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亳州市 > 蒙城县旅游
蒙城县景点介绍
梁土山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土山在县北十里,五丈,周一里六十步。土多石少,故呼为土山。而据传说,土山本名梁山。山虽不大,但山上的石材很好,可作栋梁。而且石头裸露于外,山上的土并不多。后来山上的土为什么多了呢?这事与“金头御史”何惟儆有关。有一年,北京城大建宫殿,打算征用土山的石材。何惟儆心想,开山,采石,雕凿,运输,千里迢迢,困难重重。如此沉重的负担,家乡的人民如何承受得了!于是他赶紧派人回蒙城说明利害,让人赶快抬土封山,把石头全部埋在黄土之下。之后,他对工部说,蒙城的梁山,实为小小土丘,根本没有美石。工部派人来查看,果然如此,就不再征用梁山石材。家乡
找母桥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枣木桥在城东南九十里,系东南界。南接凤台,东接怀远,三县地界相接。立有碑,民间称之为找母桥。相传,有二夫妇都快到四十岁时才生下一子名叫朱山。朱家男耕女织,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恩爱,儿子聪明可爱,一家人的小日子也算是其乐融融。朱山刚满三岁的时候,战争爆发,朱山的父亲被抓上了前线,不久便横尸沙场。朱山的母亲带着儿子随着逃难的人群四处漂泊。朱山母子被冲散了。离乱中,朱山被当地一大户人家收养,读书进学,二十多岁高中进士,到江南某地当了县令,而且和大户人家的女儿结为夫妻。他勤政爱民,政声卓著,很受当地百姓爱戴。他也有了儿子,儿子非常活
永定河
现在的蒙城县地图上,找不到永定河,却可以找到潘沟。潘沟在王集村,北通淝河,南通涡河,全长约30里,是蒙城县东部的一条大沟。它就是本文要说的永定河。据县志记载,蒙城县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连续9年发大水,特别是光绪三十二年水灾最为严重,遍地生蘑菇。当时的蒙城知县张其睿匿报灾情,被上司查知而撤职。上司委派王树鼎来蒙放赈抚民并署理县事。王树鼎,字铸九,山东新城人。曾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任蒙城知县。他“折狱治盗,有能声”,后因丁忧离任。1906年大水,张其睿匿灾被查办,王树鼎因“前有惠于蒙”,就第二次被委任为蒙城知县。到
夕牛望月桥
夕牛望月桥,就是县志所载的西桥。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载:“西桥,在城西门外,即县八景之一西桥夜月处。康熙初年,玉隍庙道士孙宗玉重修。”康熙初年是1662年。既然说是重修,可知此桥创建是在此前。具体时间已无从查考。这座桥解放后还有,已经破损不堪,但仍可通行。老县城西门外本来有一条南北大路,路的南段拐弯处有一条东西向的水沟,向东通护城河。桥就架在这条水沟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水沟已成了一条干沟。这是当年山桑八景之一,但当时的风景究竟如何,很难看到确切的史料。《重修蒙城县志》中收录的《西桥夜月》诗有8首之多。下面摘引两首以飨读者。第一首作者陆圻,字方千,号
龙窟
龙窟也称龙窝。据说在太公(吕望)集南,离城20里。它是一个地泉,深不见底,有龙蛰居其中。如果掘开泉口就会下雨,掩上泉口,雨就停止,非常灵验。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夏五月,蒙城大旱,连月无雨,土地裂口,禾苗枯干,官民焦急万分。这时有人说了龙窟的事,说是:“很久以前,有个人挖地挖到一个地泉,泉口大如斗,泉深不见底,他就用竹竿向下试探,结果泉水奔涌而出,过了一会便是大雨倾盆,昼夜不停,大地几乎被淹没。那人赶快堵住了泉口,雨才停了。从此以后,大家都认为这里可能是个龙窟。如果掘泉触怒了龙,龙的威势很难遏止,虽然能下雨,但也往往会形成水灾,所以大家都不敢去掘它
张氏两花园
