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城市 > 泽州县旅游
泽州县景点介绍
周村东岳庙
周村东岳庙周村东岳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宋至清地址:泽州县周村镇周村北门始建年代无考,宋元丰五年(1083年)重建,后历代重修。一进两院,现存正殿、关帝殿、财神殿、钟鼓楼,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正殿、关帝殿为宋代遗构,财神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正殿建在高1.5米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单下昂,昂为真昂,后尾挑于摶下。关帝殿建在高1.3米石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出勾连搭歇山式抱厦,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出单抄。庙内现存宋、明、清不同时期壁画,大小碑刻20余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义城玉皇庙
北义城玉皇庙北义城玉皇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宋至清地址:泽州县北义城镇北义城村西北庙始建年代不详,正殿檐柱有宋大观四年(1110年)重修题记。现存建筑有玉皇殿、献殿、耳殿、东西配殿、舞楼、厢房,除正殿尚为宋代遗物外,其余均为后世风格。玉皇殿建于高1.2米的砖砌台基之上,深广各三间,平面正方形,单檐九脊顶,琉璃剪边,外观庄重稳健。前檐柱四根,青石质,八棱,侧角生起明显,斗栱四铺作出单抄。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结构为三椽栿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玉皇殿完好保存了宋代木构建筑风格,与檐柱上大观四年题记相互佐证,是研究宋代木构建筑的重要实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落寺
碧落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南北朝至民国地址: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创建于北朝时期,后经多次鼎新扩建,名列古泽州四大古寺之首,其“碧落卧云”为古泽州八景第一景。现存北齐石窟一座、唐代石窟两座。唐代及武周石龛10余龛、明代古桥两座。北魏至民国历代摩崖题记、碑刻百余方。现存最早为一方“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的摩崖题记。碧落寺古建筑保存不多,且多为清代建筑。石窟分布在山崖间,东西走向。西窟为“大齐武平七年”开凿,内雕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中窟开凿于初唐,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东窟凿于唐代中晚期,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共有小龛64个,大小雕像1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泽州岱庙
泽州岱庙泽州岱庙(第五批国保)时代:宋至明地址: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西隅据碑文记载,庙创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金、明、清历代曾多次补葺。现存建筑天齐殿为宋代原构,余皆明、清遗物。庙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3720平方米。庙最前端的山门,内有东西廊庑,中有一方形水沼,沼北建舞楼一座,楼北后院正中为天齐殿,两侧东西配殿、东西垛殿各三间。天齐殿是寺内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平面正方形,建筑面积190.2平方米。前檐设廊,施方形抹角石柱四根,柱础为覆盆莲瓣式。大殿明间设板门,次间设破子棂窗。门周围的立颊、门额、地栿、门槛等都为青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城二仙庙
晋城二仙庙晋城二仙庙(第四批国保)时代:宋地址:泽州县东25公里金村乡南村创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除正殿外,余均明、清所建。庙坐北朝南,东西长44米,南北宽28米,占地面积为1232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基址)、过厅、献殿、正殿,两侧为东西厢房、垛殿。正殿为庙内主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l26﹒9平方米,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为后三椽栿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前檐柱间后人装隔扇门四叶。殿内木制“天宫楼阁拱桥壁藏”,雕刻精致。后槽神台上塑二仙姑泥像,两侧立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泽州玉皇庙
玉皇庙玉皇庙(第三批国保)时代:宋至清地址:泽州县东南13公里府城村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明代碑刻记载:“隋时居民聚之北阜,建庙宇三楹,内绘三清神像”。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在原址上重建,题名“玉皇行宫”。金泰和七年(1207年)庙宇多数坍塌,当地民众曾集资修复,金贞祐年间(1214—1216年)部分毁于兵火。元至元元年(1335年)又重建,明清两代屡次修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主要建筑玉皇殿建于宋,汤帝殿建于金,后院左右垛殿和东西配庑为元建,余皆明清所筑。庙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共有殿宇楼阁、亭榭厢房一百余间,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泽州三教堂
