕凿于唐宋之际。造像分别镌刻在南北两块自然巨石上。北石高约3.10米,宽约3.30米,南石高约2.60米,宽约2.70米。总计雕像32龛138躯,最高1.4米,最低0.2米。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阿难、迦叶、比丘等。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雕刻细腻,技法娴熟。其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原建有香山寺。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佛沟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桥遗址
时代:夏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1994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发掘队对八里桥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00平方米,清理灰坑14座。出土遗物中的陶器有夹砂灰陶、黑陶、红褐陶及泥质陶,一些陶片上还发现有刻划符号或文字,制法为轮制、手制。器形有大口尊、罐、鼎、豆、爵、器盖等。石器多为残断生产工具,磨制粗糙。可辨类有:石钺、石斧、石铲等。这些为研究豫西南地区夏商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据考证,八里桥遗址属夏代,文化层堆积较薄,内涵单一,但灰坑分布相当密集,遗物遗迹丰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城七峰山
又称七顶山,古称七石山。《魏书·地理志》载:七峰山古称七石山,因山有七峰列峙,如笔架然,故名。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方圆105平方公里,山势峭拔,壁立千尺,层峦叠嶂,洞谷险幽,飞瀑流泉,风景奇秀。主峰海拔760.3米,为方城县最高峰。有泉白山、天明寨山、杏山、火精岭等10余个山峰。峰西有一山溪,蜿蜒跌宕而下,形成诸多阶梯式水潭,俗称七十二潭。山前有方城名泉-黑龙泉,山后有一天然岩洞-神仙洞。七峰雪霁与泉岩瀑布,为方城传统八大景中的两大自然景观。七峰山为旅游观光、攀岩登高之佳处。景点交通河南南阳方城县杨集乡大河口村
方城文庙
方城县裕州文庙,位于城关镇和平街第一小学院内,座北向南,1963年确立为县保,1986年确立为省保。文庙始建时间无考,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建,明清两代虽多次维修,建筑群仍比较完整。文革期间拆除文庙部分建筑,后又因年久失修,再次损失部分建筑,现仅存大成殿和戟门。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五踩重昂斗栱,抬梁式结构。台基长29.27米,宽15.40米,高1米;月台长21.87米,残宽7米,高0.86米。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张庄遗址
大张庄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大张庄村与翟庄村之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20米。地表可见少量石料、陶片及残存灰坑等。1980年,南阳市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一件石磨棒与一件罕见的石镰,陶器中发现一件双耳壶,此外有鼎、钵、盆、罐、杯等器物,均为手制,火候较低,质量很差。其他有刻符、颜料等。经鉴定是市域内一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在考古文化上属于裴李岗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文化,距今约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高台遗址
平高台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平高台村北,遗址恰好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上,被国家列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之一。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91万平方米,分布于平高台村及其以北的井吴村之间的区域内,文化层堆积厚1~4米不等,时代主要为新石器、商代、东周、汉代。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里程140-141公里段穿越遗址的北部,占压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释之祠
又名张公祠,位于县城西关释之路北侧,占地3697平方米,系纪念西汉廷尉张释之的祠堂。始建无考,元、明、清三代先后复建重修,现存建筑物飨殿三间,祠堂三间,后寝三间。张释之葬于县城西北两公里的胡岗村旁。其任廷尉期间,执法如山,刚直不阿,时有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赞语。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均予以高度评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交通县城西关释之路北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望城
博望城在南阳郡城东六十里处。《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五》记载:博望城在(南阳)府东北六十里。汉县,属南阳郡。武帝封张骞为侯邑。后汉亦属南阳郡。晋属南阳国。宋废。《括地志》:博望城,在向城东南四十里。今有博望驿,又东至裕州六十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花亭
位于方城县城东南9公里处大乘山下,因过去此处建有望花亭亭台而得名。是解放后南阳地区修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1956年勘测,1957年开始修建,至1959年建成,先后投资243万元人民币,总工程量97万立方米。水坝高度为15.5米,坝顶高度5米,长1310米。库容1.2亿立方米,灌区效益面积26000亩。库区北依大乘山凤凰顶,南临南阳盆地平原,湖光山色,风景绮丽。此地岗峦起伏,林木茂盛,林地面积840多亩。近年来,经过开发,已逐渐形成集旅游、避暑、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水上公园。四季游人不断,夏季游客云集,昼夜相属,尤为热闹。被誉为南阳的北戴河。景点交通方城县城
杜凤瑞
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占地3875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杜凤瑞(1933--1958),方城县杨楼乡赵洼人,1948年春参军,先后当过通讯员、司号员和飞行员。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龙田上空与-空军激战击落两架敌机跳伞时,遭-飞机射击牺牲,安葬于福州西湖之滨。杜凤瑞被中央命名为空军。空军司令部授予杜凤瑞一等功臣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号召空军学习杜凤瑞的英雄事迹。-命名他生前的飞行大队为杜凤瑞大队。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杜凤瑞题词写诗。1972年建馆,原馆建于城关新华街。1990年迁建于县城东古庄路口,共有展厅11间,展有杜凤瑞烈士生平英雄事
三贤山
方城县道教名山,位于广阳镇北5公里许。海拔553米,山势峭拔,突兀峥嵘,高出群山之上。因山有三峰,又称三尖山。相传刘秀起兵南阳,曾被王莽军队追至此山,危急时被在此修道的魏伯阳、燕子龄、闫子奇鼎力相救,得以脱险,后光武帝建成霸业,封三道人为三贤,赐该山为三贤山。自此,三贤山香火大盛。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御赐楹联一幅:出南顶越万峰惟悦此山,还西淮居三贤独乐得天,横批为伏牛圣观并拨重金修葺道观。三贤山主要建筑有:五极天尊殿、圣宫圣母殿、祖师殿、0殿、关公殿、玉皇殿、云端姆殿等三十余间,文革时被拆。改革开放后,移址建观于山西脚下石坪。山上建筑亦渐次恢复,游人
全部方城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