在蒙城县境内,涡河两岸曾有着闻名遐迩的张氏两花园。城东三十里涡河北岸,与双涧集隔河相望的张花园,占地三十亩,规模较大,通称“大花园”,又名“张氏别墅”。花园的主人名叫张士彦,字秀斋,世居蒙城,曾任镇江府丹徒县令。相传,清末民初,盗贼四起,世道不平。张士彦辞官归里,溯水北上,由江入淮,由淮入涡;行至双涧集西头河下,已是夜晚时分,皓月当空,天水相映。张士彦久别故土,出舱赏月,正好领略故乡的水上风光。忽闻北岸人声鼎沸,鸡鸣狗叫,拷打声、呼救声连成一片。又见远处火光冲天,判断是匪盗抢掠村民,即命卫士向出事地点-数枪,匪盗闻声逃遁,这才避免了一场劫难。张士彦移船靠
东西怀德桥
据明、清《蒙城县志》载,蒙城旧有土城,开南、北、西三门。东面因涡水环绕,故未立门。明正德六年(1511)改筑砖城,增开东门及小北门(因这段涡河逐渐往东北改道),并在城墙外面开挖护城河,城内开挖内城河,以泄积水。然而内外城河的蓄水量毕竟有限,由于不通涡河,遇到大水之年,城厢内外依然积水成灾。于是又在北门外顺河街东、西两头各挖一条排水沟,导积水入涡。天长日久,两条排水沟越冲越宽,越流越深,影响了交通。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宿州统领陈怀德,家住本县东北二十五里陈圩孜,目睹百姓进城不便,甚感忧虑。一次,陈怀德返蒙,正值大雨过后,沟水涨满,涛涛而下,两岸挤满
涡河古渡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涡河东渡口的景象和沿河风光,至今记忆犹新。从蒙城北大街到北城门,那古老的城门瓮圈里,阴森森的,发黑的墙壁上,往往贴有官府的告示,天长日久,墙上便残留着一层厚厚的发霉的痕迹,因无人刷洗,发出了酸味。出了城门,便是东西向的顺河街,沿街是一家接一家的饭店和熟食摊点;行人经过,店里发出招徕顾客的吆喝声。这些针对乡民的饭铺,有馒、稀饭、豆芽菜,花上十几文铜钱,便能把肚子填饱。由顺河街向北,穿过短短的石巷街,便到了河下东渡口。往年的涡河渡口,既无过河桥,也无渡船,而是大约七、八只平板木船。组合在一起,紧紧相连,形成的浮桥,贯通涡河南北。浮桥上南来北
白云庵
白云庵曾经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古刹,遗址现位于我县范集乡戴园村西田庄东南直沟东岸。据《蒙城县志》记载:该庙是古坛城(北冡故城)的东门。民间传说从前有个刘氏姑娘嫁给戴姓人家为妻,婚后不久夫亡,守节不再醮。娘家为她建白云庵,让她出家为尼,因戴姓是当地名门望族,有18个庄,白云庵又成了戴氏的家堂庙,故称“戴堂庙”。此庵初建年代己无从考查。据耄耋老人回忆,自清代中叶至抗日战争以前,曾三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为西田庄田老捷、戴集戴殿先和马桥马立人经办,他们都是素孚众望的秀才乡绅。此庵有前后两殿,砖瓦结构,造型庄严古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具有典型的民族建筑风貌
风月亭与漆园诗社
蒙城风月亭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当时“漆园诗社”诗友们从事诗文活动的场所。漆园诗社成立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本县组织较早的文学团体。当时蒙城城乡各地文人、学者中诗歌爱好者有近百人参加。诗社召集人杨景崧(名春峰)是本县百年老店“存仁堂药号”的店主。杨于1935年在其后院兴建“卧云楼”作为藏书楼,并在卧云楼上建筑一座“风月亭”,作为诗友们固定的活动之处。每年农历夏至后“初伏”之日起,逢九以“消寒会”名义召集诗友活动一次,吟风弄月,相互酬唱,遂将此亭命名为“风月亭”。风月亭坐北向南,亭前门上悬挂“风月亭”黄底绿字匾额。亭内北墙上方有横匾,上
奶奶庙
在蒙城东北十五里,蒙宿公路北岸,有一座庙---奶奶庙,它修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当时唐朝初建,天下稍定,统治者为巩固他的统治,利用佛教来麻痹人民的意志,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广修寺院。大将尉迟敬德屯兵蒙城板桥桥东毕集。派人在蒙修了不少寺院,奶奶庙就是其中之一。泰山为五岳之首,山顶碧霞宫,有一座寺庙,叫泰山奶奶庙,此庙修成后也以泰山奶奶庙命名。原地址在吴寨东四百米杨洼。1990年有人拉土在那里挖出一口井,用砖砌成的,还挖出一个陶罐。据推测,可能是当时和尚吃水用的。后来经过多年,庙宇失修毁坏。明朝万历年间,当时蒙城隶属凤阳府,经过和尚化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海庙与刘海井