三教堂三教堂(第四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泽州县李寨乡陟椒村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其后屡有修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为1321平方米。主要建筑山门、舞楼、献亭、正殿,东西偏殿、配殿等。正殿为三教殿,台基高1.9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内塑儒、释、道三教像。三教殿及偏殿后墙、山墙尚存明清时期壁画近百平方米。寺内建筑梁枋、斗拱、雀替等皆雕刻精美,整个殿宇遍施琉璃脊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泽州汤帝庙
泽州汤帝庙泽州汤帝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泽州县南岭乡神后村俗称南大庙。创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历代均有修葺、扩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正殿(汤王殿)、东西偏殿(东为关帝庙,西为高禖祠)、龙王殿、蚕姑殿、药王阁、五瘟殿、库楼、东西廊、厢房、角楼等。正殿汤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举折平缓,殿前檐施通额枋。斗栱七铺作双下昂,补间铺作出45度斜栱。殿内存有壁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二仙庙
高都二仙庙高都二仙庙(第四批省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泽州县高都镇湖娌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金、元、明、清历代遗构。中轴线主要建筑有佛龛照壁、山门、献殿、正殿、耳殿、东西配殿,偏院内建三教殿、白衣大士殿。正殿为金代原构,献殿为元代所建。正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较远。前檐青石柱与方形覆莲柱础同为金代遗物,当心间西侧檐柱上有金泰和五年(1205年)题记。献殿(即舞亭)山面透空,平面呈正方形,宽、深均6米,单檐歇山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井关
天井关天井关(第四批省保)时代:汉、唐至清地址:泽州县晋庙铺镇天井关,又名太行关,因关南有三眼自然形成的深穴(天井)而得名。是利用太行天险而修筑的重要关隘,晋豫两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汉书·地理志》“上党高都有天井关,即天门也”,是有关天井关的最早记载。汉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天井关,击赤眉,至此战事频繁。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遗址。天井关南延25公里,分大、小二口两个关隘达省界,沿途关城、古道、堡寨甚多,现存建筑遗址有天井关、孔子庙、星轺驿、横望隘、碗子城、羊肠坂、盘石长城、古寨等十余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东岳庙
高都东岳庙高都东岳庙(第二批省保)时代:金地址:泽州县城东北21公里的高都村亦名东大寺。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年—1189年)。清康熙五十七年与乾隆五年重新整修。现存建筑为山门、东西廊庑、大齐殿、藏经阁及两侧垛殿等。其中大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重建。大齐殿内奉齐天大帝。殿前月台上建卷棚顶抱厦一座,大齐殿面宽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顶,前檐为一间敞廊,廊柱上刻有金大定年间布施题记。檐下斗栱四铺作单下昂,殿内梁架规整,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屋顶上三彩琉璃剪边。殿内泥塑五尊,基本完好。神台基座束腰须弥式,满雕力士及各种花纹图案,有“金大定二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忠桥
景忠桥(第二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山西晋城市城区东关东门外沙河上景忠桥又名永济桥,俗称东关桥、东大桥。晋城老城区古桥,从清朝泽州府时期至今,仍是山西晋城市东向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据清乾隆《泽州府志》载,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初建时为木构桥梁,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仿晋城西关景德桥大券拱式样,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建,四十八年(1783年)又进行了大的修葺。景忠桥是一座单孔弓形石拱桥,桥长16.55米,桥宽5.7米,桥面略有弧度。桥身为单孔拱券,桥拱宽6.5米,共由99道石圈采用并列自由错缝法砌造而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泽州崇寿寺
崇寿寺崇寿寺(第二批省保)时代:宋地址:泽州县城北25公里西郜村寺始建于北魏,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119年)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建。现存建筑布局山门内为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楼,中为释迦殿,东西配殿为地藏、罗汉殿,最后为雷音殿。殿旁东西各有小院一区,东为菩萨院,有三大士殿,西为关圣院,有关帝殿。释迦殿为宋代遗构,殿身三间见方,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栱古朴,为五铺作双下昂,前檐石柱有宋宣和年间题记,门额石上有金正隆年间刻字。寺内有唐代八角形石幢两座,通道4米,须弥座上雕宝装莲瓣及石狮,幢身刻陀罗尼经,宝盖为璎珞花纹,镂刻精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遗址
高都遗址高都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至殷商地址:泽州县城东北21公里的高都镇保伏村北寨上附近1955年曾出土新石器时期的陶片、瓦片、骨针等物品。面积约420平方米。1996年调查,断面上可看到灰坑5座及文化层。文化层距地表深50厘米左右,厚度约2米。从采集的陶片看,时代单纯,均属龙山文化遗存。陶片的陶质有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和少量红陶、红褐陶、纹饰以篮纹和绳纹为多。器形有侈口折沿肥足鬲、方唇内折敛口缸、侈口折沿鼓腹罐、深腹筒形罐。另外有石刀、石铲等残石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家大院
谢家大院修建于明末清初,一共有十八座院落,房间近三百间,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自己的防御体系。整个大院的建筑特征是:依地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它与山西晋中的其他大院有明显的不同,全部是二层的砖木结构的楼房,而且十八座院落座座相连,防御性能非常好,布局讲究,错落有致,在二层房间里有相连的通道,可以任意进入任何的一座院落。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棋盘院鳞次栉比,座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更让人迷惑的是8条胡同、8个城门(圆圈)、8条丁字街的街道,外地人在屋内穿行或在街道上行走,就如在八卦阵中茫然。在这样一座古堡,若有外敌侵犯
山里泉
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造就了举世罕见的、独特神奇的地质地貌奇观,涛涛的沁河水九曲十八弯盘绕婉延犹如一条蛟龙雄踞在大山深处。景区近邻207国道18公里,距晋城市区50公里、济源市区51公里。侯月铁路从景区穿越而过并设有车站,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内有风光秀丽、群峰壁立的山川;有湍流不息的沁河;有清泉溪流;有美丽宽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有宝贵的名胜古迹、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与传说;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弥猴群);有现代气息中型水力发电站(拴驴泉水电站);有环境幽雅、服务上乘,集食宿、
珏山
珏山风景旅游区位于晋城市区东南20公里的丹河南岸,东至马鞍山岭,南至风门岭,西至圪针岭,北至西交河公路段,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与青莲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脉相承,是泽州境内古往今来闻名遐迩的名胜风景区。珏山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一对碧玉,故名珏山,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早在东汉时期,就被辟为道场,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道教道场,被称为“晋地奥室”、“文峰奥区”,为真武大帝的镇守之所,与武当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历经数百年,依山就势建起了一、二、三天门、灵官殿、真武宫、玄武庙、南顶五佛寺等楼观亭廊庙宇。珏山胜境:珏山又名角
晋城东岳庙
晋城东岳庙:在山西晋城县城东北18公里高都镇。俗称东大寺。创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现存山门、东西廊庑、大齐殿、藏经阁及两侧垛殿等。其中大齐殿保持着金代原来的构造,其余的都是明清时重建。神台基座束腰须弥式,满雕力士及各种花纹图案,镂工精致。板门四周,立颊、门额、门槛都为石质,形制苍古,比例适度,上雕有各种纹样,堪称金代杰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拴驴泉
介绍:位于晋城市南30公里处的栓驴泉水电站区域内。这里有山有水,景色如画,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景区内,水上风光旖旎,堪与“三峡”、“漓江”媲美,鲤鱼山更是在全省独一无二。山西晋城市
泽州青莲寺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5公里的陵石山中。青莲寺下临丹河,背依高山而建,与中国古代“面山背水”的风水建筑观念十分吻合,整个寺院雄峻秀奇,别具风格,所临山崖的肢内的一池清水经年不涸不溢。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题记。寺院分为古青莲寺和新青莲寺两个部分。古青莲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赐名“青莲寺”。新青莲寺始建于隋唐,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赐名“福严禅院”。自唐代以后,历代均有所增建,院内古柏虬柯,银杏参天,幽雅素静。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