蒙城民间有七仙八景的传说。在七仙之中有一仙人当地百姓称他为刘海仙。刘海,名喆,字昭远,号海蟾,渤海人,金朝进士,十六岁及第,五十岁作宰相。一日下朝路遇两位道人,见刘行礼,请刘至其家稍坐,并向刘讨一金钱,自拿出鸡蛋十余个,把蛋垒在金钱上,刘见了大惊曰:“太危险了。”道人曰“宰相,你才真太危险呢?伴君如伴虎,对不对?”刘喆醒悟,官不做了,换了便衣到终南山出家,他云游时到过蒙城,在蒙城城内西北隅修练,建有一庙,庙东墙外有井,相传为刘系蟾处,至今井上留有绳痕,或即当时遗留之仙迹耳。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刘海与金蟾”的故事。在老城内西北角处有一古庙和庙院,庙东墙外有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街
蒙城老人皆知县西门内有一条南北街,名“三星街”其街名的来历,却鲜为人知。清嘉庆十九年(1814),我县著名指画家苏廷煜(曾任巢县教谕,后升江宁府教授),以年老告退,返里闲居马头街苏家巷(即今三星街),赋诗作画。其绘画作品,笔法苍古。最著指画,为世人所珍爱。晚期画作署名“九九老人”、“苏虚谷”。本地绅士能求得苏老先生一幅画,则视为珍品,引以为荣。苏廷煜集平生诗作,题名《鸠居集》。当时,与苏为邻的两位老人,一位名叫姚显相,另一位名叫熊体仁。姚、熊二老均系一介寒儒,虽学识渊博,一生未入宦途。姚显相已九十五岁高龄,苏廷煜与熊体仁也年逾八句。三位老人年事已高,同为
三报司
县钟鼓楼北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东接东环路,西接北大街,名叫三报司街。这条小街的西头有一个“三报司”。“三报司”是一座小庙。“报”是因果报应,古人迷信,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定要报。”“司”是主持。“三”是三个人。“三报司”是为主持人间因果报应的三个人建的小庙。这座庙很小,它建在三报司街与北大街连接处的一个很小的过街木楼上,只有一间小屋,面积不过十平方米左右,里面塑有三个神像,他们分别是寇准、包拯和海瑞。寇准、包拯是宋朝人,海瑞是明朝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贤臣,为官清廉,公正无私,不畏权贵,执法严峻,断案如神。关
一人巷
蒙城是皖北地区的一个古老县城,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县城西门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新民街,街的中段有一条南北小巷,长约300米,宽不足一米,巷内两人迎面相遇,必须侧身相让,方能通过,所以,人称“一人巷”。“一人巷”的由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县城有两个大户人家,一个姓何,一个姓李。何、李两家都在此建宅,为争一墙,互不相让,诉诸县衙,久断未决。原因是:何家的亲属何惟敬在京城官居御史,蒙城人通称他为何御史,有权有势;而李家乃地方上名门望族,不但乡下有良田千顷,而且与官府名流互有来往,在地方上颇有实力。因此,蒙城县衙左右为难,亦无良策,只好拖延下去
千年“鸿雁树”
蒙城县常兴镇西北15华里的老李集西北首,原有一座华祖庙,庙院内有棵高大的千年古树,当地人都叫它“鸿雁树”。此树高出院墙,远远望去,好似青罗伞盖,挺拔直立。树的叶子与柿树相仿,开白色小花,花瓣中心含有米粒大的绿色圆粒;结出豆大的红果,可食,其叶子可以泡茶,茶色紫红。此树与其他树木不同,它有几个奇特之处,其一,树叶叶脉是红色。若用圆锥或硬棒在上面写字,从正面不现字形,对着阳光斜视即可清晰现出红色字迹;其二,发芽早。每逢初春,其他树木还没发芽,它就枝繁叶茂了。其三,树叶生长变化无常。有时夏季树叶突然枯萎,到了秋季又重新发叶;有时伸向某方向的树叶枯萎,另一方向的
蒙城城隍庙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是蒙城兴建和重修寺、殿、庵、观、祠、阁、堂、府、庙宇最多、最兴盛的时期。根据民国五年的综合统计,当时全县境内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小庙宇100多所,其中县城里有22个,集镇上最多的小涧镇,有20多个,双涧镇有近50个,板桥集有45个。城隍庙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据《蒙城县志》记载,位于东门里黉巷街,西与文庙很近,中间只隔一青龙小巷,东和三清观相邻。现位于新城路中段,西面靠近文庙,东边和漆园宾馆相近。城内的城隍庙和慈氏寺等是香火最盛的庙宇。城隍庙的建筑是砖木结构,工艺精巧,布局合理,大致可分为庙殿和戏院两个部分,庙院前半部分建有戏楼和前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会廉墓地
蒙城西北王楼村,抗日战争后期曾为我新四军第四师师部的驻地,彭雪枫、张震等都曾在此住过。村后有一座革命烈士墓,那便是四师侦察科长罗会廉烈士墓。陵墓置于苍松翠柏之中,四周砌有花墙,中间建有纪念亭,立有碑石,碑文有四师司令部、政治部撰写的《罗会廉同志传略》,-、张震、吴芝圃的联名书挽“会廉同志千古”,坛城乡全体民众敬送的挽词“义勇可风”等。罗会廉烈士于一九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出生在贵州省普安县楼下河畔一个比较富裕的农家。一九二三年他刚满十岁就进入普安西区旧营高级小学读书,一九二九年考入兴义中学。中学读书期间,他曾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在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
涡河流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世称道家文化的摇篮。“9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公布,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名列第四。尉迟寺,是蒙城东北22公里许町镇毕集村东的一座古庙,为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而建。庙座落在一个高孤堆上。今庙已无存,仅剩下高出地面3米多的孤堆,人称“尉迟寺孤堆”。八十年代初,蒙城县文物部门调查发现这一孤堆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遂呼其名为“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经安徽省考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反复调查,确定这座遗址为原始社会中晚期遗存,距今4500年至5000年。其中心部位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北依宿蒙公路,东临灌溉渠,西、南靠乡间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城僧王府
蒙城僧王府,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僧王,即僧格林沁,蒙古族科尔沁旗人。道光五年(1825)袭封为郡王,咸丰三年(1853)受命为参辇大臣,率骑兵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因有功,后-为亲王。同治二年(1863),蒙城县城被捻军苗沛霖(寿县苗圩人,捻军首领)部围困数月之久,城内米尽粮绝,饿死者甚多,形势十分危急。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僧格林沁带领两万清兵赶来解围,镇压了捻军,死伤无数。当时的官府和城内绅商集资为僧格林沁建了一座生祠,群众习惯称为僧王府。僧王府建成于同治末年,那时他已被农民革命军杀死。祠府占地约1500多平米,座落在西门内二郎庙街(今新民街)西端街南,建筑